陈若玟照例在时事新闻板块刷最新疫情动态的时候,全网突然被一条爆炸性丑闻炸开了锅。
【俞立人学术盗窃】
陈若玟手里的叉子都掉了,连忙点进这条新闻一探究竟。
俞立人,华国医学界的泰山北斗,南一院史上最年轻的院长,更是这次战役行动的领头人,封闭期间十天有七天都能在时事新闻热榜前十看到他的名字,所有人也都希望能看到他的名字。
因为只要俞立人的名字出现,就意味着战役工作取得了进展。
死亡率从最初恐怖的20%下降到16%再到13%,传播途径一次比一次清晰,给大家的防控指出了正确的方向,病毒结构,传染源头还有可能的变异方式,几种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部分成效的特效药……虽然十四城仍然没有解封,但所有人都盼望着,下一次和俞立人的名字一起出现的,就是病魔被战胜的好消息。
今天大家又如愿的看到了俞立人三个字,而紧随其后的,却是学术界比造假还要臭恶的丑闻——盗窃。
俞立人的履历所有人都知道,尤其是由他带队战役工作后,为了增强民众信心,官方对他的履历更是几次大肆渲染。
国内最好的医科大学南城大学医学院博士,毕业三年通过考核做上了临床医学系的主任医师,三十一岁成为了南一院历史上最年轻的系主任,三十四岁那年凭借一项获得了医学界最高殿堂——诺伯拉大奖的研究,坐稳了南一院院长候选名单第一顺位,要不是那个时候他年纪实在太轻,三十五岁就能成为众望所归的院长了。
然而,现在却有人爆料,正是这项当年轰动世界的诺伯拉大奖,居然是窃取了别人的研究成果。
爆料人拿出了研究最初的手稿和许多过程性文件,声称这些东西最初是由一位名叫“蒋毅”的医生研究出来的,而俞立人,只是蒋毅中后期的合作伙伴。
对于蒋毅的身份,爆料人也做了介绍。
俞立人本科期间的同班同学,甚至硕士时期两人也在同一个导师手下学习,帖子里贴出了两人本硕时期的成绩对比,每一次蒋毅都是第一,而俞立人只是第二。
蒋毅在本科的时候就经常利用假期在自己的家乡和很多穷困地区支教、为人治病,明明自己已经很穷了,还用那仅有的一点收入收养了几位孤儿,资助他们上学、学医。到了研二那年,这位当年南大医学院的天之骄子,老师们最看好的学生因不明原因辍学,到黔城正式成为了一名赤脚游医。
那项研究就是蒋毅一次次云游的时候发现和完善的,后来因为研究资源不足,蒋毅便将研究成果分享给了刚刚进入南一院实习的昔日同窗兼好友俞立人,又经过八年的努力,才有了研究轰动世界的那一幕。
而最终站上领奖台领奖的,却是后来居上,鸠占鹊巢的俞立人。
后来惨遭背叛心灰意冷的蒋毅进了MSF,于七年前死于黑国恐分的袭击之中。
蒋毅当初收养的几位孤儿现在有很多都成了各大医院能够独当一面的医生,其中便有在这次疫情中为病毒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魏医生、冯医生、杜医生等。
而在对外公布的新闻稿中,这些贡献再次被挂上了俞立人的名字。
俞立人不仅偷了蒋毅十几年的研究心血,还是个惯偷,连人家弟子的的研究成果都不放过。
这样没有医德,甚至没有道德的人,如何能够引导如此重大的战役工作?
怪不得一个多月了一个小小的流感还没有被攻克,怪不得十四城到现在连解封都做不到,怪不得……
被关了一个多月而积攒民愤就这么毫无预兆又不出所料地发泄在了俞立人身上。
人在封闭、急躁、焦虑的情况下脾气会比平时差的很多,心中的负面情绪没有渠道发泄,一旦有个什么事就会被点着,之前红善会的事情如此,现在俞立人的事情更是如此,一想到他在领导战役工作……谁能放心把自己和亲友的命交给一个只会偷的假院长?
【俞立人滚出平城】
【俞立人滚出医学界】
【俞立人不配做院长】
【坚决抵制俞立人领导战役工作】
迅速刷爆了各板块,民怨沸腾。
“这是谁发布的爆料?这个时候发这种消息,是嫌局势不够乱吗?”
俞立人霸占研究成果的事陈若玟早就知道了,魏昆的版本、何晚琴的版本、白谨言的版本她都听过,网上的爆料非常片面,根本不是全部事实,俞立人固然有错,但当时的情况下两个人都没有更好的选择,包括后面以俞立人的名义发布所有战役进程也是上头的决定。
几个三十多岁的医生远没有俞立人的号召力,况且很多重要的研究进程确实都是在俞立人的指导下完成的,最后上头的决策就是研究记名和奖励归各医生所有,但是对外发布的荣誉以俞立人的名义,这样更能振奋民心。
赵炎在书房另一头劈里啪啦地按着笔记本,连抬头的时间都没有:“正在查,发帖人跳了几道VPN,都是海外IP。”
“话题和帖子都封了,赶紧联系俞立人那边辟谣。”
潘潘咬了一口鸡腿:“小姐,你不是说‘绝对不允许有人在星辰干炸话题撤热搜这种事’吗?”
“闭嘴,干活去。”陈若玟瞪了潘潘一眼,“我是人吗?我是老板。”
潘潘拿着剩下的鸡骨头小声嘀咕着去干活了,坐到电脑前想了想,偷瞟了陈若玟一眼,打开他追同人小说的那个网站电脑版,把自己草稿箱里正在存稿的那本《潘星星的悲惨世界》改了个名字。
《我的老板不是人》
然后再偷瞟了一眼陈若玟,飞快关掉网页,给初心在家值班的运营部门负责人发送了指令。
热搜虽然能控制,但民心却无法控制,关于俞立人的新闻口耳相传迅速发酵,不过小半天时间,连正在病房里隔离治疗的病人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