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桓(个人):购买大利亚博丁顿金矿30亿美金、42亿美金收购了兰德黄金资源公司、35亿美金注资必和必拓占股4.8%、22亿美金注资淡水河谷占股4.8%、
累计129亿美金。
云山银行:投资1.5亿美金购买了君迪金矿、1.2亿美金收购了澳大利亚西部的Yilgarn South资产、12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前线黄金公司(Fronteer Gold)、3.1亿美金收购了刚果(金)的卡莫阿铜矿80%的股权、16亿美金收购刚果(金)tFm矿业公司钴铜矿82.25%、59亿美金收购了Equinox minerals、156亿美金注资力拓占股13.5%
2009年累计投资248.8亿美金,云山银行在矿业市场大杀四方,四处出击。
Equinox minerals可是上市公司,也被云山银行掌控收购。
他们比较低调,除了收购上市公司进行了披露,其他的处理的超级低调。
“云山银行”也是改制银行。
云山政府持有股权45%,陈子桓私人持有40%,北极星控股持有15%。
股东等比例增资,陈子桓增资99.52亿美金,在矿产方面他累计投入了228.52亿美金······
后续的投资建设,全部从云山银行进行贷款。
算上他们“天罚”掌控阿尔巴尼亚的矿产资源和北马其顿的金矿,这一年的时间陈子桓一直强化着上下游的供应链,现在整合资源整合的已经初露锋芒,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基本打通。
感谢金融危机······
没有金融危机,这些矿产资源非常的难谈,都是大老爷土财主要价非常夸张。
与此同时,云山银行花费28亿美金战略入股摩根士丹利10%股份,陈子桓又补充了11.2亿美金。
···
云山的海洋探索者的港口码头公司以6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英国铁行轮船集团,该集团业务遍及全球19个国家的29个港口码头,包括纽约、新泽西、巴尔的摩、费城、新奥尔良和迈阿密等美国的重要港口。
他们云山海军都转成成了船队,他们手上大部分都是二手轮船,新的船逐步在交付,2008年他们又下了不少造船的订单。
为了保证竞争力上下游产业,陈子桓和云山银行收购了不少矿产资源,也只有船运才能把这些资源串联起来,港口就是他们必须进军的重要环节。云山以后的沃尔沃出口到全世界,当地没有工厂的都是船运······
这个收购案谈了很久了,终于给拿了下来。
这一收购使得海洋探索者的港口码头公司在全球港口运营商中的排名上升到第9位,全世界第9。
这次收购竞争者也有,阿联酋迪拜港口世界公司(dp world),不过他们行动上领先阿联酋迪拜港口世界公司一步,海洋探索者的港口码头公司的收购提议在英国铁行轮船集团召开的特别股东大会上顺利通过。
这很不容易。
2008年对于整个船运都是极大变动的一年,基本重塑了格局,尤其是对于云山来说。
2008年上半年,美元持续走弱,推升了原油价格。进入下半年,欧元区经济前景暗淡,美元开始反弹走高。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加剧,美联储宣布联合欧洲央行、英格兰央行、加拿大央行和瑞典央行等各国央行同时降息。自 2007年 9月以来,美联储已连续 10次下调联邦基准利率,使之从 5. 25%降至日前的 0%-0.25%。
尽管各大央行向货币市场增加流动性并降息,但出于担忧继续抑制银行同业拆借,导致基金和银行囤积现金(特别是美元),促使美元短期利率攀升,使得包括原油在内的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全面下滑。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的影响。2008年的地缘冲突主要表现为伊朗核问题争端、尼日利亚国内的种族矛盾、石油工人罢工、以色列威胁将攻击伊朗,以及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以色列和加沙的武装冲突等。
地缘政治冲突导致人们担心石油供应中断,引起市场恐慌,将国际油价推上历史高位。石油金融市场对国际油价推波助澜。2008年,世界股市低迷,基金重仓进入商品市场尤其是石油市场,对油价上半年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08年 1-6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开始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使对冲基金开始大规模撤离,导致 2008年 7月以后原油期货交易下滑。9月份,随着次贷危机的影响加大,以投资银行为代表的投机力量从原油市场撤离。三季度以后,石油市场的投资基金已减少到不足 2000亿美元,减少了近一半,油价随之大幅回落。
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建造港口、租赁港口的方法来实现运力增长,速度未免过于缓慢,资本消耗过大,况且收购也可利用资源整合,降低船运公司的运营成本。收购,意在争夺在全球贸易中越来越重要的港口资产。
港口这东西是真正的资产,李嘉诚的和记黄埔就很喜欢这个东西,这东西比房地产强百倍只要国与国有贸易,就需要这个东西······
这次云山收购英国铁行轮船集团不仅加强了云山港口公司在全球港口业中的地位,码头公司也走上了正轨。
海洋探索者的港口码头公司成功收购后,陈子桓也是松了一口气。
这就是一环套一环。
这种收购就是战略收购,别说有钱就是没钱加杠杆也得整,否则这种天赐良机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
只有老牌资本主义帝国当初才能用非常低廉的成本弄了一堆港口,卖的时候也不心疼,现在买一个港口或者运营一个港口都是天价!!!
无数公司宁可要饭都不舍得卖,这就是曾经资本主义帝国的底气,李嘉诚的和记黄埔在英国也没少买码头。
港口属于万古长青的产业。
老牌资本帝国都想转型金融业为主的国家,可再豪放的资本主义帝国码头也是有数量的,不碰上金融危机绝对没有任何机会。
不是钱的事,这个叫帝国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