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岸边。
微风轻抚,两岸杨柳枝条如女子发丝般摆动。
石桥上。
丰臣相赫看着两岸灯火,迎着风不由得感叹一声。
“这里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
他身边一个上井游听见这句话,看着这如诗如画般的地方,双眼中也是迸发出无穷无尽地贪婪。
“殿下,现在魏国占据上风,我们还得蛰伏一些时间。”上井游压着声音用倭话说了一句。
上井游眼中闪过一丝不甘。
六国海上舰队被重创,六国中除了霍姆斯外的其他高级将领都被扣押在魏国,限制出境。
他双手抓住石桥上的栏杆,开口问道:“六国和魏国究竟是怎么谈判的?霍姆斯什么反应?”
他一连问了两个问题,心中不知不觉间变得急切起来。
上井游眉头紧皱地回应,“魏国提出来的条件六国都不答应。
目前谈判已经陷入僵局,六国派了一人回西方报信,让西方六国派能说话的来。
霍姆斯至今都未派人来和魏国朝廷接触。”
丰臣相赫目光闪烁,嘴角微微上扬。
“看样子,霍姆斯和六国不甘心,一定会卷土重来。
西方想要魏国的庞大市场,肯定不会同意魏国的条件。
下一次他们甚至是出动家底将魏国击败端上餐桌。
倭国要不想被别人端上餐桌,变法已经刻不容缓了。”
上井游听得一愣一愣的。
“殿下,变法?变什么法?变谁的法?”
丰臣相赫目光不善地扭头看着上井游。
一道狂风从他们身边吹过。
上井游心头咯噔一下,赶忙躬腰道:“是卑职多嘴了。”
丰臣相赫轻哼一声,“下不为例,回去准备一下,我过几天回去。”
“嗨!”
上井游恭敬的答应。
当即二人沿途步行回住处。
等到了地方,天色已经渐渐暗沉。
丰臣相赫这才记起一件事,他开口询问道。
“上井君,魏国此前不是出台了相关的规定,要让各国在汴梁选择修建大使署吗?
倭国怎么没有做?”
上井游苦笑道:“殿下有所不知,汴梁寸土寸金,那些个当地百姓知道是买地修建大使署的,一个个都会加价。
所以现在只有俄国花了三百八十万贯买了一块地建了大使署。
剩下的国家都还没有建造大使署。”
“三百八十万贯买一块地?”
丰臣相赫哑然,没想到汴梁的地这么昂贵。
这几百万对于倭国来说的确是天价。
他脸色阴沉地说道:“魏国此举吃相太过难看。”
上井游苦笑连连,“殿下误会了,俄国购买的地段靠近皇城,故而要这么多钱。
像在外城,至少三十万贯差不多就能买到,只是远了些。”
丰臣相赫沉默了一下,旋即说道:“在外城买一块地皮,把大使署建起来,作为情报中心收集情报。”
上井游迟疑,“这钱……”
丰臣相赫摆手,“我回去想办法。”
倭国在魏国都有情报组织,只不过都被大魏端掉了。
这些年倭国对大魏的了解极少。
所以一个安全且隐秘的大使署是有必要建的。
上井游躬身郑重答应。
丰臣相赫摆手让其退下。
他还不知道的是他一直都在影卫的监视下。
三日后。
丰臣相赫动身离开汴梁。
与此同时。
宝光殿外。
曹坚脚步匆匆地走上台阶,来到皇帝面前询问。
“陛下,倭国前往吐蕃的人已经要离开汴梁,是否拿下?”
他早有拿下的心思,只是一直猜不透皇帝的心思,所以今天特地来问问。
皇帝摆了摆手,“倭国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不足为惧,重点把注意力放在大魏周边藩属身上。
西方六国来势汹汹,一些人也动起了歪心思。”
曹坚心头一惊地拱手答应。
皇帝远比他想的要知道得更多。
就仿佛在他之上还有一双眼睛看着一样。
……
十月初。
赶了一路的丰臣相赫风尘仆仆地回到了京都。
他直奔皇宫,面见他父亲丰臣秀福。
“儿臣参见天皇陛下。”
丰臣秀福看着黑瘦不少的儿子,笑道:“回来了,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丰臣相赫抬起头来恭敬地说道:“幸不辱命,已经和吐蕃建立了同盟关系。”
丰臣秀福平静地点头,“你许诺了吐蕃什么?”
“五千把栓动步枪和十万发子弹。”
丰臣秀福颔首,这和他预想的差不多。
“朕派去交趾暹罗等地的人也和当地的人取得联系。
只要六国和魏国在海上打起来,他们就会动兵响应。
加上吐蕃,一共有十国参与瓜分魏国的计划。”
丰臣相赫瞠目结舌,没想到他爹竟然还不满足八国,又找了毗邻大魏的两个国家。
如此之多的国家加入,魏国腹背受敌,就算不死也得受到重创。
这让他一时间兴奋起来,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还是父亲考虑周到。
此番魏国就算是有三头六臂也难以招架。”
丰臣秀福笑了笑,这就是他一直等的机会。
“霍姆斯已经派人将计划告知西方国家。
六国再来肯定不会和魏国谈判,只要海上的战斗一打响,就是倭国出兵高丽的大好时机。
不出三个月就能拿下魏国东北。”
丰臣相赫站了起来,激动地说道:“父亲英明,儿臣这就去调拨物资,增强盟友实力。”
说完,一躬腰就转身离开。
丰臣秀福看着桌面上刻着的地图,伸手摸着魏国地图,双目如黑夜中的星辰熠熠生辉。
……
汴梁。
秋风萧瑟中。
吐蕃使团抵达汴梁火车站。
第一次到达魏国京城的李宏遵等人环顾四周,发出一声声惊呼声。
也不怪他们。
汴梁火车站是目前大魏最大的火车站。
秦游设计之初,就是将其弄成高铁和地铁一体化的打算。
其风格带着古典风格,也夹杂着现代的布置。
总之在气势上,绝对算是大魏所有火车站中最为豪华和宏伟的。
前来迎接的程实等人第一时间迎了上去,看见他们这副模样,一个个都暗暗得意。
程实拱手笑道:“本官乃外交部尚书程实,阁下就是吐蕃国相吧!”
李宏遵还礼,“某正是吐蕃国相李宏遵,见过程尚书。”
程实客气地笑道:“李国相客气,本官已经备下酒席为诸位接风洗尘,还请移步。”
李宏遵笑着答应,边走边抬头看着四周笑道:“这里可真漂亮,不知道是出自哪个大师之手?”
程实傲然地说道:“此处乃我大魏首辅之杰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