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忙碌之中,时间过得最快,就在清场结束,新城奠基方兴未艾之时,元宵节到了。

元宵节是华夏的传统节日,在汉文帝时,官方便已正式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天子会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祭祀‘太一神’。

节,是佳节;

主人,这是群雄之中举足轻重的王羽,不但他邀约的三路诸侯及时赶到,中原群雄也都派了心腹之人来参与这场盛会。

似乎受到了盛大气氛的影响,这一天,天公也来作美,将大好的明媚春光洒遍了大河两岸。

从三天前开始,渡口上的渡船就忙碌了起来,往来穿梭着,将一批批的贵客和他们的车马随从由南岸送到北岸,引领到高唐城北的大营中去。

将军府的幕僚一个个都忙得不可开交,冀州的降臣们倒是有了用武之地,把接待工作承担了过去。华夏人注重礼节,青州却重实效,但凡是融入这个体系的人,都不大看重繁文缛节,而是更重视效率。

王羽举行的这场阅兵,其实和青州内部的氛围颇有些相违,毕竟眼下的青州,更多的精力都是放在生产恢复上,田丰和糜竺恨不得把一个钱掰成两半用,哪有闲钱来搞这花架子。

只是考虑到这场盛会祝捷、慰灵、耀武、会盟等多重意义,幕府内部才没什么异议。

不过,青州的节俭或者说抠门之风,到底还是体现在了很多细节上。

灯笼倒是挂了,但远谈不上张灯结彩。顶多就是应个景而已;

接待的人倒是不少,规格却远算不上隆重。田丰、贾诩、国渊等青州重臣一个都没出面,活跃在接待行列的。地位最高的就是负责外交的孔融了,在他号令下奔走的,则是辛评、陈琳这些人。

招待多少也有些简陋,除了就地取材的各式马肉料理,倒也有些山珍海味。

公孙瓒在平原等了二十多天,很无聊,于是带着亲卫到处游猎,很有些收获,看了王羽拟定的款待菜单后。大吃一惊,赶忙将这些猎物提供了出来,以免招待的规模太过寒酸。海味则是青州水师在海里打捞的鱼虾,算不上很新鲜,只是聊胜于无了。

公孙瓒对此颇多腹诽,当面抱怨说,王羽招待诸侯使者的东西,不比士卒平时吃的强多少,以青州的富足。实在太也寒酸。

而王羽振振有词的反驳说,与子同衣,与子同食,本就是为将者的准则。自己和士卒吃的一样,有什么可丢脸的?至于诸侯的使者,他们应召而来。各有目的,但没人是为了来吃饭喝酒的。而是慑于青州兵威,不得不来。既然如此。还费那么多周章干嘛?

公孙瓒听罢,默然半晌,而后长叹一声,感慨自己蹉跎半生,见事终究还是落了俗套,鹏举贤弟时刻牢记武将的本分,才是真正的名将之姿。

王羽当然是要谦逊一番的,他其实就是懒得张罗,又心疼花钱。

钱花在军队身上,能提高士气,增强凝聚力,提升忠诚度,对战力的提高大有帮助,也有助于增强军人在青州社会体系中的地位。花在诸侯使臣身上有什么用?难道能拉拢几个高人过来不成?

招待再怎么隆重,私底下的算计也不会少,该翻脸时一样得翻脸,这样一来,花大价钱招待他们又有何用?没用的话,干嘛要花钱?

他的作风就是这么简单直接,但这话传出去后,却变了味。

华夏人的观念很朴实,一个人若是被公认为好人,那他做的所有事,就都是好事;若是被公认为智慧高深之人,那他的言行,肯定就有其深意;若这个人被认为既是好人,又是智者,那他就可以享受圣人待遇了具体可参照后世的孔孟。

如今王羽在青州的威望,就和圣人差不多了,他的言行一经传出,都会被放大到极致。

他和公孙瓒的这番对答就在军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听说寒酸的招待规格背后还有这样的深意,将士们无不感动莫名,连两路盟友军中也是交口称赞,可算是意外收获了。

当然,对此在意的,只是低级军官和普通士卒,眼下,军中的高层都就另一个话题议论纷纷。

“参与者得利,就是王霸之道,子龙、疯子,你们不觉得,主公这话听起来浅显,深思时则高声莫测吗?”

太史慈与赵云、秦风一道等候在大营北门,身上衣甲鲜明,在朝阳的映射下闪闪发亮,身侧是两排肃立的士卒,三百人的队伍,排出了几十步远。

此刻,这位青州第一悍将正侧着头做深思状,任由明媚的春光洒在脸上,将他那张很有男人味的脸映得更加菱角分明。

“这有什么好高深莫测的,打仗是为了干什么?不就是为了捞好处吗?要是参战就有好处拿,那谁不愿意打仗啊?”

秦风撇撇嘴,指着北方大声讪笑道:“你看看塞外那些胡人,不就是这么回事?打进边关,就能随便抢,随便拿,抢到一次的收获,就能顶得上在塞外放半年羊,有人振臂一呼,岂有不万众响应的道理?这个啊,就叫参与者得利。”

“对哦。”太史慈眼睛一亮,两手一拍,赞道:“疯子,你也很聪明么,商君书上说闻战则喜,可不就是这么回事么?当年的强秦还不就是这么横扫六合的?哦,那也不对,若是这招好使,秦国怎么后来又亡了呢?”

“那谁知道呢。”秦风挠挠头,他自幼从军,在草原上打了二十年的仗,对胡人倒是熟悉得很,商君书什么的,则听都没听过。

“暴秦……”赵云开始只是听着。两人问他也不答话,直到两人都在挠头。他才开口道:“应该没能将此策贯彻到底,或者说商君与主公的观点只是表面相似。实则不同。”

“怎么个不一样法?”太史慈追问。

早在青州新政施行之初,王羽就提出了‘屯田、尚武、养士’等多个理念,施政过程中,又有抑制豪强等诸多变革之策。不过,这些理念和政策算不上什么创新,只能说是将前人的良法照搬,用以恢复青州的生产、民生罢了。

而在数日前的那场论对中,王羽却提出了一个核心思想,表示青州新政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为最终目标做铺垫的,这就很值得关注了。

正如秦时商鞅确立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汉初的‘无为而治’,武帝时代起的‘中央集权’,只有有了核心理念,施政才有脉可循。

因此,消息一经传开。无论文武,青州高层都在讨论这个话题,猜测着青州的未来,应该是个什么走向。

性子最急的太史慈甚至跑去找王羽当面问询。只可惜,一向直截了当的王羽,这一次却玩起了神秘。无论谁去问,都是笑而不语。

一来一去的。这个话题倒是越发的引人入胜了。

“秦国军队的功勋制度很完善,故而在战场上。一直能做到将士用命,奋勇作战。但与战争相关的后勤部分却是割离开的,主公曾经说过,说秦国的工匠,是很神奇的一群人,他们制造的弓弩、箭矢,几乎达到了标准化的程度……”

秦风眨眨眼,插嘴问道:“标准化?那是什么?”

“就是……”赵云也有些挠头,主公的这些新名词用的时候很好用,解释起来却很麻烦:“就是不同的工匠做出来的东西都差不多,用的工序也差不多,连耗费的时间都差不多,就可以称之为标准化了。”

“听起来也没什么嘛……”太史慈二人对视一眼,都很茫然:“这有什么好处么?”

“当然有好处了。”赵云耐心的给这俩求知欲很旺盛,但对细节向来不求甚解的同袍解释着:“这样做出来的东西,就可以统一使用,后勤的压力会减轻,而且重复同样工序的工作,往往也更加有效率,还有……”

赵云可比这俩家伙好学多了,记性也好,把从王羽那里听来的东西,加上自己的理解复述出来,听得太史慈二人一愣一愣的。

“秦国的工匠生产效率很高,工作也很拼命,但他们却无法从战争中得到任何好处,只能是被当做奴隶对答,努力工作只是为了活命。这样的人,和被抓壮丁,逼着上战场的人有什么两样?”

“此外,秦国的后勤补给也很成问题,除了因粮于敌之外,出征之前,将士多要自备粮秣和武器装备。虽然他们有因战功而授的爵位和土地,但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压力还是很大的。若是速战速决还好,如果战场绵延数月,乃至数年,秦军的士气和斗志就会飞速下降。”

“哪支军队不是这样?”太史慈又有不同意见了。

“不一样的。”赵云正容道:“史籍上都说,秦军在战阵上,凶猛若虎狼,时常可见悍卒肋下夹着俘虏,腰间挂着首级,依然奋勇冲杀向前,故而六国合纵亦不能当其锋锐。可是,一旦相持日久,秦军的士气下降,每每都快过其他军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南征百越的那几十万秦军了……”

秦军南征是历史上的一个谜团,史籍上的记载很模糊,既无法确定其确切人数,也无法确定这支军队的战绩。唯一可以确认的,就是这支军队一去不回,哪怕是在中原烽烟四起,帝国风雨飘摇的一刻,这支南征大军也没有一兵一卒北上。

秦军不耐久战的例子很多,赵云特意以此为例,当然不是为了引起争论,而是他揣摩王羽所说的国策的真实用意,得出了自家主公有意效法秦国,又发现了秦国军政的弊端后,打算改良后实施的结论。

他认为,一统中原后,自家主公很可能也会发动南征北讨的战争。

最后,赵云如是总结道:“所以,参与者得利,值得是广泛的参与者,不光是军队的将士,后方的工匠、商旅、官吏,甚至农夫,只要为战事出过力,就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那是怎么个景象,俺想象不出。”太史慈认真想了想,却怎么也想不出,这个社会体系到底要如何运行:“子龙,你知道吗?”

“我也想不出,完全找不到可以参考的先例。”赵云耸耸肩,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说不定主公也没完全构思好呢,不然也不会只是吹风,却不肯道出细节了。”

“有可能。”太史慈点点头,眼中带了一丝憧憬:“这法子听起来倒是挺不错的,要是打仗就有好处,所有人都有好处,不就一直能向外开疆拓土了吗?这仗可有的打了。你们说,主公这脑袋是怎么长的?怎么总是能想出这些匪夷所思,却又很神奇的办法呢?”

“……”这种问题当然没人答他,众人很是沉默了一阵子,直到正北方传来一阵车马粼粼的响声,三将才猛然惊醒似的举目远眺。

“来了?”官道上残雪未消,白色下面倒是有了几点绿色,但太史慈说的来了,可不是春天的脚步。他和赵云不是没事跑出来闲聊的,而是为了迎接当朝大司马,幽州牧刘虞!

“应该是了。”秦风久在塞外,眼力很不错,远远看到了天边那一条黑线。

太史慈的好奇心又起,一边眯着眼眺望,一边问道:“他来的排场应该很大吧?某听说当年先帝在平乐馆武,在点将坛上建了十二重华盖,盖高十丈,还有九重华盖的小坛,场面很是了不得呢。”

秦风嘴角一挑,笑容中带了几分嘲意:“那你可要失望了,刘虞不是先帝,他的好名声可不是凭空来的。”

“不会吧?”太史慈有些无法置信:“他五天前就到了广川,磨磨蹭蹭的等到今天才出现,难道不是为了摆架子,秀排场?”

秦风摇摇头,语气中带着股莫名的味道:“总之,你自己看了就知道了。”

见他这副神情,太史慈也不再追问,凝神观望等待。

再过片刻,刘虞一行人终于靠近了。在看qingchu刘虞的队伍之前,率先传来的,是一阵吱吱呀呀的声音,没等太史慈表示惊讶,就看见蜿蜒而行的队伍中间,摇摇晃晃走着的,竟然是辆牛车!

没错,就是一头老牛拉着的车。

“那是……”吃了这一惊,太史慈的反应慢了一拍,先发出惊呼的却是一直很沉稳的赵云。

“什么?”

赵云一脸讶色,眼神凝重之极,指着队伍最前列,迟疑道:“大哥,秦兄,你们看,走在最前面那名武将,似乎就是麹义啊!”

“什么!”(未完待续……)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大周九皇子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大汉兵王日月悬空江山百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