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参大会后的第二天,武田孝信在大广间内召见所有的大名,幕府重臣。
武田孝信面色严肃的对众人说道:“这天下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挡我统一日本,天下即将安定,不会再有战乱。
新的世界,新的生活即将到来,为了保证天下太平,我要重申几条规矩,任何人都得遵守。
第一,总无事令,任何人都不能因为争吵,矛盾而私自开战,率先开战者必将被幕府以谋反论罪,大军讨伐。”
“第二,一国一城令,自即日起,除了与越后上杉,甲斐武田,关东北条接壤越中,飞驒,美浓,三河以及远江,其余令制国废除绝大多数城池,只建立首府。
不过超过十万石的大名可以修建阵屋,其规格,幕府会给出标准,所有人必须遵循,若有人私自建城,以谋反罪论处。”
“第三,一经发现金银矿,铁矿等需上报幕府,由幕府接管,幕府会给出等值的领地赔偿。”
“第四,各大名每年都需要入大阪,向幕府述职。”
“第五,各大名的军队数目需要严格按照每百石四人征召军队,其四人包括一名武士,一名铁炮足轻,两名枪足轻,每五百石要有一名骑马武士。”
“凡此五条,诸位要牢记,不可触犯幕府法度。”
一众大名,幕臣纷纷低头行礼。
武田孝信抽出腰间的金扇,说道:“接下来,我们就要讨论一下对甲州的攻略。”
众人一抬头,就看小姓们已经摆好了地图,竹中半兵卫拿着木棒指着地图说道:“进攻甲斐武田家一共有四条路线。
从北陆进军抵达越中飞驒,杀入信浓安芸郡。从美浓出兵,攻打信浓木曾谷。从三河出兵,攻打甲斐本国。从远江出兵攻打骏河,甲斐巨摩和八代南部。
此四条路线,诸位可以畅所欲言。”
黑田官兵卫率先说道:“将军大人,从飞驒攻入信浓,只怕有些困难,臣在征伐飞驒时,与甲斐武田家的北信浓大将真田昌幸交手过,此人智略不俗。”
熟悉甲斐南部情况的德川家康立马说道:“将军大人,臣以为可从三河攻打甲斐本国,不过若是可以从远江出别动队,拿下骏河,武田胜赖就失去了出海口,即便武田胜赖守住了甲斐,那也是甲斐武田家的损失。”
斋藤龙兴也跟着说道:“将军大人,木曾谷木曾家,臣有所了解,那木曾义昌是武田信玄的女婿不假,但是木曾家当初是因为武田信玄攻略信浓,木曾家不敌才被迫投降。
虽然木曾义昌对武田信玄忠心,但是武田胜赖接管甲斐武田家之后,连战连败,让甲斐武田家实力大损,早就引起了不少老臣的不满,木曾义昌就是其中一人,臣以为可以调略木曾义昌。”
武田孝信看向了竹中半兵卫,竹中半兵卫点头道:“诸位的建议非常好,将军大人,臣以为北陆方面军作为佯攻即可,一可监视且牵制越后的兵马,二可给北信浓压力,牵制甲斐武田家部分兵力。
臣以为幕府的主攻方向分两个,一个是斋藤大人说的调略木曾义昌,从木曾谷出兵杀入信浓腹地,另一个就是出兵远江,攻骏河,从甲斐南部杀入。”
“不过,攻打骏河,肯定要防备北条氏政,因此调略木曾义昌为上策,出兵骏河为中策,北陆主攻为下策。”
武田孝信闻言拍板道:“好,北陆军两万五千人,在越中飞驒驻军,牵制越后和北信浓,伊藤丰城为总大将,朝仓景恒为与力。
南路军三万五千人,由远江出兵,攻打骏河,牵制北条家,木村信正为总大将,黑田官兵卫担任军师。
中路军五万人,由美浓出兵攻打信浓,太郎担任总大将,本多正信,竹中半兵卫担任左右军师,岛左近,松仓重信担任左右先锋。”
“此番兵马总计十一万,各国出兵按照石高比例分配。”
天下六十六令制国,幕府占了四十一个,其中志摩,隐岐,对马,壹崎太小,基本都是算入水军行列。
除去这四个,另外三十七个令制国按照一百六十石出兵一人的原则,如小国若狭石高八万五千石,要出兵五百三十一人,更小的飞驒只有三万九千石,要出兵二百四十四人。
那大国就多了,以近江八十三万两千石,就要出兵五千二百人。
不过这些令制国里,加贺与伊贺不需要出兵,这两国因为战争的缘故,现在还未恢复人口,故而排除。
按照一百六十石一人,三十多个令制国招兵十万一千人,另有武田孝信增派的一万赤备与常备,总计十一万人。
这确定了人数和将领之后,便是准备兵器甲胄兵粮等东西,另外还有发动谱请,征召十万阵夫辅佐。
出兵的日期定在三月底,现在才一月,时间很充足。
很多武家都踊跃参加战事,毕竟整个日本,幕府已经占据三分之二,剩下的敌人不多了,战争是打一场少一场,以后没了战争,他们的家业就基本固定下来,所以大家趁着还能打仗,自然踊跃参加。
幕府的动作自然瞒不过其他人,武田胜赖,北条氏政都知道了幕府的大动作,武田胜赖肯定幕府这一次是冲自己来的,当即整军备战,只是武田家近年来几次大战都是损兵折将,财政枯竭,武田胜赖只能增收赋税来支持自己打仗。
木曾义昌看着手中的书信,直接揉成一团丢了出去,骂道:“武田四郎这个蠢货,打了这么多仗,每次都输了,到现在他还不明白,连信玄公都不是武田将军的对手,他这个蠢货又如何是对手!
不行,我木曾家不能跟着武田四郎这个蠢货一起陪葬。”
底下家臣惊讶道:“主公是想背叛御馆大人吗?”
“对,就这样!”木曾义昌直接认下了这句话,投降幕府可以保全自家领地,傻子才跟武田四郎与幕府作对。
想到这里,木曾义昌就要写投降信。
不过出席议会的木曾义康喝道:“马得!”
木曾义昌疑惑道:“难道父亲大人还有继续效忠武田四郎吗?当年父亲大人不是逼不得已才归顺信玄公麾下,这个时候怎么阻止我了?”
木曾义康骂道:“愚蠢,我怎么可能会对武田晴信忠心,这个混账一直都把我当山猴子看,哈哈哈,可惜他死的太早了,我将看到甲斐武田家灭亡!这是一件美事!”
木曾义昌疑惑道:“既然是美事,那还等什么?”
木曾义康摇头叹气道:“投降也是要看时机的,现在你听到幕府出兵的消息就急着投降,能有什么好处?而且要是武田四郎这个莽夫知道了消息,他肯定先出兵打你。不要着急,在等一等。”
木曾义昌听从了木曾义康的建议,决定再等等。
不到十天,黑田官兵卫作为幕府使者秘密抵达木曾谷,拜见木曾义昌。
木曾义昌暗喜,还好他听了老爹木曾义康的话,要不然自己就错过幕府的招揽了。
主动投降和被招揽的待遇可不是一样的。
木曾义昌与黑田官兵卫交谈完后就去找老爹木曾义康商量了,幕府的条件就是可以保留木曾家原有的领地,若能在甲州征伐立下战功,还可获得赏赐。
木曾义康立马说道:“再犹豫两天,然后勉为其难的答应条件,别让幕府的使者看出你对条件很满意。”
木曾义昌点点头,随即问道:“父亲大人,在甲斐的人质怎么办?”
木曾义康想了想,冷声道:“你又不是没有儿子,只能保住家业,这些人可以舍弃,再说了,当他们成为人质的那一刻开始就应该有某一天被斩杀的觉悟!”
木曾义昌想了许久,咬牙道:“我知道了!”
对不起,母亲…
木曾义昌短暂的忏悔了一下,随后将作为人质的母亲,爱妾,子女忘之脑后,两日后,同意归顺幕府,并且承诺,幕府出兵后,他就将弟弟上松义丰送去做人质。
武田孝信确定木曾义昌归顺幕府后,就加快了筹备战事的动作。
三月底,武田孝信正是发布讨伐甲斐武田家的御内书,十一万大军自大阪出征,走山城,近江进入美浓,直奔信浓木曾谷。
木曾义昌按照约定,带着弟弟上松义丰拜见武田信贤,并将弟弟留在阵中作为人质,自己返回木曾家领兵与先锋大将岛左近,松仓重信汇合。
武田胜赖早已经得知幕府的动作,他立刻召集兵马进入诹访指挥。
结果木曾义昌给了他当头一棒,暴怒的武田胜赖立刻让人返回踯躅崎馆,将木曾义昌的生母,侧室以及子女全部斩首。
同日,信浓伊娜郡内的下条信氏的家老下条九兵卫立刻放逐了下条信氏向幕府投降,并引导幕府军进入信浓。
这一下,两处信浓国人背叛武田胜赖,引起甲斐武田家震动。
但武田胜赖还未放弃,他立刻让手下心腹迹部胜资帅军前去讨伐木曾义昌,木曾义昌与岛左近,松仓重信等帅军一万出战,迹部胜资被击溃,本人逃回诹访,迹部治部丞、有贺备后守等四十多名武将遭到讨取,三千武田军四散逃离。
武田胜赖得知木曾义昌已经与幕府军汇合,心中大震,已经有了后撤的心思,但是顾及颜面,尚未决断。
在岛左近他们击溃武田军的第二天,武田信贤亲自帅军经下条九兵卫引导进入信浓伊那郡,并进攻饭田城。
饭田城为南信浓伊那郡南部,是当地的坚城。
城主保科正光,乃是枪弹正保科正直之子,保科正直在三年前被武田孝信击杀,保科正光继承了保科家,成为饭田城主。
不过保科正光面对武田信贤率领的主力大军,早已经被吓破了胆,只是稍加抵抗就和坂西织部亮,小幡因幡守等人逃往北边的高远城,此处由武田信玄第五子仁科盛信把守。
仁科盛信尚且年轻,才十八岁,但是他为人公正,讲忠义,面对逃来高远城的保科正光等人虽有训斥,但也未做太过严厉的处罚,只是让他们戴罪立功。
仁科盛信对一众家臣说道:“高远城虽然只有三千兵马,但是我身为信玄公第五子,绝不可能抛弃高远城逃亡,我誓与此城共存亡,诸位若是畏惧武田信贤攻势,大可离开去御馆大人那里,留在此处的就与我一起将生死抛诸脑后,拼死一战!”
小山田备中守,诹访胜右卫门等人纷纷高呼:“愿与主公死战!”
仁科盛信认真的看了一眼房中的家臣们,随后让城中妇孺撤离。
翌日,武田信贤帅军抵达高远城下,武田信贤立刻派人劝降,要知道大岛城的城主武田信廉都跑了,想来仁科盛信也会望风而降。
只是,劝降的使者才喊话就被城上一箭射翻在地。
仁科盛信高呼道:“我乃武田信玄公第五子,仁科盛信,不怕死的就过来!”
武田信贤大怒,当即喝道:“武田信玄第五子了不起吗?我乃征夷大将军世子,左马头武田信贤!攻城!”
“呜呜呜…”
“咚咚咚…”
幕府军当即四面攻城,仁科盛信亲自在城头呼喊,激励士卒抵抗幕府大军。
幕府军兵力是城中守军的十余倍,但是守军士卒无一人惧怕,人人奋勇当先,死战不退,幕府军的猛攻被多次击退。
另有被武田孝信认为一门众的安艺武田氏当主武田光种之子武田信元战死。
武田信贤惊讶道:“我军十倍于敌人,为何还打的如此艰难?”
本多正信摇头道:“守军以抱着必死之心,士气正盛,恐怕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武田信贤一脸坚定道:“不管死伤多少,必须攻下此城,否则甲斐武田家的军心就会稳固,到时候更难打!”
随着武田信贤下达的死命令,竹中半兵卫只能将数万人的队伍划分三个部分,日夜轮攻高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