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反应过来的是云珠和赤水月,两位昨日还在恭恭敬敬喊着“姑奶奶”和“祖奶奶”的女仙,突然丝毫不顾形象地嚎啕大哭起来。
“太子妃不见了!”
“太子妃失踪了!”
云珠有些像是在假哭,干嚎了几声,也不见眼泪。赤水月就显得情真意切得多,她不但嚎还真哭。
“我那苦命的太子妃啊,我那苦命的祖奶奶啊。祖奶奶不见了,九天之恨啊!”
而祖奶奶这三个字一出,天君和朱襄明轩便铁青了脸,赤水如晴则是晕了过去。
扶郁倒是不言不语,一副淡然处之的模样。
我很有些佩服锦莳,居然让赤水月和云珠听话至此,也不知道她究竟用了什么手段。
意玄却在我耳边轻声说了句:“是涂山家的术法。想来先前轩辕丘时,涂山镜欠朱襄锦莳的,今日便还清了。”
原来是青丘涂山的魅惑之术。
涂山秘法对灵力低微的仙很有效用,被施法之人如丧失了心智一般,对施法之人言听计从。
大婚最后在一片闹哄哄的气氛中结束了。
扶郁领兵去追太子妃,神农帝君和帝后气冲冲地离席。虽然那气看着没几分是真心,可毕竟做足了面子。
天君则是忙着掐赤水如晴的人中,下诏到一十八天请药君。西陵怀瑕倒是老成,率着众仙官将赴宴的诸位神仙送出了南天门。
太子大婚,最后成了桩可笑的闹剧。
我拉着意玄,混入群仙之中,也趁乱出了南天门。
意玄觉得好笑,“我们若是想走,大可正大光明地走,何必如此。”
我却很是兴奋,“这种闹哄哄的气氛,不参与一下,我觉得可惜。”
扶郁退了我的婚之后,九重天上本来对我有些可怜,觉得我当真是自从烧了幽都神君府后,脑子不灵光得很。可后来我飞升了上仙,流言又觉得我是脑子不灵光,却十分天才的仙。
等到我和意玄的流言满天飞时,九重天上的流言便对我佩服得紧。可等到天君病急乱投医似的赐婚扶郁和锦莳后,九重天上的诸仙又觉得此事甚为不妥,对他们的太子名节有损。
天君这样赐来赐去的,不知情的倒以为扶郁其实是个没人要的。一则不好女色乃是因为有龙阳之好,一则去过无神之地便也把脑子搅坏了。
等到锦莳退婚,舆论更是一边倒地讨论扶郁究竟有什么毛病,竟让两位南方天界的帝姬都唯恐避之不及。
去通天门处给司阍神君递关碟的路上,我听了一路的窃窃私语。
“苍梧帝姬退婚倒还情有可原,毕竟那位殿下竟是让万万年不肯出北海的杀神意玄动了心。可也没听说朱襄帝姬竟也心有所属啊?”
“这你便不知了,听闻扶郁脑子比凰冉还坏呢。”
“他们三个可是在轩辕丘时的同窗,都是互相熟识的,若是脑子不灵光,定是一早就发现了。”
“这么说来,苍梧帝姬其实脑子也不坏,一早便发现了太子殿下脑子不灵光,使计让太子殿下退婚。”
“你说得倒是有几分道理。太子殿下脑子不灵光,若是让苍梧先退了婚,天君的面子也不好看。”
众仙之中,倒是有扶郁的拥趸,替他抱打不平:
“若是太子殿下的脑子真不好,青帝怎会收他为徒,教会了他风栖山的引雷之术?太子殿下也是年纪轻轻便飞升上仙的,以水化冰之术,除了那位冰冷瘆人的杀神,便只有太子殿下会了!”
冰冷瘆人的杀神在旁边听了这话,反倒是微微一笑。
反对扶郁的仙倒也是有的:
“青帝若真是对扶郁满意,怎会今日这大婚的庆典都不肯来?不止青帝不肯来,他的师妹,苍梧的三殿下可也没来呢。”
八卦此时却转了个弯:
“苍梧三殿下没来,榣山的太子长琴也没来,不然朱襄帝姬哪能得到机会操琴,奏响那支诡异的曲子?”
“话说,苍梧三殿下和榣山的太子长琴是不是也好事将近了?”
“司命是这样说的,他消息最为灵通,肯定是准的。”
“长琴倒是和意玄交好,可长琴那样温和的人品,怎会和意玄那样冰冷的上神交好?”
“意玄是征战万古沙场的杀神,身上杀气重了些,自然平常。你怎可对意玄上神不敬?”
原来前来赴宴的群仙之中,还有意玄的拥趸。
话题从我和扶郁,转到了扶郁和锦莳,转到了凰泠和长琴,最后又转到了长琴和意玄。各方拥趸,辩论不休。
说到最后,说什么的都有,有说起涂山镜和防风若柠定然关系不一般的。还有离谱一点的,说起了没影子的八卦,说我和锦莳曾为了涂山镜争风吃醋。立刻,便又有小仙反驳,说我和锦莳明明是为了扶郁争风吃醋。
马上又有好事的小仙接上了话头:“可意玄上神当真是对苍梧的凰冉好啊,无论凰冉怎么闯祸,意玄定是第一时间杀到的那位。”
小仙们啧啧了起来:“意玄上神的真心,可不易得。凰冉搅出了多少烂摊子,哪次不是意玄上神收拾的残局?”
“听闻洪荒时期,不少女仙向意玄上神自荐枕席呢,没想到,最后竟然是便宜了苍梧的小白痴。”说这话的,是个嗓音清亮的女仙。
我转头,剜了意玄一个眼刀。
话题很快又回转到了我的身上,“她可当真是个白痴。幽都的未野迷魂汤药一端出来,她就一滴不剩地喝了个干净。最可笑的是,最后竟然是二殿下屠缪替她手刃了鸾女。”
很快便有仙压低了声音问道:“二殿下还在归墟呢吧?”
有仙者附和:
“可不是。要不怎么说太子殿下实在是蠢笨呢,听说他为了救自己的二哥,下了归墟水底,受了重伤。你说他这又是何苦来呢?都是一家的亲骨肉,天君怎么也不会要了二殿下的性命啊。”
很快,诸位仙家又开始一桩桩一件件地讨论起了扶郁的脑子究竟有多不灵光。从他的儿时讲到了现时,从一点点的蛛丝马迹当中,找寻到了扶郁蠢笨的佐证。
最终,在太子退婚、神农帝姬逃婚的这一风波之中,名誉最为受损的,反倒是太子扶郁。
天界舆论对我和锦莳,产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多有嫌弃,都变为了多有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