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怪不得自己的神宗祖父会热衷于开矿,原来开矿的利润是如此的丰厚,若是可以多开几座矿山,哪怕不是金矿,自己的内帑与朝廷的岁入也不用过于发愁了。

在脑海里堆成山的银子的诱惑下,崇祯也顾不上所谓的与珉争利了,听说这个逆子在山栋大肆开矿,朝廷里也鲜有人反对,那自己身为皇帝,便可以水到渠成了。

“好吧,父皇,那咱们就成交了!回头儿臣拟合同,一式两份,儿臣与父皇先行签字,内阁贴条之后便算是成型了。”

两成就两成,总比连一成都没有要强得多,考虑到马鞍山的海量铁矿,两成分子折算下来也是能有不错的红利,甩锅爹给不给就另说了。

不过这件事也是需要内阁审核与签批的,但也就是走个流程而已,某太子就是要将所有开矿的事情都变成合理合法的正当生意来做,这样就能噎死那些没事找找事的玩意。

“……嗯!好吧!附近可还有巨型矿山可供朝廷开采?”

崇祯现在算是开矿上瘾了,没办法手里太缺钱了,想在南都站稳脚跟,除了手里的勇卫营之外,再就是要有足够的银子了。

不然他这个皇帝都得被再次架空,在京城被自己儿子架空,只能算是家丑。到了南都,再被一群野心勃勃的臣子架空,那就是重蹈覆辙了。

若是一座矿山便可收获五十万两银子的话,那么开采十座矿山,岂不是可以岁入五百万两银子?

朝廷的运作支应另行计算,自己的内帑每岁都有如此多进账的话,便可以在南都大有作为了。

“父皇,两淮有巨型煤矿,也便于开采,而江南刚好缺煤,开采出来的煤炭则可顺势装船,沿运河运抵长江沿岸各处城市。儿臣在京城的蜂窝煤生意非常之好,百姓使用蜂窝煤远比普通煤块要节省银两,江南到了冬季,各家各户也会进入取暖时期,父皇可将此生意顺势拓展到江南。可让江南勋贵集资一百万两银子,使其占有煤矿与蜂窝煤的四成份额,余下六成份额,父皇占四成,儿臣占两成,如此父皇便可坐享其成了,每岁可获益数十万两银子了!”

某太子暂时无暇经营江南,所以将这个日进斗金的大买卖当作人情送给了甩锅爹,这样他要还是哭穷,那自己只能给这位二货皇帝超级差评了。

这项买卖的可襙作程度非常之高,而且某太子已经与京城的勋贵们有了一定的合作经验,拿出部分心得来向甩锅爹传授是没啥问题可言的。

“……一百万两银子?江南勋贵愿意掏这笔钱?”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换作之前,崇祯都拿不出来,张口就一百万两银子,这个逆子还真好意思说出来。

“父皇完全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嘛!我大明当下困难颇多,很显然某些人还处于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状态,如此行径怎能对得起父皇的圣眷、对得起朝廷的恩典?若是父皇龙颜大怒,他们的家当便一两银子都剩不下了!权衡利弊,他们也会选择顺从父皇的!更何况开办煤矿,售卖蜂窝煤,本来就是个极其赚钱的行当,一年四季都可以卖,江南地区还没有东虏威胁,煤矿一年四季都可以开采,何乐而不为呢?江南勋贵大多都是富可敌国之辈,又不是让他们一家掏一百万万两银子,多家凑凑是手到擒来的事情,父皇敬请放心!铁矿其实也可以如此襙作,但凡涉及开矿,父皇连一两银子都不用掏,坐享红利,一旦矿上出了事,就让勋贵们承担责任好了,父皇平素已经全权委托给他们管理了,届时完全可以表示毫不知情!”

在北方可以这么玩,到了南方,换个襙盘的人也依然可以,只要找到愿意出钱的合伙人就行了。

这年头,没啥比挖矿更容易赚钱的生意了,花钱雇点苦力、灾珉啥的,实在不行,囚犯也能凑合,大不了给他们大幅度的减刑就完事了。

只要把矿石从地里挖出来,甭管金、银、铜、铁,甚至是煤块,运抵既定市场,那就可以大把的套现!

“……”

崇祯算是明白了,这个逆子不是一般的坏,他就是用这招来控制住余下的那些勋贵的,手段无耻又卑鄙。

但是你还别说,真的可行!

自己到了南都若是遭到朝野非议,尤其是还得不到深受圣眷的勋贵们的支持的话,那便必须使用非常之手段了。

经过这番曲折的经历,崇祯也意识到了,当下他的大明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阶段,再不使用雷霆手段,恐怕他连皇位都保不住了。

尤其是北方战事如火如荼,江南的勋贵居然一毛不拔,让几度崇祯极其恼火,却又鞭长莫及,这次移驾南都,看他们还敢对自己哭穷不成?

崇祯倒是要看看,在南都的这些勋贵里,谁敢大言不惭地成为大明帝国第二个“黄豆公”!

“父皇,儿臣还想起来,江茜有钨砂,都是露天矿,非常便于开采。儿臣可每岁向父皇采购价值十万两银子的钨砂,若是在江南事先炼成钨锭亦可!”

看似十万两因多,其实这得按照到岸价,也是就是运抵京城仓库的价钱来计算,某太子可不会另行支付运费。

“……钨砂?此为何用?”

崇祯对此非常疑惑,逆子要铁或铜倒是可以理解,但要采购这么一大批钨就有些让他匪夷所思了。

“启禀父皇,钨这种金属耐高温,不易融化或变形,一来可作为灯丝,二来可作为炮弹!”

往后买灯泡也是可以赚钱的大买卖,从开采到运抵,明年能到货就不错了,所以必须提前跟甩锅爹打好招呼才行。

再者就是做炮弹的弹头,同铁做的炮弹,在出膛是由于温度较高,铁制尖弹头在触及到坚硬物体时会发生变形。

“坚硬物体”就是棱堡,在科学院的砖家们经过一番尝试之后,发现用拿皇炮发射钨弹头可以打进棱堡的墙体里。

所以某太子就是要专门制造一批钨弹头,用以对付西方的棱堡,尤其是在郑老屁的军队久攻热兰遮城堡不下的情况下。

金属钨做的炮弹并未是普通的原型,而是与后世的稳定尾翼穿甲弹一样的造型,只不过性能要差得多而已。

即便如此,犹如箭杆一样的锋利弹头也能在动能的驱使下,直接打进仿造棱堡的墙体里。

想一次就摧毁棱堡的墙体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打几千枚钨炮弹的话,却能瓦解掉其看似坚固的外壳。

某太子教授给郑老屁用迫击炮居高临下攻击热兰遮城堡的招数不过是邪招,这得是己部占据绝对的地形优势下才能发挥出来的战术。

而在广袤的平原上,一旦己方部队遭遇巨龟一般的棱堡,那真就是望堡兴叹了,完全没有任何办法。

当然,棱堡之所以备受推崇,就是由于其绝佳的防御能力,而钨炮弹只是某太子用来攻克棱堡的手段之一,只有配合其他武器,才能稳操胜券。

在眼下这个非常时期,将钨炮弹卖给郑老屁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起码能跟反舰导弹一样,让自己大赚一笔。

“……哦哦~!”

崇祯听了个一知半解,又碍于面子,不好细问,既然逆子如是说了,那八成应该是这样子,想来此物也应该没有其他用处了。

“父皇有了两淮的煤矿、江茜的钨矿、马鞍山的铁矿这三座宝藏,便有了与江南奸佞集团的较量的资本。儿臣以为这还不够,父皇手里不但要有硬实力,更要有软实力。所谓‘软实力’便是舆论,譬如这《京师日报》。父皇到了南都,只恐新政会遭致奸佞集团的激烈反对,但只要在南都开办一家《南都日报》,每天都对广大百姓宣传父皇的新政之优点,长时间的向其渗透,久而久之,百姓也都不是傻子,便不会被别有用心之人所左右了。而且这报纸也算是一项非常赚钱的买卖,父皇自己便可运作,无需勋贵插手,一年赚十万两银子不在话下。”

报纸就是生意更是一种武器,用好的话,其作用并不比军队小多少,而且可以雇佣大量的御用文人站叫助威,让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看过报纸之后,活活的被气死。

“……当真如此之多?”

崇祯听了便惊诧起来,他对报纸的作用也是十分的认可,不过听这逆子所言,其中还蕴藏着非常之大的利润,比他想的金额还要高得多。

“此非儿臣妄语,姑姑与姑父如今已然无需后邸支应花销了,自从运营《京师日报》之后,驸马府便可以自行生活了。父皇,此为今晨送来的报纸,每份不过十文钱。但俗话说,‘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其实报纸赚钱的门道在于里面的广告。除了前八版刊载朝政消息,不得刊载广告之外,余下四十版均有广告,每期的广告总收入大致在六百两银子以上。这报纸又新增了夹页,就是这个单页,每份广告收入三十两,五份便是一百五十两,报纸总计广告收入可在七百两银子以上。全年出版的话,光是广告费,便可收获二十余万两。”

作为目前整个大明目前唯一的媒体,《京师日报》是非常赚钱的,几乎做到了垄断市场。

即便往后有了其他报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京师日报》也将是当之无愧的传媒霸主。

不但在畿辅地区销售,还畅销整个北直隶,甚至会被运到山茜与山栋,连泗川都有了分印,报馆可以享受广告分红的待遇。

“……果真是一项好生意!”

崇祯若有所思地呢喃起来,怪不得这逆子说驸马与妹妹已经不需要后邸支应了,原来有了报纸便可以赚到如此多的银子。将这生意用来帮助自家人,也算是这逆子有心了。

昨日挑灯夜战了许多份报纸之后,崇祯对这方面也是颇有心得,看这逆子在报纸上刊载的诸多文章,他对其中的一些是较为赞同,而另一些则表示疑惑或反对。

但主动权握在这逆子手中,自己私下如何评述乃至愤怒都无济于事,这也便是报纸的好处了,能够让出版的一方享有绝对的话语权,而且能够影响到阅读之人。

若是自己在南都也出版一份类似的报纸,岂不是可以事半功倍了?

鉴于这个逆子对自己出版报纸也很是支持,想到这里崇祯不由兴奋起来。

“这报纸加上三处矿山,以及蜂窝煤生意,父皇可年入不下百万两银子。儿臣再将一些新奇的发明,诸如牙膏、牙刷、肥皂、铅笔等物件委托给父皇做代售,想来一年收入两百万两银子当是不成问题的,应该可以应付后邸与勇卫营的开销了,这也算是儿臣尽孝心了。”

某太子估计后邸加上黄得功的部队,省着用的话,一年的开销有两百万两应该是足够了,给甩锅爹的那一千万两银子完全可以不用先填进去。

“……朕算是承下你这份贺礼了!”

拿人手短,虽说是自己儿子给的,但崇祯心里再郁闷,也不好在嘴上责备这个逆子了,更何况移驾到南都之后,事事都需要大把银子来支撑,不得不让崇祯未雨绸缪起来。

“再有,父皇,当下您有一千万两银子的消息,很快便会传到江南那边去。等您移驾南都,会有不少人惦记您兜里的这笔钱,会想方设法地以朝廷的名义让你出钱……”

某太子可是担心傻乎乎地再拿出自己的银子去补贴南都户部的缺口,这种事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所以还是要事先叮嘱一番才行。

“此事无需你襙心,朕自有分寸!”

想起那些一毛不拔的臣子,崇祯心里就十分的恼火,他的内帑都快被掏空了。此次移驾南都之后,不论南都那边的朝廷如何缺钱,他都不打算再行贴补了。

崇祯非但不打算自掏荷包,而且还要让那些手里有钱的臣子们自行往外掏钱,不掏的话,那他就可以照搬这个逆子的诸多手段了。

即便这些人早有准备,崇祯就不信那些铁公鸡能把自己府宅的银子全都藏起来,只要搜出一部分,哪怕是一箱子,他也可以借题发挥了。

“父皇,儿臣还有个不情之请!”

将一揽子生意都介绍给了甩锅爹,把这位二货皇帝吃饱喝足,那就可以说些小事了。

“……但说无妨!”

趁着自己心情好,崇祯便打算听听这个逆子肚子里还有什么坏主意。

“儿臣希望将三弟留在儿臣身边,教授他一些儿臣从仙界学来的知识,待其成年之后,儿臣希望派他去西方游学,开拓眼界,也好彰显我大明之天威!”

朱慈炯这货在后邸,每天所谓的上课就是走个过场而已,除了吃就是睡,睡醒再接着吃,这么下去就是一个标准的“皇家死肥宅”了。

所以某太子作为兄长,已经为这货安排好了今后十年的日程安排,现在自己身边学艺几年,然后去欧洲留学几年,之后再回来,就应该有小有所成了。

说不定还能带回来好几个女友,估计会让甩锅爹哭笑不得,因为这些女友可能都已经是孕妇了……

“此事……且容朕先行思量之后再行答复!”

UU文学推荐阅读: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水浒传之我是林冲时空搅屎棍综武:之大秦仙朝开局死囚,闹翻红楼不见长安红楼:武震天下汉末:帝国宏图三国秘事王室的弃儿慈悲大陆战记琴师好风流三国之风起南疆穿越后,我带兵在古代嘎嘎乱杀器焰嚣张逆世魔女:强宠天才妃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反派,开局路遇女频剧情明末之木匠天子我在大明当暴君三国秘事第四部抗日之铁血狂兵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虚构三国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璜台志穿越异界开局患上了失忆症君子遐福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应如妖似魔大明商业帝国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大国相我本秀才:开局入赘江南门阀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三国:争霸天下,我在江东崛起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
UU文学最新小说:综武,绑定系统从秦王宫开始签到臭山贼,朕怀孕了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三国:开局死尸堆,砍到天下一统红楼之姓贾非贾家侯府庶子?开局攻灭高丽自封王!穿成贾琏:我要这红楼,万艳同欢大秦世子之首富老婆是反派一本万道书:六皇子他赢麻了!抄家流放,开局送我四个美娇妻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穿越仙秦,开局战胜霍去病不良锦衣织罗网觉醒恋爱系统,我发动世界大战天启朝第一搅屎棍赵匡胤重生韩信,刘邦急疯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系统:召唤千古人杰,铸造万古仙三国:手握召唤系统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飞鹏同风起德军之重生苏联东线魂穿房遗爱,从医治长孙皇后开始短视频:跪下,不准站起来杨广假死:那朕就暴揍各路反王啦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大明:我洪武爷亲弟!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大唐:认祖归宗李渊,这娃乱认亲重生房遗爱之最强驸马说好向我复仇的女帝成了病娇?水浒:刘华强魂穿林冲诸葛亮草船借箭,我射十万火箭!天幕放映:在二战前,放二战历史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进击的大秦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烽烟谋局水浒:从霸占林娘子开始当老大这吕布,绝对有问题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大唐:开局掏出真理,李二吓懵了大明:老朱死后,我直接炮轰金陵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穿越民国纨绔少爷的温柔乡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大明:我朱雄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