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蒙古将来会怎样,现在没人知道,但蒙古攻打叶赫,导致的变数却肯定不小。

清佳砮和杨吉砮死后,叶赫内部混乱了一段时间,最后诞生新的东、西二城贝勒,东城贝勒为杨吉砮之子纳林布禄,西城贝勒为清佳砮之子布寨。

纳林布禄与布寨虽是新贝勒,但都已成年,稳定叶赫内部并没有耽误太久的时间。只是由于前一次的打击,叶赫到现在也没能恢复实力。

前一次在开原,虽然叶赫东西二贝勒看起来只是损失了两千来人,但此两千非彼两千,这是叶赫最精锐的核心,堪比于明军中的家丁,因此这个损失已经接近于“打断脊梁骨”般的损失了。

损失如此严重,按理说他们与高务实就算是结下血海深仇了,不过很神奇的是,这种思路在女真行不通。

大明对女真各部的打压虽然是有章可循的,但这个“章”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明白,绝大多数的女真人就没看懂。

于是,女真人在这两百来年的时间里,经常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就挨了大明的打,由此也产生了一种思维:大明要打谁并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很多时候只要大明觉得你不恭顺,很可能反手就是一耳光。

这种思维之所以形成,因为还有一个对比,即有时候女真某部明明表现出“不恭顺”了,但大明也未必去打。

他们并不理解大明打压某部并非单看“恭顺”与否,其实,是否有独大于女真各部的趋势才是大明会考虑动手的根源。

但这种思维形成之后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好处就是纳林布禄和布寨两位新贝勒都没有把高务实列为杀父之仇,反而跳过这位真正的元凶,把哈达部的孟格布禄与建州左卫的努尔哈赤当成不共戴天之敌了。

当然这种做法也不奇怪,努尔哈赤不也没把李成梁当成死敌吗?对比来看,其实大家也就半斤八两,大哥莫笑二哥。这是实力上的巨大差距造成的,不以某个人物的心情而转移,除非这人实在是老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

因为这样的心态,加上高务实当时没有穷追不舍——那不符合大明的宗旨——叶赫部并没有一蹶不振,只是其战略态势从积极拓展转为了舔舐伤口,不再与哈达部相争作战。

不仅如此,在孟格布禄之母温姐的调停下,双方不仅停战,而且握手言和,一时之间颇有随时可能结盟之势。

但结盟其实并不可能,因为叶赫只是借机休养生息,而孟格布禄也只是想稳定外部,然后对内收拾康古陆和岱善。归根结底,叶赫与哈达双方并非化干戈为玉帛了,只是都有更重要的事要办而已。

然而,叶赫、哈达忽然握手言和,对于努尔哈赤而言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努尔哈赤击败尼堪外兰不久,本想赶尽杀绝,但尼堪外兰却跑去了大明,依靠高务实当初的余令,被曹簠收留。

努尔哈赤当时连战连捷,难免有些膨胀,再加上他觉得他和尼堪外兰的战争跟大明没有关系,乃是女真内部的战事,起因还是他占理——他是为父报仇嘛——所以耀武扬威一般地让大明边将交出尼堪外兰给他处置,甚至引得沈阳游击戚金亲自带兵去了抚顺关以防不测。

这件事在辽东内部造成了意见不和,李松和李成梁认为应该归还尼堪外兰,直接负责辽河以东军务的副总兵曹簠却认为高务实有令在先,坚持收留尼堪外兰,于是官司打到朝廷。

朱翊钧在问过高务实的意见之后,毫不意外地被高务实说服,下旨保护尼堪外兰。同时高务实则亲自修书一封给努尔哈赤,逼他退兵。

努尔哈赤不仅畏惧京华在辽南之战中打出来的威名,而且经济命脉(人参贸易)也被京华捏在手里,自然不敢调皮,乖乖退了兵。但如此一来,他却对自己的处境更加焦虑起来,一直想要找机会打破这种局面。

叶赫与哈达的握手言和,乃至于一副随时可能结盟的姿态显然把努尔哈赤的这种焦虑推到了顶点。他担心叶赫靠着温姐的关系(温姐姓叶赫那拉),与哈达联手来攻。

这个担忧合情合理,因为此时的叶赫和哈达,即便其中任意一家,都远比努尔哈赤的实力更强——当然指的是纸面实力。

叶赫即便是损失了两千精锐,但由于它本身是个大部落,现在只要愿意,依然可以凑出两万大军,雄冠女真。

哈达本来在万汗时期也很强,但万汗末期胡作非为,导致不少归附他的小部落逃离,哈达的实力渐趋衰落。

万汗死后,经过一番内乱和瞎搞(前文有述,这里不重复了),哈达部的军力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能够调动出来作战的兵马大概只剩一万五千上下。

而这一万五千人,还分掌在三人手中,都指挥使孟格布禄因为高务实当时的支持,掌握了约一半人马,大概七千左右,主力是万汗当初的本部。康古陆和岱善则各有约四千部众,名义上听从孟格布禄调遣,其实各自为政,真要有事的话,鬼知道他们服不服从孟格布禄的命令。

虽然叶赫失去了核心主力,哈达内部又是个“天下三分”之势,但不管怎么说,他们两家的纸面实力总归是远超努尔哈赤的,可以动用的兵力合计高达三万五千之多,是努尔哈赤的七八倍。

如果他们两家真要联手对努尔哈赤发动打击,努尔哈赤即便从内心里瞧不起对手,却也不敢说自己能赢——大家都是女真人,对手也不是尼堪外兰那种只会做生意的家伙,凭什么七八倍兵力还打不过自己?(注:努尔哈赤现在还没建立八旗,从军事制度上来说并无明显优势)

而就在努尔哈赤忧心忡忡,一边抓紧时间消化从尼堪外兰手中夺来的人口、领地,一边派出多路细作打探叶赫、哈达情报,一边还想方设法跟李成梁取得联系的时候,布日哈图的使者找上门来了,提出了让努尔哈赤怦然心动的瓜分叶赫、哈达计划。

这份计划本身谈不上非常严谨,因为布日哈图分身乏术,其使者水平也不过尔尔,只是给努尔哈赤提了一些基本原则。大体上可以用一句话简单表述:蒙古取叶赫,建州夺哈达。

至于怎么打,布日哈图没说,使者也就一问三不知。

然而,这难不倒努尔哈赤,他的政治水平虽然不佳,但军事天赋也的确不差,他认为在蒙古大汗亲征叶赫的情况下,自己是很有机会打败哈达的。

哈达的总兵力虽然是自家的三倍,但他们分别掌握在三个人手里,最关键的是这三个人之间的矛盾还不可调和,这显然是可以利用的。

哈达的情况是这样:万汗死后,长子继位,乱搞了一气,结果把自己玩死了,留下一个儿子叫岱善,但岱善刚刚成年,又没有人支持,只拿到四千部众。

万汗的遗孀温姐借此掌握了对万汗长子一系不满的万汗本部,力推自己的儿子孟格布禄继承万汗之位,并得到了时任辽东巡抚高务实的支持,由此孟格布禄成为哈达部名义上的首领。

此外万汗早年还有一位私生子叫做康古陆,这人的特点是牛高马大,个人武力比较强横,因此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拥有四千部众。

温姐不知道是出于个人原因还是出于给儿子拉盟友的心态,很快把康古陆勾搭上手,并且说服了康古陆不去和孟格布禄争夺都指挥使一职,勉强维持住了哈达部的局面。

这很好理解,因为孟格布禄加康古陆,双方实力就超过了岱善的两倍,岱善肯定不会跳出来找死,更何况孟格布禄此时还有了大明的认可,岱善当然就更不能轻举妄动了。

但努尔哈赤知道哈达部的这种“团结”根本靠不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所谓的团结近乎是温姐靠自己身为一名美丽女子的“优势”将康古陆魅惑住而形成的,这种“控制”根本谈不上牢固。

与此同时,孟格布禄本人的态度也至关重要——康古陆本来和他是同辈,而且只不过是个私生子,现在却居然和他母亲勾搭在一块去了,用脚指头都能想象得出来他心中肯定不会有多高兴。

哪怕女真人和蒙古人一样,都有“收继”的传统,但那并不代表孟格布禄心中不存在芥蒂,何况他还是哈达部此时的当家人。可以说,只要康古陆活着,对孟格布禄而言就是一种嘲讽。

得亏了孟格布禄没读过汉人的书,不知道嫪毐的名言:“我乃秦王假父”与之后的故事,要不然这看似团结的局面只怕早就破裂了。

哈达部既然有这么大的隐患,努尔哈赤自然不怕,他又想到叶赫方面。他算了一算,叶赫现在失去了最精锐的两千主力,剩下兵力虽然仍然不少,但怎么看也不可能打得过蒙古大汗,自己可以不必考虑叶赫能带来什么压力。

那么,唯一的问题就是大明方面的态度了。

大明的态度对于女真人而言,几乎是最难拿捏的,绝大多数女真首领根本不知道怎么和大明的官员打交道,尤其是文官。比如之前的高务实,努尔哈赤就觉得极其棘手,当初开原伏击叶赫二贝勒那件事,努尔哈赤自认为被高务实坑了个半死,还偏偏什么多话都不敢说。大明的官员要都是这样,努尔哈赤还敢不敢乱动只怕都不好说。

不过这一次,努尔哈赤认为自己找到了大明的弱点。这个弱点还正巧就是上次追杀尼堪外兰失败时被他发现的。

李成梁和高务实的态度不一致,导致现在整个辽东的明军分裂成了两派(现在的努尔哈赤还看不到朝廷高层那个层面)。

辽东总兵官李成梁现在对女真方面的态度似乎是以抚为主,自从他第二次打下古勒寨之后,他似乎就一直不主张继续在辽河以东动兵。

努尔哈赤原先也没想明白原因,后来隐隐约约觉得,这可能是由于李成梁主要负责辽西军务,而且他和曹簠之间有些旧怨(前文有述,即当初曹簠意外战败,李成梁因为想吞并曹簠家丁而没有声援他,后来曹簠被高务实救出,和李成梁的关系就崩了),也就更不希望曹簠立下军功。

虽然努尔哈赤的这个判断没有找准问题的根源,但碰巧的是结果倒是对了,辽东现在真的是两派互不认可,实际上形成了实学派与心学派的交战之地。

巡抚李松和总兵李成梁都已经投靠了心学一派,并且成为心学派在九边重镇中唯一的“苗子”,是心学派准备在不久的将来与实学派争夺灭元大功的关键,显然不可能让步。

镇守辽阳副总兵曹簠却已经是铁杆实学派将领,再加上高务实当初在辽河以东地区安排和收拢了好些将领,实际上掌握着辽河以东的大部分军力,所以即便对辽西难以控制,但在辽河以东却很有发言权。

再加上高务实的这些安排实际上是为将来可能出现的壬辰倭乱做的准备,显然实学派也不可能在此时做出退让,这就肯定会导致两派在辽河以东的各种事务出现相左的意见,最后被努尔哈赤敏锐的发现了。

辽东如果是铁板一块,努尔哈赤现在实力不足,肯定是绝对不敢挑衅的,但眼下辽东方面既然内部不和,努尔哈赤自然就觉得很有机会了。

这个机会当然不是投靠明显持强硬态度的实学派一系,而是去抱心学派的大腿。

努尔哈赤联系不上李松,而且因为高务实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他也不想跟大明的文官打交道,因此在决定出兵哈达的同时便立刻派人准备了厚礼去拜访李成梁。

努尔哈赤对这件事极其重视,派出了自己的头号心腹,同母胞弟舒尔哈齐。

同一日,努尔哈赤倾兵而出,率领四千五百人的建州左卫主力北上进攻哈达,辽东明境之外的大战由此拉开帷幕。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御剑飞蓬重楼”的月票支持,谢谢!

UU文学推荐阅读: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时空搅屎棍汉末:帝国宏图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从西汉开始摆烂抗日之铁血狂兵虚构三国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征服者在清朝璜台志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本秀才:开局入赘江南门阀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三国:争霸天下,我在江东崛起扛上妖孽太子爷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女帝帝师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从特种兵开始的神级背包抗战之铁血兵锋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邪王追妻从屯田开始无双大夏:儿啊,父皇求你继位吧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乱世三国志大明1617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逃荒:我的系统能暴击抽奖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
UU文学最新小说: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