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董一元军中火药库爆炸这件事的发生看起来颇为蹊跷,但其实有迹可循,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其自找的。

问题的源头发生在平播之战以后,当时董一元部北调,原先是打算让他回镇甘陕,不过他走了一段时间之后风闻南宁候有意亲征朝鲜,立刻认为朝鲜一定会是个立大功的地方——这倒不奇怪,但凡高务实亲自出马的战争,对于手底下的将领而言从来都是刷战绩。

董家本来就是世家将门,他和兄弟董一奎也都算是当世名将之一,虽然比起戚继光、李成梁这种老一辈自然颇有不如,但比起晚辈之中的麻贵、李如松而言则还能胜在资历更老。

然而,董家兄弟虽说这些年来都立了不少战功,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也吃了不少挂落。至于官职那自然即是时起时落,加衔就更不用说了,运气好的时候加衔宫保,运气差的时候一撸到底。

总而言之,平播之战以后他好歹把宫保捞了回来,但恩荫却还差了点,不够儿子们分的。

于是董一元心动了,他想着既然南宁候要去朝鲜,那朝鲜一战肯定稳了,自己只要想办法能加入此战,随便刷点战绩就能把儿子们的前途安排妥当,自己今后的人生也就可以悠游林下、含饴弄孙,岂不美哉?

但是想法虽然好,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那就是他所部之兵在平播之战中损失不小,一部分是战死,一部分是伤残,这都是硬生生的损失,一时半会儿很难补齐——补齐的意思并非仅指兵员,还指训练之类的事。

他眼下能凑出来的家丁约莫三千左右,说少倒也不少,在甘陕将门里头算是实力雄厚了。以三千家丁为核心,带个两三万大军出征也是寻常事。然而问题就在于他要从哪凑“两三万兵”去。

原先兵部让他回镇,主要就是因为图们汗西遁之后西北压力增大,高务实一直主张加强西北防务,所以他作为西北名将在完成平播战事之后应当早日回镇,以免蒙古残部闹出什么事来。

由于这个关系,董一元知道自己最好不要建议朝廷从西北调动太多军队,除了自己三千家丁之外,调动的西北边军最多不要超过一万。

那这样的话,即便自己只带两万非家丁军队出征朝鲜,也还有一万人的缺口需要补齐。董一元左思右想,联络了自己几名因故在此前几年中被撸掉职务的旧部,商议出了一个好办法。

这个办法非常具有大明特色:由董一元出面请战,表示自己过去的几位旧部都愿意出人出力为皇上效死,只要兵部肯给“编制”就行,而人员问题则由诸将自己想办法。

一般而言,朝廷收到这种请战书之后通常都会批准,原因有二:其一是这批人主动请战本身值得嘉许。他们此前被撸掉职务有很多都不过是文官掌控武将的手段,也就是你本来没有很大的过错,但我偏要随便挑个错来压一压你,让你知道谁才是爷。

大明的武将大多数都有这种经历,甚至一辈子都在这种“破格启用-立功受赏-犯错被贬-戴罪立功”的循环中打转,董一元的旧部们当然也逃不掉。而与此同时,在朝廷看来现在这种时候倒也正巧是让他们戴罪立功的时机。

其二则是朝廷认为他们的家丁堪用。世家将门并非只有东李西麻这种高级将领扎堆的大将门,也有很多小将门,而无论大将门还是小将门,基本上都有数量不等的家丁队伍,这些队伍也正是他们成就将门的力量之源。

既然如此,朝廷当然认为董一元既然敢牵头代他们请战,那这批人麾下肯定都有不少家丁,搞不好他们这几年一直都在努力训练,就等着一个好机会戴罪立功呢!

这叫什么?遣将不如激将啊,用这样立功心切的将兵,他们上了战场还怕不能拼死作战?所以这批人的实力是有保障的。

兵部算了算各地的兵力,发现随着防区的扩大,抽调兵力的确是越来越棘手了,既然董一元和他的旧将们主动请战,那就让他们去好了。

于是,董一元顺利拿到了出征的机会,但果不其然的是,朝廷只准他带走陕甘一万边军,而除开他自己的三千家丁之外,他还必须敦促自己的旧将们凑齐一万两千人随征,使总兵力达到两万五千,这样也才符合一位总兵该有的力量。

拉旧将一起戴罪立功是常有之事,董一元把任务分派下去之后也就没太在意,谁知道这偏偏就是隐患发生的地方。

董一元的旧将中有一人名叫彭信古,原是一名游击,此前被撸职务已经长达七年之久。在这七年里,彭信古颇为倒霉,诸事不顺,由于他的老领导董家兄弟也时不时倒霉,因此也帮不了他多少忙。

彭信古于是决定上京——哦,他可不是去上访,他是去“打点打点”,可惜他们家只是地方将门,在京师大老们眼里排不上号。

他忙来忙去两三年,也没见到什么说话管用的大人物,反而把家业折腾得差不多,甚至连原先拥有的千余家丁都散得七七八八,彭家这个小将门眼看就要黄。

偏偏就在此时,董一元打算请命东征拉了他一把,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然而问题出现了:家丁没了怎么出兵?

彭信古不肯放过这样的好机会,因为他知道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彭家这个小将门恐怕就真的要败落在自己手里了,自己就成了彭家的罪人,这可万万使不得。

于是他把心一横,想到了一个“妙法”:把自己最后的一笔钱全拿去“大撒币”,就在京师征募一批“凶狠敢死之辈”拉去朝鲜作战!

虽然他手里的钱顶多能维持这批“家丁”两三个月,但彭信古认为问题不大:侯爷出征绝不会亏待将士,只要有名额,足饷足械那是不必担心的,而只要拿到战功,赏赐也从来不会少一文钱。

换句话说,只要出兵两个月内自己能找到机会立功——立功不难,随便打一仗就行——那么整个计划就圆了,东山再起便能顺利达成。

彭信古的计划看起来很精妙,简直环环相扣,惟独一件事似乎有点问题:京师之中真的有那么多“凶狠敢死之辈”吗?

彭信古认为有,于是他招揽了一批……泼皮无赖。是的,没看错,就是泼皮无赖。

要知道此时招揽人手时间很紧,寻常人但凡有点湖口的本事又怎么会愿意万里迢迢去朝鲜打仗?只有这些泼皮无赖好忽悠——朝鲜可不是我大明,何况朝鲜八道大半为日寇所占,故尔等到了朝鲜,无论打下倭寇所占何处城池,本将皆许你们三日不封刀!

什么叫“三日不封刀”?不是给他们三天时间屠城,而是给他们三天时间可以无视一切军纪,抢掠奸y,任凭所需。

这种条件用来拉拢泼皮无赖那可太好使了,何况彭信古还悄悄透露说此战将会在南宁侯爷麾下听命,那就更没得说了——必胜的仗啊,还能“三日不封刀”,这不比勒索京中商贩强上百倍?要知道这京中商贩现在可是越来越不好动了,去朝鲜干一票大的多好!

就这样,彭信古钱没怎么花,人头倒是拉得远超预计,等董一元抵京领取军械军饷之时才发现,这厮居然拉出一支看起来“颇为精强”且人数高达约两千的“家丁”来!

虽说董一元很快发现彭信古这支“家丁”看起来军纪有些败坏,但他找来彭信古询问之时得到的回答却是:“标下这些年过得苦啊,着实没工夫管束,以至于坏了军纪……不过大帅放心,只消一个月时间,标下一定将他们调教得如往日一般无二!”

董一元想想倒也觉得可以理解,毕竟这家伙被撸了七八年,跑了无数门路还没能捞着戴罪立功的机会,家丁们放任惯了倒也不奇怪。至于一个月时间能不能调教得“如往日一般无二”,董一元自然是不信的,但由于他自己也觉得跟着侯爷打仗不会有什么问题,故也就假装信了——总之当前一切以能够顺利出兵为要!

大军顺利出征,董一元将从兵部领到的军械分了分,考虑到彭信古这厮倒霉了七八年,自己也没能帮上他什么忙,因此还好心好意给他多分了不少火器,不仅是万历二式火枪,甚至还包括十几门火炮。

到了朝鲜战场之后,董一元自己其实也对手底下这批人的实力有些担心,因此不敢争取什么打硬仗的机会。

麻贵也听说他手底下一大票戴罪立功的旧将,都是好些年没打过什么仗了的那种人,考虑到宣大系和陕甘系两系将门之间互相联姻的很多,双方心理上基本都当对方是盟友,故而麻贵便给他们分配了一项简单而功劳却不小的任务:切断南北日军联系,打通汉阳至元山之间的道路。

顺便,麻贵交待说如果顺利攻取元山之后发现北面倭寇残敌实力不强,可以考虑与努尔哈赤合兵一道将之围歼。同时麻贵还暗示董一元,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其实倒不是作战任务,而是将努尔哈赤手中的女真联军看管起来,别让他们肆意妄为。

董一元拍着胸脯保证这事好办——当然,理论上来说这事的确不难。从汉阳一线到元山,其间并无日军主力军团,拿下来轻而易举。至于“看管女真联军”,那也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女真联军看起来虽然也是两万来人,比他董大帅的兵力少不了几个,可是那其中无论叶赫、哈达还是建州右卫,这都是可以确定会乖乖听话的,只有努尔哈赤本人亲率的那四五千人可能不太老实。

然而那又怎样呢?我董一元手中两万多天兵,再有女真其余各部的支持,你努尔哈赤区区一介虏酋,还能翻了天去?

事实证明董一元的想法基本正确,他一路攻取谷山、元山两处要地,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然后他觉得可以执行麻贵的后续命令,便率军北上又攻取了永兴,离咸兴已经不足百里。

此时,努尔哈赤率领的女真联军在早已攻陷咸镜道最东北的主要城池清津之后,已经基本沿着海岸线一路往西南而来,沿路夺取——哦不,是帮朝鲜光复——了镜城、明川、端川等地,最后夺取了位于咸兴东北处三四十里左右的一座小城新兴。

这样一来,董一元与努尔哈赤就相当于南北包抄了咸兴城,城中的锅岛直茂第四军团别部五千人在他们看来已经成了瓮中之鳖。现在,是时候商讨一下如何抓住这只鳖了。

董一元堂堂大明的一镇总兵,自然不会屈尊拜会努尔哈赤,于是一道命令直接送去女真联军营中,要求努尔哈赤与麾下众将来永兴军议。

不出意料的,努尔哈赤不敢不来,并且老老实实带来了绝大多数将领,只留下数人在新兴代为统兵,以免倭寇偷袭。

到了董一元军中,努尔哈赤很快意识到这位董大帅想在自己面前炫耀武力。永兴的明军盔明甲亮,手中一水的万历二式,腰间挂着寒铁雁翎刀,而他两万余人的军中竟然摆开了近百门大炮,宛如成群结队的勐虎蹲在那片炮营阵地,令人望之胆寒。

而在火炮之后不远处,则是新近搭建的火药库,足足搭了三间大通房来存放火药。努尔哈赤心中暗暗盘算,那里头的火药至少有数万斤,让他不由得悄然变色。

董一元将努尔哈赤的神情看在眼里,不由很是得意,做出随口一说的模样介绍道:“爱龙虎是在看我军火药库吗?那里有七万斤火药,正由步营彭游击看守,此次攻取咸兴,本帅就打算凭此巨力……”

“董总戎虎威,咸兴虽咸镜大城,但在如此强大的火炮面前自然顷刻即成齑粉……”努尔哈赤随口吹捧了一句,忽然有些担心地问道:“不过这火药库离中军大营是否太近了些?”

董一元心说:要不是为了震慑你这虏酋,我好端端的新建火药库在我中军边上作甚?

刚想到此处,他还没来得及开口,便听见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正是火药库发生了爆炸!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tutte”、“曹面子”的月票支持,谢谢!

ps:今晚全家去给岳母祝寿了,回来得比较晚,所以更新迟了半小时,抱歉。

UU文学推荐阅读: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时空搅屎棍汉末:帝国宏图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从西汉开始摆烂抗日之铁血狂兵虚构三国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征服者在清朝璜台志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本秀才:开局入赘江南门阀扛上妖孽太子爷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三国:争霸天下,我在江东崛起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红楼:武震天下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女帝帝师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从特种兵开始的神级背包抗战之铁血兵锋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邪王追妻从屯田开始无双大夏:儿啊,父皇求你继位吧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乱世三国志大明1617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逃荒:我的系统能暴击抽奖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
UU文学最新小说: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