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娇今天上班态度格外好,对待来买东西的人也不像以前那样爱搭不理。忙前忙后、转身取东西忙乎的特别欢快,两条大辫子甩的都快飞起来了,发尾的头花就像黑夜中绚烂的烟花一样晃瞎了一众人的眼,可美死她了。
果然就有那年轻的大姑娘小媳妇,问林美娇头上扎的头花供销社卖不卖?当听到供销社不卖时,又偷偷跟她打听她在哪里买的。。。。。。
学校那边,林玉兰趁着办公室没其他人的时候,将两个头花送给了张红霞。
林玉兰:“工作的事还没好好谢过红霞姐呢,这是我家自己做的头花,我看着挺好看的,就想送两个给红霞姐,希望你能喜欢。”
“哎呀,早上你来的时候,我还想向你打听打听,你头上扎的从哪儿买的么?太漂亮了。”说到这又故作严肃道:“这要是别的,我肯定得推辞推辞,这个嘛,我拿到手上就伸不出去了,哈哈哈,那我就不客气了,以后工作上有什么事尽可以来问我。”
送的东西别人能喜欢,林玉兰也喜笑颜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红霞姐长的这么漂亮,就该美上加美。”一句话哄的张红霞哈哈大笑。
有了林美娇那个人形活招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打听头花的人越来越多。
陈桂香和林玉兰就将家里剩的布头,晚上点蜡熬油的花了几个晚上都做成了头花。按颜色分类纯色的一小袋,花色的一小袋。
趁着星期天的工夫,林玉兰带上头花和蛋糕卷就去了林美娇家里。
“这是所有的头花了,你挑一些出来,剩下的我去黑市卖。”
经过蛋糕卷的事,林美娇现在也相当有经验了,跟林玉兰商量好价钱后就挑了一些出来,代卖分成按三成算,只提供布的话就按两成算。
拿着剩下的40多个头花,林玉兰又去了黑市。
新鲜的事物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家里老婆女儿提到过的男人,或者自己来黑市的女性,都想带一个回去开心开心,头花的销量出奇的好。林玉兰又搞出一个促销,3毛钱一个,5毛钱俩。买两个能省一毛钱呢,那必须得买俩啊。
另一边林美娇偷偷摸摸卖的也挺欢快,等都卖完之后,两人一分赃,去掉搞促销的,林美娇分得5块钱,林玉兰得了16块钱。
就问为啥林美娇不自己做自己卖呢,这就要说到大环境如此,现在大部分人还没有自己做生意的思维。在林美娇看来,以后她只负责联系布料来源,之后拿了头花卖完钱两人分,一分成本都不用拿,算是白赚5块钱,既省心又没有花本钱,多好的事?
更主要的是她比较懒,缝几个行,几十上百个,她班还上不上了?再挣钱,也不如上班体面。
林美娇又是送礼又是打溜须,终于通过供销社主任与锦阳县服装厂的人搭上了关系,之前那一批的碎布头就是从服装厂流出来的边角料。那人答应下次来的时候,可以给捎过来,但布头论斤卖,不能挑,4块钱50斤。
林玉兰没有犹豫,当即给了2块钱的定金,约定下次来给带100斤的碎布头。
当陈桂香看到林玉兰自行车带回来的那一大包碎布头时,脑袋顿时一晕,这得做到什么时候?
晚上吃饭的时候,林玉兰就跟她妈商量:“妈,你看你们累死累活的一整年,年底也就才能分到那么几十块钱。现在白天上山干活,晚上还要回来熬夜做头花,时间长了,眼睛也受不了啊。你有没有想过就不上工了,或者最近一段时间不上工,就在家做头花呢?”
陈桂香有点犹豫:“这不是钱不钱的事儿,主要是年底能分粮啊,不上工,就靠你爸和你哥的工分,一家子怎么够吃?”
林玉兰对此满不在乎:“自从咱家做蛋糕卷以来,那鸡蛋、白面啥的不都是买的么?这些都能买到了,那高粱苞米啥的还买不到?不行就花钱买呗。”
说完又撺掇她妈:“妈,你自己算一算,是上工挣那点粮食多,还是不上工做头花挣得钱买的粮食多?”
那还用说么,当然是做头花挣得多些。可是以前天天上工的人,突然不上工了,别人不得问啊?陈桂香就转头看向自家老爷们。
林建军也是无奈,自己这老婆孩子,一天天真是钻钱眼里了,投机倒把干的风生水起。
“不想去就不去了呗,别人问就说身上不得劲儿不就得了,兰兰不也从来没上过工。”林建军一边秃噜面条一边满不在乎的说道。
话说自从闺女卖这卖那之后,家里生活水平直线上升,整的他也心痒痒,不知道冬天的时候那帮人还收不收山楂糕?
陈桂香对林建军出的主意很不满,皱着眉头在那儿沉思。
林玉兰不管他们俩怎么打机锋,对她爹又老生常谈:“爹你跟我姑说买自行车的事了么?你不说,我就先拿20块钱给我姑,让我小姑父看看还能不能弄到票了?”
之前是自己手里没钱,现在自己手里有钱了,林玉兰就想着她爹不买的话,她就自己买。
“我给把这事忘了,买,肯定买,你这又是上班,又是卖东西,还是有个自行车方便。让你妈给你拿钱,花多少钱我们给你掏。”
“好嘞,妈,那你给我拿点儿钱,我先给我小姑父点儿定金。”林玉兰立即冲她妈伸手要钱。
“吃完饭给你,买那自行车票得多少钱啊?”
“我也不知道,先拿20,剩下的就买自行车呗,反正有了票也得从县里边买,就让我小姑父一次帮到底得了。”
晚上,陈桂香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就想着找个什么借口不去上工,大家又不会怀疑呢?
然后第二天,林玉兰下班,刚到村口就碰到了林二婶儿,“唉呀妈呀,兰兰你快回家看看吧,你妈今天在地里晕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