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瑞铭凭借自己可爱的外表,在还没有一岁的时候,就自己挣下了一份家底。
1981年的腊月底,林玉兰觉得秦苒一个人在沈市也没意思,试着问了她要不要跟她们一起去东山村过年。
本来林玉兰没抱多大希望,但没想到秦老师只略做思考,就答应了下来。
所以,林建军带领家人回东山村过年时,除了多了一个孙女,一个外孙,还多了一个姑娘的大学老师。
林玉兰怕秦苒不习惯农村的生活,特意提前跟她讲了家里的情况,想让她提前有个思想准备。
秦苒笑了笑:“我知道,你不用担心,我只是想去体会一下农村过年时的热闹。”
林建军提前给他爹妈发了电报,家里的房子也是林宝义和肖素芬老两口在照看。
肖素芬在二儿子一家回来之前,已经天天过来烧炕,也把家里的被子提前晒的松软。
听说还有孙女的大学老师来,特意将房子打扫的干干净净,还垫了钱,给老二一家买了不少肉和过年要用的东西。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回来,路上碰到左邻右舍的,纷纷上来打招呼。
一看林建军家又添丁进口了,嘴上纷纷说着恭喜,眼神却是看向人群中的秦苒,皆因其他人大家都熟,只这个老太太没见过。
林玉兰只能给这个大爷那个大娘的介绍,这是她的大学老师。
一时间小小的东山村热闹了起来。
冬天呆着没事,你来坐一会儿,他来唠唠嗑的,林建军家就没断过人。
因秦苒是客,陈桂香交代林玉兰过年的任务,就是招待好她老师,带好孩子就行。
秦苒看着坐了一屋子的人,各个用好奇的眼光打量她,她也没不好意思。
听他们唠些农村的风土人情,又给他们讲了些以前留洋的经历,倒是相处的很愉快。
陈桂香则带着儿媳妇,和肖素芬一起准备收拾过年要用的各种吃食。
趁着歇歇的功夫,肖素芬拉着林玉兰的手,用她那粗糙干瘦的手替林玉兰理了理头发:“我的小孙女也当妈妈了。”
看着比之前苍老很多的奶奶,林玉兰心里突然特别愧疚,自打她上了大学,一边忙着挣钱,一边忙着学习,一年里很少回来看看。
“奶奶......你怎么老了这么多?”林玉兰刚刚张嘴说了一句,眼泪就在眼里打转。
肖素芬:“傻孩子,你们都长这么大了,奶奶当然要老了。”
“在那边儿过得好不好?学习累不累啊?快毕业了吧?毕业以后到哪儿上班啊?”
林玉兰拉着肖素芬的手:“我都已经工作了,以后就留在大学当老师,都是秦老师帮的忙。陆海峰的工作也差不多定下来了,以后就在沈市的公安局。”
“我嫂子应该也会留在沈市,我爹和我哥开的超市挺挣钱的,等明年开春暖和了,你和我爷过去那边吧?......”
林玉兰详细的给肖素芬讲了他们在沈市的生活,听的肖素芬乐的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等来年开春,我和你爷去看看。”
肖素芬怕小儿子报喜不报忧,当初一家子舍家撇业的过去,她就一直担心。
来电报、来信,从来都说好,她不亲眼看到不安心。
今年,林建军家的年,过得格外热闹,因为秦苒的缘故,林建军跟大哥林建国商量了一下,过年三十让大哥一家都到他家来吃年夜饭。
现在弟弟一家明显混的好了,赵咏梅也乐意多处处。
年三十的下午,炕上放了两个面板子,坐了一炕包饺子的女人,陆海峰、林文辉两个男人擀皮。
秦苒也学着其他人那样双腿盘坐,一边包着饺子,一边跟旁边的肖素芬唠嗑。
秦苒:“您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将儿子孙子孙女都教育的这么好!!!”
肖素芬就爱听别人夸她孙子孙女,笑的嗓子眼都露出来了。
“哎哟,我就是一个没文化的农村老太太,以前家里穷,将将吃饱饭,可没你说得那么厉害。”
“要说了不起,您才是啊,还去过外国,我最远就是去过沈市啦。”
“这在我们这儿已经是去过最远地方的啦!我这辈子也没啥他求了,重孙子重孙女都有了,哈哈。”
林玉兰就看两个老太太相互夸赞,她还真没想到秦老师能跟她奶奶唠一块儿去。
小安安和小静静见一堆人围着,也上去凑热闹,林玉兰怕他俩霍霍饺子,一人给他们揪了一小块儿面团,让他们俩拿在手上捏来捏去的玩儿。
林文强的媳妇赵红,一边包饺子,一边跟秦苒打听大学里的事情。
顺手拉过儿子铁蛋:“秦老师,您给看看,我们家这个小子,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
赵咏梅笑着骂她:“你可别闹笑了,铁蛋才多大?离高考还好多年呢!!!”
赵红不以为然:“能在大学当老师的,那不都得是文曲星下凡?她要说一句铁蛋能考上,备不住真管用呢?”
一句话逗的大家哈哈大笑,秦苒以为她是在开玩笑,遂顺着她的话说:“好好学习,肯定能考上。”
这下赵红当真是高兴了,一边拍着铁蛋的胳膊一边高兴的说:“听到没?大学老师都说了,好好学习,你就能考上大学,将来也留在大城市上班拿工资。”
三十的年夜饭,林建军家整整摆了三桌。
林建军从沈市带回来几瓶好酒,饭桌上,凡事能喝一口的,都给倒上了一杯。
林宝义率先举杯:“今年过年,有三件值得高兴的事:一、添丁进口,大喜事。”
“二、兰兰老师不嫌弃咱这农村地方来过年,瞧得起咱,高兴。”
“三、家里人齐齐整整,我和你妈我们俩无病无灾,不给你们添麻烦,好事儿。”
“来,来,大家能喝的都喝了,干杯。”
炕上两桌,地上一桌,为现在的好生活,也为来年的红火日子,纷纷都举起了酒杯。
秦苒也终于见识了东北农村过年的热闹,从鞭炮声想起,本家一茬又一茬拜年的人,挨家挨户的说着百年磕儿。
热闹的气氛,喜悦的表情,感染了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