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林玉兰大学开学了,没办法,林建军将超市完全交给了陈桂香守着。
建材、木材,林建军跟着师傅一样样合计用量。
三天两头的跟着师傅在工地上干活儿。
十几个人,一直干到东北天气要上冻了,才算完工。
现在没有空调,室内取暖高档点儿的地方都是用暖气,后期林建军又去协调安装一大片一大片的暖气片。
直到年底,历时将近半年的时间,原来破旧的工厂,才算是改头换面。
为了醒目,外墙刷的是嫩黄色的颜色,入口在左边,出口在右边。
里面一楼墙壁以白色为主,二楼的墙壁则是被错落有致的挂衣区和小格子柜隔成了一块一块的。
接下来就是安装收银台和货架子。
林玉兰本想像前世那样,用那种一层一层的铁货架,但一打听,成本太高了。
没办法,又找木工按照要求一个一个的用木头做成想要的样子。
而林建军和林文辉,则是同时去了南方。
这次他们谈的不再是零售的价格进货,而是以批发的形式大量的拿货。
走之前林玉兰跟两人商量,关于一楼的日用百货以及家用电器,看能不能找到卖家给送货?
不管他们是自己送,还是走火车托运,总之不能总让林建军一趟一趟得跑,太费时间了。
这些东西几年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又不像衣服总是出新样式。
至于服装,林玉兰就没办法了,这东西变化太快,这个月流行这个,下个月又流行那个了,只能辛苦林文辉自己多跑跑了。
爷俩在南方待了一个多星期,总算是找到肯送货的供货商了。
一次性进了一万多块钱的东西,两人才口袋空空的回来了。
而林玉兰也没闲着,在百佳超市的门口,以及她哥的服装店,分别贴了招聘启事。
上述:百佳商场即将开业,现招聘收银员2名、理货员6名,服装售卖员3名,主要工作负责商品的上架、整理和收银。
要求高中学历,年龄30岁以下,早7点上班,晚9点下班,月休四天。
试用期一个月,月工资48块钱,期满合格转为正式员工,月工资60块钱。
有意者请联系百佳超市老板。
此招聘启事一出,当即吸引了周围的一群老头老太太,纷纷小跑着回家呼朋唤亲戚。
现在,七拐八拐的亲戚,总能找到几个高中毕业没工作的,这么好的机会肯定不能错过。
因为白天,林玉兰得上班,特意给陈桂香制了几张表格。
让有意来工作的人,在表格中填上姓名、性别、年龄、学历、特长等等,然后等周日过来统一面试。
所以当林建军和林文辉回来时,林玉兰正在小院子里,摆张小桌子,一个一个问话呢!
拉着她爹坐一旁把关,又让林文辉自己挑选二楼服装的店员。
经过一天的筛选,总算是将要招的人招满了。
随着货物陆续送到,商场里都是忙忙碌碌的身影。
林建军、林玉兰负责指挥一楼的货物上架,林文辉负责二楼衣服鞋子的摆放。
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将东西都归拢好,价格标签贴好,对于员工的培训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
在一楼角落隔出来的办公室里,林玉兰看着墙上贴着的营业执照,心里悬着的一颗心稍稍落了一点点儿。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开业了。而开业时间就定在两天之后,林玉兰决定举行一个剪彩仪式。
邀请了政府主管这一区域的领导,还有陆海峰所在公安局的领导,以及林玉兰学校的领导,还有蔡婷婷所在医院的领导。
涵盖了政界、公安系统、教育界、医学界,主打就是能请到的都请一请。
开业这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林玉兰还请了一个舞狮队,在商场前的小广场上表演。
吸引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们。
今天,家里上班的都请了一天假。
随着一把把剪刀将红绸剪断,宣告着百佳商场正式开业了。
开业前三天,商场所有商品均按八折计算,一次性购买满10元,送3个鸡蛋,20元的,送一斤大米;
满40元者,送一桶2L的油,50元,除了送3L油外,另记会员,以后所有东西均以九五折算。
购物模式,林玉兰基本上是借鉴前世商场的购物模式。
自行选购物品后,统一到收银台结账算钱。
嘈嘈杂杂的一天下来,每个人嗓子都喊哑了。
找不到东西在哪里的,不看价格标签拽着工作人员问的,总之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
晚上9点,商场打烊后,林玉兰让她陆海峰带着其他人在一楼理货,蔡婷婷和二楼两个小姑娘整理被翻的乱七八糟的衣服。
林玉兰、林建军和林文辉三人开始数钱。
一直到晚上10点多,所有的事情才做完。
林玉兰感到很抱歉,第一天上班就让人加班到这么晚,为表歉意,宣布超过9点,每加班一个小时多发一块钱工资。
这下让众人心里乐开了花,要知道月工资60,一个月上26天班,核算下来一天才不到3块钱。
送走店里上班的人,全家人围坐在小办公室里。
林文辉:“你们猜,今天总共卖了多少钱?”
蔡婷婷猜测:“3000多?”
林玉兰高兴的说:“今天总共卖了4728块钱。”
“利润还没算出来,但按照30%到40%的毛利算,差不多也有一千四五了。”
听到这个数字,众人都忍不住吃了一惊。
在这个人均年收入还不到1000的年代,一天收入1000多块钱,简直让人想都不敢想。
过了开业的前三天,商场生意虽然有所下滑,但整体每天的营业额也很不错,每个月下来,纯利润也在6000以上。
按照之前说好的分配方案,林玉兰和陆海峰出了首次进货的大部分货款,以及商场的场所,一年内,双方六四分,林玉兰六,林建军和林文辉拿四。
一年以后,林玉兰以房拿纯利润的三成,平时经营主要由林建军和林文辉负责。
而原来的百家超市,则是让林玉兰又租给了别人。
至此,林玉兰终于实现了当初靠收租即可躺平的包租婆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