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一年后
随着大批军武司士兵转职为航天工程员,鸾鸟平台开始在已经完工的太空港中开始搭建,玄铁合金的生产线产量目前虽然无法取代传统的钢铁与玉钢十号,但整体的框架支撑结构与桶壁都要用玄铁合金制成。
巨大的聚变反应堆也要在太空港进行组装,用玄铁合金制成的白帝战机,以及如今更名为赤霄的清道夫也在太空港内的生产线开始生产。
各个项目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
新世界的最新款神经触感VR刚开始销售就直接大卖,各种VR游戏,VR软件顿时也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开始露头,不过卖的最好的游戏不是格斗游戏,更不是射击游戏,而是一些黄油……
黄油与这种有触感却没有碰撞反馈的VR游戏格外适配,好评如潮。
随着VR的持有用户越来越多,九州也开始有意识的搭建元宇宙雏形,用一个巨大的服务器做了一个客户端,或者说开放世界的模型,厂商生产的游戏与软件成为开放世界的副本,每个VR用户在通过身份认证后都可以再拥有一个虚拟世界的身份。
目前虽然是雏形,但却令无数玩家与厂商趋之若鹜,而这个世界也在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完善。
时间只不过是过了几个月,但人们的生活却像是摁了快进键,比之前数十年的变化还要快。
玄铁合金因为其极高的强度,使得裂变反应堆的小型化进度变得更快,原本一个组件数百公斤,占大头的是保护层的重量,如今一套小型裂变反应堆的重量基本只剩下不足一百公斤的重量,功率与安全性相比较之前反而更强了,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
而最大的变化却是科技署的研究员。
只要愿意,每个人都可以把各行各业的基础知识传进自己的脑子里,再也没有隔行如隔山一说。
脑接贴片技术如今虽然还没有开始在民间普及,但九州科技署已经有意识的开始让各个行业的精英们编纂全新的解读教材,届时九州学子们的学习进度将会大大提升。
在林轩二次登月后的将近一年后,他再次准备第三次登月,不过这次是乘坐鸾鸟平台,是初次验证,也是一次国威展示。
直径一千米的大轮盘,单看外观要比太空港还大上两圈,这是它组装完成后的首次远航,全程直播。
而这次登月,也是人类首次告别火箭,将登月和返回变得像回自己家一样简单,因为月球天梯已经完工。
用建木天梯登上太空港,然后乘坐太空飞行器到月球空间站,再通过天梯登陆,评论每公斤消耗的能源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几乎都是核动力,唯一的需要考虑的可能就是这些设施的维护成本以及使用磨损了。
撑破天每公斤不过一元绿币,相比较九州的初次登月,成本小了何止万倍。
不过这是针对成本而言的,蓝星上部分国家想使用这条运输线是要掏钱的,但掏的钱相比较自己用火箭发射的话依旧要便宜很多,九州赚麻了,其次就是姜老爹。
如今的姜老爹已经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资产了,从一开始小打小闹的投资,到如今直接一个人承包九州的项目,赚钱的档次与当初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林轩从太空港乘坐月影载人飞行器飞入轨道更高的地方,太空中的垃圾因为有了大片的移动垃圾桶,只要收集的差不多了就可以直接将它们清理掉,现在这些垃圾也不再那么招人烦了。
鸾鸟平台就停在太空港的更上方,直径一千米,听起来并不是很大,但当大小在十几米长的月影载人飞行器飞到它的旁边时,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个巨物的庞大。
从舷窗上看去,一眼望不到边,黑色的金属外观,桶壁此刻正在缓缓的的旋转着,挂载的武器平台数不胜数。
桶壁最内层三千多米长的甲板上停着许多赤霄工程机与白帝战机,载人的月影在飞入桶壁内侧后自动开始降落。
在与鸾鸟平台旋转的相对速度调整的差不多后,月影稳稳的落在最内侧桶壁上,然后借着离心力稳稳的停在上边,林轩也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了与在蓝星上像似的“重力”。
看着工程人员快步跑过来,指挥月影停入了机库中,然后做好了固定,林轩他们这才身穿宇航服走了下来。
站在鸾鸟的甲板上,林轩看着上边大大小小千奇百怪的飞行器,恍若隔世。
而九州也没有因为这些飞行器而中断直播,而此刻的全球观众终于再也没那么爱嘲讽了。
不少人更是直接发弹幕送上了祝福,不停的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爱。
“滴,发动机准备点火,请所有乘员在避震区域系好安全带。”
平台上的广播开始发送着提示。
鸾鸟平台在接到人之后便开始了它的首次点火试飞。
舱室中的林轩脱掉了宇航服,快速的跑到一边的座椅处,系上了安全带。
随着中心轴承区域的聚变发动机点火,大量的高能粒子被它喷出,巨大的转盘开始一边旋转着身体,一边缓慢的动起来了,虽然它的起步速度很慢,但由于加速度不变,速度很快便升了起来。
虽然可以直接达到第二宇宙速度,飞出蓝星,但鸾鸟平台依旧要先环着蓝星赤道飞行一周,借用引力弹弓更好的脱离蓝星。
不过此举最大的作用很明显,就是为了展示一下。
尤其当航行到西洋领土上方时,故意启动反推减了下速,然后十几家空天战机带着机腹下边挂载的激光武器以及导弹,从甲板上鱼贯而出。
此举依旧没有做任何剪辑,就原原本本的通过直播在全世界面前展示。
虽然早就公布了行动任务,但这种事没有谁能够不紧张的,尤其现在看起来西洋并没有任何反制手段,所以引起了不少西洋民众的恐慌,但看着刚才飞出去的战机挨个又返回了甲板,他们这才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