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十年发展
蓝星文明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通过了中级文明的线,物质发动机配合着粒子喷射引擎,让人类如今能以一个极快的速度进行太空旅行。
科研社区内,一名十六七岁的少年冲到了林轩面前,“干爹,我已经通过了星系探索者的最终考试了,下午出发。”
如今的林轩已经年过四十,但因为无数次的太空穿梭,在加上人类目前基因技术的发展,使他的样子看起来只有三十左右。
“好。”林轩点了点头。
星系探索者对常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职业,既危险,需要的时间跨度又久,就像盖亚种族的探险者一样,可能很久都不会回到蓝星。
如今的蓝星早已不是之前的蓝星了,产能过剩,衣食充足,即使不工作也能有相对富裕的生活,所以没多少人愿意就职这个职业。
出去一次,几年甚至几十年回不了家也有可能。
太初星系中的行星很多,文明也很多,而星海文库中的记载也是有限的,如果想更了解不同的文明,了解不同行星上的资源,自然需要自己出去走一走。
少年名叫肖乐,就是林轩最初在灵能者会议上遇到的那个吃奶的小子,他是科研社区第一批人,也是最晚毕业的一个。
从乌托邦社区走出去的如今都是这样的人,虽然都从事的是与科研相关的,但不是那种炙手可热的项目,而是那些无人问津,却又必须有人去的项目。
就像曾经的西北一样,总有一批默默无闻在那里栽树的。
如今的九州破开了曾经阻挡西北西方的高山,将来自西大洋的暖湿气流引入了西北,再加上大规模的化学改造,如今的西北已经变成了一片沃土。
那里处于内陆深处,安全,气候又稳定,大片的乌托邦社区在那里兴建,未来反倒会成为真正的九州核心。
现如今已经没有国家再跑海运了,如今的能量像白开水一样便宜,没了成本束缚,追求的自然就是最快的速度了,所以运输几乎全都是由大型空中飞艇,运输机完成。
沿海城市也失去了早年间的优势,加上常年阴雨,气候不稳定,偶尔还有台风海啸,并不宜居,大量的人口再次向内陆迁移,如今当地最大的产业是海产品,农产品,以及炒房。
就像曾经的幽州一样,原本是安稳的工业化基地,九州核心,在九州建立之初为全国各地的建设付出极大,可惜敌不过便捷的运输,最后成了遗落之地。
中原也是如此,九州腹地,人口众多,历朝历代都是九州核心,沿海对它来说是流放三千里的蛮夷,北边那是送去边关充军的贼配军,何其风光,结果同样败给了便捷的运输,成了一产之城和人口输出的地方,年后去南方打工成了当地青年说的最多的话,自己成了土包子。
如今好了,运输都上天了,海运墨迹的就像刘姥姥坐轮椅,加上近些年九州产业换代极快,原本的优势一瞬间便荡然无存,大伙重新回到同一个起跑线了。
如今的核心成了曾经的大戈壁,经过移山计划的改造,那里变成了一片气候稳定,温度适宜的沃土,那里更靠近西方世界,也更靠近世界人口分布区域的中心位置,曾经几千年都没当过老大的地区,如今成了龙头。
这倒是应了那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现在穷。
九州的发展无疑是极快的,在优渥的社会福利下,人口再一次出现了正增长,但这个正增长也不过只会持续一段时间,人口的幸福度是与生活质量的增量有关,如果九州不能时刻保持这个增量,那么人口幸福度自然就会跌下来。
不过对于如今的九州来说,人口也不再那么重要,毕竟有了机械文明的科技加持,如今大量的劳工岗位都由机器人替代,人类只需要就职一部分专家岗位就可以了。
不过目前世界上的人口却在爆炸增长,毕竟如今的世界少了许多剥削压迫,国内早就习惯这个度了,可对于国外来说,那就是过年了,所以带来的就是蓝星越来越拥挤。
九州开拓了西北,而像某些本来就没多大的国家,那自然没地方放人口,有九州这个监管者在,也没有哪个不长眼的敢炸刺。
蓝星联合会也是纷纷提出议案,希望九州牵头,寻找一颗适宜人类居住的移民的行星。
太初星系内有三万多颗行星,而文明只有几千个,再去掉一些矿星,通讯星,以及一部分被其他文明殖民的行星外,还有很多。
这部分同样在宜居带内,都是盖亚种族搬回来的,这部分除掉一些风景保护或者动植物保护的旅游行星外,其余的都可以殖民,只需要向环世界报告坐标就可以。
但星系中宜居带上的行星太多了,并不是所有的都适宜人类居住,所以需要星系探索者进行宜居行星探查,探明这些行星对于人类的宜居程度,从而寻找一颗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肖乐的工作就是如此,与他有相同工作还有不少人,众人将两两一组乘坐飞船飞入浩瀚的太空中,对那些星球进行探索调查。
乘坐飞艇,肖乐来到了空天司的培训基地内,找到了自己的搭档苏哲。
苏哲是苏豪的孩子,两人从小就在一个社区长大,不过不同的是,苏哲并你没有继承苏豪的灵能,而是一个普通人,或者说他的灵能还未觉醒。
在通过一系列验证后,两人乘坐空天飞艇到达了建木天梯的空港。
这里如今的规模大的离谱,即使是盛京城也比不上它的规模,蓝星许多国家的研究员,工程人员,都驻扎在这里,同时这里还配备了各种配套设施,甚至有太空手术台。
一艘属于二人的太空飞船正从太空港口被缓缓推了出来。
“咱这船不小啊,估计以后不会无聊喽。”肖乐看着飞船,咧开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