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龙币在直隶省的推行,顿时引起了各方面的连锁反应。

首当其冲的便是光绪正在计划的全国货币改革,光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在通商银行筹集到了改革币制的资金,结果成立户部银行准备进行全国货币改革,却遭到了各省督抚们的联合反对。

有道是法不责众,各省督抚们抱团对抗朝廷,光绪也只能干瞪眼生闷气。

看着光绪愁眉苦脸,有气发不出的郁闷表情,庆亲王奕匡给光绪出了个主意。

“启禀皇上,微臣倒是有个办法!”

光绪顿时一喜,抬头一看是奕匡时,顿时沉下脸来。光绪真不敢想奕匡能够有什么好主意,但碍于奕匡的身份,只好不情愿的听听。

“庆亲王有何高见?”

奕匡一脸尖嘴猴腮的笑起来,脸上尽是褶子,长期酒色几乎掏空了他。为了维持他的奢侈生活,奕匡不得不彻底臣服在王辰浩的金钱攻势下,成为王辰浩控制朝廷的工具。

光绪想收了各省督抚们手里的铸币厂和票号发行权,但是各省督抚们的权力很大,光绪无法正面跟他们硬碰硬,也不甘心。

同时,王辰浩也并不满足在直隶发行龙币,他也希望在全中国发行龙币,将全国的货币资源控制在他手里。虽然各省督抚们摄于王辰浩的权势,表面上不反对龙币在各省流通,但是暗地里,各省地方官都“变相”的威胁辖区百姓,不得使用龙币。

基于这种情况,王辰浩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以此来打通龙币在各省的流通渠道。

奕匡向光绪提议道:“皇上,眼下各省督抚们在货币铸造和发行权利上抗议朝廷的统一,但各省督抚们大权在握,皇上不可跟他们硬碰。”

光绪翻翻白眼,没好气的说道:“这还用你说?”

奕匡灿灿一笑,说道:“皇上,微臣的意思是,不如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去对付王辰浩!”

光绪顿时纳闷了,这个奕匡不是一向帮着王辰浩说好话吗,怎么今天突然改变口风了。

奕匡看出了光绪的心思,于是说道:“皇上,微臣也姓爱新觉罗,自然心里向着朝廷,向着皇上了。”

奕匡装得非常像,光绪也看不出他作伪,于是点点头,道:“庆亲王忠心可表,那你有什么好主意?”

奕匡感谢一番,然后按照他跟王辰浩说好了的计策,提议道:“微臣认为,王辰浩实力强大,而且有美洲银行做后盾,听说这次直隶发行的新货币将达到两万万龙币,这一龙币顶的上两贯铜钱,可见王辰浩的财力之强大。加上王辰浩对直隶的影响力,现在直隶的全部财富都控制在王辰浩的手中。微臣以为,既然朝廷无法硬碰地方督抚,不如借王辰浩的力量,让各省督抚们之间狗咬狗,激化他们之间的矛盾利益碰撞,达到同时削弱他们的目的!”

光绪听着奕匡的话,感觉奕匡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

带着满脸的惊奇,光绪问道:“庆亲王的意思是?”

奕匡接着解释道:“微臣建议皇上不妨让王辰浩来执行统一全国币制改革的大任,以龙币充为国币,让王辰浩去跟各省督抚们直接碰撞,想必皇上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光绪想了想,虽然带着一些不解,但是不得不承认奕匡的提议非常有用。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光绪顿时动心了。然而,他并没有什么主见,还不敢下决心,因此他又叫来翁同龢跟李鸿藻二人商议对策。

翁同龢跟李鸿藻二人得知事情始末后,也是一喜一忧。

李鸿藻比较乐观,说道:“王辰浩坐拥直隶,天下第一督抚李鸿章实际上已经闲养在家,整个直隶总督府基本上是王辰浩一个人说的算。各省督抚们都瞄着直隶总督的位置,如今李鸿章老了,眼瞅着要让位了,却让王辰浩半路杀出来抢了。各省督抚们都是老头子了,而王辰浩二十多岁,这可不是等下去可以的事情,他们到死也轮不到那个位置。此其一。其二,王辰浩树大招风,已经深遭到各省督抚们嫉妒。皇上还把他捧得高高的,势必会令其得意忘形,捧杀捧杀,捧得高才杀的狠。其三,王辰浩已经作用海陆军大臣,实际上就是朝廷的所有军队的大元帅,有权节制各省军队。这可是最要命的事情,各省督抚们已经把持军队几十年了,岂能善罢甘休。他们之所以还没有联合起来反对王辰浩,只是还没有把他们逼上绝路而已。这次可是币制改革,这一改可是动了各省督抚们的钱口袋,微臣以为,如果让王辰浩去管这个币制改革的事情,各省都得视北洋为敌人,肯定会拧成一股绳对付王辰浩的。”

翁同龢说道:“如果能够让王辰浩跟其他地方督抚们相互敌视,相互拆台,最终朝廷坐收渔翁之利,这不失为一个妙计。只是,王辰浩会那么傻的去跟各省督抚们对着干吗?”

光绪也有此疑问,说道:“是呀,王辰浩估计不会去干的。”

李鸿藻笑了笑,说道:“我觉得王辰浩会!首先他口口声声的说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皇上索姓就将这个重任交给他,然后再大造声势,让他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由不得他。这是强制,但也需要安抚,否则王辰浩不卖力也不行。打一棒子得给他一个甜枣吃。”

翁同龢说道:“给他什么甜枣吃?咱们许多次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可不敢再给他好处了!”

光绪摆摆手,道:“不给好处恐怕不行,这样吧,朕让奕匡去摸摸王辰浩的底,看看他有什么要求。”

随后,光绪又召见了奕匡,打发奕匡去探探王辰浩的底。

奕匡于是兴致勃勃的去找王辰浩,告诉他事情基本上办妥了。

王辰浩将奕匡留在客厅,他找了个借口到旁边偏厅,同手下人商议。

“现在皇上打算把全国货币改革大权交给我,你们有什么建议?”

阮忠枢说道:“这件事有风险,在全国进行货币改革,会触及地方督抚们的核心利益,不容易执行。皇上都碰壁了,大人您得小心。”

张枫撇撇嘴,道:“皇上碰壁那是正常的,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如果不碰壁那就奇怪了。但是大人不同,哪个督抚不得给大人您的面子,相信这并不是问题。”

王辰浩点点头,他觉得自己目前实力强大,各省督抚们都得给面子,因此倾向于张枫的观点,否则他也不会安排奕匡去跟光绪唱双簧戏了。

王辰浩转向张嘉璈、宋汉章、叶景揆、陈锦涛和王克敏等国内银行金融业专家们,问道:“你们觉得如果我接收全国的货币金融改革,你们有能力完成吗?”

王辰浩的话已经很明确了,他是决定要接受的了,因此问问这些金融专家们有没有把握。

叶景葵说道:“我们已经有了在直隶推行货币改革的经验,而且龙币目前运行良好,以大人的财力,如果可以得到朝廷名正言顺的任命,在全国进行货币改革应该不是问题。”

宋汉章说道:“但我建议大人您一定得把朝廷的户部银行掌握在手里,铸币权和货币发行权也得在大人的手里,否则就会把大人的全部家底都填进去了。”

王辰浩点点头,他明白宋汉章的意思,全国货币改革,按照精棋的计算,全国gdp总量估计在14.3亿美元左右,按照最低黄金储备金为gdp总量的20%~30%,需要4.29亿美元的黄金储备。而四亿多人口,每人5元龙币,需要发行二十亿龙币,如果不能够把清帝国的中央银行和货币铸造权、发行权掌控在手里,那么就是非常危险的。

王辰浩点点头,道:“你们开始准备吧!我会把户部银行,以及货币铸造发行权都弄到手里的。”

众人领命,王辰浩于是返回正厅,将他的要求告诉给了奕匡。

当然,奕匡不会放过这个敛财的好机会的,当即问王辰浩开口要好处。王辰浩于是答应奕匡,如果他得到户部银行和货币的铸造发行权的话,许诺给他价值一百万龙币的未来中央银行的股票。

奕匡顿时兴高采烈,连忙向王辰浩保证,一定劝说光绪和朝廷同意。

奕匡离开王辰浩的官邸,连忙返回紫禁城,向光绪禀报。

“户部银行给王辰浩,还得把货币的铸造印制和发行权都交给他,朝廷财政、赋税需交给王辰浩指定的银行收缴存放,这等于把大清的财政命脉都给了他,皇上三思。”

翁同龢第一个反对,李鸿藻则是皱眉不语,没想到王辰浩的胃口这么大。

光绪也是拿捏不定,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但是光绪每次都没套着,反而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奕匡说道:“皇上,王辰浩身边有个国际金融专家,名叫精棋。此人帮助美国完成了金本位制改革,在金融方面无人出其右。经过他的计算,大清要想进行货币改革,至少需要五万万美元的黄金储备。而四万万人口,每人5元龙币,需要发行二十亿龙币,试问朝廷的财力根本就没办法进行改革。”

翁同龢多年掌管户部,他多少知道一些国际上这方面的名人,于是说道:“如果是精棋这样说,那以朝廷目前的财政状况,进行货币改革确实不行。如果储备金不够,洋人再趁机插手,恐怕就会酿成国祸。”

奕匡接着劝说道:“大清目前的财政收入即使交给王辰浩打理,也远远不够改革所需,还得王辰浩自己掏腰包垫付。如果不给他货币铸造权和发行权,他是决计不会好好干的。那样皇上的大计也就无法实施了。”

李鸿藻说道:“皇上,改革币制,统一全国货币体系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现在各省督抚用朝廷的名义滥发纸币和铸造钱币,已经闹得民怨沸腾,老百姓可都是在骂朝廷呢!”

光绪拿捏不住,问道:“那诸位的意思是朕答应他这个条件?”

奕匡赶忙道:“皇上圣明!”

翁同龢跟李鸿藻也说道:“如果打算用王辰浩去对付各省督抚们,就不得不让利给王辰浩,没有足够的利益,王辰浩肯定不会干的。”

光绪想了想,最终做出决定,道:“既然是为国为民的大事,那朕就妥协一次好了!庆亲王,你去知会军机处,让他们拟旨任命王辰浩为全国货币改革全权大臣,把户部银行给他,准他自行订立货币发行和铸造的银行,朝廷不加以干涉。”

奕匡领旨,连忙下去办理。

奕匡走后,光绪叹口气道:“不知道这次做的对不对,如果整不了王辰浩,恐怕会酿成不可收拾的结果。”

翁同龢跟李鸿藻二人对视一眼,都明白光绪的担忧。不外乎就是一旦不能够挑起王辰浩同各省督抚们之间的激烈对抗,朝廷就无法坐收渔翁之利。一旦失败,朝廷的财政大权也将落到王辰浩的手里,清帝国的财政命脉将由王辰浩左右。一旦那样,王辰浩手握清帝[***]权、财政大权,可真就是没法治了。

翁同龢安慰光绪,说道:“皇上放心,各省对待货币改革一事肯定是强烈反对的,因为货币改革触碰了他们的发财口袋。王辰浩现在接手货币改革,等于抢了他们的钱口袋,臣以为,这次王辰浩肯定改革不下去,而且会把他的钱都赔进去,到时候朝廷一来借王辰浩的手打击了各省督抚们,二来将王辰浩的钱用在了国民身上,也算是造福国家。三来,王辰浩损失的钱财将是天文数字,他再无力养着海陆军了,可谓一箭三雕。”

李鸿藻也是这样附和说着,而光绪现在只能往好处想了。

第二天,朝廷发布上谕,任命王辰浩为户部财政改革全权大臣,军机处当即向全国各地发布了这条消息,并通过总理衙门知会给了各国驻华公使、领事和武官们,通告全世界,清帝国也要进行金本位制改革了。

消息传出,国内外顿时哗然。

前不久光绪就宣布清帝国要进行货币金融改革,当时国内外就掀起一阵狂澜。国内外对此高度关注,国内督抚们上书反对,国外银行团们蜂拥进入中国,准备抢购清帝国的新币,然后囤积牟取暴利。

但光绪的改革一下子戛然而止,结果令各国银行团们大失所望。各省督抚们也都松口气,庆祝他们的胜利。

如今,清政斧再次抛出继续进行金融改革,而且任命王辰浩为改革大臣,这又再次掀起了惊天波澜。国内外对于朝廷的改革已经不在乎了,但是王辰浩作为改革大臣就不得不令他们重视了。

各省督抚们当即上书继续反对,呼声之高,比之上次还要强烈。但光绪这次铁了心,改革到底,绝不妥协。朝廷驳回了各省督抚们的上书反对,强制执行。这等于把王辰浩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把王辰浩直接推到了各省督抚们的对立面,令双方的矛盾激增。

同时,各国列强的银行团们也开始调集资金,准备抢购新币,因为他们知道王辰浩有那个改革的力量,知道这次肯定能够成功。有的银行豪赌王辰浩肯定会将龙币作为中国货币,因此已经开始大规模向在直隶地区兑换龙币。

王辰浩没有想到会是这种局面,他还没有开始改革,各省就开始强烈反对,并扬言新币绝对不会在他们的地盘上得以顺利流通的。同时,直隶地面上掀起一阵买卖龙币的狂潮,列强银行以平均高于龙币价值千分之一的价格开始吸纳龙币,老百姓为了赚钱,便一边向美洲银行兑换龙币,另一边到各国银行将龙币兑换成各国货币,然后在拿回来到美洲银行继续兑换龙币,从循环中得到兑换差,结果造成直隶地界上大量的龙币流向各国银行。而美洲银行也不得不大规模增加龙币印制和铸造生产线,以此来弥补市面上的龙币流通的不足。

各国银行团为了牟取暴利而买卖龙币,这引起了王辰浩的高度紧张。

王辰浩当即找来一干幕僚们商议对策,就当前改革面临的巨大难题和危机进行讨论。

宋汉章说道:“大人,洋人趁机买卖龙币这已经不是件稀奇的事情了。洋人为利益而生,那里有钱赚他们就往那里钻。根据我在上海的朋友们提供的情报,现在只是刚刚开始,国际金融商们很快都会蜂拥进入中国,投资龙币市场。他们显然是认定龙币将成为中国的国币,囤积龙币市场,迫使我们大量印制龙币,到一定时候他们就会抛售龙币,会造成我国龙币流通中的价格变动,他们获取这个利润差。虽然这个利润差现在看来一龙币只有千分之一的利润,但是国际资金几十亿几百亿美元,一旦热钱流入中国,这个千分之一的利润乘以这上百亿美元的基数,就是一笔暴利。”

张嘉璈也说道:“是啊!国际上的洋人金融商们就是靠着这个发家赚钱的。但他们赚钱的同时,却是在扰乱我们的货币市场,令龙币不稳定,造成物价不稳定,从而引起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危害极大。”

王辰浩说道:“可我们已经法定规定了龙币的含金量和兑换标准,他们这不是应该赔钱的吗?”

宋汉章说道:“虽然龙币有着法定效力,但这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就连英镑和美元当初一开始改革的时候,也是面临这个问题。洋人银行团大规模收购龙币,就会造成龙币流通不足,我们为了稳定物价,抑制通货紧缩,就得大量发行龙币补充。但是我们的黄金储备不如国际银行商们的多,拼一段时间后,我们的黄金储备不足,再发行龙币时就没有了黄金储备的基础保障,因此就只能增发龙币,导致龙币实际上超过了我们黄金储备可兑现标准。这时,各国银行团再抛售龙币,我们短时间内无法回笼这些龙币,就造成通货膨胀,龙币实际上的贬值。”

张嘉璈叹道:“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大人需要做好准备!”

王辰浩皱眉道:“那怎么阻止他们?我们不可能没有办法吧!”

宋汉章说道:“办法是我们的中央银行有足够监控市场货币量的能力,在全国各大主要城市和经济支柱区广设银行,随时补充龙币的不足或者回收多余的龙币。但以我们现在的力量,想要大规模设立分行,需要大量的银行家和专业的银行技术人员。”

王辰浩点点头,道:“这个问题我会想办法尽快解决的,还有其他应急办法没有?”

众人一阵沉默。

一直没发话的精棋突然说道:“我倒是有办法!”

王辰浩连忙问道:“精棋先生有话请讲!”

精棋于是说道:“我建议王大人向朝廷申请制定银行法,规定买卖龙币非法,抑制民间私自买卖龙币。”

宋汉章说道:“可是列强银行团恐怕不会执行!”

精棋说道:“那就要求各国银行团上报其银行内的龙币储备量,每天上报其收入和支出的龙币数量。这样我们的中央银行就可以掌控各国银行手中的龙币数量,储备龙币和黄金来应急。各国银行将龙币投放市场时,他们的央行便回拢相应的龙币。当他们收入龙币时,我们的央行便投放相应的龙币数量,这样就可以控制了。”

精棋的话给众人顿时点明了方向,宋汉章、张嘉璈等人当即想通了此中机理,纷纷向王辰浩点头同意。

接着,精棋又道:“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我建议王大人还是跟各国政斧和银行商们商议一番,很多事情可以通过政治协商解决。”

王辰浩点点头,道:“精棋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我会跟各列强国政斧们商议,感谢精棋先生您的指点,待会儿我设宴感谢精棋先生的帮助,你们也一块参加。”

“谢大人!”

众人连忙感谢。

(未完待续)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