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对于宣宗此番举动,杨峥虽感到意外,但也没有太过意外,毕竟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实在不少,夫女宠之兴,由至微而体尊,穷富贵而不以功,此固道家所畏,祸福之宗也。序自汉兴,终于孝平,外戚后庭色宠著闻二十有余人,其中以汉朝的外戚干政最为厉害,而当中又以王莽最为突出,这位正儿八经的外戚,以姑母王政君为凭借,最初装出恭谨勤劳的样子,不知疲倦地工作。后来他广结名士和将相大臣,深得人心,凡是来投奔他的,不论地方远近,出身贵贱,他一概收用,让他们做官。为了收买人心,他把从自己封邑里收来的钱和粮,都拿出来赠送给宾客,而自己家里却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朝野上下皆赞王莽。汉哀帝死后,王莽官居大司马,以太后名义执掌军政大权,立汉平帝,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平帝做皇后,渐渐在朝中大权独揽,不过几年的功夫,王莽指使同党向太皇太后王政君上书,要求让他代天子临朝。王政君无奈,只好顺从这一要求,由王莽摄政,称为“摄皇帝”。后代皇帝鉴于这个历史教训对外戚多有防范,但或多或少不彻底,唯独大明在这件事上算是独树一帜,在他看来,外戚干政无非是依靠后宫,所以从他开始就早早定下规矩,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这就断绝了外戚的裙带关系,朱家子孙对朱元璋不少规矩都难以持久,唯独这条规矩一直坚持到了两百多年,到了明朝中期后公主都是嫁的平民,都是无权无势的驸马,公主的子女没任何爵位,三代后,泯然众人矣.便是这条规矩的延续,明朝才自始至终没有外戚干政的现象,当然了世事无绝对,单说张太后就有干政的嫌疑,只是她老人家仁厚,加上宣宗孝顺,勤政后老太后知趣的退到了幕后,所以群臣也没在这事儿上较真了,可孙太后就不一样了,身为太子的母亲,其出身也并非完全的平民,其父亲孙忠是永城县主簿,而她本人与张太后彭城伯夫人关系匪浅,想要借助太子年幼干政也绝非不可能了,所以宣宗由此顾虑,倒也不足为奇了,只是这事儿是真杀还是吓唬就不是他能揣摩到的。

沈衡本以为听自己说了一通,杨峥或多或少要说出一番见解来,却不想杨峥只是哦了声,便一言不发的出了兵部府衙的大门。

刚出了门,就见一个太监迎了上来,冲着杨峥深深缉了一礼,要说这些太监自从读了书,学了礼仪后,官场上的这些规矩礼仪却做得十足,比起礼部的官儿还要规矩几分,让人不得不佩服,杨峥素来没什么官架子,见那太监礼仪周到,也不好就这么应承着,忙回了一礼才问道:“公公寻我可是有事儿?”

那太监点了点头道:“咱家刚去内阁给王先生送折子,首辅大人便让咱家来寻大人,说是让大人去一趟内阁,有要紧的事情要说。”

杨峥哦了声,道:“有劳了!”说完便赶往内阁而去。

内阁,三杨各自坐在自己的办公座椅上,彼此说些不找边际的话儿,与往日忙碌的气息大不相同不免让杨峥感到奇怪,可细细一想又觉得理所当然,往日批红的权势有宣宗把握,这位爱玩耍的帝王可不是朱元璋那种工作狂人,往往通政司送上去的奏折总迟迟不见回音,有时候到了节骨眼的时候宣宗才急急忙忙批阅一批,而这些奏折往往又是最紧要的,奏折一多三人根本就忙不过来,所以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三位杨大人是通宵达旦的忙碌,内阁进进出出的人也多得吓人,而这种想象从数日前就得到了改变,从宣宗将朱批的权利交给司礼监后,身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的金英丝毫不敢怠慢,为了保住司礼监秉笔太监绝非庸人的形象,司礼监从上到下都做出了调整,首先是熟读四书五经,熟知《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的太监先后得到了重要,然后是以王振为首的太监帮衬着朱批,短短几日的功夫,皇宫大内挤压的奏折一夜之间全都迅速地做出了朱批,许多批阅的意见都十分中肯,得到了三位杨大人的一致赞扬,这样一来三人的工作量就从容了许多,每日处理完奏折后,还能有小片刻的歇息,不得不说这对三位年老体衰的老人是莫大的恩赐,对人人厌恶的司礼监也多了几分好感。

听得动静,三人倒也没停下来继续说着话儿,杨峥对这样的场面早已司空见惯,所以也没理会,径自在杨士奇的对面落了座,落座之前还不忘给自己倒上一杯上等的西湖龙井茶,皱着眉头吹了吹抿了几口茶汤才扬起一张脸对杨士奇问道:“寻我来不是来听你们的风流韵事吧?”

三人先是一愣,跟着纷纷瞪了他一眼,杨士奇没好气的骂道:“少在这儿胡说八道。老夫可不是这样的人。”

杨峥喝着茶汤,慢慢将吸入嘴里的茶叶吐了回来,才开口道:“是不是这样的人,你说了不算,民间只有口碑。”

杨士奇面上一热,在民间杨士奇除了有个大明名相的称号,还有一个杨公候(谐音公猴的骂名,这事儿一直是杨士奇的隐晦,平日里最恨人提起,此时被杨峥提起不由得一张老脸涨得通红,偏偏又反驳不得,只好拿出当朝首辅的架子瞪了他一眼,将话题岔开道:“别说这些题外话了,老夫问你皇上要诛杀皇后的旨意你相比也听说了,这事儿你怎么看?”

杨峥头也不抬道:“还能怎么看,皇后不顾夫妻情谊,趁着皇上身子骨不舒服,借曹吉祥杀了郭妃,现今事情被发觉了,皇上处于愤怒才做了这冲动之举,未必是真的?没准儿过了今日,皇上就让人送来了赦免的圣旨。”

“老夫看你平日聪明的紧,今日怎么就糊涂了?”坐在杨峥身后的杨溥没好气的道。

“可不是么,简直傻得可怜,没想到堂堂兵部尚书郎竟是一个如此愚蠢之人。“一旁的杨荣趁机打趣道。

被人如此打击,杨大人自是不高兴了,这几年他虽没自恃过高,但自问还不算是一个蠢人,此时被两个老头一口一个愚蠢骂了个遍,心有大感不服,道:“难不成皇上这次不是报复?”

杨士奇冷笑了声,道:“你太小看当今圣上了,咱们的这位万岁爷能以十年打造大明盛世,可不是一个糊涂之人,此番作为你若是以为是圣上因郭妃之死的一时冲动,就做出如此鲁莽之举,那就大错特错了。”

杨峥睁大着一双眼睛,道:“你是说……?”

杨士奇颔了颔首道:“昔日汉武帝立子杀母的举动一时引起了群臣重重猜测,有人说这是汉武帝不喜欢钩弋夫人才杀了他,也有人这是汉武帝彰显自己帝王权势的一次最有力的表现,还有人说这是汉武帝昏庸的表现,总之各种说法都有,对此汉武帝什么也没说,直到重病前夕,他才询问身边的人,人们对赵氏之死有什么看法。左右回答说:“人们说将要立她的儿子,为什么除去他的母亲?”汉武帝说:“对。这不是一般儿辈愚人所能懂得的。从古到今国家起内乱的原因,是因为人主年小而母亲年壮。女主人独断骄横,淫荡放肆,没有人能阻止她。你们没听说过吕后的故事吗?后人这才知道汉武帝的一番苦心?。”

杨峥毕竟不是愚蠢之人,先前之所以认定了宣宗只是出于气愤才做出了杀孙皇后,说到底还是沈衡的那一番说辞给他留下了这种印象以至于自己的判断有了偏颇,此时经杨士奇的一番点播,很快便明白了其中的奥妙,盯着杨士奇道:“这么说来,皇上是怕太子年幼,外戚干政,效仿汉武帝立子杀母之举了,只是下官还有些不明白,我朝太祖早已定下规矩,后宫不可干政,孙太后是个聪明人未必会做出这等不合规矩之举来,皇上这个时候杀孙皇后,与名声上怕是不好听吧?”

杨士奇道:“所谓太祖规矩后宫不可干政,那也得看人,若是登基的皇上已成年,有治理朝政的才干,自能遵循祖宗规矩,可登基的皇帝一旦年幼,难以处理政务,这个时候所能依靠的无非是自己的母亲,所以这个时候皇后的身份往往是代天子行使权势,其地位的重要不言而喻了,若说这人是张太后又或者是废后胡氏倒也没什么,这两位老人家性子淡泊对权势并不看重,就算作为太子的监护人倒也没什么,外面有我们这些文官制衡,内部有司礼监,太子年幼倒也没什么,可孙皇后就大不相同了,一来他是太子的生母,身份尊贵,皇上一死去,便是当朝太后,替代皇上把持朝政,其次孙皇后性子并非淡泊之人,与权势上颇有野心,而这便是本朝的大忌,临终的皇帝没有不防备的。其三,这次二皇子真龙天子事件,加上这次借曹吉祥杀了郭妃一事足以让皇上看到了孙皇后的势力绝非后宫这么简单的,这里面有司礼监的影子在里面,就是那王振也脱不开干系,司礼监的权势一日胜过一日,往日是皇上用来制衡内阁与外面的六部官员从而达到皇权稳固的作用,一旦孙皇后趁着太子年幼与司礼监勾结在一起,天下权势三分孙皇后便占了两分,以孙皇后的野心,想要做点什么,天下无能遏制权衡,真到了那时候大明就多了一个吕后、武则天了,身为大明的天子,对此不得不有所顾忌了,退一步说,就算孙皇后没这个心思,可难保别人没这个心思,司礼监这半年来可活跃得很,出于防备,皇上也得做出最妥当的安排了。”

“可不是么,天家的事,什么都可能发生,为了祖宗的江山,为了皇权的巩固,杀一个女人的确算不得什么。”杨荣道。

杨峥虽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但细细想来杨士奇的这一番分析倒也合情合理,历史上外戚干政的例子太多,而这些外戚大多数都是发生在太子年幼时,通过皇后走上了扰乱朝政的路子,王莽如此、隋文帝如此,大明还没发生,但并不表示永远不会发生,一个聪明的帝王,从来不会将这种危险留给一个孩子的,哪怕这个孩子是大明的帝王也不行。在他心里,任何的危险都要在他生前得到遏制,甚至是摧毁。

“这事儿看来怕是没那么简单了,依着孙皇后的性子,未必肯乖乖就范.”杨峥想了想道。

杨士奇道:“谁说不是,孙皇后体态妖娆,性情狡黠,少成若天性。百般取悦上意,几把当今圣上,玩弄在股掌中,若不是为人格局小了几分,没准儿就是另一个武则天了,这样一个有野心有权势的女人好不容易熬到了儿子登基做了皇帝,岂能就这么甘心死了,倘若她当真甘心也不至于趁着皇上身子骨不适之时借用曹吉祥杀了郭妃,据说那郭妃极有可能怀了陛下的孩子。”

“这事儿说到底还是要看孙皇后的态度,倘若她老实本分顺从了圣旨,没准儿皇上就此打住,倘若她当真有了二心,想来皇上怕也不会顾念昔日夫妻情分了。”

四人点了点头,杨溥忽道:“只是老夫有些不明白,这圣旨是昨日下的到了这会儿也差不离有一天一夜了,这么大的事儿,坤宁宫却一点动静都没有,难道你们不觉得奇怪么?”

杨峥等人微微一愣,还真有这个感觉,要说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死人的事情,偌大的坤宁宫却没人回应的确有些奇怪,四人各自猜测了一番都难以说服自己,最终得出了结果是孙皇后在这件事上有恃无恐。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UU文学推荐阅读: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时空搅屎棍汉末:帝国宏图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从西汉开始摆烂抗日之铁血狂兵虚构三国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璜台志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最后一个道士Ⅱ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大明商业帝国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大国相我本秀才:开局入赘江南门阀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三国:争霸天下,我在江东崛起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白山黑水:我乃十二当家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我在古代当土匪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女帝帝师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公子出巡从特种兵开始的神级背包完了,我是吴三桂的私生子!抗战之铁血兵锋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邪王追妻从屯田开始鬼子你好,我们是天灾无双大夏:儿啊,父皇求你继位吧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
UU文学最新小说: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