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双方的战事,从宣德三年一直断断续续打到了正统三年,这次有了王公公的参与,注定着这场战事将会迎来一个新的高度,在之前,朝廷以定西伯蒋贵为总兵官,行在兵部尚书王骥总督军务,率兵十五万进军麓川,随后小皇帝听从了王公公的建议,命都督方政、署都督佥事张荣往云南协同沐昂率兵征剿。方与沐晟、沐昂等率兵进击。兵至金齿,见思任发沿江立栅。沐晟遣指挥车琳往谕,思任发假降,以待救兵。沐晟信以为真,迁延不肯渡江,且防止方政出战。而思任发暗中沿潞江渡船三百余艘,欲取云龙。方政得知,独率军士与思任发将缅简大战,斩歼三千余级,算是小胜了一场,捷报传来小皇帝昭告天下,着实高兴了一阵,对前线将士大加赞赏,被胜利冲混了头脑的方政等人,亲自领兵追击,一时之间直逼思任发聚居重地上江。因其远攻疲惫,向沐晟求救。沐晟怒其不听节制,单独进兵,仅派少量兵力应付,且至夹象石驻扎不前。方政无奈,自率兵追思任发至空泥。思任发出象阵冲击,遂策马突阵而死。沐晟闻讯,焚江上积聚,奔还永昌,大败而回,消息传至京城,朝廷为之震惊,王公公顶住压力,向小皇帝建议以右都督沐昂为征南将军,兼充总兵官,右都督吴亮为副总兵官,再次征讨思任发。总算是不负众望,朝廷大军在潞江大败思任发,取得了一场决定性的胜利,算是让提心吊胆的王公公彻底松了一口气。踹过了气儿的王公公当即批了内阁送上来票拟,征讨将士人人皆有封赏,封赏还不少,据说军饷足足比东南沿海的将士多了一倍不止,算上前些日子王公公对西北将士的大力慰问,朝廷花在军费上的银子差不多有一百多万两,当然了这些银子大半出自国库,小半来自皇帝的内库,手笔是大了些,但用于战事,言官就算再没事做,在这种事上也不敢大肆做文章了。所以朝廷上下难得对这两件大事选择了默认。

看到了这儿,杨峥彻底丢了手中的奏章,空下来的双手开始揉捏自己的额头,让自己大脑充分转动起来,连续两件大事都涉及到兵事,而这两件大事偏偏都有王振的身影,这当然不是说,王公公好兵马之事,也不是有拯救天下苍生的觉悟,一个太监还没这么高的素养与觉悟,但也不能就说王振不是一个做大事的人,事实上从这几年王振的种种表现来看,他绝对算得上一个合格的参政者,无论是司礼监权势的运用,还是对东厂的掌握,与太后小皇帝的关系都经过他的手,梳理得井井有条,可以说司礼监在王振掌权的这几年最是辉煌,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王振虽是一个太监,却不是毫无野心,毫无抱负的小人,其心思之细,用意之深,比起外面的那帮只知骂人的言官可高明多了,没走一步都有他独特的用意,他不会无端地暴露出他的好心,只为做一个被将士赞扬的好人,或是为了博取那点美名,这未免太小看了王振。

作为大明第一掌权的太监,王振有着与常人不同的隐忍,这一点从他能狠下心来挥刀自宫入宫做太监谋取出路足以看出,一个人能舍弃妻儿,祖宗,脸面绝不会是为了做一个好人那么简单,他的一切作为,都有着极深远的意义,东南沿海也好,麓川剿匪也好,无不透露着一个信息,那就是兵事,这就说王振开始伸手兵权了,兵权,就是将帅统率三军的权力,它是将帅建立自己的威信的关键。将帅掌握了兵权,就抓住了统领军队的要点,好像一只猛虎,插上了双翼一般,不仅有威势而且能翱翔四海,遇到任何情况都能灵活应变,占据主动。反之,将帅如果失去了这个权力,不能指挥军队,就好像鱼、龙离开了江湖,想要求得在海洋中遨游的自由,在浪涛中奔驰嬉戏,也是不可能的。王振想要以一己之力掌握大明内外权势,唯有兵权最稳固,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法子,但大明自朱元璋开始,就对兵权设置了诸多的限制,一个太监想要掌握兵权,绝不会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纵然王振能以权势压人,压得了一时,未必能压制得了一世,况且文官的虎视眈眈,没有一个好糊弄的主儿,弄不好偷鸡不成还了蚀把米,多年的隐忍让王振深知,兵权是自己唯一可以走上权力巅峰的机会,所以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比起读书人的固执己见,外面的武将就要好对付多了,示好总比文人来得实在多了,从银子下发的情况下,也的确超出了王振的想象,无论是东南沿海,还是边疆的将士纷纷送来了奏章称颂王振的的功德,并要求朝廷准许在边疆的庙宇里王公公树个长命灯,祈祷菩萨保佑王公公长命百岁,其中东南沿海一些有意吹捧的武将,干脆请来了几个落魄的文人,写了一道文采飞扬的文章加以传扬,什么王公公功在社稷,海内之共见共闻,业已铭刻金石,无容职赘,至其身任东南事,誓□恢复,枭灭倭寇,任用胡文、吉康等,而麓川外御敌之伏甲军器马匹悬帘等项,俱以家资置办,日逐解来,又助军需。臣方一意巡缉,严警诸营将吏,不敢贪懦营私,不敢馈遗隐串,改虚为实,化贾为真,易怯为勇,以有今日。浞古内臣谁有出其右者。“言语之肉麻,让人汗颜。文章传到京城,王公公虽口口声声说是小皇帝的功勋,自己只不过是奉王命而言,谈不上什么功勋,可还是有消息传出来,这篇传至京城的文章,在一夜之间送至了家家户户,第二日一早,京城六百万户百姓、商贾都人手一份,就连要饭的叫花子也手里捏着,一时之间,王公公居功至伟的名头响彻京师内外,好不风光。

杨峥思索了许久,才重重吐了口气,道:“王振如此小心谨慎,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看来王振是想借着东南沿海与麓川的战事染指兵权了,以大明今时今日的国力,无疑这是王振最后的机会了。”

想明白了王振的用意,杨峥也暗暗松了一口气,依他的性子,最怕的不是敌人的阴谋诡计,而是看不明白真相,事情既已看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针对此事,做好应对便是了,在他看来,王振染指兵事并非是一件坏事,至少东南、麓川战事能得以保证,不至于走进无穷无尽的深渊,既浪费了钱财又浪费了人力,但这事儿也不是一点坏处没有,借着兵权,王振的权势势必会大涨,与他面对面的那一日势必会提前了。

想到这一点,杨峥不免头疼起来。

司礼监值班房里,一个太监拿着着一把大蒲扇正在呼嗒呼嗒地煽着炭火煮茶,这是今年进贡的双井茶,这茶产于江西修水,形如凤爪,汤色碧绿,滋味醇和。昔日黄山谷曾以此茶为贡品。诗人欧阳修写过“双井茶诗”,诗曰:“西江水清江石老,石山生茶如凤爪,穿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茶生先百草。白毛囊以红碧纱,廿斤茶养一两芽,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夸。”在大明算上一等一的好茶,每年从江西进贡的也不过一百斤的好茶,皇宫大内两宫皇后,诸位王爷,以及皇亲国戚每人一点,一百斤的好茶叶又哪里够分呢,到了皇上的手中也不过才几斤而言,小皇帝虽不好茶,但也知这茶汤来得金贵,平日里也舍不得喝上一口,纵然是接见外面的那些大臣,那也是让人送上了几杯雨花茶而已,为此群臣还觉得荣幸呢,前两日王公公入宫给小皇帝授课,无意间得知王公公喜好茶汤,便让人送来了两斤上等的双井茶,两斤茶叶不算多,但足以看得出王公公在小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了,只是苦了煮茶的太监了。

双井茶古之崇以品质居先。茶萌早发,是而“穷腊不寒春气早”;采极细嫩,故而“十斤茶养一两芽”;茶芽毫白,有“长安富贵五侯家”一说;茶味醇好,又有“使得一啜犹须三日夸”的评论,煮出来的茶芽,外形圆紧略曲,形如凤爪,锋苗润秀,银毫显露;内质香气高香持久,汤色明亮,滋味鲜醇,叶底嫩绿。芽芽水之漫,宛如天女之散花;徐徐而之降,又若兰花朵朵之欢畅。因此对煮茶的火候要求最高了,火苗大了难免将茶汤煮老了,坏了味道,可火候小了,茶叶的味儿又难以入汤,煮出来的茶汤就带着苦味,所以在宫里煮茶可是个技术活儿,一个不小心,责罚打骂是家常便饭,小太监今年才十八岁,因家里苦楚才被送到宫中做了太监,为的不过是有一口饭菜吃,入了宫后仗着还算机灵勤快,才被分到了司礼监,这几年读书也算勤勉,识文断字上也着实下了一番功夫,一次偶然的机会给饥肠辘辘的王振煮了一杯上等西湖龙井,王公公品味之下竟对此大加赞扬,至此他在司礼监除了平日里给王公公翻阅古籍寻常外面官儿毛病外,还捎带着煮茶,虽说煮茶不是正儿八经的差事,但往来司礼监可都是宫中的大挡,偶尔小皇帝心血来潮也会过来看看,这个时候茶汤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煮得不好难免丢了司礼监的脸面,为此每日正经差事做好后,他便托人给寻了一本唐代陆羽的《茶经》来,每日夜深人静的时候,翻阅两页,与茶道上也细细钻研,一年下来在茶道上技艺竟大有长进,无论是煎出来的茶汤,还是泡出的茶汤都让喝的人赞不绝口,久而久之他竟成了宫中有名的煮茶高手了,但凡司礼监来了人,王公公想喝上一杯好的茶汤,总也少不了他。

见茶水开始冒热气了,他忙往炉子里丢了两块炭进去,稍显黯淡的火苗便重新亮了起来,酝酿多时的茶水总算是开始咕噜咕噜的叫了起来,他知道这会儿的茶汤,还没有真正的沸腾,只有这两块茶汤彻底烧尽了,煮沸的茶才是刚刚好

看着越来越旺的火苗,小太监暗暗松了一口气,自言自语的嘀咕了声:“总算可以歇会儿了。”说完,不知又想到了什么,忍不住扭过头往左侧的书房里飞快的撇了一眼,书房的门虽是关着,但并没有关死,敞开的门缝仍能看到里面的一切,靠门前的书架旁王公公正皱着眉头看一本厚厚的古籍,神情无比的专注,除了不时传来的翻阅书本的声音外,还能听到王公公低低诵读的声音,那认真的模样让小太监心头既佩服又向往,身为司礼监当值的太监,这几日他日日在此煮茶,笔墨伺候,对里面的一切最是清楚不过了,算算日子应该是十八天前,听闻东厂的大挡送来东南沿海倭寇猖獗的消息时,王公公的眉头就没舒展过,似是陷入了某种思虑当中无法自拔,这样的日子过了三日,一天王公公把他寻来,让他去宫外寻一本叫《尉缭子》的古书来,他虽识文断字,但对古籍知道不多,外出寻的时候颇费了一番功夫才从一个落魄的将士手中买到手,刚带回来王公公便一头躲入了书房,迫不及待的诵读起来,整整三日都不曾出来过,饭菜也都是他给送进去的,每次进去总能看到王公公低着头奋笔疾书,桌上都留下了不少注解,十分的认真,但不知为何,王公公似总不满意,每次看不了几页,总能听到屋子里传来一阵接着一阵的叹息声,起先他不明白,似王公公这般聪明绝顶的人,还有什么值得愁眉不展的事儿,可默默看了几日,他算是看出了一点端倪来,原来王公公不懂这本书。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UU文学推荐阅读: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水浒传之我是林冲时空搅屎棍综武:之大秦仙朝开局死囚,闹翻红楼不见长安红楼:武震天下汉末:帝国宏图三国秘事王室的弃儿慈悲大陆战记琴师好风流三国之风起南疆穿越后,我带兵在古代嘎嘎乱杀器焰嚣张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反派,开局路遇女频剧情明末之木匠天子我在大明当暴君三国秘事第四部抗日之铁血狂兵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虚构三国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璜台志穿越异界开局患上了失忆症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应如妖似魔大明商业帝国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大国相我本秀才:开局入赘江南门阀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三国:争霸天下,我在江东崛起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白山黑水:我乃十二当家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我在古代当土匪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
UU文学最新小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