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杨溥面色如水,听了小皇帝这话儿却不为所动,道:“回皇上的话,老臣心意已决,还请皇上恩准才好?”

小皇帝啊了声,神情开始变得有些慌乱。

百官也是窃窃私语不已,与杨溥此举他们很显然没想到,被突如其来的举措给弄乱了阵脚,再者,杨溥掌权已有四年,虽年老而忧国之心不衰。由于有太皇太后的掌舵,杨峥等大臣的合力辅政,宦官王振也尚未专横,故各级政权机构的运作还比较有章法,全国各地的秩序也相对稳定,正统初年朝政清明的现象,都归功于杨溥的操劳,言官骂归骂,但心头却不糊涂,如今王振权势一日高过一日,越过太祖规矩干预政务指日可待,而满朝文武能与王振抗衡的寥寥无几,被百官寄予希望的杨峥自入阁后并无任何的表现,与他在宣德十年的表现是天壤之别,不少官儿早已放弃,认为他老人家就是江郎才尽,玩不出什么花样,所以平日里将引导朝政走向清明的重任都放在了杨溥的身上,此番一方面怒于杨溥在俸禄这事儿上没有站在百官的利益上说话,让百官感到失望,另一方面这几年王振权势一日高过一日,就说今年年初,英宗御奉天殿,庆祝宫殿建成,赐文武百官落成宴。英宗遣使问王振何为,王振见使大怒说,周公辅成王,我惟独不可一坐!使臣复命,英宗蹙然,命开东华中门招王振,百官候拜于门外,王振大悦。士大夫廉耻道丧,士风衰落。堂堂大明朝让一个内侍登堂入室,让百官心头不满,寄托杨溥有所作为,哪知这老头对此举竟视而不见算是伤了百官的心,挤压多日的情绪,借着户部折俸一事彻底爆发了,将所有的气儿全都撒向了杨溥,当然了,骂归骂,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内心深处就想把这老头赶

出去,都是在朝堂混的,其中的利害关系谁都看得出来,王振之所以还能克制着心头对百官的那点敬重,说到底还是因杨溥的存在,这老头看起来是一把年纪了,行动,野心也不如年轻的王振,但终究是从永乐朝走过来的四朝老臣,几十年来屹立不倒,无论是政务水准,还是谋划的经验,打击人的手段都不是王振所能比的,小皇帝看似对王振言听计从,可在杨溥这点事上,小皇帝却始终不松口,由此可见这老头也不是全然不开窍,只不过喜欢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当真要把他赶走,王振还不得飞上了天,而这并非是百官愿意看到的,所以一听杨溥亲自上了‘乞骸骨书’,百官心头不由得一紧,谁也不敢啃声,纷纷将目光看向了高高在上的小皇帝。

小皇帝头一次碰上了这等棘手的事,心头不免有些慌乱,时至今日他还记得当初父皇离世的时候,拉着他的手腕指着三杨对他说的那一番话,凡是国事必听三杨的,那会儿他似懂非懂,只觉得父皇说的那就是对的,对三杨也是从骨子里敬重,后来,太皇太后也对他多番嘱托,使得他小小年纪对这三个老头心生好感,随着年纪的尊长,事理明白的越多,越发觉得父皇与太皇太后的先见之明,如今三杨三去二,唯独剩下这么一个老臣还为了朝政之事鞠躬尽瘁,让小皇帝从骨子里觉得欣慰,只觉得朝廷有这老头在就不会出现什么乱子,正因为相信这一点,所以这几年来,王振一直在耳旁诋毁杨溥,他总是一笑了之,并非他有多么的睿智,而是他明白,这老头老是老了点,可做事比起百官牢靠得多了,有这老头在,自己躲在后宫里在如何胡乱,也不怕做什么亡国之君了。所以在骨子里并没有预想没有杨溥的朝堂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他依稀记得小时候父皇对他说起了前朝的凄惨事,说是那宋徽宗便是赶走了治国良相曾布,才使得朝政被奸臣蔡京把持了,这帮奸臣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贿赂公行,卖官鬻爵,“三千索(“索”意与贯同),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

大肆破坏朝政,在李彦及其党羽的摧残之下,北方也是民不聊生,最终走上了亡国之路,堂堂一国皇帝,受尽了凌辱。先是爱妃王婉容等被金将强行索去。接着,到金国都城后,被命令与赵桓一起穿着丧服,去谒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

庙宇,意为金帝向太祖献俘。尔后,宋徽宗被金帝辱封为昏德公,关押于韩州),后又被迁到五国城囚禁,最终惨死他国,那会儿他虽不明事理,但人间凄苦他还是能明一二,父皇说这番时痛恨的神情他至今难忘,国朝局势虽比赵宋强大了不少,可再强大的王朝也需要用心做事的老臣来掌舵,否则奸邪趁虚而入,朝政势必会一片混乱,他自小继承父皇遗志,立志做好一代明君,似杨溥这样干练的老臣,岂能松手。

可他柄国时日并不算长,加上头几年一直是太皇太后柄权,他这个皇帝只不过是名义上的皇帝罢了,往日似这等大事他只需请示一下太皇太后便可,又或者咨询身旁的王振便好,今日两人都不在,轮到他做主,不免有些慌乱,眼见台下百来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自己,心头更慌,左顾右盼了一番,目光落在了杨峥的脸上时,不由得心头一喜,当年父皇驾崩的时,杨峥也是父皇嘱托的能臣之一,这几年给他授课,其人品,能力足以让他无比的信任,似这样的大事,既没有王先生在,问问他也好,这么一想心头的慌乱顿时去了不少,微微定了定保持了九五之尊的威严后,才咳嗽了声,道:”次辅大人,这事儿你以为如何?”

杨峥心里真暗赞了声姜还是老的辣的,朝堂的局面看似对杨溥百般不利,是个人都想着如何辩解,如何取得小皇帝的信任,如何取得百官了解,又如何化解王振的苦肉计,想做好这几点无疑是天字号第一难题,想独善其身可谓是难上加难,让他没想到的是,杨溥只用了一招致仕就化解了一切的难题,更厉害的是这一招看似是退了一步,实则是以退为进,将太仓库械斗一事,从面对百官的质疑,呵斥,变成了自己对百官的审视,去与留,不是你们说的算,而是我杨某人自己做主,而且,你们不是对老夫不满么,老夫走便是了,天下那么大,能做的事情不少,未必就一定要做官。“

这样的难题抛了出来,谁还敢去要太仓库械斗的说法。整个对策中,细细揣摩下,杨溥宛如一捧清水,柔而无物,再厉害的言官也被这股水化作了绕指柔了。

这样的场面十几年来不曾见过,如何不值得回味,正在感慨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达到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时,冷不丁的被小皇帝这么一问,还真就吓了一大跳,亏得朝堂百官被小皇帝吸引了目光,谁也没看出他那浑身一颤的窘相,微微定了定神,才向前一步走出了队列,在百官的瞩目中对小皇帝拱了拱手朗声,道:“回皇上的话,微臣觉得此事大大不妥?”

小皇帝急切的道:“如何不妥,还请爱卿说个章程出来。”

杨峥也没迟疑的意思,道:“皇上你想,我朝以文学显用者,有三杨公焉。……登名进士,列官翰苑。在宣德中,入侍禁庭,备顾问者十载。名德浸浸乎彰闻。迨正统初,遂与泰和杨文贞、建安杨文敏二公同居内阁,协心匡辅,并列三孤之位。一时功名事业煊赫盛大。屹然为朝廷之表仪,缙绅之冠冕,天下人望咸归重焉。其后,二杨公没,公岿然独存。年益久而望益重。士大夫有得其诗文者,莫不藏弆以为荣。

公亦乐于应人之求,肆笔成章,皆和平雅正之言,其视务工巧以悦人者远矣,何也?盖其资禀之异,涵养之深,所处者高位,所际者盛时。心和而志乐气充,而才赡宜其发于言者。温厚疏畅而不雕刻,平易正大而不险怪。雍雍乎足以鸣。国家之盛,岂偶然哉?如此栋梁之才,朝廷岂可不用?”

话音刚落,站在第二队第三的胡滢也走了出来,将手中的笏板先前一推,刚要开口说话,也不知是忘了,还是没思索好,嘴唇张了张愣是一个字儿也没说来,把胡滢吓的一身冷汗,好在这老头倒也有准备,急忙伸手到背后,顺手一扯,扯出一个半人高的袋子来,当着诸官儿的面,伸手入袋从里面拿出一个奏本来,这才朗声说道:“回皇上,杨大人所言极是,江汉炳灵,以发文明。早居馆阁,晚践孤卿。惩艾思奋,处困而亨。谦虚好学,保泰以贞。老成体国,蓍龟典刑。东里建安,叅合成名。二十馀年,光辅太平。而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岂可荒废人才?”老头说完,也不顾诸官儿的议论之声,直接将奏本重新放回了身后的麻袋之中就此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事实上,对这事儿百官早已司空见惯了,就是小皇帝也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这种袋子称作笏囊专门为了一时之需设置的,官员上朝在原则上是一人只用一只笏,但公务繁忙的官员则允许用几个,几个拿不下,就备一个袋子,这个袋子就被文雅之士称为“笏囊”,因为多了,则需一个随从背着一同上朝,唐代的张九龄为相时,因为年老体弱,就是从他开始使用随从背笏囊,没想到后来竟成时尚,官员纷纷仿效,以显示公务繁忙。而帮他背笏囊的随从,就有些像当代官员的秘书了。此风虽在本朝不流行,但碰上了朝会,年老的官儿偶尔会用一用,胡滢今年差不多七十岁,身兼户部尚书多年事情杂多,有时怕忘记了,才用上了古人用的“笏囊”,这非但是他的缺点,反而是他文官勤恳的象征,所以诸官再想笑,也不敢出声。

有了杨峥、胡滢这一番表态加赞扬,小皇帝立即镇定不少算是从慌乱中回过神来,加以思索便有了计较,目视群臣道:“昔日,朕年幼时,太皇太后对朕说,先帝托孤五臣,乃三朝简任,俾辅后人。皇帝万几,宜与五臣共计,后来,朕长大了些,老首辅杨爱卿对朕说,弘济为人忠厚恻怛,爱人以德,凡所与处,必辅之于道,不肯苟且阿循,盖非独于馀有切磨之益,朋友资益之者,盖多也。等朕亲历国事,朕之老师对朕说,学必优焉,命必通焉,事业文章斯可以兼得矣。今之君子能若是者,杨文定公其人也。……辅导之功,论思之绩,经济之略,着于五朝,闻四方者,可以传之乎百世而无穷。及观其所为文章,则辞惟达意而主于理,言必有补于世而不为无用之言,论必有合于道而不为无定之论,严重老成,有台阁之气象焉。然则公之志伸于事业,学着于文章,方之古人,岂多让哉!这些话儿,朕到今日还记得,爱卿既是国之栋梁,朕岂可轻易乞骨还乡?此事还需爱卿三思才行?”

皇上都这语气,其他百官还能说什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吭声。

杨峥算是松了一口气,心道:“这下算是明白了一物降一物了,这老头果然厉害“。有了小皇帝这一番话,百官就算再有怨言也不敢说什么,况且这事儿也并非是什么大事,别看这些官儿一个比一个会哭穷,事实上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前世的时候但凡是书籍,影视剧碰上了本朝,无不是说官员的俸禄奇低,离谱的说是朱元璋从小就被官府欺压,自己的悲惨遭遇很大程度上是贪官污吏造成的,这也使得他很不喜欢这些当官的,所以故意压低俸禄恶心他们,这么想那就太小看朱元璋了.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UU文学推荐阅读: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水浒传之我是林冲时空搅屎棍综武:之大秦仙朝开局死囚,闹翻红楼不见长安红楼:武震天下汉末:帝国宏图三国秘事王室的弃儿慈悲大陆战记琴师好风流三国之风起南疆穿越后,我带兵在古代嘎嘎乱杀器焰嚣张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反派,开局路遇女频剧情明末之木匠天子我在大明当暴君三国秘事第四部抗日之铁血狂兵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虚构三国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璜台志穿越异界开局患上了失忆症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应如妖似魔大明商业帝国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大国相我本秀才:开局入赘江南门阀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三国:争霸天下,我在江东崛起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白山黑水:我乃十二当家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我在古代当土匪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
UU文学最新小说: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