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惹崔亦雪生气,她不生气,她很开心。
拆了信的辛生也很开心。
因为信上写,只要他给崔亦雪当军师,在斩下云州太守头颅时做出贡献,元珑就给他个将仕郎做做。
虽说将仕郎是没有职务的文散官,并且品级最低,可只要有了这个,便能说明一件事——
辛生再也不用被出身束缚,可以入朝为官了。
辛生立刻小跑起来:“崔姑娘……啊不崔将军等等我,我腿脚快不起来,崔将军你可一定要等我啊!”
八千精锐出了城,五百骑兵还留在城中。
元珑把一张纸递给新任命的临时太守,淡淡的说:“根据这个花式刻两个木牌,一个墨色一个赤色,挂在城门旁。单日挂墨色,双日挂赤色。”
临时太守不知道这有什么用,只是恭敬地接过纸来放进袖中。
“待孤走后,若是有一名为见明的男子求见,你和他说明孤的去向,若他需要帮助,你不遗余力地助他。”
之前去石州查探情况的见明,自从放了个烟花之后,便消失无踪。
元珑不确定见明到底是死是活,但是只要还活着,就得把人捞回来。
代州整体已无大碍,那些小事情,也因为可以逐渐褪色的赐福变得无关紧要。
元珑在百姓的欢送中离开代州,那些百姓把她当成了真正的神子。
走上官道许久,元珑才收回视线,放下车帘,重重地叹了口气。
“殿下可是在烦忧?”沈修璟用清冷的声音安慰:“代州的沉疴已除,这些百姓绝对能够过上好日子。”
这一路上,元珑觉得她可能会无聊,所以钻进了沈修璟的马车。
因为无聊的时候可以看看美人,秀色可餐,也就不无聊了。
“除掉沉疴,也只不过从三天饿九顿,变成三天饿七顿而已。”元珑语气沉重。
如果得到了红薯,将红薯带去岭南种植,她能在三年内让红薯遍布大宣。
毕竟岭南那地方气温高,红薯又可以用枝叶扦插的方式生长,春天种下一根苗,只要地方够大,来年春天可以收获无数的红薯。
然而土豆不能扦插,想要让整个大宣都吃上土豆,怎么说也要十年八年的才可以。
她叹气,就是叹自己无能为力。
沈修璟认真的说:“殿下,您做得已经足够了。”
“……也许吧。”
可元珑现在总感觉自己做什么都不够,在真真切切接触那些贪官污吏,看到受苦受难的百姓后,更认为自己做得不够。
以前她不想做超出时代的事,只想按照沈济的计划,当个守成皇帝。
是什么时候,感觉自己做得不够呢?
不是重生的那一刻,而是在她听到叶小福和系统说,将来会有一场大灾,大宣许多地方十室九空。
她大概天生就是个假惺惺的人,她不想看到这么多活生生的人死去。
所以她做得还不够多。
沈修璟不知道该怎么劝,他垂眸略加思索,取出了一把小笛子。
元珑注意到他的动作,视线跟着转移,期待地等待着他下一步的动作。
沈修璟把小笛子放在唇边,吹奏出声音,渐渐连成曲调。
这样的调子,在边关经常能听到,悠扬且凄凉,听得人心中也会有相应的感悟。
可元珑才听了一会儿,没有听完整支曲子,她就抬手捂住了自己的耳朵,试图屏蔽掉这个声音。
本以为美男能吹出天籁之音,她根本没想过吹出来的声音,她不喜欢。
当然不用她特意屏蔽,她做出这个动作,沈修璟就停止了吹奏。
“这不是笛子吗?”元珑指着他手中的小笛子说:“声音超出了我的审美范畴。”
“这是羌笛。”沈修璟回答。
元珑恍然大悟:“哦,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怪不得听着这么凄怨。”
刚才她心中的那点儿郁闷,全被这羌笛吹走了。
“春风不度玉门关?”沈修璟重复了一句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的名字叫凉州词,不是我写的。”
元珑强调的是最后一句话,她写不出来戍边诗,更写不出来有才华的戍边诗。
沈修璟跟着把诗又读了一遍。
看他对这首诗感兴趣,元珑摸出自己的炭笔,在纸上写下来,再把纸递给他。
别问为什么不用笔墨纸砚,在行驶的马车上用这些东西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沈修璟把诗仔仔细细看了一遍,问出了他最想问的问题:“殿下,这位王之涣是哪里人?”
唐朝人,武则天的年代出生,李隆基的年代入仕,这个世界是看不到的。
“死了,诗文和名字别外传,知道有这首诗就行了。”元珑又摸出一张纸说:“你要是喜欢他的诗,我再给你默两首。”
反正拢共留世的也就几首,全默下来也不是多麻烦的事。
官道上,有崔亦雪率兵在前方平乱,这条路十分平静,可以做很多事情来打发时间。
默完了诗,元珑拿起账本,看看自己散了这么多财,还能剩下多少钱。
原本想着卖些玻璃制品赚点儿小钱,现在玻璃也只剩下半辆马车幸存着,那些负责保护玻璃的茶叶,完全保护了寂寞。
她的飞梭织布机产出的布没了,只剩下两车拿来伪装用,洛阳城时兴的布料。
其他那些小零碎货物,总共只装了三辆车,剩下的车则是装上了买来的粮草。
她不用算账,只看一眼就知道自己亏了。
元珑丢下账本握住沈修璟的手:“说着商队出门,结果反倒花进去半盒子的金叶子,三哥,这钱你可一定要帮我讨回来啊!”
担心沈修璟没明白意思,她特意补充道:“找父皇讨,这里里外外都是他的精锐,我只是提前帮他垫付了粮草的钱。”
“好的。”沈修璟根本不问原因。
得到肯定的答案,元珑翻到支出的地方,盘算着自己能收回多少东西来。
布就当送给沈济的了,金叶子不行,必须得还她。
“殿下,臣在边关多年,颇有家资。”沈修璟跟着聊起了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