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老。”
陈阳热情的和墨新知握着手。
“哈哈哈......”
墨新知笑的很开心:“前几天去了一趟京都,见了文老和楚老等人,还聊起你了。”
墨新知一边招呼,一边笑着说道:“没想到你和文老的孙女竟然........哈哈哈,到时候我可是要去喝一杯喜酒的。”
“到时候您老肯定要来。”陈阳笑着道。
说着话,墨新知已经招呼陈阳和刘希进了餐厅
对于国人来说,招待贵客的最高礼仪,就是请贵客到自己家里吃饭了。
虽然家里的饭菜不一定有外面饭店的饭菜丰盛,但是却代表了别样的意思。
墨新知早已经在岭南安家了,独立的私人小洋楼,餐厅很大。
“小陈是第一次来岭南吧?”墨新知笑着问陈阳。
“对。”
陈阳笑着道:“确实是第一次来岭南。”
去年去京都,算是陈阳第一次出省,岭南陈阳确实是第一次来。
不过岭南的大名,陈阳是耳闻已久。
“这一阵气候正好,可以多待几天,在这边好好玩一玩。”墨新知笑着道:“让浩博陪着你们。”
墨浩博在墨泰宏面前的时候,几乎是伪装都不想伪装,明显的表现出自己的不情愿和敷衍,不过在墨新知面前,却不敢有任何的敷衍。
“知道了爷爷。”墨浩博急忙应了一声,可见墨新知在家中的威望。
“谢谢墨老,到时候再看情况吧。”陈阳笑着道。
岭南的风景确实不错,虽然热,却有着别样的风情,和山州等一些内陆城市完全不同。
内陆城市见不到海,所以很多内陆城市的人对大海都有一种别样的情愫,这就像南方人几乎见不到雪,对雪也有别样的情怀一样。
墨新知家中规矩并不多,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吃着饭,墨新知和墨泰宏也和陈阳随意的说着话。
“前几天在京都,文老和楚老等人对你的评价可是很高的。”
墨新知笑着对陈阳说道:“要不是小陈你还太过年轻,进中枢绝对没什么问题。”
进中枢的条件非常苛刻,不仅仅要有过硬的水平,还要有过硬的资历,同时还要有老前辈的推荐。
毕竟进入中枢,负责的都是中枢领导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代表着在业内的地位,什么当兵、考军校一类,比起进中枢的审核,那简直是小儿科。
基本上祖上好几代都要调查清楚,这些年都干了什么,也要调查清楚。
眼下文修平等人年龄越来越大,中枢肯定要有接班人,墨新知很有可能会进中枢,这也是墨新知前几天进京的原因之一。
陈阳作为文修平的孙女婿,背景有了,水平有了,也就是太年轻。
“听说齐老病重?”陈阳问。
“你也听说了?”
墨新知点了点头,道:“齐老年前身体就不好,过了春节,身体确实大不如前了。”
陈阳口中的齐老是系统名医榜排行第六位的齐兴怀。
齐兴怀今年九十一岁,年龄比楚逸云年龄还要大一些,齐兴怀生病的事情还是文蔓露告诉陈阳的。
“毕竟年过九旬。”
墨新知道:“生老病死,人之常态。”
齐兴怀现在都不算是生病了,而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必然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齐老精力大不如前,看来墨老很有可能进京?”陈阳道。
“目前还没有确定。”墨新知笑了笑。
虽然墨新知嘴上这么说,事情应该八九不离十了。
能进中枢,对墨新知来说,那也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恭喜墨老。”陈阳刚才也只是随便一说,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杏林界的专家不少,一般来说,能被人堂而皇之的认可为国手名家的,也就是中枢的几位专家。
墨新知今年七十一岁,年龄比起文修平、楚逸云等人要年轻十多岁,再过十年,随着楚逸云等人年龄越来越大,那个时候,墨新知就是杏林金字塔最顶端的几个人之一了。
换句话说,墨新知就是之后的杏林领袖了,这怎么能不让墨新知高兴?
而且,对于拥有系统的陈阳来说,陈阳更清楚国内杏林名家的一些情况。
就名医榜而言,墨新知虽然排名三十五,但是年龄方面优势却很明显。
像夏文曜,今年也七十八岁了,排名在墨新知前面的,八十岁左右的名家不少。
同时,墨新知作为岭南新派中医领袖,眼下被推荐进中枢,里面牵扯到的事情也比较多。
墨浩博坐在边上没有吭声,听着陈阳和墨新知的谈话,心中却并不平静。
爷爷竟然要进中枢了?
这对墨浩博这样的三代来说,那可是太好了,这会儿墨浩博都有点忍不住,想要出去装一波。
爷爷进了中枢保健局,父亲又是岭南中医院的副主任,主任医师,岭南中医药大学的教授,自己还奋斗什么?
别说这辈子,下辈子都可以躺平了。
很多医学院的教授或者医院的专家,收入都不低,除了明面上的收入,不少医学院的教授都有挂职,要么是某医药公司的顾问,要么是某医药公司的股东.......
甚至不少教授自己都有自己的公司,大部分高校只要教师的社会活动不影响学校正常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学校通常不会干预。
所以像墨新知、夏文曜甚至吴耀林等高校教授名家,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的,不仅仅有超然的社会地位,同时也很有钱。
墨新知只有墨泰宏一个儿子,墨浩博又是独生子,因而站在墨浩博的角度,他想躺平,并不想奋斗了,倒也不是不可以理解。
夏洪亮有天赋,却并没有把大多数精力都用在学医上,不也是因为家里有权有势,自己又有什么奋斗的必要?
其实也就是夏家和墨家属于中医家族,墨新知和夏文曜都希望自己的后辈能够继承家里的意志,把家族发扬光大,要不然......
只要二代三代们不创业,对家里来说都算是幸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