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曙光又匆忙的离开了沈飞,古总师他们虽然不舍,但也没有办法留下他,因为这次李曙光又有重要的任务了,海军两栖登陆舰即将正式立项,这可离不开李曙光的。
两栖登陆舰是海军两栖作战的核心装备了,在八十年代之前,中国海军只有少量的坦克登陆舰,排水量不过两三千吨,根本无法承担起这样的重任,所以现在李曙光提出来的新型两栖登陆舰总体设计,那是得到了海军的喜欢。
要知道在中国周边,棒子和日子都在建造大型两栖登陆舰比如说小日子的榛名级直升机驱逐舰,其实就是一种两栖登陆舰,排水量达到五千多吨。
而在这之后,小日子又搞了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日向级标准排水量为1.4万吨,满载排水量达到1.7万吨,而且是采用直通甲板的设计,可以说就是一艘缩小的两栖攻击舰了。
还有棒子搞和独岛级两栖攻击舰,那也是一万八千吨的大家伙,能够搭载十几架海鹰直升机,采用全燃动力,四台Lm2500型燃气轮机与美军伯克级驱逐舰相同。
这次李曙光设计的两栖登陆舰,那是把排水量直接就干到了两万五千吨,这也是有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数字,有很好的寓意在里面的。
两万五千吨的大家伙,它当然要有强劲的动力来推动了,航速必须要达到二十五节以上的,所以李曙光为它选择了四台燃气轮机,单台功率二十五兆瓦,这样它的动力就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
与棒子后来的独岛级两栖攻击舰类似,都是全燃动力,只是现在李曙光设计的两栖登陆舰,燃气轮机输出功率更大,所以航速也更快,能够达到二十六节左右。
这比前李曙光前世的时候,中国海军装备的两栖船坞登陆舰就要强了,要知道当时使用的是四台大功率柴油发动机,总功率五万马力,而现在的总功率可是达到了十三万六千马力,两倍还多。
因此当时的071船坞登陆舰,最大航速只有二十二节,而且加速性能是远远比不了现在李曙光设计的两栖登陆舰的。
燃气轮机的优势就是在那里,加速快,柴油机加速慢,只是比较省油而已。
两栖登陆舰的设计建造,也是为将来的两栖攻击舰打基础的,因为下一步海军的计划还要建造四万吨级的两栖攻击舰,到时候三舰齐活儿,才够劲。
四万吨级两栖攻击舰,那就是妥妥的准航母了,只要有必要的时候,就可以上舰载战斗机,安装弹射器也没有问题,因为下一步李曙光要研制最先进的电磁弹射器了,配上全电推进系统,那就可以轻松超过米国海军。
李曙光设计的两栖登陆舰,没有采用直通甲板,因为将来有两栖攻击舰,所以就没有必要,这艘舰的坞舱很大,能够装载大量的两栖车辆和气垫登陆艇,以及海军陆战队。
它的甲板面积也很大,在整个中后段都是直升机甲板,可以搭载四架中型直升机。
当然将来也可能搭载舰载武装直升机,这是李曙光早就思考过的。
因为在两栖舰上搭载武装直升机,实际上能够为两栖作战提供很好的空中火力支援。
当然了武装直升机上舰,这可不是开玩笑的,米国都计划过让阿帕奇上舰,不过最后没有成,因为海鹰舰载直升机,也可以加上挂架,变身运输武装直升机,但是这种改装,肯定就比不了专用武装直升机啊。
这就要看设计师怎么取舍,军方认不认可了。
至少现在中国海军是认可了李曙光的设计,那就是在必要的时候,搭载一到两架重型舰载武装直升机,这样就能大大提升两栖作战时的空中火力支援。
只是这样需要对武装直升机进行改进,因为上舰要加强机体结构,还有做好防盐雾腐蚀,要折叠旋翼这些,减少空间占用。
所以米国都不愿意做这些,因为装备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就有点浪费了。
但是李曙光来说,设计起来并不难,他很轻松就可以设计出来,这样就不是那么复杂了。
将来两栖登陆舰和两栖攻击舰,至少要装备十六艘,那么每艘两架武装直各项机,就需要三十二架,这个数量也不少了。
将陆军航空兵未来的武装直升机进行一番改进就可以上舰了。
这次立项会上,李曙光被任命为两栖登陆舰型号总顾问,包括舰载直升机的研制工作,他也要负责进行技术上的指导。
虽然这对李曙光来说,只是一件小事,但大家却是等着他出手呢。
第一次设计这么大的两栖舰,对七零一所来说,也是一道难题。
不过因为现在航母也在设计当中,李曙光的技术指导,让大家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就不算太难了,再加上还有李曙光的成熟设计方案呢,只需要按这个完善细节设计就行了。
今天李曙光来到七零一所,还有直升机所的总设计师王明也来了。
大家在讨论舰载直升机的问题,王明道:“李总咱们的武装直升机上舰,真的没有问题吗?”
李曙光笑道:“放心吧,肯定没有问题,咱们很快就要开展直升机的研制工作了,从五吨级的到十吨级,这两种级别的直升机都将发展武装型号,所以到时候它们当中的十吨级重型武装直升机,用来改装上舰,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七零一所朱总师道:“是啊,咱们的两栖舰,要有武装直升机才行,我们会为它设计更大的机库,更完善的保障设施、维护设备!”
李曙光笑道:“没错,如果我们没有舰载武装直升机,好么就只有发展垂直起降战斗机了,但这类的战斗机比舰载武装直升机要复杂得多,上舰也更困难,武装直升机是更好的选择。”
鹞式战斗机是一个传奇,它是垂直起降的,但其实它垂直起飞的时候,作战半径很短,跟武装直升机差不多,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势。
这次李曙光和两位总师讨论得很细,最终基本确定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