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声逐渐的暗淡下去,天也黑了下来,除了零星的枪炮声外,战场安静下来了。
海滩上到处是医务人员在抢救伤员,各种作战物资也不断的被运到海滩。留在海面上的只有到处可见的漂浮物,和战死士兵的尸体。
舰队司令周景明下令,所有战舰灯火齐明,连夜打捞牺牲士兵的尸体。
海参崴军港内,无论是苏俄的军官还是士兵,都陷入了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地,刚刚逃到这的东北军大部队的进攻,还没有来得及喘息,很快就发现整个港口都已经被东北军的潜艇封锁了,任何进出的船只都被毫不留情的击沉。
苏俄在远东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现代化反潜武器的局面下,战舰根本没办法跟潜艇对抗。没有声纳,没有深水炸弹,潜艇可以肆无忌惮的在海面横行不朽武圣最新章节。
苏俄的远东舰队只能用大量的鱼网封锁港口的入口,防止潜艇的偷袭。可一切还不算完,三天之后,七艘战列舰为主力,十五艘五千吨级炮舰,还有其他各种战舰二十艘一起组成的强大海军编队出现在海参崴的外海,苏俄的远东舰队的覆灭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东北的海军陆战队在海参崴强行登陆,避开了军港外强大的炮台炮火,中国军队从陆地上逼近炮台。战争的发展完全偏离了苏俄的预想的轨道。
按照战前的预想,苏军控制住远东后,随即远东舰队进而封锁华夏海域,这样这些地区就完全在苏俄的控制的范围,中国海军一旦被消灭或重创。东北军接受美国的军事援助就会遭到巨大的打击。
可惜是啊,事与愿违,远东舰队不但没有完成任务,自己也搭了进来。
经过三天的激战,军港上的所有炮台在东北海军陆战队的围攻下,先后陷落。
苏俄的地面部队尽管居高临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军港内的战舰也不断用炮火进行支援,但终究是无济于事,东北军准备的太充分了,炮台最终成为了东北军的囊中之物。
占领炮台后,海军陆战队立刻要求远东舰队无条件投降,而这时候距离远东地区最近的苏俄舰队,也都是在千里万里之外。
海参崴围困整整过去一个月了,军港内的远东舰队还在顽强的抵抗,骄傲的苏军拼死抵抗。
战列舰、巡洋舰、各种战舰都用全部的炮火向炮台上的东北军进行疯狂的还击,巨大的海湾内,所有战舰都不断的做s型的运动,规避炮台上的炮火。
孤立无援的远东舰队似乎要以一种玉碎的方式来结束这场战斗,战斗进行的激烈而残酷,炮台的优势在这群决心战死的战士面前,居然变得荡然无存。
居高临下的炮台上,上百门大口径火炮已经有一半被联合舰队的炮火摧毁,港湾内也只剩下十一艘战舰在苦苦支撑。
弹尽粮绝,孤立无援,联合舰队走到了最后的时刻。
黄昏的落日无力的支撑着太阳不断落下的身体,夕阳在艰难的散发着这一天最后的光芒,整个港湾里地所有战舰都停止了反抗。
远东舰队旗舰上的米字旗缓缓的降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面白旗,苏俄远东军队终于投降了,这时候炮台上的东北军也配合的停止了炮击,一个月的艰苦战斗,港湾内五十余艘战舰被击沉了一半,终于换来了胜利的时刻。
安静,整个战场上安静得像一切生命都已经不存在了。所有远东舰队的战舰都靠岸了,战舰上的水兵们在硝烟的召唤下。在岸上列队,苏俄士兵依依不舍的离开战舰,列队时面对的方向也是大海。
这一刻竟然显得如此的苍凉。面对着大海的方向,这群士兵似乎不是失败者,更像是一群离家很久的孩子,即将要回家的感觉。
欢呼!欢呼!震耳欲聋的欢呼!
潜艇从海里缓慢的升到水面,士兵们都出现在海面时,一个口号响遍了所有的战场,响彻了整个太平洋“万岁!东北军万岁!”
胜利了。胜利的人们泪流满面,无数的帽子被抛向天空,人们用一切方式来发泄内心的喜悦,不停的互相拥抱,不停互相祝贺。
经过一夜的紧急筹备,受降仪式开始了,苏俄的士兵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岸边,海面上用来封锁港口的所有鱼网都已经被清理干净,一艘艘战列舰,一艘艘巡洋舰,驱逐舰,快速炮舰在港口外排列成一个整齐的队形。
上午十点,苏俄远东舰队司令官乘坐的小型船只,带着几个随行人员来到中国‘中山号’航母上,周景明和其他的指挥员早就已经怀着激动的心情在那里等着了纨绔兵王全文阅读。
远东舰队司令官艰难的在周景明的面前鞠躬,高昂的头颅被无奈的低下,昔日象征着荣耀的佩剑也拱手呈上,当投降仪式结束时,又一次欢呼声响彻了整个海面。
就在苏俄和东北军掐架的时候,德国的小胡子也按照‘约定’开始对苏俄发动反击。这一下史达林可就慌了,东北军的误判已经很严重了,没想到德国的部队调动也是假象。
德国的坦克部队进攻的十分猛烈,但是在冲过苏俄两道防御攻势以后,发现整个进攻的速度开始缓慢了。
这并不是德国人准备放缓进攻,而是因为一场暴风雪来临了。德国的坦克好像罢工一样,纷纷出现了故障,一个燃油因为寒冷的冬天也凝固住了。
苏俄的冬天非常的寒冷,零下五六十度都是常有的事。德国因为战线拉的过长,所以物资供应等等都没有良好的补充。
这倒是让朱可夫等一些苏军将领欣喜若狂,立刻对德国发起反攻。同时苏俄也感觉到了,既然德国的坦克战胜不了寒冬,那么东北军的坦克也不行了。
于是下令开始发动反攻,可苏俄战场的两极分化彻底的暴露出来。东北军的坦克好像没有任何的变化。在顺利的控制远东以后继续向西伯利亚地区进攻。
这是因为东北军的坦克全部安装了后世烂大街的东西了,不单单冷却系统使用了高浓度的防冻液,而且在发动机上安装了一个加热系统。
即便是发动机处以熄火的状态,但是冷却系统里的防冻液仍然有个加热棒在不断的加热。包括发动机是用的柴油也是如此。
叶云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所以早在一年前就已经让东北武器研究院开展了这项工作。不管是自己生产的坦克还是美国援助的坦克,都进行的改造升级。
现在苏俄面临的麻烦很严重,而东北军不管是远东战场还是关内战场打的都很不错。
所有的报纸在第一时间都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所有印刷机都在彻夜的轰鸣,所有在报社人员在连夜的工作后却是一脸灿烂的笑容。
《前进吧!东北军》
《让我们欢呼吧!》
报纸几乎都是以类似的命题为头版头条,所有的标题都用上了最大的字号,所有的标题都用上了最醒目的颜色,所有的报童都用最快的速度在奔跑在叫卖。
所有的邮递员都无一例外,用一生中最卖力的方式蹬踏着自行车,让这个消息尽快传到所有人那。
当一份份报纸被送到人们的手中时,经济危机带来的阴霾一扫而尽,小小的屋子里再也盛不下人们的激情,欢呼的人们涌上街头,高呼“华夏万岁,东北万岁,中华民族万岁的口号。”
胜利,前所未有的胜利,欢呼,前所未有的欢呼,大街上人满为患,学生们高举横幅,手执标语,满大街的游行,不停的欢呼让所有人都声嘶力竭,嗓子都嘶哑了,可就是这样,人们还是不停的在呼喊着,泪水像脱缰的野马,像奔流到海的黄河,一刻也无法阻挡的流淌着,年轻人又蹦又跳,小孩子跟着高兴,老年人也满含着泪水看着这个沸腾的国家。
消息很快在世界上传开,日本人失落了,德国人愤怒了。英美两国开始着急了。
整个德国都陷入了一种深深的失落中,大街上人们的情绪低落,失败的阴影笼罩着欧洲的上空。因为这场寒冬,德国的进攻彻底的失败了。
整个苏俄的民众也愤怒了,不是因为东北军军队歼灭了苏俄的远东大军,而是因为德国现在正在进攻我们,在德国已经占领了莫斯科的时候,史达林却没有组织反击,反而去进攻一直在支持自己抗战的华夏重生嫡女翻身全文阅读。
现在华夏已经开始爆发出了怒火,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飞机、大炮、坦克不断的向西伯利亚地区进攻。而现在德国正在举步维艰的时候,还不赶紧和华夏达成和解,随后对德国纳粹一决雌雄。
现在的质疑声此起波伏的响彻整个苏俄,就连史达林最器重的近卫军中也出现了这样的声音,如果没有军队的拥护史达林感觉自己岌岌可危。
无奈之下请求英美斡旋,毕竟自己还是同盟国的一份子,作为同盟国的重要两个国家必须要尽快的解决。
很快苏俄发表声明,苏俄并没有打算对华夏进行侵略,只是因为一些小小的误会,主要是远东的归属问题,因为很多的工厂等苏俄的财产并没有进行交接等等原因。俩国还是友好邻邦。
笑话啊,真是天大的笑话。帝国主义就是这样,他们想打就打,打不过就找借口。
华夏也客气的对苏俄的难处表示理解,希望史达林对此次的战争给个说法,惩办肇事元凶是必不可少的,赔偿也是要有的。
另外东北军政部还含蓄的表示,对苏俄军队的野蛮侵略,东北军一定不会轻易放过它,一定要让侵略者得到应有的惩罚。
苏俄的有条件投降作为一种和谈的橄榄枝伸过来的时候,东北军视而不见。全国上下一致要求,坚决不能就这样作罢。
英美组成了协调小组飞抵远东地区实在观察。他们看到大批苏俄难民从各个城市撤离,人群长达数十公里。在通往西伯利亚内地的公路上,大批苏俄伤兵躺在路边,等待运往医院。远东的驻军已经全部撤走,只留下一些民兵和不愿走的居民,很多建筑已被炸毁。远东和西伯利亚沿线如同一座死城。
作为协调小组的组长,美国的副总统杜鲁门觉得这次苏俄的确是有些过份,而且为了表明自己并没有输掉战争,在西伯利亚“准备应付急事态”。
准备防空壕;准备食品、罐头、点灯用的煤油、防火器材、药品等;遣送老人、妇女、儿童去避难等。
可这些还有什么用吗?现在东北军的进攻依然猛烈,在各个战场上节节胜利。苏俄现在已经彻底的失去了远东地区。
而德国有占领了高加索地区和莫斯科以西的大片领土。现在苏俄实际的控制地区只有西伯利亚和其他一些未被德国占领的一些领土了。
如果在打下去,苏俄还会不会存在都不好说了。这次杜鲁门就是来斡旋这件事的,而东北军在前几天发表的声明倒是让他有极大的信心。
东北军声称我们不要苏俄的一寸土地,也绝不容许别人侵犯我国领土。我们正告苏俄当局,不要在对东北乃至外蒙边境地区进行任何武装挑衅和入侵活动。
东北军郑重声明,如果出现上述情况,我方保留继续自卫还击的权利。
《东北日报》的特约战地记者周玲也的报道称,东北军在开战至今已使苏俄正规军共五十个师丧失作战能力,因此,我认为,苏俄在短时间已丧失了进行有组织的军事挑衅的战斗力。
据一名东北高级军官说,东北军在昨天就消灭了,大约二万七千名苏俄士兵。苏俄军队的装备比我们估计的要坏,士气也不那么高,十四、五岁的小孩子都被迫参战了。
情况很不乐观呐!
杜鲁门一阵的苦笑,终于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盛京。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指示,他要和叶云举行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