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肩王虽久有风流之名,但子女缘却颇浅,平生只得了一子一女,均为原配嫡出。
其女自然便是当今皇后袁氏福儿,其子则是现今的并肩王世子,袁枚,今年已二十有四,娶妻林氏,已育有两子一女。
不同与袁福儿豪爽直率,颇类其父的风格,身为男儿的袁世子反到更像是他的生母,先王妃顾氏。
先王妃顾氏是淮南世族顾家的嫡女,与并肩王是指腹为婚,算是青梅竹马。顾氏是早产儿,身体一直不是特别好,因此便养成了副温顺而懦诺的脾气,说白了,就是有点弱。
彼时,先帝还在世,并肩王只是那个兢兢惊惊的‘质’在京城的异姓袁王,顾氏那个面团儿似的,无论人家说什么难听话都不生气的性子,到真合适了那个尴尬的袁王妃的位置,她又是淮南大族顾氏的女儿,京中诸贵妇就算只看她娘家,也要多给两分面子。磕磕绊绊,周周旋旋的,顾氏到也撑起了,那些年在先帝威势下越发难堪的袁王府。
顾氏的长子袁枚就是在王府最艰难的时候出生的,那时,先帝正值壮年,龙威昌盛,天下又太平安定,久无战事。因此,先帝看京中几个异姓王就极不顺眼了,多次暗示异姓王爵不合国策,几个有名儿的刀嘴御史也频频上折子参奏异姓王们嚣张跋扈,勋爵纨绔无用。那几年,京城中,包括袁王在内几个异姓王都如惊弓之鸟。
袁王甚至长年把一册写了请除王爵的折子压在枕下,一旦有什么不测,便随时准备自请除爵。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人,要么被磨砺的百练成刚,要么被压抑的残暴顽虐,要么,被吓的懦弱无用。
而袁枚,不愧他的名字,偏偏成了第三种。
“福儿,你好好想想,王爷已经去了,这谁都改变不了!世子哥哥那个禀性,是能顶门立户的吗?王妃和世子夫人在能干,也是女子,困在内宅,外面的事,她们根本就管不了,侄子侄女们年纪还小,你若是在不管不顾的闯了祸,他们以后可怎么过啊?”良如玉死死的把着良福儿的手,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她狠狠的打了个响泣,抽泣着说:“福儿,如今王府已是风雨飘摇,咱们即帮不上忙,就别惹祸了,好吗?”
良如玉的爹,良侍郎是妥妥的袁王一党,此次袁王倒台,他也被牵连了,虽然未被一撸到底,但却从京官儿被贬到了地方,还是极北的荒凉之地,那地方山林环绕,民风彪悍,据说当地的土著还未开化,竟会食人。
前些天,良如玉的继母前来宫中请见良如玉代为求情时,曾披头散发,伏地痛哭,毫无往日贵妇风范,可见极北之地的父母官儿,确实是相当的不好做。
虽然自幼长在老家,对良家无甚感情,甚至还受过不少继母明里暗里的搓磨,但想起老父幼弟此去在无相见之日……良如玉还是狠狠的哭了一场。但是,也只是狠哭了一场而已。
哪怕继母跪地痛悔,良如玉也并没有去求皇帝的意思,除了她根本见不御驾这个原因之外,也是因为她知道,无论怎么求,皇帝都不可能答应放过良家这一事实。
后宫不得干政,虽然这条宫规在冯太后当权时,就是放屁一样的存在,可很显然的,在启元帝亲政把握大权之后,这条宫规,就又成了约束她们这些娘家皆为权贵世家的后妃们的铁条。
在这场风波里,倒了无数人家,痛哭着来求见后宫各种太妃的女眷诰命们不在少数,但哪个管用了?想起幼弟稚嫩的脸,良如玉心如刀搅,可是,连如日中天的并肩王府都倒了,她们这些小虾米又能如何呢?
终归,能保住命就已经不错了吧!虽然地处偏远,但到底是父母官,只要谨慎从事,平安的过一辈子,应该还不算太难吧?良如玉闭了闭眼睛,眨掉眼角的泪痕。
“福儿,我知道,你恨万岁爷算计了王爷,让他死的那么不名誉,可是,到底,万岁爷还是留了情不是吗?王府到现在还是存在的,不是吗?”良如玉垂着头,声音几不可闻。
袁福儿直直的站着,眼中隐隐露出一丝水波。
父王是个权臣,还是嚣张的权臣,而自古权臣都不会有好下场,这点,袁福儿心知肚明。被送进宫来当皇后,见识了启元帝的行事风格之后,她就没想过自己和袁家会有什么好下场。
只并肩王一人伏诛,从而保住袁家小辈这个结果,袁福儿并不是不能承受,她考虑过的最坏的局面,还是抄家灭族呢!
她痛苦的,是她的父王死的如此不名誉,她恨的,是启元帝竟然连个身后名都不给她父王留。
哪怕是因为权臣误国,功高震主而死,也比现在这般宠爱妓人,马上风而死强啊!
连她已逝的母妃都没放过,一个妓人,貌似母妃,让父王马上风而死……听到府里传来如此的消息,袁福儿怒的几乎想要冲出去一刀捅了启元帝。
怎么能,怎么能这么狠辣呢?如此的阴毒手段,启元帝真的是个坦荡明君吗?
“我不甘心,真不甘心啊!”袁福儿双目欲裂,如果她父王是因为一时大意,输给了这样一个如后宅女子般,只会如此阴毒谋算的帝王的话,她……真是不甘啊!
“不甘又能如此,人家赢了就是赢了,你不甘心也得忍着,现在这局面,你若在胡闹,咱们可就真没命了。”良如玉一点也没客气,对着袁福儿狠狠的骂道。
想起昨日并肩王妃进宫时,说的那些话,良如玉狠狠的打了个冷颤。
原来,太后跟王爷竟然是那等关系,原来,福儿的母妃是因为发现了那等秘事才被并肩王亲手处死的,原来,王妃竟然恨毒了王爷,原来,那个伎人是王妃安排的,原来,皇帝早在王妃嫁入并肩王府时,就安排了一切。
“总之,事情就是我做的,我也不想否认。”并肩王妃平静但却带着丝丝笑意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我恨王爷,这一点从我嫁进府中的那一刻就开始了,那个像顾王妃的伎人是我费心思养的,王爷狩猪时出问题的马也是我安排的,就连王爷马上风时,屋里的催,情熏香也是亲手点的。”
“我把这些事告诉你,是想让你劝住福儿,让她明白,她已经不是那个可以肆意妄为的摄政王嫡女了,看在福儿在我膝下时,我们母女相处的还算融洽的份儿上。我来提醒你们一句,记住,你们身后在没靠山了。想要在这诺大的后宫里活下去,你们……只能靠自己了。”在含章宫正殿里,面对脸色惨白的良如玉,并肩王妃的眼中似乎还含着几分怜悯。
“过几日,我会以并肩王遗孀的身份,自请为袁枚降爵,自然,万岁爷也会答应,袁枚会成为恭顺郡王,封地大概会在边陲的某个小城。在太后回京之前,我会带着袁家所有人前往封地,终此一生,袁家人都不会回京。”
“这件事,你告诉袁福儿也好,不告诉她也好,我都不阻止,也不在乎。反正,曾经如日中天的摄政王会渐渐被所有人遗忘,而袁家人,也会永远消失在京城里。而你们,从此之后,也只有自己了。”良如玉还清楚的记得并肩王妃说这话时,唇边那抹讽刺的笑。
并肩王妃说不在乎自己会不会把所有的事都说出去?良如玉痛苦的捂住胸,口,泪眼朦胧的看着眼前如山岳般挺拔的袁福儿,说出去?她怎么敢!!
是让福儿知道,她一惯最尊敬的父王杀了她的亲生母亲吗?因为她的亲生母亲撞破了她父王跟太后的奸,情?还是让福儿知道,她从来都很羡慕的高贵典雅的继母,设计用那么恶心的手段,设计毒杀了她的父王?或者让福儿知道,她心心念念要照顾的大哥,已经放弃了她,准备远走他乡呢?
不,福儿不需要知道这些,她一个人知道就够了,她的福儿,只需要这么鲜活的,痛快的恨着就行了,至于剩下的一切,都由她来承担就好。
“福儿,你听话吧,你一惯都听我的,这一次,就在听我一回。”良如玉拉着袁福儿的袖子,缓缓的滑跪于地,“就算不为了别的,哪怕只是为了你我的性命,你就认了吧。”
“元贵嫔初时不过是一司寝女官,现在也坐稳正四品高位,只需观她的现状便可知万岁爷不是个不念旧情的人,你进宫之后,从未犯过大错,又有中秋节救人的功劳,只要我们老老实实的,一定能好好活下去的。”
“哪怕日后我们没有依靠,哪怕日后我们会很艰难,但最起码,我们能活下去啊。”良如玉止不住失声痛哭。
袁福儿低头看着满脸涕泪的良如玉,看着风姿不比黄贵妃差的好友狼狈的模样,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她抽出一只手,紧紧的捂住了脸,然后,身子慢慢的软了下来,默默无声的半跪在良如玉身侧。
良如玉一把抱住袁福儿,放声痛哭起来,放声与福儿终于被劝住了,也痛哭与好友自己哭不出的眼泪。
乾清宫,启元帝放下了安适意送来的凤兮宫秘报。
“先让人看着吧,若过些日子也没什么异样,那就只让人盯紧了就成了。”启元帝将秘报扔进了火盆里,看着明黄色的秘折慢慢的烧成了灰,“朕记得,元贵嫔的胎也有八个月了吧,派御林军去接回京吧,在晚了就不好挪动了。”
启元九年十一月十日,怀孕八个月出头的元贵嫔从避暑山庄回到后宫,彼时,距离冯太后凤驾归京,只有半个月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