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明世祖正文卷第五十六章周培公出京第一天,行至京外三十里的通州驿便停下来。

承办皇差是顺天府衙门,皇帝的行辕早已经整理、翻修妥当,随班跪倒,送帝、妃等人进入之后,还要应承内务府、礼部、京营等各级衙门,等到全数停当,早已经累得人困马乏,打不起精神来了。

不过,待所有人上了船,对于顺天府上下来说,算是歇了一口气。

然后一个喜气洋洋。

这般妥帖,考评岂不是一个优?

翌日,皇帝一行人坐上舟船,沿着运河而去,抵达了天津,两百余里,耗时一天。

刚刚过了午时不久,远处尘土飞扬,也不知道有多少匹马,卷地而来!

在驿馆门口等待的听差一路跑进去送信,天津知府几个人迎了出来,来者也堪堪到了眼前,却不是御驾,而是前导的侍卫大臣朱实。

后面跟着的是一众御前侍卫。

朱实从马上下来,不言苟笑:“可都准备好了吗?”

“启禀上官,已然就绪。”

从丁字沽到天津城不过数十里,派人重新铺垫、清扫,官道正中,是新近搭起来的彩棚,红绿五彩的绸缎在风中来回摆动,一条红地毡从接驾亭的阶下铺到城外的一处行辕。

这是一处别院,被朝廷征用。

再远一点,特意打磨上漆的十八门火炮,火炮各有三名炮手,脚下打开的炮箱中,黄澄澄的礼炮逐一摆开,在它的身前,是巡防营兵士穿着崭新的戎袍,精神抖擞,列队守候。

说话间,御驾自西而来,黄尘影里,斜晕闪耀,锦衣如绣,如一条五色金龙,冉冉而来。

乘舆在红毡前稳稳停好,两个小太监各自上前,用手中持的金钩撩开黄帷帐幕,不怒自威的天子呈现在众人眼前:

皇帝头戴折角向上的翼善冠,盘领窄袖袍的黄色龙袍,金、玉、琥珀、透犀制成的束带格外显眼。

山羊胡不长不短,显露出皇帝的成熟和威严,一双眼眸波澜不惊,对于跪了一地的官员似乎并未看到。

“天津知府、臣周昌,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津参将,王辅臣,叩见皇上……”

“起来吧!”

朱谊汐望着这群人,感受着热浪一般的天气,地面怕是被晒的滚烫,跪着确实难受。

“谢陛下!”

一众文武连忙起身。

天津府虽然隶属于河北,但却是作为北京的重要门户,其地位极高,文武任命一向都是谨慎用之。

在天津,除了让参将领兵保护驻扎外,还有数千水师在此。

其水师虽然隶属于渤海水师,但就受到天津的直领,以护卫天津为要。

周昌见皇帝又上了车,直抵行辕。

就在他愣神之际,一个宦官走了过来:“周知府,随我去吧!”

“是!”

他满脸一喜,迫不及待的从怀中掏出了几块金圆,塞入了小宦官的手中。

后者的笑容愈发真切了:“知府莫要太慌,面君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仪态,我晓得你们没几次面君,所以心情不一般!”

那是没几次?那是没有。

周昌腹议不止,但却满脸做着聆听状。

“有的人腿抖个不停,有的甚至腿软,昏过去,丢了好大的人……”

宦官在前领路,肆意嘲笑着那些官员。

通过贬低他们,让他心情格外的愉悦。

“算了,算你识相,我就告诉你一句,金玉良言:陛下最恨人说谎。”

宦官说笑够了,满脸严肃道:“无论是祸是喜,都要如实禀报,莫要模糊过去,也没想遮掩。”

说着他扭过头,低声道:“锦衣卫虽然收了爪子,但眼睛和耳朵却还在。”

“一个不好,官位难保咯。”

周昌心头一凛。

好嘛,他还准备来个报喜不报忧的。

毕竟谁不晓得当今皇帝酷爱文治武功,但不想竟然还有如此的脾气。

带他抵达院落中,皇帝已经换上了常服,青白色绸衣,宽松的很。

他躺在从北京一起来的躺椅上,靠着枕头,吹着阴凉,仿佛此时依旧在北京。

“陛下,人到了。”

“嗯!”

朱谊汐抬起头,瞥了一眼这位天津知府。

说实在的,知府虽然也是四品官,需要由皇帝批准,但大明多少知府?

平均一省八九个府,如今陆续约有两百三十府,一千六百县,可以说,底层的亲民官数量极大。

同时,相较于知县,知府与后世的地级市不同,他没有自己的地盘,属于那种上传下达的角色,附带着一些监察之责。

天津知府虽然位置重要,但却远远比不上北京城的一个四品官。

此时的周昌,面色黢黑,山羊胡,双目狭长,眉毛稀疏,看上去倒像一个丑角。

但常年的官场生涯,让他浑身养成了一股气,气势远为不同,让长相被忽视。

他手中就有一叠周昌的履历,周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幼年丧父,十岁时,李自成进攻荆郢间,其母孙夫人殉难而死,落魄无依。

后来成为州卒小吏,勉强过活。

但后来娶了一秀才之女,勉励而行,辞去官位,毅然决然的参加童试。

二十五岁那样考中秀才,后来二十七岁考中举人,然后委任在贵州为知县。

三年考评,得优。

迁为河北雄县知县。

不及二年,县内大治,故而优迁为河间府通判。

屡破冤假错案,陈年积案,又得优。

由于三次得优,去年吏部迁为天津知府。

今年才三十六岁。

九年间升为知府,而且还是举人的时候,算得上是出类拔萃。

不过,翻开另一页,锦衣卫的则只有寥寥数笔,点出了其后台:工部尚书张同敞。

其与张同敞皆为湖北人,周昌与其交往密切。

对此,朱谊汐倒是不怎么关注。

无论是如今还是后世,官场上一直秉承的是人治。

而新人不如旧人,贤人不如自己人。

谁夹袋里没有几个人?

如果想要执政一方,必然要得到助力,自己人听话好用,仅仅是这一点就够了。

官场上从上至小,同窗,同科,同乡,座师,姻亲,关系网一叠又一叠,然后又互相掺夹,可谓是极其纠结。

“不过,周昌,周培公,这名字怎么那么耳熟?”

朱谊汐嘀咕着:“这好像是一部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文臣吧!”

不管怎么说,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声,并且还被电视剧给宣扬,那么必然就有本事了。

从履历上就能看出来。

周培公脑子灵活,善用律法,所以在地方上如鱼得水。

要知道,考评连续三次得优,一次比一次难,因为不只是吏部在关注,其他对手也在关注。

没有点真本事,很容易就会翻车。

“天津府如何?朕这一次南幸,于天津上下,又很增了一番疲扰吧?”

“天津百姓,自闻得皇上御驾将来之后,无不欢欣;均说,皇上登基二十年来,安抚百姓,圣心每有垂怜小民,百姓正想找机会报答皇上,此番皇上而来,百姓瞻仰天颜之外,更可以将这番拳拳孝心,上呈天子。

故而富户多有乐捐,将近五十万块,平民从无一户一人以为疲扰。”

皇帝明知道他在说好话,但心中仍自满意,笑笑没有多言,毕竟人都是喜欢奉承的。

再者,他为整个大明百姓消磨了多少苦难,苦一下百姓也没什么。

“天津府如今如何?”朱谊汐调转方向,随意问道。

周培公一愣,旋即道:“天津为京城门户,运河枢纽,南北皆会于此,实乃兵家必争之地。”

“如今,托海运的福,天津府日渐赋税,仅仅是府城,就有不下二十万众,如今外城已经再三容扩……”

“至于赋税,天津在去年,也就是绍武二十年,上缴朝廷三百五十万块……”

朱谊汐微微点头。

天下各府之中,苏州名列第一,年纳四百八十万块,依托瓷器,茶叶,丝绸出口,不知造就了多少的富人。

随后,则是松江府。

海关的出现,让整个浙江苏南地区的货物大量在松江府出口,而且还有长江货运,可以是尽得人利地利。

故而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其人口突破了两百万,赋税四百二十万之巨。

可以说,超过苏州府已经指日可待了。

而天津府也因为海港和海关,再加上北京城庞大的消费能力,造就了这座城市的繁荣景象。

尤其是纺织业的兴起,让其成为了北方第一府。

据他所知,天津府的人口如今已经超过了百万,而外来的人工,则近十万。

十万女工,男工,一起在工场中忙活,造就了这座城市。

想着这些,朱谊汐这才笑道:“朕知道,你在河北当值的时候,为人峻厉,却又有革除弊政的勇气,故而在任上官声甚好啊!但民间却不佳。”

“而据我所知,你在贵州的时候,却是温善轻政,几乎是无为而治,这又有何不同?”

“臣容禀。”

周培公心中一喜,皇帝这是在关注他,他忙道:

“贵州汉蛮杂居,崇山峻岭无数,可谓是山路十八弯,根本就没有一处平原。”

“其亩产,只有不过百斤左右,无论是汉人还是蛮人,都极其艰苦。”

“此等情况下,就得治之以宽,无为而治,百姓自得安乐。”

“而河北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富庶,又临近京城,教化之道昌盛,故而百姓们乐于嬉戏。”

“在城内,百姓们喜欢唱戏,听曲,摔跤,斗蛐蛐,而在民间,一些淫祠大行,百姓们有伤风化,偷情弄绿之事不可胜数……”

“而且,据臣观之,诉讼之事不胜烦扰,争相贿赂,故而治之以严,才能整塑民文,导之向善。”

朱谊汐点点头,这一番话倒是有道理。

或者说这就是儒家的传统观。

“天津的赋税,你整的也不错。”

“圣明无过皇上。

天津粮赋各项错综复杂,臣不敢说在任上殚精竭虑,但也丝毫未敢有半点疲塌,只求能够比完钱粮,上不负朝廷养士之恩,下不负百姓殷殷切望。

今日听皇上天语教诲,臣更当剀切一心,认真报效,定将种种钱粮弊政逐一清理!”

周培公是做过小吏的,故而对于衙门的情况是一清二白,昔年的瞒报,充数等,在他这里根本就过不了关。

刚上任没三个月,他就让各级官吏吐出了两万块银圆。

天津府官场为之大乱。

尤其是各县仓,更是急的不行,忙不迭的填充府库,重新算账,生怕这位查账。

在绍武朝,赋税的征收由地方的商税局征收,但按比例分账后的钱粮,却是地方自主任用。

在这种情况下,各种胡吃海塞,乱用钱粮之事,自然是存在的,也避免不了的。

毕竟这种贪污比其剥削百姓,实在是太轻了。

官场上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太过分了就成。

毕竟为官不就是为了富贵吗?再顺便喊一句陛下万岁。

“善!”

赞了一句,皇帝就让其退去了。

夜里,他则乔装打扮入了天津城。

现如今,满大明的城池,大多都执行宵禁,只有一些大城池则灯火通明,不受拘束。

天津城就在其中。

昔日来了不止一次了,朱谊汐对此驾轻就熟。

人流如织,美食成排,颇有几分后世夜市的热闹。

朱谊汐认真地看着,这不就是盛世吗?

他走马观花一阵,就没在理会,而是找了几个平头百姓,问起了知府事。

对此周培公,竖大拇指的倒是不少。

都言语是清官能吏。

如此与锦衣卫,吏部一印证,其倒是真不假。

待至酒肆,三教九流都在,讨论时也是各种都有。

有的批评周培公任用私人,任人唯亲。

有的则说其待人以苛,但凡寻摸到什么小事,轻则训斥,重则打板子。

其形象瞬间就丰满了。

旁支末节他就不管了,简而言之这周培公确实算是人才。

心中有了定数,皇帝回到了行辕。

歇了两三日后,船队走入了运河,正式踏上了南下之路。

周培公则目送船队离去:“盛世明君,享国日久,我怎么思量着那么不对劲……”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大周九皇子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