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文学 >  大明世祖 >   第二十章 人口

冬至一过,整个北京城再次被白雪包围,冬日的严寒让人难以抗拒。

每当这个时候,京城所需的煤炭就日趋增多。

毕竟就算是再苦,过年时节也得暖和一下吧?

不然怎么招待亲朋好友?

马大年从被窝里挣扎的起来,暖和的舒适足以让人眷恋不已,抬眼望去,妻子却已经起床,做起了饭食。

半湿的木柴被塞到了灶口,燃起了浓烟,然后随着通风道送至到了房间。

首先自然是通过儿女们的房间,到底才是夫妻俩的。

“咳咳,怎么用湿柴?”马大年捂着鼻子走出来,披着一件旧袄子,看着忙活的妻子。

“湿柴便宜!”

妻子自顾自地炒着菜:“一担才二十文钱,买了两担,够烧到过年了!”

“这柴火的价格倒是比往年低了许多!”

马大年喝了口温水,忍不住道。

“现如今大家伙都喜欢用蜂窝煤,再不济是碎煤炭,便宜,所以柴火用的少。”

妻子头也不抬,然后从蒸笼中捞出两个拳头大的粗粮馒头,黄黑皮,冒着热气。

“拿着,路上吃!”

马大年应下,塞着一个入嘴,第一个塞到怀里,暖和身体。

言罢,他来到内屋,看了下儿女睡的安稳,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家,顶着寒气,牵着驴,拉着板车。

自然,妻子已经将驴喂好了。

抬头间,明月高挂,寒风在空旷的街道上呼啸,让他忍不住将帽子裹紧。

虽然天未亮,但时辰快到了,他就站在屋檐下等候起来,像他这样起早贪黑的忙碌人不在少数。

五更声未起,尽是苦命人。

“咚——”

五更的钟响起,肉眼惺忪的守兵缓缓而来,似乎因为风雪的缘故,城门更难以开启了。

大家伙也不见外,连忙帮忙。

片刻后,大门开始,所有人一窝蜂地离去,而大量的菜农早就等待多时,冻得鼻尖发红,迫切地奔入城中。

马大年则拉着板车,不急不缓地行走着,足足走了半个时辰,才抵达了一座臭气熏天的养猪场。

这里是供应北京城的养猪场,养育了五千来头猪,以及数千只羊。

像这样的大型养殖场,不止有养猪、羊的,还有牛,鸡,鸭等。

围绕着整个京城,其数量达到了上百座,也只有这样才能供应上京营和北京的肉食。

一开始这样的养殖场主要是为了供应京营,三日一肉,每日一蛋,对于后勤来说压力极大。

故而筹建养殖场提上日程,然后又顺势照顾到了北京城的需求。

而这些养殖场,部分是内务府把持,但多半为勋贵公卿们插手。

因为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而且还是大量供应。

另一边,大量的猪粪被堆积,然后由专人买卖,送至京城附近的田庄,或者村落。

粪料也是好买卖。

尤其是京城附近,田价昂贵,种上的蔬菜供不应求,粮食反倒是没人种了。

“我家要是有半亩菜地,哪能做这苦活。”

他嘀咕着,不再去看那些粪堆山。

排着队,马大年拉着板车,缓缓而动,直到脚冻得难受时,才轮到了他。

“四头活猪,你能奈何吗?”

“放心,没问题!”

养殖场的人帮忙将猪笼抬上板车,马大年快步地离开了这座臭气熏天的地方。

足有一里地,他才缓过来。

这要是在夏天,非把人熏过去不可。

拉着四头猪,他缓缓而行,大半个时辰后才抵达了城门。

人一文,如果有车则是十文,他不得不撒下一个大子。

此时的京城已然活了过来,即使寒风呼啸,但奔波于生活的苦命人却不在少数。

将猪运到肉铺时,已经有人在买肉了。

“几点了?”来到后院,马大年卸下货,看着冒着热气的开水,忍不住问道。

“快十点了!”伙计看了一眼铺内的钟,随口道。

猪被卸下,在哀嚎中被伙计利索地称重、宰杀,几乎是眨眼间。

四头猪总重不过四百二十斤,市价零售是十文一斤,但其买入却只给了五文一斤,也就是两千一百文。

两块银圆加一枚银毫,轻飘飘的,巴掌可握。

而马大年则是在养殖场四文半买入,称重时却有四百五十斤,一路上的拉撒,就卸下了三十斤了。

成本是两千零二十五文,加上十文的路费,这一趟则净赚六十五文。

但这钱可不好挣,接下来,他还要帮忙杀猪,刮毛,割肉等,忙活到了中午才停歇。

管了一顿饭,他将驴牵回家喂饲料,吃得比他还要好。

由于是腊月,故而肉市旺,他下午还得跑一趟。

又运了四头猪回来,赚了七十文,马大年一天跑了二三十里路,才算是歇了歇脚。

晚上给驴喂了两颗鸡蛋,还得加上一些买来的苜宿、秸秆。

光是驴的吃喝,一天就得二三十文。

赚了一百三十五文,去除三十文饲料,二十文过门钱,其实只是净赚了八十五文罢了。

一个月撑死赚两块半,这在京城只能算是凑合。

整个腊月加正月,光是蜂窝煤就得块把钱,加上吃喝,衣服,大头还有房租,每个月能剩下个七八毫就算不错了。

而如果没有驴车这样的家伙事,普通人最赚钱的就只能去朝阳门扛粮包,每天五六十文钱赚着。

过了年,就没那么赚头了。

“今个腊月的粮价没涨,还是一斗一毫,我准备明天买上几斗细粮。”

马大年坐上餐桌,大口吃着炒蛋。

“废那钱干嘛!”妻子责怪道:“买上半斗招呼亲戚就得了,杂粮才半毫呢!”

“你懂个屁,现如今年景好了,细粮少了多没面子。”

马大年夹了一大块蛋给儿子,犹豫了会儿又夹了块碎片给女儿。

妻子眉头一皱:“他两个小的吃什么,你干力气活,可不可能亏了身子。”

“赶车累什么!”马大年喝着粗粮粥,一边道:“明年让儿子去读书,到时候要是祖坟冒青烟,能出个秀才出来,我得乐疯了。”

妻子这倒是没反驳,读书可是件大好事。

忽然,敲门声响起,然后就是犬吠。

“马大哥,睡了吗?”

“没呢!”马大年一激灵,忙道:“是隔壁的赵兄弟!”

“来了!”

他放下筷子,急忙开门。

一个身材魁梧,面色憨厚的六尺大汉就印入眼帘。

“昨个不是冬至吗?营里发了些东西,我今回来,就带给您尝尝!”

说着,他就举起了手中的半只腊鸭,其黄黑色的光泽,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快些进来!”马大年故作推辞道:“你我兄弟客气什么,下次可不许这样!”

赵发憨笑着,就进了屋。

“赵兄弟来了?快坐下,吃了没?要不要加一碗?”

“吃了,吃了!”赵发笑着,放下了腊鸭,让两个小孩馋得口水直流。

就连嫂子也忍不住吞咽了下。

在市面上,一只腊鸭可得两百来文,往往还有价无市,没处买去。

毕竟大运河堵塞,渤海冰封,物资匮乏了。

马家与赵发的结交,还得是去年。

赵发是山东人,通过了新兵营招募,入了京营当兵,在院子里租了个单间。

马大年热心肠,帮忙运了不少的行礼,关系就近了。

“这腊鸭放在我那吃不完,索性就给大哥大姐尝尝!”赵发笑道。

“这可是好东西!”马大年叹道:“兄弟,你们京营冬至发了不少东西吧?”

“没多少!”赵发随口道:“我是伍长,就发了一只腊鸭,一斗新米。”

“听说等过年的时候,还会发下一两红糖,半斤盐,一双布鞋。”

“乖乖!”马大年摇头赞叹:“早就听说京营福利好,没曾想竟然那么好。”

“管吃管喝,一年两身衣裳,一个月还有两块钱,一石米,过年过节还有赏赐,这是神仙日子啊!”

“其实吧,上头们福利更好呢,我这只是九牛一毛!”

赵发收敛笑容:“对了,等开春我把婆娘接过来,到时候就得大嫂多照顾了。”

“她是乡下人,什么也不懂。”

“小事一桩!”马大嫂拍着胸脯道:“直管放心,保证让你婆娘对这街巷熟悉的就像是家里。”

“北京甚都好,就是房价太贵!”赵发忍不住抱怨道:“一间瓦房就要七十文,还是在外城,在老家县城都能租个小院了。”

“唉,谁说不是?”马大年也忍不住共鸣:“我这一大一小两间房,加上个小驴棚,他要了我三百文,真是要命的玩意!”

“他要是再涨价,我就搬到城外去。”

“大哥,还是别了!”赵发这时候忙劝道:“这京城人越来越多,好房子不好找,咱这还合适,涨得不太高就别搬了,别的地方涨得更厉害。”

“对了,大哥,咱这附近房子咋卖的?”

“你要是一家人住,两三间房的小院就行,只要五六十块吧,要是买个临街小铺,带上二楼,那得八十块左右了。”

马大年如数家珍:“这还是外城,你要去内城,得翻倍才行。”

“我得攒三年呐!”赵发惊叹道:“果然京城居,大不易。”

马大年立马就噎住了。

以他的赚钱速度,只能去城外,贴着墙根附近买两间半瓦房,也得要十几块。

京营士兵月入两块,还带一石粮,差不多三块一个月,的确只要两三年。

待其走后,马大年忍不住道:“孩他娘,要不将来把儿子送去当兵吧!”

“丘八有啥好去的。”婆娘立马叉腰道:“秀才公才是好去处,光宗耀祖。”

“我是说考不上了再去……”

离开了马家,赵发走了几步,就抵达了自己租的房子。

这是一间厢房,一张床,一个火灶,一张桌子,极其狭小。

本来他是不想租房的,住在营寨好的很。

但往来交流需要。

同时,每个月三天的休沐,小屋对他来说也是个休息的好地方,隔绝了营寨中的紧张氛围,人也放松了。

而且他还听说,朝廷似乎决定将京营每月三天的休沐,扩充到五天。

冬至日后朝廷封衙,但京营却不得歇,过年期间京营三班轮休,时刻保持大部分的军队在营。

人均五天年假,很是能舒缓军心。

赵发将吊起的锅打开,浓粥冒泡,他撕了几片腊肉丝进去,香味更加浓厚了。

打开了一本千字文,他认真地背着字。

士兵必须认识六百个字,而伍长什长等军官,则是八百字。

而想爬到队正,就要学会读军令。两千字是必须的。

升官的前提就是识字。

“唉,我要是队正就好了,买房子就很简单……”

他苦恼地挠了挠头,然后又憨笑起来:“等媳妇来了,就能生娃,到时候买房,就是京城人了。”

此时,顺天府尹衙门。

作为顺天府尹,年已六十有五的杨廷鉴是崇祯十六年的状元,但在封衙时期却不得闲。

毕竟京畿无小事。

他两鬓白霜,提笔书写,一旁的丫鬟则研磨墨水,怕被冻住了。

忽然,钱谷师爷则推门而入。

“东翁,最近市面粮价稳定,肉,柴,盐,醋等增长不大,百姓们倒是能过上个好年!”

“那便好!”杨廷鉴点点头,放下笔道:“满朝文武,就数我最忙,过年也不能将歇,操不完的心啊!”

师爷笑着奉承道:“您老在京城,陛下才能睡的安稳。”

“休要拔高我!”杨廷鉴摇头:“当了这个顺天府尹,我得少活十年。”

“怎么着?又有事?”

“朝廷之前提出的暂住证之事,一开始倒是推行顺利,但已经演变为形式,只要花点小钱就能办。”

师爷愤愤不平道:“如今更是变为苛政,成了敛财的工具,府库中不得分毫!”

“这事?”杨廷鉴捋了捋胡须,陷入了思考:“如今京城有多少人?”

“暂住证变为废纸,谁也不晓得。大概有百万吧!”

师爷随口道:“毕竟光是京营就有二十万,加上其家眷,就占了京城的六成了。”

“京城人口迫在眉睫!”杨廷鉴意识到,北京的人口不能继续膨胀下去了。

地方供养压力太大了,让人心疼。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