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说到玻璃加工行业,马林觉得非常有意思。眼下的玻璃加工全是手工加工的,因此很看个人技艺。而玻璃的加工工艺,除了最普通的打磨雕刻外,还有失蜡法铸型,以及玻璃容器的吹制。而生产大片平板玻璃的趁热辊压的工艺,目前只有北海国有,自然是穿越者马林带来的。

雕刻打磨、失蜡法和趁热辊压法其实没啥好说的,都是普通手艺。而玻璃容器的吹制,是非常好玩的工作。当然,是外人看起来好玩,吹制玻璃的人就不这么觉得了。

吹瓶子是一项技术活,同时也是个体力活。吹瓶的人,对气息要求很高,要求气息悠长持久,不能断断续续。毕竟,吹瓶工作,就是用一根金属管,管头部位套着软化的热玻璃。想要把软化的热玻璃吹成型,而且吹成比较圆润的形状,要求可不低。要是换个气息短或者哮喘的,铁定吹不出想要的形状。因为,玻璃出炉后,会迅速冷却硬化。因此,吹瓶工作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所以,吹瓶工匠不仅要求气息悠长,而且也必须有爆发力。不然,吹力不足,难以在短时间内吹制成型。

因此,吹瓶工匠在挑选学徒时,往往要求他们在不停顿吸气的情况下,长时间吹管。而管子另一端,则对着几个测试风力的布条。老师傅盯着布条看,布条被吹得越狠,时间越长,就更容易被招为吹玻璃的学徒。

而让马林感到很有意思的是,那些老牌的吹瓶工,因为长期吹制玻璃,而玻璃瓶那一端是封闭着的。因此,长期吹瓶,受到气体的反作用力也挺大的。而气体反作用力,造成的后果,就是吹瓶工干的时间长了,腮帮子一般都是鼓鼓的,跟嘴里含着东西似的,看起来很有喜感。

所有工匠站一起,马林能一眼认出那些吹瓶工匠。因为,这帮人大多都是鼓着腮帮的。但鼓着腮帮并不是职业病,而是职业特征,也是一种荣誉。往往,大腮帮子更能体现出这是一位吹瓶子的老师傅。

当然,华夏也有一个职业和吹瓶工匠类似,也是鼓腮帮子。这种职业嘛,就是吹唢呐的。吹唢呐的卖力吹的时候,腮帮子也是会鼓起来的。但没吹瓶工匠鼓得厉害,毕竟,吹唢呐不是一天吹到晚的,也不是天天都要吹的。马林见过后世农村办丧事的鼓乐队,吹唢呐的就和拉二胡的和敲锣打鼓的换着来,免得太累。后来干脆偷懒,直接带音箱喇叭放哀乐了。真正要吹奏的时间,其实不太多。要是从早吹到晚,那就真的太拼了,也很牛。

但吹瓶工匠不一样,吹瓶是他们赖以为生的工作。为了多赚工钱,他们就必须尽可能地多吹几个瓶子,好换取更多工钱。因此,他们只要能撑得住,就要不停地吹下去。你要和老吹瓶工飙长音,趁早认输比较好。当然,这里的吹瓶,可不是后世喝啤酒那种吹瓶。不是鼓腮帮子,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干过吹瓶工作......

所以,有些工作,真不是努力就能解决的,还需要一点天赋。除了吹瓶需要气息悠长这个天赋外,打磨雕刻这份工作,同样需要天赋,艺术天赋。要不然,雕刻出一个奇丑无比的东西出来,如何卖得出去。

正是因为这其中的麻烦,所以马林干脆把玻璃制品的生产大量外包出去了。这样,也省去了挑选有天赋的苗子,再培养几年的麻烦了。

而说到制造精美手工业品的工匠,在这个年代,恐怕欧洲任何国家都没法和意大利比了。坦白说,意大利人也许打仗不太行,但制造工艺品,工匠们的技术,无论是现在,还是后世,都是很不错的。

无论是威尼斯,还是米兰,佛罗伦萨,甚至罗马,都有大批的优秀工匠,能够制造出精美的工艺品。

这大概和天主教的存在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教会的总部在罗马,因此,教会对意大利的手工业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光是在雕刻和绘画方面,教会就对意大利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特别是雕刻家米开朗琪罗,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罗马为教廷创作宗教题材的浮雕壁画。而这些工作,也锻炼了他的技艺,使其变得伟大。而拉斐尔和达芬奇,同样也经常受雇于教会,创作作品。比如拉斐尔就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而达芬奇,也创作过《最后的晚餐》这样的宗教画作。

可以说,教廷的存在,让意大利人对雕刻和绘画重视无比,诞生了很多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同样也诞生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品工匠。

这些工匠,也许远不如米开朗基罗这样的大师,但是手艺水平,要远超过其他欧洲国家的。事实上,德意志很多艺术家和工艺品生产者,也是在教会的扶植下出现的。

所以,把好看的工艺品的订单外包给意大利有艺术细胞的工匠,倒也恰到好处,算是合理利用资源。要是在北海国这个糙汉国家,想培养有艺术感的工匠,的确有些为难人。

毕竟,社会环境不同。日耳曼糙汉,现阶段更多地是谋求生存,而不是追求艺术。毕竟,从农业时代来看,德意志地区气候条件不算太好,大家生存困难,哪有心思玩艺术?

而意大利则不同,因为气候温暖,加上灌溉技术也比较先进,人们的生存压力要比德意志那边小很多。而且,这里的教会和富商,也大力扶持艺术的发展,导致意大利的艺术氛围非常浓。即便是工匠,也喜欢弄点有艺术感的手工业制品。

所以,面对现实,马林也懒得在北海国培养德意志人的艺术细胞了。大不了,都外包给意大利人做。

当然,马林还是想要引进一批艺术天赋比较好的意大利工匠来北海国的。毕竟,马林自己就自吹是神眷者,出于美化自己和忽悠大众的需要,肯定需要大量雕像,来显摆自己的英勇无敌和天命所归。所以,大量的雕刻大师,会被马林引进到北海国。然后,他们会在各地的广场上,教堂前,雕刻自己的雕像,让全国百姓不时瞻仰自己的英姿......

......

不过,马林还没等来意大利有艺术细胞的工匠,倒是等来了第一批意大利农民工......

意大利这些年因为战乱,老百姓日子很不好过。就像马林此前就趁机从那不勒斯王国带走了大批意大利姑娘,发给士兵们当老婆。

后来,在费丽斯的推动下,马林还开始在意大利招募移民,前往乌拉圭,开发当地。以后,还会成为朱利亚诺的臣民。

不过,大部分意大利人还是恋家的。如果不是实在混不下去了,很少有人愿意举家迁移到海外的。特别是,招募人去乌拉圭的时候,马林还不能让手下告诉意大利人说乌拉圭多么多么好。因为,那样会引来别国觊觎。因此,目前招募移民的工作其实并不好做。只有走投无路的意大利人,才会肯移民乌拉圭。

但当民工又和移民不太一样,虽然当民工也是要背井离乡,但毕竟没有离开欧洲这个“文明世界”,德意志离意大利又不是遥不可及,上千公里对于个人来说,在这个时代自然千难万难。但马林派去意大利招工的人说,可以每年组织民工们往返,还免收路费,自然就吸引人了。

所以,第一批胆大的意大利穷人,就冒着风险,跟着北海国去招工的人,来到了北海国,准备从事基建工作......说得更直白点,就是修路......

UU文学推荐阅读: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水浒传之我是林冲时空搅屎棍综武:之大秦仙朝开局死囚,闹翻红楼不见长安红楼:武震天下汉末:帝国宏图三国秘事王室的弃儿慈悲大陆战记琴师好风流三国之风起南疆穿越后,我带兵在古代嘎嘎乱杀器焰嚣张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反派,开局路遇女频剧情明末之木匠天子我在大明当暴君三国秘事第四部抗日之铁血狂兵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虚构三国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璜台志穿越异界开局患上了失忆症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应如妖似魔大明商业帝国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大国相我本秀才:开局入赘江南门阀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三国:争霸天下,我在江东崛起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白山黑水:我乃十二当家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我在古代当土匪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
UU文学最新小说:明末之天下霸业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救驾之饼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农家那小子古典白话合集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三国:我谋士mvp,刘备躺赢狗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大明:世子堂弟太凶猛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大齐:我正统皇子,你让我去和亲?太子妃逼我和离,我掠夺气运杀穿皇朝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方剂杂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重生水浒之桃花难躲沧澜琉璃录三国之冠军侯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穿越五代末年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我家床底通大明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历史直播:给老祖直播挖坟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彪悍世子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穿越成王者回大秦,请叫我龙哥重生成为末代皇帝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乘坐热气球去三国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