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徐辉祖的请求
等到西平侯沐英回去之后,就已经醒了大半。
对于今天的事情,他也感觉自己确实是有一些过于着急了,完全没有把事情给调查清楚,想到这一个地方之后,他立刻派人将这段时间李临渊所有做的事情给调查了一番。
当他知道了李临渊的所作所为之后,不由得大吃一惊,没想到这李临渊竟然还真的做出了这么多的事情,这可是连朝堂上的,许多封疆大吏都不敢做的。
想到这个地方,他对李临渊竟然还有着一丝敬佩。
尤其是听说这大明日报也是李临渊开办的,而印书的地方正是徐家的书局。
怪不得说因为李临渊的存在,所以徐佳才会更加的富裕,估计李临渊正是靠着一个书局,才会让整个徐家如此的繁荣。
只不过这徐家书局里面赚到的钱,估计全部都在徐妙锦手里,而李临渊的这几篇聊斋写得却非常的不一般,这上面的内容几乎每个都戳中了现在许多官员身上的痛处。
他也不理解,为什么李临渊这样的年纪竟然知道这么多官场上的事情,想到这一个地方之后,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和李临渊搞好关系。
至少看太子朱标和朱元璋的态度,就知道这个人绝对不简单。
而此时的徐辉祖在家已经等待了很长的时间,却发现一点动静都没有,这让他感到非常的疑惑。
按理说,以西平侯沐英的能力,对付一个小小的李临渊可以说是绰绰有余,怎么到现在为止却一点消息都没有。
想到这一个地方之后,他再也忍不了了,于是亲自来到了西平侯沐英的府邸里面。
沐英听到这一个消息之后,皱了皱眉头,但是一想到当初和中山王徐达的关系还是见到了徐辉祖。
徐辉祖看着面前的沐英,心中非常地着急。
“表哥这件事情办得怎么样了,那李临渊怎么说?”
这个时候,西平侯沐英叹了一口气。
“这件事情恐怕表哥也帮不上你什么忙了,我本来去找他去,没有想到被义父和太子殿下给找了过去,让我不要动他!”
“有陛下和太子殿下的命令在,即便是我想要帮你,恐怕也没有这么容易!”
徐辉祖听到这话顿时脸色非常地难看,同时又感觉非常的不平衡。
这李临渊只不过是一个云关而已,自己家里的人这么看重他也就罢了,凭什么太子殿下和陛下对她也是如此的看重。
要知道朱元璋对于朝堂上的官员,尤其是文官,可没有多少的好印象。
基本上在他手里面的文官,可没有一个人能有如此好的结果。
徐辉祖听到之后,心中还是有些不甘心。
“陛下和太子殿下之所以执意的宝李临渊,就是因为李临渊有能力在身,也正是因为他身上有这样的能力,所以才导致他如此的嚣张跋扈,简直是可恶至极!”
“表哥,咱们可是一家人这件事情和关系着我能否继承这魏国公府的位置,如今我手中可是连一点权力都没有,这件事情无论如何你都要帮助我,否则的话这整个魏国公府可就没有我的容身之地了!”
听到这话之后,西平侯沐英心中有些挣扎,虽然自己非常感激魏国公徐达,也想要帮助他的后人,但是这一切都建立在与大明的利益不相冲突的情况下,如果这真的不符合大明的利益,那么对于他而言,这也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无论如何自己也不能这么做。
想到这一个地方之后,他叹了一口气,看着面前的徐辉祖说道。
“我知道你的心情,事实上我也想帮你,但是毕竟有陛下和太子殿下的命令,在这个地方我也不能够违抗他们的命令,不如你现在抓紧时间学一些本事,你现在还年轻,许多的东西都是可以学的!”
“一旦你在这方面有所成就之后,到时再让李临渊将这些权利全部都还回去,就算是他再想耍赖,也没有这个可能性!”
“到那时他的话也就站不住脚了,即便是陛下和太子殿下也绝对不会帮他的!”
徐辉祖听到这话整个人瞬间着急了,这算是什么好主意,如果真的这样的话,自己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虽然这李临渊其他方面的本事并不怎么样,但是在赚钱这方面,自己还真的不是这人的对手,想要比过他哪里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到这一个地方之后,他哭丧着脸叹了一口气。
“表哥,我没有让你违反陛下的命令,事实上这件事情并没有这么复杂,这李临渊既然这么有能力,那么天下这么大,完全可以让其他的地方去,也没有必要一定要待在京城,不如你给陛下说说,想办法把它调到其他的地方!”
“既然这李临渊这么有本事,就算是放在其他的地方相信他也能够做出一番成就的,又何必一定要在这个地方!”
听到这话,西平侯沐英点了点头。
如今现在最难受的就是这两边的矛盾冲突这个问题也确实是不错,自己并没有对李临渊怎么样,只不过是想办法把它调到其他的地方,它一样可以为大明作出贡献。
更重要的是徐辉祖可以趁此机会将他的权利一举给夺回来,简直就是一箭双雕的事情,他自然没有任何不同意的道理。
看到西平侯沐英已经同意了,许辉祖心中非常地高兴,对沐英千恩万谢了一番后,准备回家等这件事情的消息。
只见此时西平衡沐英,仔细的思考了一番,这李临渊的能力确实非常的神奇。
根据自己所搜索过来的情报,之前中山王徐达和李临渊认识的时候,就是在浙江赈灾的时候。
而这李临渊仅仅用自己的办法,并以极快的速度将这大水的灾祸给镇压了,甚至还使得整个浙江地区的经济恢复速度非常的快。
而且在这过程当中,他还找到了一种产量极高的农作物,如今大明的粮食不光可以自给自足,而且还可以运往各地边境的地区,这完全都是这一种粮食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