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送牌匾,以工代赈
李临渊心中非常的相信,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他们对于许多的事情看得都是非常的明白,如果能够真真切切的让他们得到好处,那么他们才愿意去做,但是如果让他们得不到任何的好处的话,就算是说破了大天,也没有办法改变他们的想法。
沐英听到之后想了想便同意了这个办法。
于是李临渊便开始自己的计划。
江浙一带,自古繁华,此地人烟世事,而且处处都有着嘹亮的读书声。
而就在这一个非常简单的小巷子里面,一个简单的大院里。
一名老人紧紧地握着手中的书卷,教着底下的这些孩子读书。
这人便是已经致仕回家教书的宋濂。
虽然宋濂已经不做官,辞职在家。
但是这毕竟是曾经做过两任帝师的存在,更何况还是天底下唯一的一个儒家学术集大成者,许多的人对他都是非常尊敬。
当听说宋濂已经不做官,反而是在家教书,许多人都要把自己的孩子送过来。
甚至来来往往拜访的人也是非常地多。
宋濂也并没有和这些人有太多的交流,反而是收了几个自己感觉还不错的弟子,准备在此了此残生。
就在这时,外面的家丁急忙地跑了进来,手中还拿着一封书信。
宋濂看到之后,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自从自己辞官在家,给自己写信的人也不在一个少数,只不过大部分的书信没有多大的意思,自己也不想参与朝堂上的事情,所以根本就没有做多少的回应。
因此没有过多长时间,仿佛朝堂上的人也知道了这样的事情,也不再冷脸贴热屁股。
所以他接到的书信比起之前要少了许多。
可是看到面前的这一封书信,他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因为这一封书信正是李临渊写的。
对于李临渊这段时间的举动,他也是知道一些的。
尤其是那些儒家的人,被他带去了边境。
虽然他感觉非常地可惜,但是至少也是有一些功劳在的。
事实证明确实是如此,李临渊在书信中写了这些儒家之人到达边境地区的所作所为。
这让他心中非常地满意,虽然这些人平时没有什么太大的贡献,想不到的边境地区竟然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这不由得让他眼前一亮。
要知道教化边境的百姓,本来就是一件非常麻烦而且困难的事情,这些人竟然有信心去做这样的事情,很显然,这样的一份信心都是非常的难的。
只看到李临渊在这书信的最后写出了希望宋年能够亲自写一幅字,然后由他做成牌匾送给这些儒家之人。
听到这些话之后,宋濂不由地叹了一口气。
本来自己只是想在这一个地方安享晚年,没想到就连自己的这一个想法都不是这么好实现的。
想到这一个地方之后,他心中非常的郁闷,但是去同样也是非常的高兴。
本来他以为以李临渊的性格,只要他进行改革,必然会将他们儒家之人赶尽杀绝。
结果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李临渊反而是给他们儒家之人找了另外一条道路,这样他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只要是他们如家还有一条路走,那可就算是太好了。
如果能够缓和李临渊和这儒家弟子之间的关系,那么就算是要自己一百幅的字,他也不会拒绝的。
想到这一个地方之后,他立刻写了许多的字,然后派人送给李临渊。
李临渊看着这些自信中非常的满意自己的书法就不怎么样,对于这上面的字究竟好不好,他也并不是特别的清楚,反正在他看来只要是有作用的就行。
于是他立刻命令手底下的人将这些字全部都做成了一个个的牌匾。
然后将他们给了这些儒家之人。
包括孔祭酒在内的所有儒家致人看到这一块牌匾之后,心中非常的高兴。
有了这一块牌匾就足以证明他们这段时间的付出是值得的。
更重要的是这可是大儒宋濂亲自执笔写的字,就算是朝堂上的官员,许多都没有宋濂亲自写的字,想到这一个地方之后,他们一个个心中都是非常地得意。
然后当着李临渊的面开始品评着这些字。
而此时沐莹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心中非常的无奈,他也没有想到李临渊竟然会用这样的办法,不过事实证明这样的办法确实非常的有用。
不过这些并不是朱元璋的命令,想到这一个地方之后,为了安全起见,他决定将这边所有发生的事情又写了一封信,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不由得皱了皱眉头,没想到李临渊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
想想也确实是这样,这些人可不在乎什么钱财,甚至有一些脾气大的,连自己的命都不在意,只是在乎这样的一个名气罢了。
想一想让宋濂写了几个字,便可以不用花钱去奖赏他们,这样的好事上哪去找取。
不过在这书信里面,他突然间看到了一件特殊的事情,只见上面提出了以工代赈,这四个字他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不由的,心中非常的好奇。
按照沐英的说法,这是李临渊提出来的,将这笔钱才用在以工代赈之上。
于是朱元璋将自己手底下的许多文臣全部都找了过来询问这方面的事情。
然而让他惊讶的是自己手底下的人知道这几个字之后,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很显然他们也从来没有听说过。
甚至许多的官员将曾经的古书都翻了一遍,依然没有任何的线索。
这让朱元璋非常地好奇,只不过既然是李临渊提出来的建议,肯定有他的独到之处。
讲到这一个地方之后,朱元璋立刻写信给沐英,让他赶紧将这四个字的意思给调查清楚。
如果对于他们大明来说是一件非常有用的事情的话,或许也可以在其他的地方使用。
沐英本来并没有在意这些事情,但是接到朱元璋的书信之后,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于是立刻派人去将李临渊请过来询问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