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天师胞妹张素裳,证据到手
女道士心中有些不好意思,只见他对着李临渊拱了拱手说道。
“这位壮士实在抱歉,是在下的错,小女子初入江湖,还请这位壮士不要见怪!”
李临渊笑着摆了摆手,表示自己不介意,心中不由得想,刚才要不是自己反应灵敏,现在估计脑袋都开瓢了。
就在这时,那名女道士说。
“在下张素裳,乃是龙虎山当代天师胞妹,刚刚云游到此,听说这地方的官员经常欺压当地的百姓,所以一时气不过来到这里!”
“刚才我看到你和这些百姓正在按手印,以为你是在强迫他们,夺取他们的田产,所以就……”
说到这里他有些不好意思。
李临渊听到之后,将自己心中的想法给说了出来,有旁边的百姓作证,所以张素裳不得不相信。
看到李临渊的话,他不由得眼前一亮一脸激动地说道。
“那我可以和你一起去吗?这样行侠仗义的事情自然是我被当做之事!”
张素裳听到后,一脸激动,急忙说道。
李临渊皱了皱眉头,自己一个人去已经够麻烦的了,再加上一个说不定还会出什么事情呢,正想要拒绝。
张素裳仿佛看到李临渊脸上的不情愿,随后一脸不爽地说道。
“这一路上说不定会遇到危险,就你那三脚猫的功夫,我一下能撂倒好几个,有我在还能保护你的安全!”
李临渊听完之后点了点头,虽说自己有千人千面,普通人根本就识破不了自己的身份。
但是也不乏有人狗急跳墙,到那时自己也危险了,有面前这个虎妞帮忙,到时候说不定能够省下来不少的麻烦。
讲到这个地方,李临渊点了点头同意了这件事情,张素裳听到之后心中非常的激动,自己终于能做大事儿了。
这一次一定要让那个一直都瞧不起他的哥哥,刮目相看。
两人拿着请愿书朝着京城的方向前去。
而这个时候李临渊失踪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
此时临江侯陈镛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顿时吓了一跳。
本来这件事情万无一失,只要能够等到七天之后,到那时就是他的死期。
可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出了乱子,想到这里他非常地着急。
这时他的夫人走了进来,看到临江侯陈镛如此着急,不由得说道。
“侯爷,说不定那人只是失踪了,未必能够来到京城,说不定是已经逃走了!”
临江侯陈镛摇了摇头。
“不,你不了解李临渊那家伙,当年他可是连驸马都敢上奏弹劾的人,甚至面对公主也是临危不惧,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会怕我!”
“我担心的是他要是真的来到这京城恐怕就麻烦了,毕竟在江南那些地方我还能做主,要是来到京城,恐怕我就没有这个实力阻挠这件事情!”
“尤其是这段时间,锦衣卫已经闲了很长时间了,正准备找些事情做做,若是这件事情放在他们的手里,可就麻烦了!”
临江侯府夫人听到了锦衣卫之后,不由得也是脸色大变。
至少整个京城当中没有人不害怕锦衣卫。
“那侯爷,咱们该怎么办?咱们的儿子还小,可不能折在这里啊,难道就没有什么能够解决的办法吗?不如咱们去求求李相国!”
临江侯陈镛听到之后,不由得摇了摇头。
“这件事情闹得太大了,老相国也不可能帮我们,这件事情只能靠我们自己!”
想到这个地方时,他的脸色开始变得狰狞了起来。
“既然他不仁,那也别怪我不念旧情了!”
临江侯府夫人听到之后心中有一些害怕。
“夫君,你想干什么?”
只见这时临江侯陈镛激动地说道。
“当年他朱元璋也不过是个乞丐,是个和尚,后来被卷入到一军之中,才有了现在的位置,要不是当年我们这些老兄弟在前面拿命扛着,哪有他现在什么事儿!”
“这个位置他能做的我为什么做不得!”
“我决定先返回封地,毕竟那里才是我们的根基,只要回去之后看一看这京城里面的动向,如果没什么事情的话咱们再回来!”
“要是真的出了什么事情,我们也可以方便起事,到时可以自保!”
临江侯府夫人,虽然没想到这临江侯陈镛的胆子竟然这么大。
不过若是临江侯陈镛真的成功坐上了那一个位置。
那岂不是说自己可以成为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
想到这个地方,他心中有一些激动。
“老爷放心,回头我就带着家里的人收拾东西,老爷去什么地方我们就跟着去什么地方!”
而这时李临渊和张素裳经过两天的努力,终于看到了应天府城。
两人心里面也是非常的激动,尤其是李临渊自己刚刚离开没有多久。
之前自己就是从这个地方离开的,现在又再一次回来了,不由得感觉到一阵亲切。
张素裳心中也是非常的激动,看着一旁的李临渊问道。
“李临渊大哥,接下来我们去什么地方!”
李临渊看着朱雀大街的方向,满脸激动地说道。
“接下来我们就去敲登闻鼓,替百姓鸣冤!”
这时他将目光看向了张素裳。
“多谢张姑娘这段时间的陪伴,若是没有姑娘,恐怕李某人也很难到达京城,大恩不言谢,当有我日后再报!”
“我等就此别过!”
说完后转头直接离开了这个地方。
张素裳看着李临渊离开的背影,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果然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但愿你这一程能够顺利吧,相信未来我们也还有再见到的机会!”
此时张素裳脸色微红,满脸花痴。
“咚咚咚!”
巨大的鼓声直接震惊了周围的人。
众人看到竟然有人在敲登闻鼓,心中极为惊讶,甚至还有许多人来这一个地方看热闹。
自从大明建国之初,朱元璋便在这地方设立了登闻鼓。
就是为了自己能够更好地了解民间知识,让平民百姓前来申冤。
但是自从建立以来,还未曾见过登闻鼓想到,今日可是开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