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李临渊的办法,韩国公捡到神秘话本
韩国公李善长听到后不由地皱了皱眉头,自从跟随朱元璋之后,他最想做的就是成为大明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从来没有考虑过将朱元璋拉下马,自己当皇帝。
可是现在自己想了很长时间,却发现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活路。
这样下去等待自己身边的淮西勋贵全部都被清理了干净下一个处理的肯定就是自己。
既然都是一个必死的结局,搏一搏未尝没有可能。
风浪越大鱼越贵。
念及此处李善长叹了一口气。
“你还是让我考虑考虑吧,毕竟这件事情太大了!”
李存义听到之后,不由得眼前一亮。
之前的李善长是肯定不会同意的,但是现在看李善长有些松口,应该是自己刚才所说的话起了一些作用,这可是一个好消息。
这时他心中暗自想着,既然自己大哥心中犹豫不决。
那自己干脆就替他做这个决定,等到时就像赵匡胤一样黄袍加身,他也必然没有了其他的选择。
就在朝中的勋贵都在一筹莫展的时候。
李临渊和徐妙锦两人已经在商量如何处理这一本话本。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天底下的书局没有几个敢把它印出来。
所以徐妙锦想的是直接通过民间的手段让他在民间流传。
这样等到所有人都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早就找不到这本书的出处,到那时他们绝对安全。
李临渊听到之后则是摇了摇头,很显然,这个办法并不是这么靠谱。
“这本书如果从民间开始的话,从现在到他彻底的流传开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如今朝堂上的那些勋贵们,估计已经等不了多久了!”
“实不相瞒,刚刚陛下让我整理所有和胡惟庸有关系的官员名单,恐怕以地下的性格,肯定会将这些人斩杀殆尽!”
徐妙锦听到这一个消息,不由得吓了一跳。
要知道,胡惟庸当了多年的丞相,可以说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尽管当时在胡惟庸谋逆案的时候,有些人受到了株连。
但是。
因为马皇后的制止,并没有继续将案件扩大。
朱元璋却一直记着这件事情,如今有此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
要知道每一个官员背后都代表着一个家族。
要是这样的话,真的要将这些人全部惩处,那死伤的人何止上万。
想到这里,他不由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徐妙锦心中有些不忍。
“这样该怎么办,书局没发印也不能通过民间的流传手段,你还有什么办法?”
李临渊听到后并没有担心,反而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看到李临渊满脸的自信徐妙锦心中极为不爽。
看样子李临渊应该是已经想到了办法,所以才故意耍自己的。
“你都有了主意,干吗还要问我快说说,你有什么办法?”
李临渊笑了笑说道。
“当然是找书局印,只不过普通人确实没有这个胆量,若是真的被发现的话,必然少不了惩处,普通人是没有这一个胆子,但是有一个人确实敢这么做,而且即便是他这么做了,也没有人会多说些什么?”
徐妙锦满头问号,想了很久,都没能想到这个人究竟是谁。
李临渊淡淡地说道。
“韩国公李善长!”
“如今陛下正准备对朝中的勋贵动手,无疑作为勋贵之首的李善长是重中之重,再加上当年的胡惟庸是他的学生,胡惟庸谋逆造反,他也脱不了干系,你觉得以他的性格如果抓住了这救命稻草,难道不会加以利用吗?”
徐妙锦听到之后不由得眼前一亮,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其他人或许没有办法,但是这李善长,狐狸一般的人物自然能够想到这一层。
将这些计策都定好之后,李临渊经过一番乔装打扮后,来到了韩国公李善长的府邸。
此时韩国公李善长的府邸周围一个人都没有,也可能是朝中的大臣预料到了李善长未来的下场,一个个都不敢往前凑。
李临渊直接来到了李善长的府邸前,随手将书稿丢在了门口,然后敲了敲大门,飞快地离开了此地。
等到他离开之后,韩国公府的一个家丁出来,却发现门口一个人都没有,反而是落在地上的一叠书稿。
这让他满脸疑惑,知道这件事情已经不是他能够做得了主的,于是立刻将这书稿交给了李善长。
此时的李善长满脸纠结,他既想保命,也不想背上这个谋反的罪名。
一时之间陷入两难之境。
这时韩国公府的管家走了进来,李善长心中极为不爽,看着这人说道。
“谁让你进来的,我不是说这没什么大事不要进来吗?难道连你都不听我的话了不成?”
那名管家听到之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老爷,咱李贵对老爷可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实在是这件事情太过于重要,小人不敢随意决定,所以才来求见老爷!”
李善长听到后满脸疑惑。
此刻,李贵从怀中掏出来一本册子。
“这是在咱们韩国公府门口找到的,只是不知道这是什么人放的,等咱们的人去的时候,人就已经没影了!”
“我派人在这周围探查了一番,依然没有任何的消息!”
李善长不由地皱了皱眉头,这件事情确实透露着诡异。
想到这里,他把面前的画本给拿了出来,竟然意外地发现这是一本之前他从来没有读过的话本。
名字叫做水浒。
出于好奇,他将这本书的前面读了一些片段。
作为一个在官场混迹多年的老狐狸,眼界可是没得说的。
刚刚看了一点,便知道这话本里面想说的究竟是什么?这不由地把他给吓了一跳,心中极为好奇,究竟是什么人把它给写了出来?
要知道这本书即便是放在外面,也是很难以流传下来的,不过这时突然间想到如今他们淮西勋贵所面临的事,和这上面所记载的梁山上的好汉不正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若是将他流传出去,或许能够让朱元璋网开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