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联名上奏,儒家败类
经过魏国公徐达几个人的商量决定,联名给朱元璋上书。
说明如今北方的情况以及所遇到的问题。
并且提出让李临渊到北方帮助他们主持工作。
朱元璋看到徐达等人的奏折,心中非常疑惑。
对于李临渊的能力,他心里是非常地清楚的。
但是现在绝对不是放他走的时候。
如今朝堂上的文官一家独大,没有人敢和他们相抗衡,李临渊除外。
如果李临渊去了北方的话,恐怕这件事情就会不了了之。
那么他想要打击文官集团的想法,也就彻底地宣告破产。
这时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悄悄地说道。
“陛下,前段时间我听到消息,好像是魏国公需打给他们魏国公府的二小姐徐妙锦定了婚约,而这定了婚约的人就是李临渊!”
朱元璋听到之后,顿时恍然大悟。
怪不得魏国公徐达这段时间这么护着李临渊小子,原来有这一层关系在。
他也没有想到,这李临渊竟然能和魏国公徐达牵扯到关系。
曾经他也见过徐妙锦,确实是个难得的美人。
他和李临渊之间成就好,知道也不算是辱没了他。
想到这一个地方之后,他笑了笑说道。
“这女婿还没成呢,这老丈人就已经开始维护女婿了!”
对于如今的事情,朱元璋又怎么可能不清楚?朝堂上的文官压力极大,如果真的按照事态这样发展下去。
用不了多长时间,李临渊就会成为洪武朝的文官之敌,到那时他面对的压力可就大了。
徐达这是想替李临渊收拢羽翼,不想让李临渊和这一群文官之间纠缠太深,所以想了这一个办法把李临渊调到北方。
这使朱元璋心中有些不满。
“一个两个的,凡是有点本事的,就调到北方去,合着咱这应天府朝堂上,是不是连个有用的人都找不着,这群人只考虑自己手里面三核桃两枣的,谁能考虑考虑咱!”
“想让咱放李临渊去北方也不是不可以,等他把这件事情给朕做完之后,朕自然会放他北去,而且还要保证他一生的富贵!”
很显然,朱元璋心里非常的清楚,李临渊所做的事情,那是在动儒家的根基。
不管怎么样,李临渊在这一场战斗之中,可以说将所有的儒家之人得罪了个遍。
以后在朝堂上想要再进一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做了,那么也就只能做到底。
对于徐妙锦的夫婿是李临渊,朱元璋还是非常地满意的。
如今魏国公徐达的势力已经非常的强大。
首先作为他的北征大将军,朝堂上的军队,大多数都会听从他的调遣。
大女儿被他许给了燕王朱棣成了燕王妃。
可以说已经得尽了荣宠,到达了封无可封的地步。
所以他的二女儿绝对不能和朝堂上的勋贵或者是皇族再扯上关系。
否则的话,烈火烹油,繁花着锦,反而不美。
朱元璋是穷苦百姓出身,自然也是看不起这些酸腐的读书人,以为自己认识几个字读过几本书,就觉得自己能够治理天下,身怀大才。
事实上,即便是交给他们一个村一个县,让他们去管理,都没有办法管理好。
只可惜自己身为皇帝,许多的事情并不能让自己去做。
至于毛骧?这家伙除了杀人,抄家就不会其他的。
要是真的让他去的话,恐怕第2天自己就得被那些御史弹劾个遍。
而李临渊在这当中唯一是最合适的一个。
首先李临渊的官职并不是特别的高,不会引起较大的改变。
而且位置特别地重要。
对于许多的事情都有管辖的权利。
再加上这人会办事儿,会审时度势,而且能力还算是不错。
有这样的人在会让自己省心不少。
想到这一个地方之后,朱元璋直接派人把李临渊给找了过来。
此时李临渊这段时间都在自己家里面。
不是不愿意出门,实在是那些文官,尤其是翰林院的那群人全部都堵在自己的家门口,大声地谩骂,搞得他烦不胜烦。
可偏偏对于自己的理论支持的人却是在一个少数。
毕竟这些人从小接受到的教育就是四书五经,程朱理学。
刚开始的时候,李临渊还可以给他们争辩,后来也懒得和他们争了,直接把门关起来了事。
这时突然间来宣纸的太监来到了李临渊的住所。
那些文官别看平时嚣张跋扈,但是一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个地都躲了很远。
如果这件事情被汇报给皇上。
朱元璋可不管他们究竟是不是文官,是不是读书人,可谓是杀人不眨眼。
李临渊听到朱元璋叫自己去奉先殿一趟,心中非常的疑惑。
难道自己的这点事都已经惊动了皇帝不成?等到李临渊来到奉先殿之后,看到在一旁批改奏折的朱元璋。
“臣李临渊拜见陛下!”
“李大人请起,爱卿,好久不见,不知最近如何了?”
朱元璋这么一问,李临渊瞬间一脸黑线。
自己最近的日子过得能好吗?那些文官差点没把自己打死。
一个个的唾沫星子都快把自己给淹没了。
“陛下,臣最近过得还算可以,不知陛下找臣来究竟有何要事?”
只见这时,朱元璋拿出来一封信笑着说道。
“前段时间天德从北面给我寄来了一封信,除了他之外还有蓝玉和吾儿朱棣联名,说是如今北方的蒙古鞑子又不老实,三个月之内必然有大战,不知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朱元璋有意要考教李临渊,既然这些人都说李临渊有本事自然,李临渊也是有些见地的。
然而李临渊听到之后非常地疑惑,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自己是吏部的官员,又不是兵部的官员,也不是五军都督府的。
“陛下,臣是言官,不懂军事,还是请诸位兵部的大人来参谋这件事情吧!”
此时李临渊奉行的是明哲保身,和自己没有关系的事情一定不能说。
朱元璋听到后瞬间知道这是李临渊在推诿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