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投稿有奖,理学派的不屑
李临渊听完之后顿时笑着点了点头。
“妙锦,还是你聪明,这天底下有才能的人非常多,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向世人展露他们的才能!”
“咱们完全可以向全天下的人去征集文章,当然了也不能只让他们写文章,我们也可以根据他们所写的内容,给予一定的报酬!”
“这样的话,那些寒门子弟身上有才华却没有钱财维持生计的,也可以因此而多一门维持生计的办法!”
徐妙锦听完之后点了点头,根据他们所计算的内容。
估计这报纸如果全面铺开的话,绝对能够挣上许多的钱财。
到那时除了他们自己以及给皇帝陛下的剩下的,完全可以拿出来一部分用作这种做法。
这样的话,天下寒门子弟也会有更多的机会。
等到李临渊将这所有的事情都搞定之后,便将这一个消息传了出去。
所有的人都感觉非常的新鲜,尤其是这报纸上面的内容,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
而李临渊为了提高这大明日报的阅读性,还专门写了聊斋放在上面。
聊斋上面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些民间志怪故事。
对于平头百姓来说,这才是他们真正所喜欢的内容。
等到这件事情传播出去之后,许多人都非常的感兴趣,所以第1天这报纸就供不应求了。
有了这样的一个例子,徐家书局瞬间放下了其他书本的刊印。
反而是一门心思地来印大明日报。
不过尽管是如此,也还是在第一时间被卖光。
毕竟这应天府附近有的是有钱人,再加上李临渊的报纸价格并不是特别的高。
然而一些留在京城的寒门弟子知道了这一个消息之后,他们可是非常地高兴的。
虽然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可是到现在为止他们没有功名,自然手中也没有钱财。
维持生活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更何况是去做其他的事情。
但是这个报纸出现则让他们心中改变了看法。
利用这一个报纸,如果真的能够将自己的文章传上去的话,绝对能够获得不少的钱财,也可以以此来维持生计了。
文人一个个地都是心高气傲,自然不认为自己会比别人差。
所以都希望能够在上面留上自己的作品。
一些人觉得在这报纸上写文章,实在是有辱斯文,毕竟这和上古有关的东西,他们可是不屑一顾的。
像他们这样的,为了测试自己的本事也会匿名,或者是起一个笔名。
当然也有一些人想通过这一个报纸提升自己的名气,则会选择实名投稿。
不管哪一种稿子,只要是李临渊他们审核通过的,都可以刊登在这报纸之上。
瞬间这一个报纸便火遍了整个应天府。
此时朝堂上的文官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一个个地都是不屑一顾。
“这李临渊果然没有什么太大的本事,竟然搞起了报纸来了,说白了这样的一张纸能够赚多少钱?尤其是把价格放得这么低!”
旁边的人听完之后点了点头。
“更重要的是咱们所学的都是圣人文章,圣人之道又怎么可能轻易传出去,尤其是一些人写文章,就是为了赚一些钱财,实在是有辱斯文!”
“若是这样的话,从此以往这天下有多少人会变得势利!”
其他人听完之后都是点了点头,很显然对于李临渊的事情并不看好。
尤其是在报纸之上,除了那些圣人的文章之外,竟然还有许多乱七八糟的内容。
这些乱七八糟的内容,虽然他们非常地感兴趣,但是对此也是不屑一顾。
而把这些东西和那些所谓的圣人之学放在一起,实在是对于他们的侮辱。
只是当他们想到大明日报,这4个字是由皇帝朱元璋亲自写的,一个个地顿时不敢多说话。
尽管他们对李临渊非常的不爽,但是也不敢指责这大明日报的不是。
拥有着皇帝亲笔题字的,他们要是横加指责的话,那岂不是说在指责皇帝的服侍,他们现在可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大儒宋濂的耳中。
自从上一次的事情之后,大儒宋濂便辞官待在了应天府。
本来他已经没有脸待在这一个地方了,但是离家这么多年,老家那个地方还得重新地修整一遍,所以在京城耽误了不少的时间。
宋濂知道这一个消息之后,大吃一惊,于是立刻命令手底下的人买一份报纸回来。
当他看到上面的内容之后,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他可是非常清楚这报纸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如果这报纸真正的铺开了之后,那么将会有许多人都会相信报纸上面的话。
一旦上面传出了什么不好的言论,估计天底下的百姓也会下意识地相信。
若是有一些人心思不正,利用了这样的办法控制舆论,对于他们来说绝对不是一件有利的事情。
讲到这一个地方之后,它就是一阵的头皮发麻。
这绝对是一件大事,说不定以后还会颠覆他们圣人之道在百姓眼里的作用。
只是他不明白这么重要的事情,就算是做的话,也得掌握在皇室的手中。
而且对于上面的内容应该非常地仔细,最好是让翰林院的大儒们进行审核。
可是朱元璋却如此轻易地便将这一个东西交给了李临渊,这让他心里非常地不理解。
难道朱元璋就这么信任李临渊不成?他想了半天也想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原因,所幸叹了一口气不再去想这件事情。
反正自己年龄已经大了,用不了多久就会离开这应天府。
等到回到老家之后,自己就安安心心地做一个教书老翁。
想到刘伯温和李善长的结局,他心里面还是有一些庆幸的。刘伯温死得早,但是李善长是真真正正的,被驱逐出了京城。
若不是因为当初李善长及时想了一个办法,与朝堂上的那些勋贵撇清关系,恐怕他的下场也绝对不会太好。
估计会和那些被砍的勋贵差不多。
朱元璋和太子朱标给了宋濂不少的东西,倒是够他余生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