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带着笑意,却又暗藏锋芒的声音在身后突然响起。
许众城眉头猛的一皱,放下望远镜转身。
而当他看到身后的四人时,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瞬间布满了怒意。
他甚至没有立刻理会开口说话的贺远,而是将锐利如刀的目光射向了身旁的李峰,厉声怒斥道:“李峰!我定的规矩你忘了?这里是什么地方,为什么带这么多不相干的人到前沿来?!”
“团座!卑职知错!”
李峰被他吼得猛地一个立正,连忙低下头,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但是还请团座息怒,卑职也是事出有因!是因为贺处长这次来,给我们带来了一千瓶……一千瓶阿司匹林!”
“卑职想着前线急需药品,弟兄们伤病又多,所以……所以这才斗胆违背了您的军令,将贺处长他们带了过来!”
听到一千瓶阿司匹林这个数字,许众城那张布满怒容的脸庞上,怒气明显地消退了几分。
他的眼神中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诧异,重新打量了贺远一眼。
前线最缺的是什么?除了武器弹药,就是药品!
尤其是阿司匹林这种能退烧止痛的基础药物,关键时刻是能救命的!
而且一千瓶这可不是小数目,足够他这个残缺不全的团用上好一阵子了。
不过,许众城脸上的表情虽然略微缓和,但语气依旧是冰冷强硬:“就算如此,军规就是军规!这不是你李峰能擅自带外人进入前沿阵地的理由!”
他目光转回李峰身上,斩钉截铁地命令道:
“自己去军法处领十军棍,下次再犯,你就不需要回来见我了。我们一二八团不需要不服从命令的军人!”
“是!团座!” 李峰猛地挺直身体,大声应诺道。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怨言,仿佛领受的不是惩罚而是嘉奖。
说完,李峰转身便要离开。
“李参谋……” 贺远见状,下意识地想开口阻拦。
然而,李峰却迅速地回过头,对着贺远几不可察地摇了摇头,眼神示意他不必多言,随即便快步离开了战壕。
而看着李峰干脆利落离去的背影,贺远心中对这位少校参谋和这个一二八团的纪律,又多了几分敬意。
直到李峰的身影消失在交通壕的拐角,许众城才将目光重新投向贺远,脸上那份生人勿近的冰冷缓和了许多,声音也低沉了几分。
“军务在身,刚才未能亲自迎接,还望贺处长不要介意。”
他用仅剩的右臂朝着身后不远处的指挥帐篷示意了一下。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进屋谈吧。”
“好。”
贺远点了点头,随即对着身后那两个一直眼观鼻鼻观心的特务道:“你们两个,就在外面等着。”
说完,贺远便跟着许众城,一前一后走进了那座低矮而坚固的半地穴式指挥帐篷。
帐篷内的空间不大,甚至比孙连仲的营帐还要简陋几分,只有一张行军床、一张用弹药箱搭成的桌子,以及几个破旧的马扎。
但与这简陋陈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墙上悬挂的几幅军事地图却擦拭得一尘不染,上面用红蓝铅笔标注的各种符号清晰可见,显示出主人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
许众城随手拿起一个马扎,递给贺远。
“条件简陋,贺处长将就坐。”
他自己则直接在行军床边坐下,没有丝毫客套,开门见山的问道:“不知贺处长今日大驾光临,所为何事?若是上峰有什么指示,或是要查账、核对物资,卑职现在就可以带你去仓库清点。”
他语气平淡,但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显然对纠察处这种“钦差”部门依旧心存芥蒂。
“呵呵,许团长误会了。”
贺远笑着摆了摆手,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烟点上,并递给了许众城一根。
“这次并非公事,算是一点私事。”
“不知许团长……可还记得一位故人之女,名叫韩颖?”
“韩颖?!”
许众城闻言猛的一怔,脸上那份拒人千里之外的冰冷瞬间融化了不少,甚至带上了一丝讶然和暖意。
“当然记得!那是我一位云南老友的女儿,算起来,她今年也有十八岁了吧。贺处长怎么会认识她呢?”
贺远微微一笑道:“说来也巧,前些日子在来绍兴的火车上,韩小姐遇到了些麻烦,被我顺手救了下来。”
“而她得知我要来绍兴,便特意嘱托我,若是有机会务必过来看望一下她的许叔叔,顺带替她带个好。”
“哦?她遇到什么麻烦了?可都解决了?”
许众城闻言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语气中透出明显的关切。
“韩小姐的麻烦,应该算是解决了。”
贺远点了点头,而话音落下的一瞬间,眼神变得意味深长,语调也冰冷了几分。
“不过……许团长您的麻烦,恐怕才刚刚开始。”
说着,贺远伸手进口袋,掏出了一封折叠好的信件,递到了许众城面前。
“这份东西,还请许团长过目。”
许众城疑惑地接过信件,展开一看。
信是用毛笔写的,字迹工整,内容却让他瞳孔猛地一缩!
这竟是一封日军写给自己的劝降信!
而且看内容,自己还已经和日军进行了很多轮协商,似乎这就要背叛国家,配合日军拿下绍兴!
“啪!”
一声爆响,许众城猛地一拍身旁的弹药箱桌子,整个人霍然站起,那仅剩的右拳捏得咯咯作响!
“岂有此理!这是栽赃!陷害!”
他双目赤红,死死地盯着贺远,声音如同受伤的猛兽般低吼道:“我许众城就是战死在这里,也绝不可能向小鬼子低头!这封狗屁不通的东西是谁给你的?”
“贺处长,你难道会相信这种卑劣的伪造之词?!”
“许团长息怒,这封信是真是假,我自然看得出来。”
贺远语气轻松,带着一丝调侃道:“说句不怕掉脑袋的话,若是许团长您这样的人物都能投日,那恐怕说委员长私下里跟日本人签了卖国条约,我贺远都得信上三分了。”
贺远脸上的笑容缓缓敛去,语气也随之转冷,带着一股逼人的寒意。
“虽然投日绝无可能,但……”
“但许团长您如此精忠爱国,宁死不降……要说您投了红,我贺远倒是觉得,可能性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