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时脾气虽然怪,向来不喜欢给别人面子,但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从来没有做不到的。
不仅仅是那些异想天开的奇妙点子,也包括他自己作出的种种承诺。
两人也不是那种文臣,即使韩东时真的详细解释一番他之后的计划,只怕两人也未必能全都明白,索性也不用多问,对韩东时信任到底就可以了。
聊完正事,程咬金又馋起蓝田美酒来,嚷着要让韩东时备个酒席。
蓝田美酒现在产量虽然极高,不过韩东时又改进了提纯之法,使得蓝田美酒也分成多种品类。
现在蓝田美酒的制售其实韩东时已经不太直接过问,全都交给蓝田自己培养的几位酒师傅。
程咬金挂心于此,便常常打听,结果隔一阵就听说蓝田又出了新口味的好酒,引得他肚子里的馋虫啊,那叫一个难受。
幸好还有秦琼作伴,拉着他们一定要先前往罗州新建起的那些铁器工坊。
这两位国公,不但知道燧火枪在大战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甚至还知道厢军装备的改进型弓弩威力更甚于卫戍部队的正规装备!
李靖在大战刚结束之后,就曾向韩东时提出过,其他步军也想要装备这种强大的新式武器,不过却没有得到正面回应。
秦琼知道,那就代表着韩东时要么手头上真的吃紧,要么有了更加全面的考量。他也不好仗着自己跟韩东时的交情,强行索要,反而把主意打到了那些改进型的弓弩上。
要知道,韩东时麾下的厢军,正是秦怀朔领军。
大战结束,秦怀朔自然会把自己军中装备新弓弩,以及在实战中的表现,以家书的形式向自己老爹说一下。
秦琼和程咬金在军中也有自己的嫡系人马,他们现在的主将都是当初二人一手提拔起来的。他们二人现在位高权重,又跟韩东时交情不错,当然要找机会好好关照下那几支军队,让他们得到更好的武器装备。
韩东时很快就摸清了秦琼的想法,不过对此他并不会觉得反感。
人情往来,互惠互利本就是人际交往的核心之一。
几位国公之间是有过命的交情,这种感情自然极是深厚,而韩东时跟他们年纪差着辈儿呢,能得到他们一直青眼相加,自然也是看到了韩东时能带给他们,带给他们后辈的好处。
韩东时自然也会配合他们的需求。
道理也很简单……不让亲近自己的势力拿到更好的武器,立下功劳,难道要把这些功劳拱手让予陌生甚至是敌对的势力?
……
“果然被我们查出问题来了!韩东时好大的胆子呀!”
裴寂看着手中的帐本,又惊又喜。
他惊的是万没想到韩东时在北疆面临大战之时竟如此大胆,喜的则是自己似乎抓到了他的一件把柄!
小心翼翼立于他身侧的辛成陪着笑;“请恩相放心,这些帐都是我亲自将收集到的信息归纳来的,其中绝无夸大之处。”
“您是没有亲自到罗州去看看,大量的役夫并未解散,现在他们也没有再负责给前线运转军资,全都被韩东时调在外面铺所谓的铁轨!”
“那种玩意儿,也不知道韩东时是怎么捣鼓出来的,需要耗费巨量的铁器,现在甚至还占用了数目庞大的役夫!”
“还请恩相在朝廷之中主持公道,早日派出上使查一查罗州的账目,甚至直接接管铁矿与所有的铁器工坊,若继续让韩东时胡闹下去,必误国事!”
辛成说得痛心疾首,似乎真的是在为国事而劳心劳力。
他也算是深刻地明白为官要诀,水平比起一般的官员档次高了许多。
身在官场,谁都知道要讨好上官,投其所好,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钻营无果,甚至落下过过度钻营的评语,堵死了进阶之路?
看看辛成,明摆着是要对付韩东时,而且也配合着裴寂针对韩东时的心思,可按他的说法,却将自己的作为和小心思包裹在为国为民的表皮之下。
他们做着勾心斗角的事情却不会落下勾心斗角的名声,甚至更多的大臣还会因为他们“果决”的行动而产生敬佩之情。
裴寂对于辛成的做法太满意了,对其建议也决定全盘采纳。
现在他在朝中的局面也有些不妙啊,在陛下面前越来越不得宠,在众臣面前的威信越来越低,再加上太上皇越发不理前朝之事,只知道在后宫享乐,让裴寂不能肆意妄为,他也需要把自己的作为包上一层好看的外皮。
韩东时在地方上做出的成绩越多,就越能争取到更多的朝臣支持,也更能坚定陛下与几位国公对他的支持态度。
所以,裴寂也需要通过说得过去的名目来吸引“合作者”,一起对付韩东时。
“看起来,此事不能只争一时之小利,也需要通过一定的让步来拉拢盟友,在对付韩东时这个大目标的前提下,让步未必是坏事啊。”
裴寂根据辛成的思路,思量再三后,发现朝廷难以直接派出专使查察此事,即使他以左相的身份也不好操作。
就在几天之前,群臣同时发力,才勉强让陛下点头,将罗州新发现的银矿,转由朝廷派专员掌握。
要知道,罗州的银矿和铁矿皆是韩东时上任之后,由他本人发现的,朝廷之举,让陛下很是为难,觉得有点儿对不住韩东时。
就算是朝中其他大臣,也对于将银矿收归朝廷掌握已经心满意足,而且认为是韩东时对朝廷做出的巨大让步。
现在再次“生事”,又要派出专使去查铁矿与铁器工坊,莫说陛下心中必定生厌,不可能再次妥协,只怕连某些大臣也会觉得对罗州做得太过,不会在朝堂上附和啊。
要知道,现在韩东时依然肩负着为前线供应物资的重责,铁器方面的处置也应该交托于他的手中。
不论是要安抚地方大员,奖励韩东时发现矿脉的功劳,还是提高支援北疆的效率,朝廷都不能在此时强行抢夺铁矿,大多数大臣自己也会觉得不妥,而且地方官员也会对韩东时产生同情心理。
要知道,自从韩东时身为蓝田县令之时,屡立奇功,通过种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帮着大唐渡过了灾情难关。
那时,依靠着老办法或者只能指望老天的其他地方官员,几乎全都把韩东时视为眼中钉。
他的出现,完全暴露了其他官员的无能,有才华者素来会遭人之嫉,就算是有些官员并非出于私心,也本能地看不惯韩东时那种天马行空的作风,总觉得会在什么地方惹出大乱子。
人心有时候是很奇怪的。
别看裴寂位高权重,他能让大量的世家官员围绕在自己身边,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了这种心理,使得心思各异的多股势力形成合力。
别人不清楚,可是已经被皇帝限制了诸多权力的裴寂,却比任何从更加清楚,他现在绝对不能让“人心”出现反复。
韩东时的作为,到了今天已经让许多大臣开始转变想法。
大家都是读儒家经典成长起来的,多多少少吧……对于圣贤之说还是信一点儿,韩东时别的不说,确实是活人无算,单就这一条,已经足以让官员转变对他的态度。
若是其中再增加些同情,或者是兔死狐悲的感觉,那现在围绕在裴寂身边的势力,将更加分崩离析。
现在的裴寂,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自己身边“聚集”着一批追随者,至少要让外人如此看,让他们不能准确判断出裴寂现在在朝中拥有多大的影响力。
他不知道这样做能在多大程度上,让陛下投鼠忌器,多大程度上震慑住长孙无忌,现在任何一根稻草他都得抓得紧一些。
“好了辛成,你的计划某已知之。本相必在朝堂之上极力推动,早点儿让上司前往罗州,余者,皆非你应该挂心的!”
裴寂自然不可能把自己的苦水在辛成面前吐出来,在这些“小人物”面前,他还得极力维持成竹在胸的假象,以免被外人看出自己的虚弱。
墙倒众人推,自古以来,只有锦上添花的,没有雪中送炭的,朝堂地方有心想取他而代之的,也不在少数!
裴寂一边说着,一边轻摇羽扇,自以为作足了诸葛孔明的派头,可是他有些太小看面前的辛成了。
辛成自从故意讨好李世民却吃了大亏之后,痛定思痛,对于人心的把握比以前更提升了许多。
他虽然不能完全洞察裴寂所想,但却看得出来,他并不会完全采纳自己所献之策,而且面对韩东时似是心有所忌。
这样的态度,使他不敢完全把希望寄托于裴寂身上,必须考虑若这次还是未能斗倒韩东时又该如何。
念头电转,辛成一边告罪一边又有提议:“恩相,我已经不再是罗州刺史,又在陛下那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留于关中只怕也难有作为,无法很好地帮到恩相。”
“既然对付韩东时的计划由恩相主持,那不如把我调至山东之地,再培植力量,与恩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