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这个消息在秦国高层中轰然炸开。
嬴政迅速集结了相关人员开了一次小朝会。
东方诸国合纵,这一直是秦国的心腹大患,也是最大的敌人。
这一次楚国打算发起合纵的消息,是从上一回埋在春申君门客里的探子传回来的,可信度比较高。
“楚国为何突然兴起合纵之心?”蒙骜一针见血地问道。
是了,秦国这些年一直攻打的赵魏二国,被嬴成蟜坑了的是韩国,与嬴政结了仇的是燕丹,怎么说都与楚国没有关系,而且楚国可是秦国最大的姻亲,好端端的为何会高举这合纵之旗?
叶煜深思片刻问道:“究竟是诸国共识,还是楚国源起?”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是前者,那么说明诸国已经协商完毕,不管成功是否,合纵已经完成了,诸国合军快要攻过来了,而他们才听到了点风声。但若是后者,那合纵还没形成,他们是从一开始就察觉到了这份危机,还能将合纵掐死在襁褓之中。
只不过,若是后者一时就难以解释为何楚国要合纵,因此,前者其实更加符合。
面对他么犀利的问题,嬴政摇了摇头,探子传过来的消息也唯有六个字“楚欲合纵攻秦”罢了。
那一小块写了字的布片传到了李斯手里的时候,他并未很快交由下一个人,而是看了又看。
“李客卿可是发现可什么?”叶煜算是在常人中有些了解李斯的,注意到李斯的动作,他立刻反应过来。
李斯点点头,双手平展那布片,上前一步说道:“臣以为,合纵尚未形成。”
嬴政连忙问道:“为何?”
李斯指着那个“欲”字说道:“若是已经成,那只需楚合纵攻秦四字即可。然此言,应是楚国欲起合纵,未毕。”
李斯说的有几分道理,但事实如何呢?在场的人谁也不知道。
秦国必须最好最坏的打算。
除了到底是不是楚国发起的之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合纵者有谁呢?”甘罗问道。
众人也盘算起来。
既然之前齐国没有参与其中,以齐国的态度,这一次应该也不会参与。而与齐国的相邻的燕国却是难以捉摸了。
“甘卿,当由你修书一封致张将军。”嬴政对甘罗说道。
“臣明白。”甘罗已经在心中打起了腹稿,一回府就可落笔。
若是嬴政致信就太过显眼,反倒可能打草惊蛇,而甘罗自从上次说服张唐之后,两人的关系还算不错,再加上甘罗也有心培养人脉,偶尔会去信几封,因此并不打眼。
有张唐在燕国,以那位老将的敏锐的经验,纵使无法劝说燕国远离合纵,也能帮到秦国。
不过这也不代表燕国方面就高枕无忧了,只能说有备少患吧。
相比起纵使有几分怯懦的燕国,剩下的三晋其实才是最令人头疼的
多次抗秦的平原君仍在,哪怕他与赵王偃的关系并不和睦,可威慑力依然存在,而且在和秦国怼的事情上,赵国勉强可以说是上下一心。
再来是魏国,纵使没有赵国那般的深仇大恨,但是先前被打下二十余城,要说不会趁此报仇,那几乎不可能。
至于韩国……
众人纷纷看向李斯边上的韩非。
韩非的身份放在今天这个场合实在是太敏感了,也不知为何嬴政会让他一起来,或许嬴政就是想让他表态。
叶煜注意到韩非只是眉间轻皱,颤了颤睫毛,却并未露出什么异色。
时间好似禁止在这个充斥着质疑的时刻,而这时,韩非动了。
在众人的注视下,他迈脚上前,双手交叠于前,低下头,声音没有半丝颤抖,口吃反而让他说的话更清楚,“非,愿意上书与王,劝其不参合纵。”
他话毕,殿内又是阒无人声,直到嬴政带着几分欣喜大声说了一句,“善!”
无论韩非的劝谏能不能成,他这个回复已是让嬴政满意。
叶煜和其他人一样惊讶,甚至更为震惊,因为他清楚韩非是个怎样忠于韩国的,他知道合纵最终肯定是失败的,然而韩非不知道啊,他竟然愿意劝说韩国放弃这个大好机会。
看着韩非镇定自若地退了回去,叶煜心中的讶异也缓缓褪去,却是冒出了一个疑问。
韩非他,当真不知道合纵会失败吗?
先不说上一次秦国成功捣毁了五国合纵,就是这一次,秦国获胜的几率其实也不小。
韩国能派出的兵力相较而言并不多,若是燕国能被说服,那么合纵真正出力的其实只有三国。是三个各怀心思的国家力量大呢?还是一个勇猛如虎的秦国力量大呢?
大概是前者,因为秦国现在还有一半的青壮年正在建设郑国渠。
但是,这些人并非是凭空没了的,真到了危急时刻也是可以调出来,只不过是下下策罢了,而且秦国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函谷关。
地利、人和,如此想来,秦国的胜算并不小。
再者,合纵攻秦,就是成功了——君不见那同样是被合纵打狠的齐国,哪怕最后只剩下两块地,都能复国,而秦国现在的班底可比那时候的齐国好。
秦国绝对比齐国的性子还要狠,东方诸国喜欢用狼来比喻秦国其实颇为贴切,只要还有一口气在,秦国绝对会撕咬到底。且若真到了那步田地,复国后秦国更不会像齐国那样与他国相安无事,而是会展开疯狂的报复。
到那时,毫无疑问韩国就是首当其冲。
叶煜猜不到韩非的想法,可是刨除韩非忠秦这个可能后,最有可能的就是他明白韩国不会因此受利,反而会收到报复了。
消息有限,大军方面较为详细的部署嬴政并没有宣布,不过可以确认的是,主帅依旧是蒙骜。
没办法,现在秦国有几分青黄不接的样子,蒙武乐乘等人固然可以,但威信不够,同样居上将的麃公身体每况日下,已然不适合领军打仗。
散了小朝,甘罗立刻就写下了一份竹简,放入布袋之中,着人快马加鞭送往燕国。
只是那布袋却被一双有别与武将的手打开了。
“秦国莫不是知道了些什么?”燕丹面色凝重地取出甘罗给张唐的竹简,逐字逐句地看过去,末了,神情稍缓。
那竹简上没有提起和合纵相关的任何事,甚至甘罗还大致说了一下秦国平静的日子,随后是一些再寻常不过的语句。
燕丹又看了几篇,生怕里面藏了什么暗语似的,仔细看过后才放了心,将竹简放在一旁。
他又拿起布袋,从里面拿出了一个和竹简一起放着的长盒。
盒子上雕刻着一些再常见不过的祥云、花鸟,做工在燕丹这个身份看来不够精致,他瞥了瞥也没在意,径直打开了盒子。
红褐色的木盒之中,竟躺着一把青铜短剑。
因为甘罗写的竹简上提起了短剑的存在,还说是某个将领送的,他拿着也无用,干脆赠与张唐,所以燕丹并不惊讶,他拿起短剑,检查了下盒子,同样没有发现藏有布片。
秦国的青铜武器最为坚硬,燕丹手上握着的这把也是秦国所制,他挥了挥,看着挺锋利,就是太过于朴素,他觉得还不如他收藏的那些宝剑。
他没什么兴趣,让人再检查了一遍,就原样放回去,令人送到张唐府上。
燕丹是最希望燕国参与合纵的人,只是燕王犹豫不决,在说服他父王前,燕丹决不允许张唐发现合纵之事,然后去坏了他的计划。
他没有燕王那样大的权力,更不敢现在就杀了张唐,可是张唐府上仆从大半都是燕国人,他若想瞒住张唐一时也并不难。
“将军,这是甘上卿送来的。”小侍捧着布袋对张唐说道。
张唐活了这么多年,怎么可能愚钝似木头?他近日已经发现了一些不对劲,也怀疑自己必然是被瞒着什么关于秦国的消息了。
只是遣了小侍,开了布袋,展了竹简细瞧一阵,见那确确实实是甘罗的笔迹,他又心中疑虑。
若他被瞒着什么,甘罗的书信怎么可能还能到他手上?
张唐一时也不知自己的怀疑是真是假了。
他也打开了木盒,看到了里面的短剑。
算是不错的东西,和甘罗偶尔送来的一样,不会太贵重,但是合他心意。
张唐笑呵呵地耍了耍,过了一会,正打算将短剑放回去收好,却注意到了木盒上的花纹,顿时脸色大变。
他立刻朝门口走去,却又在快碰到门的时候停下,调整了一番脸上的表情,露出和之前一样和蔼的笑容出门。
“将军,您这是要去哪儿?”守在门口的小侍问道。
“甘罗小子不错,知道我惦记着秦国的短剑,给我捎了一把来,我也得给他找个回礼,你去给我备车吧”见张唐笑逐颜开的样子,小侍没有半点起疑,如实照做了。
马车驶离了府邸,在一个人少的路段,张唐突然用那袖中短剑了结了小侍,随后将小侍扔进了车厢内,面色凝重,自己驾着马车快速朝王宫驶去。
守门的侍卫见到张唐亲自架着马车,怀着疑惑上前说道:“将军,我们需要检查一下您的马车。”
张唐下了马车回道:“不用查了,马车我就停在这,你们且帮我看着,我要去面见燕王陛下。”
立刻就有侍卫带着张唐去找燕王,通传过后,好一会儿他才得到许可,张唐深呼吸一口气,走入殿内。
“张将军来寻寡人,可是有何要事?”燕王远远坐着看着张唐问道。
燕王面上有几分不自然,而这都被张唐收入眼底,他开门见山地说道:“陛下可是有合纵之意?”
“这……”燕王嗫嗫嚅嚅,没说什么,但他的神情已经表露了一切。
张唐见燕王面色犹豫,就知道这还有回转的余地,他躬身道:“陛下,燕国不能合纵啊。”
燕王有几分被戳穿的恼意,“你是秦国的将领,当然不赞成合纵。你想如何让我放弃合纵呢?”他不动声色地往后挪了挪,远离了张唐一点,他在让张唐进来之前,就因为心虚备下了不少侍卫。
张唐回道:“臣认为燕国不能合纵,不全是为了秦国,更是为了燕国。”
燕王轻咦一声,张唐继续说道:“陛下,敢问燕国如果合纵,又谁来领兵呢?那攻秦的军队又要从什么地方路过呢?”
燕王顺着他的话想,燕国合纵,兵力自然是要从赵国走最好,可是先前赵国攻下了燕国诸多土地,燕国十万大军又败给赵国,还损失了两万兵力和老将剧辛,燕赵之间仇恨还未消散,燕王本就心存芥蒂,现在想起这个更是不快。
张唐趁此又说道:“那么撤兵又要从什么地方走呢?”
燕王立马又想到了赵国。合纵开始或许因为盟约赵国不会做什么,但是合纵结束呢?盟约还有效吗?
他惴惴不安起来,不断挪动着屁股的位置。
赵国应该不会那么无耻——可这只是应该,并不能十成十的肯定。他原本是不曾顾虑过这个问题,但是被张唐一提就充满了担忧。
张唐又说道:“敢问陛下,燕国合纵能得到什么好处吗?”
当然有!
燕王差点脱口而出。
不过他因为前面几个问题,这一次也顺着思索起来了。
燕国参与合纵,若是成功了,就能在秦国原本的国土上分一杯羹,若是失败了……
燕王的身体颤了颤。
因为没有经常和秦国打交道,性格本就软懦其实燕王会不自觉的把秦国夸大,毕竟总是听着“强秦、虎狼之师……”的名号。
不,依照春申君所说,五国合纵,秦国必亡!
燕王又来了勇气。
他看向张唐,却发现张唐一点都不慌张,心生好奇,便问道:“你为什么不担心呢?”
张唐回他,“因为合纵于燕国而言弊大于利,臣相信陛下若是明白就不会同意的。”
可是燕王想不明白啊,他追问道:“利有什么?弊有什么?”
张唐组织了下语言,缓缓说道:“假使合纵成功,燕国能得到我秦国的一部分土地,这是利。”
燕王点头道:“不错。”
“那么陛下认为,合纵能成功吗?”
燕王当然认为能,不过当着张唐的面他并没有明说,只是他的神情表露出了这一点。
张唐这会儿不直言了,他先婉转地问道:“陛下认为燕国比臣厉害的将领有谁?”
这个问题都是问倒燕王了,他脑子里过了一圈,一下子竟然真的找不出几个能和张唐相提并论的。其实燕国并不是真的没有像样的将领,但如今已经死的死,走的走了,不然先前对上虚弱的赵国也不会输得如此彻底。
燕王的脸色不好看,他强硬道:“合纵有春申君等人指挥。”
张唐轻嗤一声,稍稍抬高了声音说道:“将自己的兵都交给别人,您放心吗?”
在有张唐这几番诱导的言辞之下,燕王怎么可能放心!
他没吭声,示意张唐继续说。
“那您觉得,这样的情况下,燕国能得多少利呢?”
燕王抿着嘴,脸色更难看了。
“便是得了不小的利,”张唐话锋一转,“您的觉得您的国家分裂成两个,一个在这,一个在那,会是什么后果呢?”
燕国和秦国不接壤,国土不接壤甚至远离的后果,看看如今只剩下小小一块的韩国就知道了。
而且到时候那片地上根本不是燕国子民,几乎不会有什么反抗,而他们出兵又要路经三晋,到那时只怕三晋也等着分羹呢。
是了,如此想来,就算合纵成功了,与燕国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好处。
“而且这还是合纵成功了的结果。”张唐提醒道。
这时候甚至不用张唐说,燕王就已经能想到输了之后的一大堆弊处了。
既然赢了没好处,输了更是坏处多多,为什么还要参加合纵呢?
燕王终于明白张唐先前那句话了。
他吐出一口浊气,脸色稍微舒缓了点,但相比最开始仍旧不怎么好看,“张将军,你说的没错,燕国不会参与合纵。”
“臣告……”目的已经达到,张唐起身正要告辞,就听到外面的内侍又通传道:“太子殿下求见——”
想想燕丹之前一直唆使他合纵,燕王就气不打一处来,怒哼一声,厉声道:“不见!”
说完他又神情一个大变,对张唐和颜悦色道:“张将军慢走。”
张唐出门,见燕丹脸色阴沉地站在哪儿,他只当做没看到,从燕丹边上走了过去。
燕丹是得知了张唐入宫后急忙赶来的,现在见燕王和张唐的反应哪里还不知道自己的计划被坏了,他心中暗恨,又给秦国记上了一笔。
回了自己的宫殿里,他气不过,便把一些门客找来,再寻对策。
说会儿情况后,“莫不是有探子知会他了不成?”燕丹觉得自己瞒的好好的,张唐不应该会知道才对。
各个国家都有探子,这点其实在场人都心知肚明,但到底是谁、有多少就不知道了。
有位门客却在听了燕丹一番前因后果之后,哀叹道:“知会他的人不就是您吗?”
燕丹疑惑道,“我怎么可能会去告诉他。”
门客道:“但是您把甘罗送来的东西给了他。”
燕丹点头,不解道:“我已经检查过了,给他又如何?扣着不定还叫他起疑呢。”燕丹也是知道甘罗经常会传书给张唐的。
门客摇摇头道:“那盒子上可雕有燕子?”
燕丹一时也想不起来,但是既然雕刻的是花鸟,那多半是有的。
门客回道:“燕与兵刃,那张唐还猜不出来吗?如果是秦国要攻打燕国,怎么会用如此隐晦方式传递消息呢?这是因为秦国知道燕国在防备他们,那么显然并非是秦国要攻打燕国,而是燕国要攻打秦国。燕国其实没有理由要打秦国,唯一的可能就只有燕国要合纵了。如此,即便您不说,但是张唐看到了盒子与短剑,仍旧会知道。”
燕丹听后,懊恼不已,咬牙道:“秦人果然狡猾!”
那门客有长叹一声道:“您若是想要王上狠下决心攻秦,何不一开始就杀了那张唐呢?”
燕丹完全愣住了,“但那样一来,秦国就……”记恨上燕国了。
门客看到燕丹的反应,心中直摇头,他们的太子殿下其实也承了燕王的性格。
燕丹想要报复秦国,准确点说是报复嬴政,但是他同样惧怕强大的秦国,更何况现在秦燕的关系还没有到势不两立的地步,所以他才不敢直接让燕国去对上秦国,而是选择了在合纵中报复。
只是接下来,就算燕丹想要杀掉张唐以此来刺激他父王也不成了,一方面是因为张唐有了十足的戒心,另一方面是他父王的已经做下了决定,态度异常坚决,无论燕丹怎么说都无法说动。
在张唐说服燕国的消息传回秦国之后不久,韩国也给出了明确的回应——不参与合纵。
赵魏楚眼看五国合纵快成了笑话,不得不拉上全国人口加起来也才几万人、兵力更是少的可怜的卫国一起进来。秦国虽然没有直接灭掉卫国,可是却把卫国的都城濮阳给吞了,使得卫王只能待在野王邑,全然是名存实亡了,合纵对于卫王来说是个好机会,大概也是他唯一的机会了。
这样一个四国合纵攻秦,在开始前就已经输掉了一部分,就算留下来的其实是合纵的主力,可是声势却弱了一大截。
就算如此,在秦国看来,他们要面对的仍然是不知数的几十万大军。
战争,这才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