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建安二十六年,在历史上这是曹魏的黄初二年,刘备集团的章武元年。

但因为刘备尚未称帝,因此还继续沿用建安年号。

七月份,今年南方入秋较早,天气愈发寒冷,晚风吹拂着静静流淌的汉江江面,卷动起层层涟漪。

相比于前年滚滚波涛的汉江,今年的汉水温顺了许多,仿佛它也在庇佑着大汉江山,敌人来时惊涛骇浪,水淹曹军。敌人退时温顺如常,滋养万物。

襄阳相国府邸内,诸葛亮仅披了一件单衣,跪坐在后院书房里,几近趴伏在桌桉上,手中狼毫毛笔挥洒,不断地书写着什么。

他时而苦思冥想,时而奋笔疾书,因接近日落,旁边的仆人就给他点上了一盏油灯,让墙上映照出虚影。

沉晨走了进来,看到晚风轻扣着窗帘,凉风灌入室内,诸葛亮仅穿着单薄的衣衫,不免有些心疼,便从旁边衣架上取了件长袍,走过去给他披上,同时把一旁胡凳拖了过来。

诸葛亮回过头,看到沉晨,便将手中的毛笔放入笔洗盘里,旁边自有仆人帮忙清洗毛笔,他则是说道:“晓卿,什么时候来的?”

“刚来的。”

沉晨把胡凳放在他身边,说道:“在家里就别总跪坐着,天天跪坐会导致腿部血液不流通,影响两只脚的健康。”

“礼不可废嘛。”

诸葛亮被拉着起身坐在了凳子上。

沉晨笑道:“商周时期还有人祭,可是现在呢?时代在变化,礼也该遵循与时俱进,那些不合理的礼仪就应该废止,兄长莫要食古不化。”

“嗯。”

诸葛亮就点点头,说道:“你那边名录确定好了?”

“头痛。”

提起这个,沉晨就揉了揉脑袋:“这百官职务、地位排列,都不好安置,还容易得罪人。虽说门前车马多如闹市,但又怎么能随了每个人的心意呢?”

“是啊,可是你仅仅只是定武将职务高低就已经很头痛了,我却要定数百名文官,还有各地太守、县令之职,更加繁琐。”

诸葛亮苦笑着摇摇头。

新朝建立,自然要重列百官,官员大小职务当然不是拍脑袋决定,要考虑很多要素。

比如才能、资历、功勋、以往表现等等,甚至年龄都要算进去。

有些资历很深,但才能很一般,让这种人担任高官属于是霸占着位置不做事,尸位素餐,可人家的资历却又能占据这样的高位,令人头痛。

比如像许靖糜竺这样的,完全没办法。

好在沉晨点子多,开创了散官、勋官制度,加上原本的爵位以及实权官员,便能够安置一部分资历深年龄大没才能的老臣。

虽说汉代就有散官,但当时还未完全确定,直到隋唐时期才建立完善的制度,以此来封赏一些有功之臣。

只是现在对于散官和勋官沉晨和诸葛亮都比较谨慎,因为即便没实权有官位也是领俸禄的,如果封赏大量的散官勋官,会出现很多官员不干事净领钱,严重拖垮朝廷财政。

因此对于散官和勋官的封赏,二人的意见一致,既只封赏那些没有作为且又有极高资历的老臣,现有的实权官员绝不封赏,顶多是赐爵。

这样就能把那些不好安排的老臣从实权官职里排除出去,只给予他们崇高的地位和荣誉,却没有实质权力。

如此一来,便能够方便那些年轻有才能,却缺乏资历的官员可以替补上位。

在制度上依旧沿用三公九卿。

只是三公九卿不掌实权,虽然不是散官之流,却属于荣耀职务。

真正的实权将权归尚监、门下寺。

很多人以为三省六部制度是从隋唐时期开始,但实际上早在汉末魏晋时期,它就已经出现。

比如尚书省就是汉代尚省为汉武帝时期的中尚书,曹操当魏王之后建立中书监,门下省则来源于东汉时期的侍中寺,西晋改为门下省。

可以说我们在汉末时常能够看到的某某尚书、某某侍中,其实就是君主的军事和政治参谋,他们的存在也构成了三省六部的雏形。

因此在不取消原有的三公九卿制度的情况下,刘备集团依旧是按照汉朝固有制度,建立起了三省的政治形态。

只不过原来的三省权力没有那么大,直到汉末权力才大起来。

所以诸葛亮和沉晨现在的改制,就不是推翻三公九卿制度改为三省六部制,而是提高了三省的权力,令其承担起政治架构的任务。

其中三省的长官分别为尚丞、门下卿,分别掌握执行国家重要政令,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书,负责审核皇帝发布的诏台发布的国家政令等。

职能大体与隋唐三省相当。

其最高长官位在三公之下,九卿之上,属于丞相的副手,可以算是副相。三省又有左右仆射,位在九卿之下,众官之上。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在三部门下还有尚秘、门下史,承担起三个部门的日常运作以及长官参谋的任务。

如此就建立了一个脱离三公九卿的高效率运作政府。

全国事务集中在三个部门,由皇帝、丞相以及诸多副相一起决策,商议,从而更快把命令传达下去。

诸葛亮是公认的丞相人选,不过他在名单里把丞相位置推给了沉晨。

沉晨懒得拒绝,反正到了刘备那刘备也会划去,又会把诸葛亮的名字添上,这就无所谓了。

他瞟了眼诸葛亮现在在写的名录,笑着说道:“兄长只让自己担任尚书令,而让我做丞相,你莫不是把大王和我当傻子不成。”

诸葛亮无奈地看了他一眼,说道:“你亦是丞相之才,有何当不得。”

“我可不想当丞相,你写呗,能过就算我输。”

沉晨耸耸肩。

诸葛亮就说道:“天色晚了,你还不回府邸?”

“你看,急了急了。”

沉晨开玩笑道:“兄长,有的时候得认命。”

诸葛亮就更加无奈了,说道:“那你今日来寻我,总不会是来与我闲聊的吧。”

“自然不是。”

沉晨就认真起来,严肃地看着他道:“兄长,你知道九品中正制吗?”

“嗯。”

诸葛亮点点头:“是去年曹丕让陈群定制,今年曹魏那边颁布的选官制度,据说此法取代了察举。”

“察举制度基本上已经被大世家门阀操纵,他们垄断了入仕途径,再沿用下去意义已经不大,曹丕是个聪明人,用新的选官制度取代旧制度,可比改革旧制度要容易得多。”

沉晨沉声道:“而且察举制度会导致中小世家和地方有实力的豪强及寒门子弟缺少入仕途径,但九品中正制度后,中小世家与豪强寒门就都能为官,这大大缓解了曹魏与地方中小世家豪强寒门的矛盾,更能换取大世家、中小世家以及豪强寒门的支持。”

诸葛亮略微思索,然后赞同道:“不错,原来的察举制选拔的人才很少,往往被大世家门阀垄断。现在九品中正之后,大世家门阀往往占据上上品,其余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可以由其余中小世家豪强寒门瓜分,如此人人都有官做,确实让曹魏得到了士族支持。”

“但是百姓不如牛马啊。”

沉晨叹息了一句。

九品正中制实际上就是士族的狂欢。

汉代察举制度每年每州也就出一个孝廉和茂才,加上三公、监察御史、司隶、州牧,岁举茂才各一人,以及每郡郡选的孝廉一名,每年全国孝廉加茂才只有一百多人。

一百多人自然是不够分的,所以察举制度基本上全由世家大族垄断,汉末看各路诸侯以及他们手底下的人才就知道了,几乎少有孝廉茂才出身。

因而继续沿用察举制度的话,会导致缺乏入仕途径的中小世家地方豪强以及寒门子弟十分不满,就有可能威胁到曹魏统治。

但九品中正制度一出,所有士族就都能出仕了,那自然士族就全都支持曹魏,大大缓解了曹魏与士族矛盾。

只是弊端也很明显。

满朝全是士族,士族德性谁都知道。

家族利益至上。

只要我能够继续当官保障家族利益,谁当皇帝?我无所谓。

所以司马家篡魏的时候,士族全都不做声。

诸葛亮摇摇头:“曹魏重用士族,北方士族必然全力支持他,即便百姓过得苦,恐怕也难以动摇其根基了。”

“嗯。”

沉晨说道:“所以我们也必须要与时俱进,改变察举制度,推选出新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诸葛亮诧异地看着他道:“晓卿莫不是也想九品中正?你不是素来以打压士族,扶持寒门以及底层百姓为主吗?”

“自然不是九品中正。”

沉晨说道:“我打算用科举制。”

“科举?”

“是的,算是考核制度,每郡分为乡试、郡试、州试、殿试,过郡试者便可为官。”

“那考核的内容又是什么呢?”

“以七经、《诸子言》、《沉氏经》为题,考察经义。又以治理乡县为题,考察实干。再以当前政治问题,考察策论。最后自然是亲自面试,考察其品德才能。”

“听起来似乎是不错,可这似乎依旧是在扶持士族吧。”

诸葛亮皱起眉头。

沉晨说的科举制度与后来的科举制度自然不同,后来的科举制度变得很虚,出题也是高深莫测云里雾里。

而现在他提出的科举制度很简单,其实就是考察人的文学水平和治理能力。

一旦通过了,就能够立即出仕为官,治理地方。

比如考察经义,就像当初刘表校考邓洪一样,让邓洪解释经义当中的道理,邓洪才能一般,所以答得水平有限,从这里就能看出一个人的经义治得怎么样。

还有治理乡县,就如同刘备让庞统当某地县令考察其能力一样,只不过是把庞统面临的问题摆在了考生面前,由考生门在纸上解决。

因此沉晨提出的科举制依旧是结合汉代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办法,并不是像后来明清科举那么复杂而又虚无缥缈。

简单来说,就是实干为主,能力至上。

问题在于如果想参加科举制度,首先你得是个有知识水平的人。

而在汉末,底层百姓是很难读书的,只有世家权贵、豪强寒门子弟才有学习知识的途径。

因而这科举制度,依旧是与九品中正制一样,令士族为官,底层百姓无缘入仕。

然而沉晨却摇摇头道:“不,虽然眼下确实是选拔的士族,但不像九品中正制,完全杜绝了底层百姓入仕,兄长想想,现阶段确实是士族入仕居多,可只要我们在各乡县推广教育,设立乡学,总归是有黔首子弟能读出书来,未来就能打破世家垄断。”

“这样吗?”

诸葛亮思索着,然后赞同地点点头:“晓卿目光确实长远啊。”

“而且目前扶持士族入仕好处太多。”

沉晨一一分析道:“一是缓解我们与士族之间的矛盾,二来因士族掌握教育和知识,人才确实远远多于底层百姓。所以要想国家昌盛,不能够完全杜绝士族,只能普及教育,等将来几十年上百年之后,令底层百姓出更多的人才。”

刘备集团与南方士族的矛盾太尖锐了,而北方士族又团结在一起帮助曹魏,这样下去刘备集团内部有士族拖后腿,曹魏集团则有士族全力支持,此消彼长,将来恐怕危在旦夕。

唯有缓和与士族矛盾,扶持士族为官,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而科举制就是解决的办法。

因为现阶段底层百姓几乎很难读书,即便是明清时期,读书人都得小有家产,才能够维持一个不事生产专心学习的人十年寒窗一朝高中,何况生产力较为低下的汉代。

所以科举制的出现威胁不到士族,反而会成为中小士族以及豪强寒门的入仕途径,自然不会被他们反对。

只是目光要放长远。

九品正中是完全杜绝了底层百姓入仕。

但科举制人人可以参加,只要你国家昌盛起来,耐心发展基层教育,那么总有一天底层百姓识字率和文化水平上来,就能够打破世家垄断。

因此从短期利益考量,科举制可以缓解士族矛盾,从长远眼光来看,科举制未来能够吸引底层人才加入。

这也是为什么隋唐时期科举制依旧被世家门阀控制,但到了宋明清时期,世家门阀却已经不在,底层百姓出身的人能够取代他们的缘故。

之后沉晨和诸葛亮又聊了一些细节。

比如考核内容,增设的官府部门机构,还有目前官位品秩的问题。

官员分为多少石实在太笼统。

沉晨认为应该官分九品,将九至六品分为乡县级,六至三品为州郡级,二到一品为国级。

为什么六品会出现乡县和州郡呢?

因为六品县官对应的是京畿县令,自然要高配,就像汉代的洛阳令不是常规的六百石,而是千石一个道理,所以品秩较高。

其余丞相为正一品,三公为从一品。三省主官副相为正二品,九卿为从二品。三省左右仆射以及州府长官就是正三品,他们下方还有副手就是从三品。

武官那边则由大将军为正一品,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为从一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为正二品,四镇四征为从二品,依此类推。

这样上述这些官员对应的是原来汉朝秩万石(一品)、秩中二千石(二品)、秩真二千石(三品)等职务。而郡守就是正四品,普通杂号将军也是正四品,对应的是原来两千石的职务。

也就是把原来的秩多少石分出正品和从品出来,给主官加上副手,分主官的权力,同时也能够把官员细分划出他们应执掌的主权。

诸葛亮觉得沉晨说的很有道理,便一一记下。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七月,他们都在准备刘备的登基仪式。

除了核定百官以外,还要邀请四方使者,制定新的礼仪规则,核查各地民生,加上本就需要治理的国家,要做的事情太多,也需要更多的时间。

因为今年年初沉晨就增设了好几个新的部门,分别为监察院,御史台,三公所等,收回了县令、州府的死刑权,死刑归于中央。

职能部门一多,需要的官吏自然也更多,大量的事物短时间内堆积到中央头上,自然会令政务不能够迅速处理。

所以今年到现在以来,诸葛亮的事物还是无比繁忙,没有片刻得到歇息。

好在有沉晨、庞统、法正、贾诩他们协助,不然的话又要他一个人操劳国事,恐怕要跟历史上那样,一个人带着一州之地艰难前行,最终疲惫而死。

之后一个月,诸葛亮和沉晨就一起把所有办好的事情进行汇总,拟定好了名单,确定好了所有官府职能,这才向刘备汇报。

到了这个地步其实准备的东西也全都齐全了,或者说只要刘备有需要,哪怕是去年提出,一个月内登基都行。

但事情一定要慢。

慢了就能把目前南方国内事务先处理好,如民生问题、经济问题、军事问题等等。

而且拖延时间还能够阻拦刘备北伐的脚步。

现在南方才刚平定江东,需要的是治理而不是打仗,因此这种事情也快不得。

不过经过长达八个月的准备时间,到八月份的时候,他们就完善了所有细节,最终刘备裁定,除了一些名单人员经过他重新更改以外,于建安二十六年八月底,正式举行登基仪式。

UU文学推荐阅读: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水浒传之我是林冲时空搅屎棍综武:之大秦仙朝开局死囚,闹翻红楼不见长安红楼:武震天下汉末:帝国宏图三国秘事王室的弃儿慈悲大陆战记琴师好风流三国之风起南疆穿越后,我带兵在古代嘎嘎乱杀器焰嚣张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反派,开局路遇女频剧情明末之木匠天子我在大明当暴君三国秘事第四部抗日之铁血狂兵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虚构三国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璜台志穿越异界开局患上了失忆症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应如妖似魔大明商业帝国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大国相我本秀才:开局入赘江南门阀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三国:争霸天下,我在江东崛起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白山黑水:我乃十二当家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我在古代当土匪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
UU文学最新小说: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