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话说唐主李洛,统十万大军御驾亲征东瀛行省,如此动静,哪里能瞒得过江北耳目?唐军一动,早有驿站快马疾驰大都,禀报给那北国之主忽必烈知晓。

此时的大都,大雪漫天。虽说年关之际快要过年,可蒙古贵人近年越发不耐汉家元旦(春节),以至于大都全无过节气氛。

甚至,鞑主并未像往年那样,在此时准备新春。就连往年的过节官衙封印之令,中书省也没有下达。

因为,忽必烈和朝廷在腊月十六就已经过年了,用的是蒙古年历,比汉家过年提前了整整半个月!

也就是说,现在虽然还没过年,可按照蒙古年历,已经是至元二十四年了。

忽必烈和元廷廷已经抛弃汉家历法了啊。

这还是小事么?

所谓一叶知秋。此举不禁令汉官们愁云惨淡,个个愀然不乐,也全无过年气氛。

这事情不是明摆着么?大汗越发排斥汉化了。

就连一直支持汉法的太子,也开始对汉法汉臣冷淡,而越来越亲近蒙古色目大臣。

整个北国,蒙古旧俗完全压过了汉法。

尤其是大汗西征大胜之后,西边来了很多蒙古色目贵人到大都,朝中要职,地方肥缺,几乎都让这些新来者占据。这导致汉官越发失势。

可朝廷虽然对汉官冷淡,却对汉军仍然重视。大汗回到大都后,多次检阅汉军,赏赐丰厚,很多汉将还在西边赏赐了牧场。

更让汉官们惊愕的是,大汗前次还下令所有汉军髡头辫发,赏赐汉将国名(蒙古姓名),赐予他们十户那颜,百户那颜,甚至千户那颜的出身。

之前,虽然不少汉官汉将自己髡头辫发,取用国名,可毕竟只有小半。大部分汉军将士,还是用的汉名束发。

可是这次,大汗竟然大规模的赏赐“国名”,强令留辫。

旬月之间,三十万汉军就全部剃发留辫,别说大将,就是什长百长,也都有了“国名”。

汉军中虽然一直有蒙古色目达鲁花赤监督,可本来也只是零星数人。但近日汉军中派驻了不少蒙古色目将领,与汉将同掌各级兵权,竟然到了百户一级!

不过,汉军的待遇也好了不少,跟随西征的将士还分了金银牛羊,这可是从未有过的。

这还不算,就在两日前,就连汉军的名字,都变成了什么“哲里木军”和“克尔钦军”。

没错,大汗把三十万汉军一分为二,改名叫“哲里木军”和“克尔钦军”!

哲里木,蒙古话的意思是忠诚,哲里木军也就是忠诚之军的意思。

克尔钦,意为锐利和箭手,克尔钦军也就是精锐之师的意思。

克尔钦军以河北,西北汉军为主,的确更加彪悍,比蒙古色目兵马也差不了多少。

相比之下,哲里木军虽然比南方汉军强,却比不上克尔钦军。

这可不是小事!

这说明,名义上汉军都不存在了啊。

汉官们怎么能不惊惧?可他们完全无法阻止日益失势的局面,只能眼睁睁看着多年来好不容易得来的一些汉化成果,全部一朝尽丧。

“咚—咚——”

大雪之中,大都城的钟声悠悠敲响,百官们潮水般涌向柩星们,参加大朝。

有意思的是,汉官们明显受到了冷落。

礼部尚书留梦炎脚下一滑,差点摔倒雪中,边上的中书省参政叶李一把扶住他,“忠斋公,小心呐。”

留梦炎苦笑一声,“小心何用?倒在雪中还能爬起来,可倒在朝中,就再无容身之地了。时局如此,我等该当如何啊。”

叶李举头,迎着大雪看着高大巍峨的城门,叹息道:“圣上总是圣明的,走一步算一步吧。”

工部侍郎谢昌元快走两步,小声道:“忠斋公,今日上朝,我等只做庙中的泥胎木偶,不能再有上奏了,以免朝中侧目啊。”

留梦炎是如今年纪最老的汉官,又做过宋朝宰相,所以现在是汉官之首。

留梦炎摇头,神色萧瑟的说道:“老夫,夫复何言?如今人微言轻,失爱于朝,千言万语,不如一缄。”

他指指南边,“伪唐李洛伤了圣上的心,也害了我等呐。”

都省参议王积翁也靠过来,趁着还没进宫,赶紧对留梦炎说道:“忠斋公,今日真保持沉默么?”

留梦炎不答,摇头不语。

忽然,一阵狂风卷来,吹掉前面一个汉将王镐的帽子,露出刮得精光的脑袋,和两条细细的小辫子。

不过,这王镐已经不叫王镐了,他已经被赐名叫伊拉兀兰。伊拉,大的意思。兀兰,红色之意。因为王镐长了一张大红脸,就被赐名伊拉兀兰。

王镐,不,是伊拉兀兰,他的帽子被吹掉后,不慌不忙的捡起来戴上,还略带轻蔑的瞟了瞟留梦炎等文官,似乎有点得意的摸摸小辫子。

完全不觉得髡头有碍观瞻。

“哼,一介武夫而已,去西域立了点功劳,剃了头,改了名,就敢目中无人。”王积翁冷哼一声道。

但是他怕伊拉兀兰听到,也不敢高声,嗓门压得很低。

可是这一幕,加上王积翁的话,顿时如同一道闪电从脑中划过,让留梦炎忽然想到一个改善处境的绝妙主意。

但这个主意却也吓了他自己一跳。

因为实在是太大胆了些。

留梦炎心中挣扎无比,不知道究竟要不要这么做,就算做了,又有没有效果。

可起码,能够体察大汗之意,挽回大汗对自己,对汉官的信重,这才是最要紧的。

留梦炎心思恍惚,七上八下,踩在雪上像踩着棉花。直到随着人流进入大明宫,他才咬牙做了决定。

干了!

“大汗驾到!”随着怯薛侍卫的唱喝,数百大臣刚刚站好位置,忽必烈就龙骧虎步的登上宝座。

“奴才(臣等)拜见大汗(圣上)!突猛那所拉图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了身子吧!”忽必烈拥抱般张开双臂,特有的浑厚嗓音响起。

忽必烈的精神很好,虽然胡子白了,却仍然一副龙精虎猛的样子,要知道,他历史上还能当七八年皇帝,离驾崩的日子早得很。

因为西征大胜,不到一年就再次一统大蒙古国,所以就算得知李洛征日的消息,他也并没有多少怒火。

哪怕李洛将日国抢到手,他现在也不是特别在意了。

“大汗,叛贼李洛亲自去打东瀛,奴才以为,东瀛已经保不住了。可大元不能什么都不做,让这头豺狼以为大元没了办法。”中书省左丞相桑哥出列奏道。

他是深恨李洛的。因为他的亲兄弟就死在李洛手里。

忽必烈淡淡道:“那你说说,大元该如何对付这条豺狼?”

眼下,他拿李洛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了。

李洛一统南方,是他意料之中的事,他不奇怪。可李洛却在南方搞什么均田令,摊丁入亩,改土归流,就让他觉得事态难以控制了。

这个叛臣,是要发动奴隶,来要主人的命。

这是只有被毛兀思婆诅咒的人,才会干的事。

可是他不得不承认,李洛这招很厉害,此人打仗是个大大的将才,这理政也是一个鬼才。

忽必烈恨李洛,但同时也欣赏李洛的手段。

在他心里,李洛已经成为一个值得他全力以赴的强大敌人。伪唐,是比金国和宋国更强大的对手。

上次,他派侍卫带着旱獭去南方,精心策划了传播大疫的一步棋,本来打算在临安在来一场“汴京大疫”,毁掉伪唐的气运和民心。

谁知,几个精于此道的侍卫到临安不久就被抓获,几天之后就被凌迟处死。

真是可惜啊,这步棋还没发力,就废了。

难道,桑哥也有什么好的主意?

满殿大臣一起看向桑哥,不知道在李洛占据大理,封锁江海的情况下,如何对付李洛。

大元本来就主力犹存,如今大蒙古国又已一统,兵威反而比南方未失时更强大。就凭好几十万蒙色铁骑,伪唐就绝非大元敌手。要是伪唐过江北伐,就算他们再多一倍火器,在平原上也必败无疑。

可问题是,李洛水师强大,他又不过江,能把他怎么办?

大元铁骑本来就在南方太吃亏,又过不了江,难以南下,怎么打?

却听桑哥继续说道:“大汗,奴才奏请,先和李洛伪唐议和……”

群臣轰的一下,都不敢置信的看向桑哥。

疯了么?大元如日中天,和叛臣李洛议和?

只有少数几位大臣,露出赞赏的微笑之色,其中就有伯颜和脱不合等大臣。

大多数人看向忽必烈,发现大汗竟然没有恼怒之色,相反,大汗还在…点头!

“…如今困扰大元者有二。一是大军难以南下平叛。二是难以及时得到南边的消息,因为南北势如水火,商船无法往来。要是暂时和贼子议和,起码商船可往来,就能交通消息,方便从容布置,分化瓦解。”

“第三,议和可迷惑伪唐,以为大元承认他们。第四,议和可以大挫伪唐民心战意。如对付赵宋一样。”

“不过,这议和关键在于,伪唐愿意纳贡多少。这称臣当然是必须,可纳贡少了也不成。”

众人一听,这才明白原来议和是这么回事,那的确是应该议和了。

不就是暂时承认伪唐么?只要伪唐称臣纳贡,那么不但会军心大挫,也给了朝廷分化瓦解的机会,起码朝廷既能收到纳贡,又能及时得到南方消息。

只要机会一到,平叛就更容易了。

一步妙棋啊,难怪大汗一点不生气。

谁知,忽必烈摇头道:“暂时和伪唐议和,也算是个不错的法子。可李洛不会称臣纳贡的。他既不会出一两银子,也不会称臣。桑哥,你把此人想的简单了。”

什么?

众大臣不解。李洛伪唐还有不愿意称臣纳贡的?难道他不希望就此得到大元的承认吗?

伯颜却出列说道:“大汗明见万里,李洛狼子野心,骄狂自大,在成为猎人箭下的野兽之前,他是不会向大元称臣纳贡的。不过,眼下却未必呀。”

忽必烈点头,苍狼般细长的眼睛露出一丝笑意,“你是说李洛已经出征,伪唐是伪后摄政,而伪后可能会议和,对大元称臣纳贡?”

他对崔秀宁并不了解。

伯颜道:“大汗英明,正是如此。伪后毕竟不是李洛,她是个女人,只要大元使者到了南方,说不定她巴不得称臣纳贡。等到李洛回来,就来不及了。”

“议和一成,只要称臣纳贡的事一敲定,就算到时李洛不认,那伪唐军心民心也大受打击。”

忽必烈“嗯”了一声,“那就派出使者,告诉那个女人,只要他们向大元称臣纳贡,两国就仿效蒙宋之例议和,约为君臣之国。此时,嗯,就交给翰林学士阿达礼去办。”

一个蒙古大臣出列道:“奴才遵旨,大汗放心就是,奴才去了伪唐,就算不能让他们称臣纳贡,起码也要探到他们的虚实。”

阿达礼虽是蒙古官员,却懂汉话,为人又精细,是个合适的人选。

可是汉官么却都是心中冰凉。

出使之事,向来是礼部的差事,一般都是汉官来干。可是如今竟然和礼部全无关系!

礼部尚书留梦炎顿时感到一阵眩晕,大汗完全不信任他,不信任汉人文官了。

桑哥继续奏道:“大汗,议和是一步,是文棋。但武棋也要下。奴才以为,是不是从南阳攻打襄阳?”

伯颜立刻反对:“不可!襄阳三面环水,东边是数百里丘陵,北边是大山,加上城池坚固,护城河宽如汉水,当年宋军孱弱,我大元有水师,尚且打了六年,吕文焕投降才拿下来。”

“眼下,叛军之强不是宋军可比,而水师更强,可我大元反而没了水师。这要是打襄阳,要打多少年?十年?八年?襄阳太难打了,不值。”

忽必烈也道:“不要打襄阳,那是赔本的买卖。”

襄阳号称天下第一坚城。那样的地方对蒙古大军太不友善了。别说打,就算把兵马开过去都难。当年史天泽从南阳下襄阳,途中可是吃够了苦头。要是从东往西走,光渡过连绵不断的丘陵,就能让战马受不了。

他宁愿从吐蕃打大理,也不愿意打襄阳。

“圣上,奴才有本上奏!”攒够了勇气的留梦炎,终于咬牙站了出来。

什么?奴才?

文武百官一起看向留梦炎,大为不解。他不是汉臣么?为何自称奴才?汉臣自称臣啊。

所谓本族自称奴才,汉臣自称臣的风俗,来源于契丹辽国。辽国实行南北院汉官和契丹官吏双重制度,契丹官自称奴,汉官自称臣。这是用称奴和称臣区分内外的开始。

到了“我大元”,蒙古色目官员自称奴。可问题是,这奴才不是你想自称就自称的,而是一种身份,自称奴的大臣,都是有“根脚”的。资格老的,可以自称“老奴”。

所以,让汉官自称臣,绝对不是出于尊重,而是区别内外亲疏。辽国,元朝,以及后世的满清,皆是如此(金朝反而不是),可说源远流长,并非满清独创。

此时,众人听见留梦炎突然自称奴才,都是侧目而视,就是王积翁和孔洙等汉官,也愣住了。

留梦炎失心疯了么?

却听留梦炎大声道:“大汗,我国国号为元,元者,一也,始也,统也。而我大元国俗之美,足以称元。可如今,北方汉人,仍然多束发右衽,与国俗大异,衣冠异,则心疏远,隔阂自生,不利于我大元混一天下四海之心呐。”

“奴才恳请大汗下诏,统一衣冠,光大国俗,则北地汉人,将心向大元,近乎国族,皆为大元赤子。”

王积翁和孔洙,叶李等汉官下巴都要惊掉了。留梦炎竟然上奏皇帝让所有汉人剃发易服!

虽然的确不少汉人主动剃发易服用蒙名,可毕竟不是大多数。留梦炎这么干,那是要让北地所有汉人全部剃发易服,全面胡化,这还得了?

“大汗,不可!”谢昌元狠狠扫了留梦炎一眼,大着胆子说道:“大元以国族为本,汉人甘心辅助,主次分别,轻重有别也。要是汉人都国俗,那国族之尊贵,何以彰显?”

他反对的理由很巧妙,就是蒙古人高贵,当然要用“胡俗”来彰显不同。要是汉人都剃发易服,改用胡名,那就蒙汉不分,大家都一样,还如何体现蒙古国族的高贵不同呢?

谢昌元自以为自己的理由能反驳留梦炎,可当他看见大汗对他射来凌厉的目光时,顿时心中惊骇。

大汗赞成留梦炎的意思!

说不定大汗早就在等着有汉官主动奏请这么干!

再想起之前大汗将汉军改名为“哲里木军””和“克尔钦军”,以及令所有汉军将士髡头辫发的事,他哪里还不明白大汗的心思?

留梦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么干,是揣摩到圣意,主动迎合皇帝啊!

一念至此,谢昌元大冷天的立刻一身冷汗,可他仍然硬着头皮说道:“大汗,留梦炎此言荒诞,请大汗治罪!”

大朝之前,他还把留梦炎当成汉官之首,以其马首是瞻。可是如今,他恨不得杀了留梦炎。

蠢啊,何其愚也!自己等人怎么就相信了留梦炎?他之前是宋朝宰相,却主动献城投降,如此鲜廉寡耻之人,能有什么节操?

忽必烈带有杀意的目光扫了谢元昌一眼,心里冷笑道:“你那点心思,以为朕不知道?什么国族尊贵,你只不过是想保住汉人衣冠罢了。”

没错,他已经铁了心要强令汉人剃发易服,统一大元衣冠,硬生生掐灭汉人的异心。当年嬴政书同文干成了,他也能。

只有这样,多年之后汉人才会更听话,更顺服。这个道理,他之前不是不懂,可为了圣天子的气度和脸面,他不好这么干,也觉得没必要。

可如今,北地越来越多的汉人心向伪唐,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们,终究和大元不是一条心啊。汉人说的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既然如此,他还顾忌什么?就算汉人反抗,也要这么干。

这么干当然有坏处,汉人一定会反抗。可好处更大。他反复权衡利弊,觉得干的好处更大,也更长远。

先在汉军身上操刀,就是试探一下。结果他很满意。汉军被改为“哲里木军””和“克尔钦军”,三十万将士全部髡头辫发,可敢于反抗的并不多。

而且很明显,汉军改名留辫后,士气好像更旺盛了些。当然,他也改善了汉军的待遇。

汉军没问题,汉人反抗又有何用?敢造反的杀了,剩下的就老实了。这其中,一定会有很多人死心塌地的效忠大元,让他获得更多的可靠兵马。

“大汗,留梦炎说的好,是个好汉官。”枢密院使伯颜首先出列赞同。他是忽必烈心腹,当然知道大汗的心意。

桑哥和安童等心腹大臣,也都明白,纷纷出列夸赞留梦炎,说留梦炎是个好汉官,出了个好主意。

没有追究留梦炎自称奴才的事。

而反对的谢元昌,却脸色苍白的戳在那里。他求助的看向王积翁等人,希望他们出言反对。

王积翁和叶李等大臣心中苦涩,可是他们现在都知道了皇帝的心思,如何敢出言反对?

再说,反对有用么?

忽必烈装模作样的想想,淡淡说道:“你们觉得,留梦炎所奏之事,真的可行么?”

伯颜道:“大汗,留梦炎这是老成谋国之言,说的是老牧人那样有道理的话啊。奴才以为,大汗可准了他。”

忽必烈似笑非笑的看向太子真金,“太子,你觉得呢?”

真金太子受父汗影响,也为了不让父汗生厌,早开始疏远汉法汉官。他出列说道:“父汗,儿臣认为,汉人不化,衣冠不同,如何能彰显大元一统之心呢?儿臣认为留梦炎说的有道理。”

忽必烈微微一笑,又看向国子监祭酒,曾经的衍圣公孔洙,“孔先生,你说呢?”他目光炯炯的盯着孔洙,让孔洙感觉犹如泰山压顶。

“圣上,臣…臣以为…”孔洙期期艾艾,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臣以为,留梦炎…之言…老成谋国,善!”

忽必烈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下诏,令北地汉人,一体依从国俗,变异衣冠姓氏,一如国族,不分彼此,俱为大元赤子!”

“留梦炎,你此策不错,就入中书省,任中书左丞,参赞政事。”

留梦炎知道自己赌对了,他激动万分的下拜叩道:“大汗英明,奴才谢大汗,突猛那所拉图嘎(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二天,一道震惊北国的诏书颁布下来,顿时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PS:今晚就到这了。满地打滚求支持,月票,推荐票,订阅,呜呜~天冷了没温暖啊,天天为大家祈福,晚安!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