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洪武二年七月二十五,唐廷大内御前军议。

御前军议是制度化的唐廷最高军事会议,由天子亲自主持。

按照唐国制度,军令部门是军师府,军政部门是兵部。但参加御前军议的除了军师府太尉和兵部堂官之外,还有政事堂三相公。

今日的御前军议,有文天祥、陈淑桢、江钧三位军师府太尉,林必举、杨汉明、崔牧三位政事堂宰执,以及兵部尚书都烈、侍郎乌图。

加上李洛和崔秀宁,共十人。

“要想恢复中原,必须先恢复关中。要想恢复关中,必先恢复汉中。”这是李洛对军师府的几个太尉说过的话。

这句话,文天祥是格外赞成的。

为何要先恢复关中?

因为北方之地,唯有关中真正可守!

如果先渡江恢复江北河南,那么如何对付元军在江北的骑兵重兵集团?

北方元军和被消灭的南方元军,其实是两个概念。

南方元军以汉奸军为主,土司蛮兵为辅,蒙古色目骑兵最少。元廷在南方损失了七十万大军,看似元气大伤,可损失的主要是汉奸军,土司军,蒲甘仆从军,以及大理军和吐蕃军,辽东部族军。

而作为元军核心主力的蒙古色目骑兵,损失不过数万人。

可唐军的主要伤亡,就是这数万蒙古色目骑兵造成的。

但北方呢?还有好几十万蒙古色目骑兵。

尤其是元廷统一大蒙古国后,蒙古色目骑兵超过七十万,光在中国北方就有四十万精骑。

匈奴帝国和秃厥帝国,都曾拥有几十万骑兵,和强盛的汉唐鏖战百年。而蒙元显然比匈奴和秃厥更强大。

唐军如今已经有六万火器兵,九万骑兵,其中降唐的一万蒙古色目骑兵,还驻扎在瀛州,李洛还不放心让他们和元军作战。

本土不能一点骑兵不留吧?能用来北伐作战的骑兵,最多七万人。就这七万能用来北伐的骑兵,骑射还比不过元军骑兵。

六万火器兵,能用来北伐的,也不过五万人。

除此之外就是传统步兵和水师。水师不能上岸作战,步兵还要留十五万兵马镇守本土十五州。

也就是说,唐军北伐的最大兵力是四十多万,只有北方元军的一半。

而用来克制元军骑兵重兵集团的,只能是五万火器兵。就这几万火器兵,已经消耗了唐国所有的火药产能。

尤其是硝的来源和提纯,太限制产量了。

事实上,南方大战结束这么久了,可唐军积累的火药,仍然不到两百万斤,平均每个火器兵三十斤药。

一个兵三十斤药什么概念?

最多作战几个月火药就会告罄!

而且火器兵对于后勤的依赖太大,移动速度太慢。在骑兵占优势的北方平原,与规模巨大,机动快捷的元军骑兵作战,风险真的太大了、

元军吃了那么多次火器的亏,不可能再傻乎乎的用骑兵冲锋了。那么火器兵的战果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好,作战难度会成倍增加。

倘若元军骑兵采用骚扰和封锁的战术,以步军为主的唐军在平原地带能耗多久?

不分兵,移动速度更慢,顾头不顾尾,而且很难完成战术战略计划。可一旦分兵,就会被拥有机动优势和地利的元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所以,在没有明显军事优势的情况下恢复江北,很难守得住。就算打下来,也无法建立稳固的地方政权。

就算元军打不过,还不能跑吗?你今天设置的一个郡县,说不定明天就被来去如风的元军骑兵回来干掉。

怎么破?

朱元璋之所以光明正大的渡江北伐,是因为当时明军拥有大量骑兵,相比元末骑射生疏的腐朽军队已经拥有压倒性的优势,而且当时的元军还自相残杀,不顾明军北伐仍然窝里斗。

李洛凭什么敢这么干?

就算唐军打的顺利,西域的元军也会源源不断的抽调过来,元军也可驱使更多的汉人当炮灰,消耗唐军的火药。

一旦陷入江北平原的泥潭,来一次大败,新生的唐国就可能万劫不复。

风险太大,他不敢赌。

所以,只能先恢复关中。

关中表里山河,金城千里,拥有潼关、武关、大散关、萧关四大险关,故称关中。

关中自古以来就是以高屋建瓴之态,易守难攻之势,虎视天下,布武四方,周秦汉隋唐以此为基,遂成霸业。

打下关中,控制四关,利用关中的地形,立刻就能打破僵局,盘活满盘棋!而且,关中汉人善骑者多,还有大量牧场,拿下关中,就能组建十万骑兵!

如今,关中四大关,除了武关在唐军之手,其他三关都在元军之手。加上元廷在关中布置十几万大军,要想攻下关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尤其是汉中和大散关在元军手中,以南攻北的图谋关中,地利上实在太吃亏了,哪怕以数倍兵力优势,也难以占到便宜。

所谓金城之险,可不是说说的。

汉中本来是川蜀的一部分,可忽必烈占领中原后,敏锐的发现了汉中的重要,就故意把汉中划给了陕西,使得陕西更是固若金汤。

现在汉中和大散关都在元军手里,只能智取。

“梓童,你来说说元廷的最新情势。”李洛对崔秀宁说道。

崔秀宁打开一个册子,对众人说道:

“元廷北方治下,户部统计的农牧户人口(主要纳税人口)四百八十余万。诸色户籍人口五十余万。官奴和投下私奴八百三十余万,军户人口三百六十余万,流民估计在四百万到五百万,不算辽东诸部,元廷北方共有人口大约两千两百万。”

崔秀宁说到这里,众人脸色都有些难看了。

蒙元没有占领北方时,北方有五千多万人口。现在才两千万出头,就这还包括了蒙古色目人。这么说来,北方汉人包括流民奴隶不到两千万了。

损失了三四千万人口!减少大半!

更可笑的是,户部的纳税农户人口,只有四百多万!而户部不作为纳税人口统计的奴隶却有八百多万!流民也有四五百万!

这算什么事?

可纳税的“自由民”只有四百多万,是不是意味着元廷的收入很少呢?

非也。

恰恰相反。元廷的收入不但不少,而且很多!

这就是元朝的特别之处。

因为,那么多奴隶,也是有产出的,而且他们的产出,绝大部分要上缴。奴隶做牛做马的劳碌,想偷懒是不可能的事,产出能少得了?

只是,不作为朝廷户部的正税罢了。

崔秀宁继续说道:“原四大汗国领地,大概有人口三千二百万。这是元廷户部最新统计的数目,未必准确。这些人口,绝大多数是色目人,少数是蒙古人。”

“加上高丽四百万,辽东四大兀鲁斯两百多万,元廷控制的人口数量,当在六千万左右。”

六千万,比起唐国如今十五州的七千万要少。而且元廷的六千万人口,原四大汗国还占了大半,还包括了高丽人。

起码人口上,唐国占据明显优势了。

“兵力上,元廷还能调动一百四十万大军。不过,有三十万骑兵在原四大汗国。北方兵马八十万,高丽兵十万,辽东四大兀鲁斯还有二十万。”

“我军暂时不用管西方元军,辽东军和高丽军,只管北方元廷直接掌握下的八十万大军就成。”

“这八十万人,蒙古骑兵十五万,色目骑兵二十六万,克尔钦军(西北河北汉军)十四万,哲里木军(河南齐鲁汉军)十七万,新汉军九万。”

“关中本来元军不多,可近期元廷一直在增兵关中,如今关中已经有元军十五万。蒙古色目骑兵七万,克尔钦军五万,哲里木军三万。越拖下去,关中的元军就越多。”

崔秀宁说完,总结道:“总之,关中不好打,但打下来能守得住。江北也不好打,打下来也站不稳。”

李洛道:“打关中,是大略所在,无需再议。你们说说,如何隐瞒元廷?”

“在长江和沿海虚张声势,做出渡江或登陆姿态,朕认为很难瞒得过元廷。”

从元廷一直持续增兵关中就知道,忽必烈很清楚李洛的战略目标,也知道唐军的软肋。

文天祥道:“那就真渡江,真登陆!干脆不要虚张声势,兵分三路真刀真枪的北伐!”

“等到关中到手,另外两路再撤回来。不过,这虽然是阳谋,损失却很大。”

陈淑桢和江钧也认为,真渡江,真登陆。

其实李洛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拿不到注意。很明显,这个打法会增加很多伤亡。

而且,另外两路还可能失败。

可是,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办法能拖住元军增援关中了。

李洛将几个太尉都这么说,也咬牙拿定了主意。

“那就这么干!水师运载十万人登陆齐鲁,威胁大都。长江水师掩护二十万人渡江攻打江北。十二万人攻打关中!”

“东路军肯定打不过,登陆之后就依托海岸防守。中路军不要分兵,拿出渡过淮河攻占洛阳的架势,牢牢钉住江北元军,不让他们增援关中。”

“文先生,中路军就交给你,元军要是仍然增援关中,就干脆拿下淮南。”

文天祥领命道:“遵旨!不过,中路军有二十万人,事关重大,臣请陛下调拨两万火器兵。不然,臣没有把握将大军带回江南。”

他的要求一点不过分。江北可是有元军骑兵重兵集团的,光淮南就有十万骑兵,汉军也有七八万。火器兵少了,步兵为主的唐军孤军深入,很容易大败。

为何中军军最多?因为面临的元军更强,还需要保持攻势一路北推,不然无法牵制元军不支援关中。

“准!拨你四个火器旅。”李洛毫不犹豫的答应文天祥。

“陈淑桢,东路军交给你。登陆之后防守即可,有海军舰炮支援,朕只给你一万火器兵。”

陈淑桢领命道:“遵旨!”

李洛道:“这西路军,朕就亲自出征,以五万人从武关经商洛,蓝田入关中。以七万人从剑门入汉中,攻占大散关。江钧,武关这路偏师就交给你,拨你一个火器旅,一万骑兵。”

“遵旨!”江钧也领了军令。

文天祥皱眉道:“陛下御驾亲征,攻坚克难,却只率领七万人,是不是太少了?万一有个闪失,那我大唐危矣!”

汉中很难打,大散关也不好打,作为皇帝只率领七万人攻打元军重兵防守的战略要地,实在太冒险了。

其他人也对李洛的冒险表示担忧。

杨汉明道:“请陛下增兵三万,各州驻军宁愿少一些,也不能让陛下冒险。”

李洛笑道:“十五个州只有十几万兵马留守,已经很空虚了,不宜再抽调兵马,以防海宋来袭。江陵的防守也不能马虎。再说,朕在汉中有两步暗棋,能派上用场。梓童,你说给诸卿听听。”

崔秀宁也笑了,“汉中有五万元军,主帅的幕僚青山,是大唐的人。”

青山?众人有点疑惑,一个幕僚,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不过想来,也觉得不会这么简单。

崔秀宁继续道:“他能否起到作用,还未可知。不过,汉中秦岭还有一支抗拒剃发的反元义军,早就暗中归唐。首领绰号汉中之虎,名叫唐牧,他有一万多兵马,我们的人在他军中帮他训练士卒。”

众人明白了。汉中元军主帅的幕僚青山是唐人,秦岭中的义军唐牧也暗中归唐。这两人一结合…的确能搞很多事!

汉中为何险要?因为扼守了川陕之间的褒斜古道。要想通过褒斜古道,就必须攻下汉中。

听到这些,他们心里就有底了。

“夏粮已经打了,守成还不错。足够几十万大军打几个月仗了。这次,大唐要真正定都…长安!”李洛信心满怀的说道。

“贺我大唐旗开得胜!一战收取关中!”众人一起站起来说道。

第二日,一道道密令飞出江陵城,整个唐军都开始调动,粮草火药开始运转。

民心高涨的唐国,如同一架巨大的战争机器,慢慢开动起来。

…………

八月十五,聚集在长江南岸的二十万大军,突然开始渡江。

这么大的动静,当然早就惊动了元军。元军大喜之下,立刻放弃北岸,让唐军从容渡江。

压根就没打算在北岸阻止唐军渡江!

目的很明显,先把以步兵为主的唐军放过来,好加以歼灭。

元军做梦都想南征,只可恨没有水师无法渡江。此时唐军主动大举北渡,他们高兴都来不及,哪里会阻止?

与此同行,唐军水师搜集大量商船,运载着十万唐军北上。元军惊喜连连,一边火速报告大都,一边准备大打出手。

同日,李洛亲率七万大军进入剑门关,直驱汉中。而江钧作为西路军偏师,率领五万兵马从武关北上。

华夏3984年,洪武二年八月中秋,唐廷兵分三路,大举攻元。自古以南伐北者,出师未有今日之盛也!

这是唐国第一次战略性主动进攻蒙元。因为出兵日期是在八月十五,所以史称“中秋北伐”。

没有下诏出征,没有发布檄文,看上去完全就是突然袭击的架势。

突然袭击当然做不到。可唐廷如此低调的大规模出兵,的确给元廷突然袭击的感觉。

唐军二十万大军花好了几天时间才过江,陈淑桢的大军也到了齐鲁海域。此时,李洛的大军还在剑门之北蜀道上缓慢行军。

而大都的忽必烈,已经接到奏报。

“哈哈哈,好好好!”忽必烈大笑,“李洛这个狼崽子不错,终于忍不住主动出来了。伯颜,除了汉中要死守之外,江北和腹里都让他们来!最好让他们深入几百里地!”

伯颜笑道:“奴才恭喜大汗!大汗一直等着李洛主动来,他果然就来了。”

安童也很高兴:“这北方就像是草原,我大元铁骑奔驰起来就像是白毛风,李洛还以为能像南方那样?大元在南方才多少铁骑?这次,一定要灭了他几十万大军!”

忽必烈却笑容一敛,“李洛应该会亲自领军攻打汉中。汉中扼守了四百里褒斜古道,兵马也不少,的确易守难攻。但,还是要增援。关中,不能丢!”

伯颜心领神会,安童却问道:“大汗,为何不干脆把李洛也放进关中,乘机灭了他?”

“你这个奴才啊,为何一点也不像你的祖父木华黎呢?”忽必烈有些恨其不争的说道,“关中是朕当年的根据之地,朕在关中十余年,深知关中之险要。”

“李洛要是攻占关中,封锁了潼关萧关,那大元铁骑就很难进去了。关中就真成了他嘴里的肉。关中被叛军掌握,那还得了么?那就是狼钻进了猎人的帐篷!”

“朕不怕他打江北,不怕他打大都。他骑兵少,打赢两仗也没用,扎不了根,无法派出官吏接管地方,迟早会败。但关中不一样,你明白了么?”

安童羞愧难当,赶紧跪下说道:“大汗的话,就像梦中的神启,就像大海般的智慧滋润了干涸的小溪,奴才感激的想要歌唱,羞愧的又想哭泣。”

伯颜道:“大汗,关中兵马不少,但奴才还是觉得不放心呐。河南江北的大军不能动,是不是传旨河东山西道(后世山西)的兵马,渡过黄河支援关中?”

河东山西道作为元廷“腹里”地区,驻扎了十几万兵马,光骑兵就有七万,要是南下关中,就万无一失了。

忽必烈皱眉,“只怕来不及了。陕西与河东之间的黄河,水流可是暴躁(湍急)的很,出了名的难渡。这圣旨传过去,再等他们渡过黄河天险,需要多少天?母牛都能下崽了。”

那时的黄河可不像后世,水量之大,不辩牛马。

伯颜默然不语。大汗说的不错,多半是来不及了。

不过,关中有十五万大军,汉中就有五万,大散关也在大元手里。叛军其实很难进入关中。

为了以防万一,也因为对李洛心存忌惮,忽必烈还是下旨给河东山西道的元军,让他们想办法尽快渡过黄河天险,支援关中,确保万无一失。

同时,忽必烈派出怯薛侍卫数人,飞驰关中,严旨告诫关中各将领,务必谨守关隘,不得擅自移动,以免为叛军所乘,中了奸计。

可以说,忽必烈的应对已经完美了。他甚至考虑到唐军用诡计赚取汉中,千里迢迢派侍卫去督导叮嘱。

……

汉中之北乃是秦岭,古来兵家之必争的褒斜古道,就在秦岭中蜿蜒而过。褒斜古道南起褒谷口,北到斜谷口,绵延四百余里。

过了褒斜古道,经过汉中,才能到达剑门。

褒斜古道据说是夏禹最早开凿的,非常古老,是秦蜀之间的主道,秦国灭蜀,就由此道入川。

此时距离褒谷口数十里的秦岭深处,险峻的西缺岭上,正有一处山寨冒出股股炊烟。

这就是名闻汉中,声震关中的“绿林大盗”汉中之虎唐牧的山寨。

唐牧是反元数年的义军,只是之前活动在巴山,人马不过千人。可是大半年前,元廷强制汉人剃发留辫,不甘屈服的陕西人认为“丢了先人”,纷纷起来反抗逃亡,使得汉中之虎唐牧的队伍滚雪球一般发展到数万人。

唐牧刚开始还镇压了几个豪强汉奸,抄了他们的存粮。可是和元军一打就输,只能大败后逃走。

正在途穷之际,忽然有自称唐国特使的人出现,建议他放弃巴山,占据秦岭的西缺岭。

唐牧早有投唐之意,顿时大喜。他听从唐国特使们的建议,率部占据西缺岭。

西缺岭显然是唐国特使精心挑选的地方,易守难攻。唐牧自从占了此处,元军多次围剿都铩羽而归。

而且唐国特使还帮助唐牧训练义军,大半年下来竟然让上万人的义军脱胎换骨般强大起来,已不是之前的乌合之众。

这还不算,唐牧还在神通广大的唐国特使的指引下,成功袭击了元军汉中军器匠造局,获得大量兵器,实力大涨。

现在,特使告诉他,终于要动手了。

山寨大厅中,此时坐了十几个汉子,当中浓眉大眼的汉子,正是汉中之虎唐牧。

他身边做得最近的三个人,都是面色白净的青年,就是所谓的唐国特使了。

“将军,算算时日,陛下应该快到葭萌关了。我们该动手抢占褒谷口了。”一个特使说道,“这几十里山路,我等怎么也要一天工夫才能赶到。”

“好!那末将就立刻点兵出发!”唐牧猛然站起。

另一个特使拊掌笑道:“将军忠义果敢,真乃大唐良将,等陛下一到,必受重用!”

唐牧笑道:“那就多承特使美言了。”

PS:哎,推荐票实在太少了,亲们方便的话投下推荐票啊,蟹蟹了。晚安!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