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陛下,户部员外郎钱选的奏疏。政事堂批复后,专门转呈陛下御览。”

已经升为御前参事的韦素,接到政事堂的一份奏疏,呈交给李洛。

李洛有些奇怪,政事堂批过的奏章,一般会每三天统一呈交皇帝或摄政皇后御览,只有特别紧急或重要的,才随时呈交。

钱选…只是个正五品的员外郎,刚刚有资格上奏章的品级,他的奏章为何会单独呈交?

事实上,李洛是知道钱选的,江南名士,湖州八俊之首,排名比赵孟頫更高,李洛后世还搞到过他的《洗马图》。

此人本是南宋朝臣,钱缪后裔,宋亡后归隐不仕蒙元,也是江南豪族士大夫。但因为配合均田令,没有被镇压。

钱选后来主动来江陵投效,而李洛正好在外出征,是崔秀宁接见了他,授予五品官位。

李洛很少在江陵主持政务,大多数日子在外主持军务,所以竟然没有召见过这个饮誉江南的名士。

所以,他虽知道钱选大名,却并不熟悉此人做派。

李洛打开钱选的奏疏看了一遍,笑道:“钱选说,朕寿辰大典礼仪有误,既不是《开元礼》,也不是《怨愤朝仪》,说这群臣舞蹈只有一次,不合天子圣寿礼仪。”

钱选的奏疏,指出了很多礼仪失误,希望今年冬至大朝会,不再失误。从奏疏看,钱选显然很有见地,才干不会差了。

韦素想了想,“这满朝文武,真正熟知先唐前宋礼仪的,除了文太尉,就是这钱选了。如今文太尉在关中,无法参与圣寿礼仪。不过,我大唐新朝,既不同于先唐,更不同于前宋,为何不能重定礼仪呢?”

李洛摇头:“钱选所言,也颇有道理。若礼仪不能承前启后,那这华夏之礼,不就能随意更改?如此,数百年后,到底什么才是正礼?”

“先唐前宋之礼,可简化,可小改,却不能大改。否则,古礼至朕而绝,至朕而异。这源远之流长,就断在今朝了。”

一句话,不到万不得已,李洛不愿意在华夏非物质文化上动刀子,改变千百年的传统。

非物质文化改变太多,就不再是华夏了。

难怪政事堂要第一时间将这道奏疏呈交上来。因为这涉及到礼部和鸿胪寺的疏忽,万寿大典刚刚结束,就有人指出礼仪有误,这还是小事么?

对于朝廷和天子,礼仪可是大事!

李洛在奏疏上批:“着钱选会同礼部鸿胪寺有司,规范大唐礼仪,以《开元礼》、《元丰朝仪》为参,斟酌改良之,钦此。”

之后,交给韦素,发往政事堂。

之后,李洛忽然想到一件事,就不由沉吟起来。

想了半响,李洛终于做出了决定。

“媳妇儿,你觉得奏折怎么样?满清的奏折制,还是很好用的。”李洛打算和崔秀宁商量一下。

“折子?本质上不就是奏疏?就是名字不同吧?”崔秀宁并不清楚奏折和奏疏的区别。

李洛一头黑线,只好先给这个读书不少的女人做做科普。

“本质不同的,不光是名字不同。这是张廷玉发明的门道,从政治学的角度,奏折有很大的进步性。话说康麻子时…”

“我去!”崔秀宁摇头,“你别绕,俺不听,直接说怎么不同。”

李洛只能更直接了,“奏折不经过内阁和通政司,而是直接交给皇帝。奏折是保密的,皇帝第一个看。而奏疏是公开的,大臣第一个看。第三,奏折采用廷寄送达,速度很快。皇帝通过批复奏折,直接将指示下达给上奏折的人。”

“满清各酋长,就是通过奏折制度,牢牢的掌握大权。下面的事情,根本瞒不住皇帝。而奏疏因为层层上达,不但容易泄密,也不利于下情上达,还不利于政令通畅。”

“用奏疏,皇帝很容易被官僚集团蒙蔽。两相比较,奏折比奏疏好用多了。而且,奏折因为保密,能瓦解官僚集团的利益勾结,因为谁也不知道同僚对皇帝说了啥。”

李洛总结,“这是一个进步。满清自从雍正后,结党营私很难,蒙蔽皇帝更难,就是因为奏折制度。”

崔秀宁听完,很快就指出了问题所在:“真的进步?奏折的确很好用,有利于君权,可要是采用奏折,那政事堂的权力呢?他们都看不到奏折了,还能行使宰相大权?事情不是全部压在皇帝身上?后世出了昏君呢?”

“全国那么多官员,采用奏折绕过三府直接上奏皇帝,皇帝有多累?这么干,政事堂、御史台、军师府全部成为秘书机构,决策大权全部集中在皇帝手里,只要出一个庸君,那就有亡国的危险!”

“满清那么干,我不觉得是什么进步。这奏折制度,又不是高难度的发明,难道古代那么多开国皇帝都想不到?偏偏满清想到了?”

李洛道:“奏折制度的确有你说的弊端。可皇帝不会被蒙蔽,能够及时了解下面的情况,我认为还是利大于弊。”

崔秀宁笑着摇头,“那我觉得是弊大于利,起码我们没必要这么干。这奏折制度最大的好处是保密,以及皇帝不会被蒙蔽。可我们有特察局,有铜簋。满清有吗?特察局可是能实时汇报各方面情报的。”

“只要确保特察局相对独立,只听命于皇帝,再落实好铜簋制度,什么事情能瞒得过皇帝?皇帝只要抓住情报机构和铜簋举报,就不会受到蒙蔽。”

崔秀宁越说越认真,“再说了,皇帝通过奏折批复直接给上奏人下令,等于剥夺了宰相和太尉参与军政决策的权力。宰相太尉成了秘书,国家没了行政和军事负责人,出了错误连背锅的人都没有。”

“那皇帝只能站在台前背锅,就容易丧失天子的威信和神圣。我觉得吧,皇帝应该保持一种超然的姿态,不但是最高决策者,更是一个仲裁者,不能太过揽权。”

“宰相有实权,天下就盯着宰相的位置。宰相没有实权,天下就盯着皇帝的位置。再说,我们有三个宰相,三个太尉,相互制衡,不怕压过皇权。”

李洛听到这里,忍不住点头,“我怎么被你说服了?难道我耳朵这么软?”

崔秀宁抓起他的手,“这些年,你处理过多少政务?你多半在外面打仗,是我在处理政务啊。说实话,满清那一套极端专制的法子的确很诱人,可权力抓的太多,真不是好事。”

“我们这样的制度,出权臣篡位的难度太大了。可后世出现平庸之君的可能却不小。强势的宰相起码不会昏聩,危害有限。”

李洛思索一会儿,释然一笑:“好吧,那就听你的意见,不搞奏折制度了。皇帝只要抓住最高决策权,最高军事统帅权,最高人事权,最高财政权,也就够了。”

崔秀宁点头,“还要加一条,最高情报权!”

“来,媳妇,我们在好好复盘复盘朝廷的三府,看看有没有改进的地方。”李洛来了兴趣。

两人随即头碰头的开始复盘了。

唐廷如今的中央制度是三府九部十二司寺。政务上是政事堂责任制。政事堂有三位宰相,五名参政(副相),共八名堂官。还有参议不定员,由尚书侍郎等官兼任。

群臣的奏疏,先通过通政司上交政事堂处置。宰相对政事的处理意见,必须有一半堂官署名通过,这叫朝令,体现宰相的决策权。

政事堂的朝令和军师府的军令,是仅次于圣旨或懿旨的命令。

宰相虽然有决策大权,却没有最高决策权。凡重事,必须报天子最后裁决。

那么什么是重事呢?这也有规定。

三品以及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升降调,就是重事,政事堂的宰相无法决策,必须报唐主或摄政皇后决断。

人事上,唐国宰相只能决定三品以下官员任免升降调,比宋朝宰相的人事权小,更不如先唐宰相。当然,李洛的宰相可以推荐三品以及以上官员人选。

财政上,唐国宰相只能决定二十万银元钱粮以下的拨款。超过这个数目就是重事,就必须要李洛或摄政的崔秀宁亲断。

总体而言,唐国宰相的权力比先唐前宋的宰相权力小,但比明清的大学士大。

除此之外,比如调整税率、颁布法令、革新制度、科举考试、祭祀、修书修史、外交、普查统计、国家大典等都是重大政务,必须君主亲断。

唐国政务执行是立项制。凡事都要立项,哪怕是审查一件大案也要立项。既然立项,就要涉及到人事和财政,涉及到四品以上人事和二十万以上钱粮的项目,统统属于重大政务。宰相不能决策。

“政事堂这一块我觉得没啥问题,权限够了,职责明了,制衡也够了。”崔秀宁说道,“再看军师府。”

“不对,政事堂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事追责制,没有规定。”李洛摇头,“要是宰相任命一个郡守贪墨或者无能,难道没有责任么?”

崔秀宁觉得有道理,“那就加一条规定。不过,是人都有看走眼的时候,真要是任命的官员犯了事,也不能说明宰相的初衷不正,可能真是被蒙蔽呢?”

李洛道:“追责归追责,最后是不是要惩处,当然要视情况而定。但是,必须要有人格背书,不能随便任命一个贪官污吏,最后一点代价没有。”

两人商量了几句,就接着复盘军师府。

唐国的军师府太尉,称为军相,也视同宰相,也能参与议政。军师府有三名太尉,五名军师祭酒,九名军师中郎将。军师府是唐国的“总参”,是军令部门。

但是,军师府没有武官人事权,也没有军费财权,只负责战略战役的制定和军事训练,军事教育,兵马调动,军事工程。

武官人事权,正四品以上必须报君主亲断,正四品以下由兵部决定。

军师府虽然有调兵权,可没有京城等重地的调兵权。其他地方兵马调动,一个旅以上就必须要报君主决断。因为君主才是最高统帅。

一旦有战事,军师府需要制定战争计划,统筹安排作战,向君主推荐将帅人选,由君主亲自任命。

可以说,军师府看上去地位很高,但平时权力其实有限。

“军师府没有什么问题了,这是我最在意的,几乎没有漏洞了。”李洛对军师府的制度很满意。

这个制度,保证了皇帝才是军队统帅。唐国军师府,和后世的总参职能很接近了。

…………

汴京开封,城头上飘扬着十几面宋字大旗。城中原本废弃几十年的金南京皇宫,此时又焕发了生机。

大元朝的儿皇帝赵显,已经在开封即大宋皇位半月了。

宋宫三大内(紫宸宫,延福宫,艮岳)毁于大火和战乱。此时赵显住的是金汴京皇宫。

虽说汴梁金宫早就荒废,可毕竟是皇宫,伪宋小朝廷也只能将就着用了。

金宫是完颜亮征发民夫数十万,耗费四年时间,在宋宫三大内的基础上修建的。由于中原缺大木,完颜亮下令从陕西运载大木,光是运木料的军民,就有十几万。

当年很多军民为了大木,有的累死在陕西秦岭,有的淹死在黄河。几十万人辛苦数年,才建成“九里三十步”、“制度宏丽,金碧辉映,不可胜言”的汴京皇宫。

面积是明清紫禁城的两倍,嵯峨壮观,大气雄浑,又极尽奢华富丽。

金朝灭亡后,皇宫遭到很大破坏,再也不复昔年盛况。蒙元皇帝不来住,城中百姓不敢住,官衙不敢用,只能空着荒废,犹如鬼蜮。

此时的皇宫,殿宇生乔木,宫阙出狐兔,残垣处处,当真荒凉的很。

东华门犹在,不见唱名人。

金末元初诗人杜瑛,有《吊金宫》一首为证:

“月上觚棱椒壁湿,废殿荒台土花碧。洛阳书生汴梁客,一夜春风头欲白。”

赵显进入开封后,调遣一万改为宋军的汉军,清理废宫。足足花了几天时间,才清理干净。光射杀的野兔野鸡,就数以百计。大庆殿还发现了碗口粗的大蛇,被新任命的禁军将领曹孝斩杀。

明明是真龙天子所在的正殿,却发现大蛇盘踞,这不由让伪宋小朝廷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好在主殿大庆殿等宫阙保存还算完好,清理后勉强能作为皇宫使用,这才有模有样的开起了大朝会。

本来,现在是不能举办大朝会的,时间不对。

按照宋廷旧例,只有元旦,东至,五月朔日才能举办大朝会,所有在京官员,外使,宗室都要参加,规格非常宏大,五礼齐备,仅仅大庆殿的黄麾仪仗,就有五千七百人。

宋朝是周礼复古的时期,为了向辽夏等周边国家宣示华夏正统,宋朝大肆恢复周礼,制定了比唐《开元礼》更加严密宏大的《元丰朝仪》。

宋代大朝会,每年最多两三次。

要是熟悉宋朝典章的人看见唐主李洛的圣寿典礼,一定会嘲笑唐国简陋,不知礼仪。

赵显破例的召开大朝会,当然为了提振人心。

而开封城内的百姓,对赵显登基这件事,心情都很是复杂。

要说有多高兴,那当然是扯淡。可是多多少少,有了一些期待。

不管怎么样,鞑子总归是走了。哪怕鞑子自己走的,终归是走了啊。

PS:今天特别忙碌,只能写这么多了,朋友们晚安,蟹蟹大家的体谅和支持!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