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12日,是威尔士王妃戴安娜葬礼的日子,整个世界都为她送行。葬礼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上午9点8分开始。送葬队伍从肯辛顿宫出发,
由英国皇家骑马炮兵国王部队骑兵的炮架牵引着戴安娜的灵柩,沿着海德公园前往圣詹姆斯宫。全球观众通过电视收看,据估计至少有2.5亿人观看了这一盛大的葬礼。
斯宾塞家族,戴安娜王妃的亲人,原本希望她的葬礼能低调举行,让她的灵魂在静谧中安息,远离世人的喧嚣。然而,王室却提出公开葬礼的提议,无奈之下,他们只好顺从了这一请求。
意外来得猝不及防,之前也没有相关的计划,组织者只得启用了代号为“泰河桥”的王太后葬礼计划,这个已经筹备了22年的盛大仪式,来操办戴安娜的葬礼。
葬仪式由威尔士王妃皇家军团(女王和皇家汉普郡)举行,负责将戴安娜带到岛上下葬。戴安娜曾于1992年到1996年间任军团名誉上校。
戴安娜的灵柩从萨尔佩特里埃医院出发,途经韦利齐-维拉库布莱空军基地抵达伦敦。灵柩盖着英国皇家旗,四周有貂纹章包围。
停留在肯辛顿宫前的圣詹姆斯宫房顶的英国国旗已降下半旗。整个葬礼的筹备历时22年,最初计划用在英国王太后驾崩时的泰桥行动被用在戴安娜的葬礼上。
戴安娜的葬礼盛大而庄重,尽管并未举行国葬,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涌向英国伦敦。参加葬礼的人数超过了当年的“世纪婚礼”,足见其影响力之巨大。
这场葬礼不仅是对戴安娜一生的回顾,更是英国王室与民众之间的一次深情告白。这个特殊的时刻,英国王室破例将王旗降下,换上了国旗,为戴安娜致以半旗的荣誉。
这一举动极为罕见,因为王室的旗帜向来高高飘扬,除非国王去世才会降半旗。据说当时首相布莱尔与查尔斯通话,认为如果不降旗可能会引发民众对王室的反感情绪。
在戴安娜王妃的葬礼上,有一幕令人难以忘怀的画面,那就是她年仅15岁的儿子威廉和12岁的儿子哈里。这两位小王子,在父亲查尔斯王子、祖父菲利普亲王和叔叔厄尔斯宾塞的陪伴下,无助地跟在抬着母亲灵柩的马车后面,从圣詹姆斯宫步行至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当戴安娜王妃的灵柩乘马车从肯辛顿宫,运往举行葬礼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时,成千上万的哀悼者站在街道两旁,庄严地观看游行队伍,并表达他们的敬意。
在白金汉宫的门前,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默默地低下头颅,向戴安娜的灵柩致以庄重的敬意。她的悲伤深深笼罩在心头,感染着每一位皇室成员,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无尽的哀伤。
女王的鞠躬,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作为英国的元首,她从未向任何人鞠躬过。然而,为了戴安娜,女王却破例了。这不仅仅是一个礼节性的举动,更是她对戴安娜深切哀思的象征。
戴安娜王妃的弟弟,查尔斯·斯宾塞伯爵,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葬礼上振聋发聩地致悼词。他站在女王、王室成员和全球数十亿观众面前,毫不讳言地对君主制进行了一场震撼的抨击,引发了广泛争议。
斯宾塞伯爵深情地形容戴安娜是一个“拥有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毫无阶级之分。”在过去的一年里,她证明了自己并不需要王室的头衔,也能持续释放她那独特的魅力。
换句话说,戴安娜不仅在君主制的繁文缛节中闪耀,她在君主制以外同样备受欢迎。在悼词中,斯宾塞伯爵向戴安娜的悲痛侄子们保证,斯宾塞家族将一直陪伴着他们。
他强调,这样他们的灵魂不会被简单地束缚在君主制所带来的责任和传统中,而是能够像戴安娜计划的那样自由、快乐地生活。他将君主制看作是一种根本的约束和窒息,呼吁摆脱传统束缚,追求自由生活的真谛。
斯宾塞伯爵讲话时,威斯敏斯特教堂内的悼念者听到外面人群中富有感染力的掌声,而这掌声也在教堂内荡漾开来。这篇悼词深深触动了公众心弦,他们对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戴安娜去世后反应迟缓感到不满。
报纸质疑女王:“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哪里?”问题的核心在于,最初女王和王室将戴安娜的去世视为私人问题,而非公众问题。这种差异引发了公众的共鸣,让人们反思君主制在处理公共事件时的沉默和迟钝。
在肃穆的葬礼上,埃尔顿·约翰深情地演唱了《风中之烛》,并将歌词改为对戴安娜的致敬,赞誉她为“英格兰的玫瑰”。这首颂歌在公众中引起强烈的共鸣,并成为了人们对逝去王妃的永久怀念。
它的销售额更是慷慨地捐给了慈善事业。然而,埃尔顿·约翰对这首歌的流行感到不安,他表示不会再在公众场合演唱这首歌曲,因为他认为这并不符合戴安娜生前的意愿。
戴安娜王妃,最终归宿在了她血脉之源——斯宾塞家族的祖屋奥尔索普庄园。尽管与查尔斯离婚,但她的命运并未完全与王室割裂。据闻,白金汉宫曾有意将她安葬于温莎城堡的王室墓地,那是无数王族魂归之处。
然而,戴安娜在遗愿中明确表示,她不愿长眠于王室的领地,而是希望回归到她成长的故土。这或许是她对娘家斯宾塞家族深深的眷恋,也是她对自我身份的一种坚持。
在奥尔索普庄园,她得以与亲人再度聚首,与那片她深爱的土地永恒相伴。一个人,一座岛,从此长眠。除了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正式仪式,英国各地也举行了多场祈祷和纪念活动,
全国默哀时市政厅的屋顶发出栗色火炬的迫击炮,结束时响起一声沉默的钟声。全球各地也有大量观众通过电视观看葬礼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