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方源瞪了一眼崔方同,赶紧打圆场:“舍弟不是这个意思,他只是担心庆国公白忙吃亏……”
“行了,不必多言!”
庆修摆了摆手,“我既然决定要帮你们,就不是为了这仨瓜俩枣,免了吧!”
二人闻言才心下大定,只要有庆国公这句话在,就意味着这件事十有八九能办成了!
庆修命令二狗子把他绘制的西域地图拿来,在二人面前直接铺张展开,让他们好好看清楚这条西行路上的种种。
“自长安城出发前往西域,或抵达阿拉伯甚至是远通罗马,沿途几乎全是戈壁沙漠,一路走下来你们要带的辎重口粮、水甚至都要比货物多。”
“而且一路下来,唐军只能保你们走河西走廊,就这也并不是十分安全,若是有一些占山为王的贼寇抓住了空隙来劫掠,结局照样也是个死。”
“到此为止还算好,若是走到了西域,那才是麻烦开始……”
庆修尽可能简略的把西域的情况和二人讲述,饶是如此仍然不经意间讲了将近半个时辰。
这二人最初还能跟得上庆修,越往后说则越是觉得晕头转向。
“如此看来,当初我们派人试水也只是管中窥豹,和真实情况还是差了不少。”
崔方源眉头紧锁,看来这笔钱确实不容易赚。
庆修淡淡道:“现在长安城已经不能组建新的商队商会,因为西行商路区域太过辽阔,兵马仅仅只能维持得住目前这些商队来往,若是再多就维持不住了。”
“你们若是想要走商路,就必须挂在别的商队名下,将你们的收入与之分成才能行走,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崔方源当场便道:“不知庆国公可否愿意让我崔家的商队挂在您庆丰商会的名下?若是可行,无论按多少分成,都是您一句话的事!”
可出乎他意料,庆修直接摇头,这顿时让他心凉了一半。
他还以为是庆修不愿意让他们挂靠,心里一横,想着哪怕是要把所有的收入全都分给庆修也好,至少得先走一趟商路积累积累经验。
然而庆修却道:“不需要你给我那么多分成,只要你包揽队伍的物资供给即可,当然了,你也会相应少带一些货物。”
崔方源想也没想,当场一口答应下来。
这种好事就算是花钱他也得想办法办了,更何况庆修还是直接带他们来玩。
如果换成别的商会,他们至少得拿出四成的利润,特别抽成高的甚至能抽到六成。
二人对庆修十分感激,却不知庆修此刻心里也出来了一个想法。
他的商队出发地点早就不是从长安城出发,而是自高昌一带出行,如此能大大缩短行进路程。
长安城方向只需要定期向高昌提供货物,他的商队便带着货物一路向西行进,如此效率更高。
当然,这也就让他在长安城的商队名额空缺出了不少。
如果他像这样把商会的名额租给别人抽成,倒也不失为一个利用名额的好办法。
如今正好可以先借给崔家人来试试水,若是可行,稍后他便也可以把那些名额全都用起来。
待到这二人离去之后,天色也已经昏暗下来。
这一天下来,庆修从早朝开始便不断的安排事务,竟然到现在也仍然不觉得疲惫。
将要就寝时,崔羽苒走入房中,庆修才想起来今天恰好轮到崔羽苒同房。
“难得娘家人来一次,怎就不偏向娘家人说话?”庆修笑问道。
崔羽苒听了这话微微一怔,随后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屑,“他们也算?”
“也就是因为夫君,那两个年龄都足够当我爹的人把我认做妹妹,否则他们怎会正眼看我?”
这二人虽然把崔羽苒写进了他们的直系族谱里,但实际上崔羽苒同他们是远房,甚至都在五服之外。
也正是因为庆修娶了她,崔方源为了和庆修拉关系,直接将其在族谱里划为自己的妹子。
五十多岁的人了,认一个年正芳华的女子作妹妹,倒也难为他的子嗣,凭空就比崔羽苒矮了一辈。
她对这两个便宜兄长当真是毫无感情,而且哪怕是家中的族人、父母来,她也同样偏向庆修。
自从回来之后,庆修倒也没怎么和崔羽苒单独同过房,今晚且看在崔羽苒一直为自己尽心尽力的情面上,庆修便同她山呼云雨道到直至深夜时分,后者体力不支昏沉睡去后才逐渐停止。
……
数日之后,经过兵部一番调整修改,重新打制的兵役改革则终于落地,并且第一时间宣布安排在内陆九边,而后逐渐推进延伸到各处。
新的兵役最先在长安城开始实施,其中第一步便是裁军。
将军中年龄较大,并且武艺不精者退出一线军中,下放到厢军或者后勤军。
如果实在是无法于军中服役的,则安排其退出军中,但无论是谁都能领上一笔遣散费。
这些退出军中的人,有喜也有忧。
喜的是他们年事已高或者体质较弱,从军体力已经逐渐不支,但是没有好的营生也只能继续在军中服役。
现在虽然退军了,但好歹有一笔不菲的遣散费,用这些钱还可以在地方买房置地继续过活。
若是有还能拎得动刀的,还可以在地方的镖局或者武馆继续寻营生,也不耽误。
若是年龄大到什么也干不动的,军中还会定期发给一笔钱和米面,让他们不至于流落街头甚至饿死。
这其中忧的,则是在军中混饭吃的,好吃懒做的闲人。
这些人从军本来就是因为不想种地,又没有头脑经商,想找军队混个长期饭票。
在一线作战军队中他们插不进去,尤其在厢军、民兵之中甚多。
如今他们没法继续在军中混日子了,而且都是因为武艺不及才被裁退,给他们这种人分发的遣散费又特别少,当然发愁接下来继续找哪地方混日子了。
而最为惊喜的,则是那些因为重伤退役,又因为残疾难以维持生活的老兵
朝廷不但给他们先分发了一批补贴,又给他们每月都有定粮的生活供给,直接缓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