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转向王俊,语气无比严肃的沉声道:“因为,阿济格的援兵随时可至。”
王俊并不是愚笨之人,“李公子的意思是必须尽快击败阿济格。”
李岩点了点头,“不仅需要尽快击败阿济格,还得保留足够的兵力应对接下来清军的反扑。如果打掉了阿济格,却使山东全线崩溃,这笔买卖是不值当的。”
看王俊已经听了进去,李岩接着道“王参将,别说单靠我军很难击败阿济格,即使能,也不能那么做,因为那样损失过大。要击败阿济格,就得在他最得意,在他觉得最不需要援兵的时候,给他以雷霆一击,让他根本没时间求援。”
王俊眯眼看向远处汇聚而来的清军。暗想这可能吗?阿济格的六千精骑,手下汉卒也接近三万。如此多的军队,让他连求援都做不到,这其中的困难程度可远非击败他们那么简单。
好似猜到了王俊心中所想,李岩笑着道:“若是换个谨慎点的将领,或许很难做到。但阿济格不是,他太自信,也太狂妄了。而之前的屡战屡胜更将他的自信和狂妄推到了一个极点。他会上当的,更会遭受难以想象的惨败。”
王俊沉默了一会,最终下定决心,“李公子,你就说吧!这一仗怎么打?”
李岩道:“就按照之前所说,尽力向前打,若形势不利,就赶快撤,尽量多的保全士卒的性命。”
天色阴沉,雨后的大地有些湿滑,士卒踏在上面留下一个个厚厚的鞋印。
夏魁元一手持盾,一手拿刀。一边指挥大军上前,一边高声喊道:“聚在一起,不要乱,保持阵型。”
他是王俊的二当家,生的十分魁梧,是此战的先锋。
出战前,李岩对他说。
清军有精骑,但不会轻易出战。最先与之对战的定是那些投靠清军的汉卒,并不可怕,唯一需要担心的是交战过程中清军骑兵冲杀过来。
而阵型越紧密,越能抵挡清军骑兵的冲击。
只要自军不自乱阵脚,即使是败,也不会败的太过难看。
夏魁元记住了,而且也照此实施。
零星的箭矢射过来,阵型之中发出偶尔的几声惨叫。
这边也开始反击,但规模不大。
不是不想,而是没有。
王俊山匪出身,手中本就没多少弓箭,又不像其他军队一样有大量军需补充,家底薄的很。
虽然临战之前得到了一些,但数量不多,又都被王俊安排在了中军。
夏魁元手中根本没有几张弓,而他也不指望这点杀伤。
两军越来越近,当两军相隔不到五十步时,夏魁元长刀前指,大声喊道:“冲啊!救出陛下,平灭东虏。”
而对面同样有人大声喊道:“杀明狗,英亲王有赏,女人、银子、酒肉,应有尽有。冲啊!”
两军像两堵墙一样撞在了一起,厮杀声震天。
阿济格站在高处,手持望远镜,看了会远处的战场,又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临沂城。“图尔格,你带两个牛录去增援韩九江。记住,不用直接参战,只用弓箭压制明军,配合他击败明军即可。”
图尔格应了一声,一挥手,带着两个牛录,六百骑兵冲了上去。
阿济格口中恶狠狠道:“本王倒是要看看你敢不敢出城?”
远处奔来一骑,翻身下马,抱拳向上道道:“禀主子,方圆三十里没有其他明军援兵。”
阿济格点了点头,看向巩阿岱。
巩阿岱连忙回道:“满达海、博洛、孔有德他们一日前已经开始进攻了,而且在阵前看到了马科,马进忠等人。其就算此刻立即出发,也不能很快赶到。”
阿济格微微点头,不再言语,看向远处的战场。
六百骑兵并不多,但六百支箭射入密集而没有太多防护的军阵之中所能起的作用却是非常巨大的。
只见清军骑兵来回奔驰,将一轮接着一轮的羽箭射入密集的军阵之中。
每一轮羽箭射击都能荡起一团血雾。
有人被射中要害,当即死亡。
但大部分人只是受伤,身体的疼痛使他们发出惨叫。
恐惧在士卒心中蔓延。
他们想要活,却不知如何活。想要逃,却不知往哪里逃。
而清军则狂喜,趁机向前猛攻,欲要撕开对方军阵。
隆隆战鼓响起。
王俊投入了更多兵力,挤压向前,其中有不少弓箭手。
他们手持弓箭,瞄准清军骑兵射击,有数骑落马倒地。
一声呼哨。
所有清军骑兵回马向两侧行去,与弓箭手脱开距离,向着左右两翼射击。
显然,他们不想与明军硬碰硬。
此时虽仍旧有威胁,但比着让他们射向密集的前阵要好上很多。
隆隆战鼓声再起。
王俊再次投入兵力,从两侧向清军压过去。
既然有兵力优势,就利用他们压垮当前清军。
清军压力倍增,一点点被压着后退,又在后面组建新的防线。
细雨如丝,不知何时又下了起来。
一支近千人的骑兵不知何时绕过了前方的战场,出现在明军的左翼。
他们不进攻,不撤离,就静静的待在那里。
就只是如此,却给明军带来了无穷的压力,不得不投入兵力防备他们突然袭击。
炮声隆隆。
阿济格将清军仅有的几门火炮投入到了战场。
一颗炮弹落下,泥土四溅,把近旁士卒掀翻在地。
雨天,泥土湿软,火炮威力锐减,但这不妨碍它对明军造成大量伤害。
不少人头破血流,残肢乱飞。士卒因惊恐而到处乱跑,军阵变的十分混乱。
它的实际伤害有限,但对人心的震慑却是极大的。
清军趁势反扑,而两翼的那六百骑也开始行动,冲向外侧已经难以形成防御力的明军阵型。
他们不愧为这个时代最强的军队,十分懂得把握机会。
在他们的冲击下,整个阵型摇摇欲坠,似乎随时都可能被突破。
王俊越看越急,也不管侧旁还有近千清骑,再派出五千士卒前去支援。
就在此时,悠扬号角声响起。
阿济格大喜,心中暗叹,“终于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