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勇士的盾牌是红色的,精兵都穿朱红衣服。在他预备争战的日子,战车上的钢铁闪烁如火,柏木把的枪也抡起来了。车辆在街上急行,在宽阔处奔来奔去,形状如火把,飞跑如闪电。”
——选自《那鸿书》第二章
时间飞逝,尼基弗鲁斯的军事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很快,一场实战将会最检验出尼基弗鲁斯的训练成果。
正午,军营里,一排士卒,举着战旗,持剑鞘者身披的锁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今天,是战士们出征的日子,他们映吟诵完《三圣颂》后,所有人都相信自己都已得到了基督的庇佑。
“掌旗官何在?”随军教士纳高举着画有基督圣象的军旗,画上的希腊字母“xp”十分引入注目。
掌旗官小跑过来,他身材强健,体格魁梧,且精通武艺,相貌令人恐惧但又不乏让人尊崇。
“我将基督的圣旗托付于你,信仰三圣的信徒啊,你能胜任这个艰巨重任吗?”
“我将扞卫圣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掌旗官坚定地接过了教士手中的基督圣旗,对于在场所有信仰基督的战士来说,这面旗子意味着“荣誉”与“责任”。
尼基弗鲁斯站在布拉纳身旁,此时的他正身披着罗马紫的披风,身穿镀金札甲,右手放置在剑鞘之上。他静静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表面上毫无波动,实则内心中早已波涛汹涌。
“战士们的精神挺不错的。”愣了半天,尼基弗鲁斯才勉强从嘴缝中挤出这句话来,并非是他瞧不起这群战士,也并非他无话可说,而是现场士兵们散发出来的精气神与杀气已经不能用言语来形容了。
“他们随时随地都是如此。”布拉纳骄傲地挺起了胸膛,“罗马士兵长久以来都拥有(已知)世界上最优秀的军事修养与素质,光是这一点就超越那群阿勒曼尼人和法兰克人太多了。”
“他们只继承了西部地区的废墟,在罗马人的遗址上建立了他们蛮族的家园。”
“他们只不过是占据了帝国的旧都,就开始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才是罗马帝国本身;这群傻子难道不知道圣君士坦丁把帝国的权柄、元老院和所有的罗马德性都迁到君士坦丁堡了吗?罗马城里除了一堆渔佬,贩夫,抓雀人,私生子,庶民和奴隶之类的粗鄙贱民之外什么也没留下。””
片刻后,两人都骑着阿拉伯母马,审视着眼前这群即将奔赴前线的士兵。众将士无一人不士气高昂,无一人不满怀家仇国恨之情,无一人不愿意为国杀敌。
“被神庇佑的罗马人!且听我说!”就在这时,接到布拉纳指示的传令官猛地拔出了佩剑,指向了天空,随后又指向了北方,“你们可否知道?那群浑身散发恶臭味的斯拉夫蛮子本应该居住在鸟不拉屎的达契亚地区,这片地区充满了沼泽和毒虫,到处散发着死亡的味道。”
“后来,斯拉夫人被贪欲蒙蔽了双眼,他们用武力抢夺了我们的物资与人力,甚至连奉献给天主的修女也不能幸免于难。事实上,他们还趁虚而入,夺取了早已不复古典时代辉煌的雅典城,一直将魔爪伸向了亚该亚。”
“到如今,虽然在诸多伟大罗马皇帝与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收复了绝大多数被斯拉夫人侵占的故土,但仍有一少部分像老鼠一样躲在了植被茂密、地形崎岖的山区里,企图依靠地形来庇护他们自己。”
“这些蛮子中的蛮子(单指居住在巴尔干地区依旧维持多神教信仰的斯拉夫人),既不愿意服从罗马人的管理,更不愿意投入伟大基督的怀抱当中。他们尊敬他们的神,但对我们而言就是渎神。他们不肯称真神基督为神与救世主。他们宣称我们的神是一切厄运的创造者,就此让身体肥胖,让灵魂堕落。因此,作为正统信仰、真神与法律的扞卫者,我们要和这种亵渎者作战!”
“基督!基督!”战士们异口同声道,即使是对宗教并不感兴趣的尼基弗鲁斯也被这番充满煽动性的演讲所深深折服。
传令官只是轻轻地挥了挥手,现场就瞬间安静下来。接着,他又继续说道,“上帝与罗马人都恨透了这群信仰异教的野蛮人,他们的招数阴险而又狡诈,恶毒而又卑鄙;他们习惯性地使用短标枪或者其他投掷武器,也有的人使用木弓。他们会在箭矢上涂毒,如果中箭者得不到解药或适当的医治,有没有立即挖掉受伤的肌肤以免毒液扩散,将会毒发身亡。”
听到这,所有的战士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但他们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罗马人,不必惊慌失措!”传令官安抚着士兵们的情绪,他反复强调,确保所有人都能铭记于心,“我们罗马人的武器,特别是充足的弓箭以及人数、勇气、计策、机械,都远胜于蛮族。我们拥有弓箭、刀剑、长枪、盾牌和斧,我们披盔戴甲,有链甲、头盔、胸甲、护手以及所有罗马人使用的护具。”
“而我们的敌人就是一群只会放冷箭的野蛮人。他们在胜利在望时愈发大胆,在胜利无望时极度怯懦。我们只需要运用好合理的战术,此外还需要士兵们对上级的绝对忠诚与服从;这样,我们就能轻而易举地打赢这场战斗。”
“更何况,我们还得到了神的支援,这样就能轻易战胜这些人。”
“胜利!胜利!”听到这,所有士兵都重新振作起来,他们发誓要彻底铲除这些盘踞在巴尔干山区里的斯拉夫部落,为已故亲人报仇,或为祖先的灵魂复仇。
“我们装备精良,列好阵形,在上帝的指引下英勇冲锋为灵魂的救赎而战,毫不犹豫地为上帝、家人、战友和信仰而战,并永远相信上帝,我们就不会失败,定能赢得光辉的胜利!”
“上帝,”
“与我们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