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乐制造的海船式样有点奇怪,船头有点像后来的“海鸥船”,而船身更像是双层的“大泵船”,只是加长、加高、加宽了而已。
这种船的运载能力是不错的。但是它的吃水深度、航行能力、抗风浪能力等都只适合在江河中行船,而并不适合在海中航行。
这当然是受限于这个时代的技术能力。周信乐是不可能见识过后世的那种“万吨轮”,或者“零几几大驱”的。所以仅仅凭借他有限的知识和想象是很难建造出真正的大海船的。
秦瑞虽然感觉有些失望,但是这个事情其实也怪他自己。因为他虽然也不太懂的造船,但是他至少在理念和见识方面要比周信乐强的多,他本可以提供更多的建议给到周信乐。但当时他正好忙于其它事务,也就没有太过于关注周信乐造船的事情。而如今,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依然是没能获得适合在大海中航行的样船。
好在,周信乐也并非是全无进展,他已经率领弟子多次并反复校准测试和比对过大海中的水流、水压、流速、风浪等级等等数据。并且已经根据这些数据在设计船只了。
秦瑞开始与周信乐共同研究和设计海船,首先确定的是必须是“帆”、“桨”同船。也就是既有船帆,可以靠风力航行。也可以在无风的情况下依靠人力划桨航行。
其次,一艘船上“横帆”和“纵帆”(三角帆)必须都有。这是因为横帆主要是在顺风时可以加速航行,速度极快。而纵帆则适合在逆风时随时转帆,更适合逆风航行。当然,在大海中风力大,速度快,所以可以横帆多一些而纵帆相对少一些。
再其次,是关于海船应该是设计成平底还是尖底的争论。在这个问题上,秦瑞与周信乐的意见并不统一,甚至可以说是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周信乐认为既然是准备出海远航,那么就必然应该是尖底船,因为尖底船吃水深度更深,至少超过6米,而同样大小的平底船吃水只在4-5米。因此,按照常理,平底船吃水浅,只能在风平浪静的内河航行,怎么可能经受得住远洋航行中的狂风巨浪呢?
但是,秦瑞却并不这么认为。平底船做工相对简单,又可以放置更多货物,而且正是因为吃水浅,因此水深水浅它都能走,在海上的阻力更小、航速也更快。
最终,两人因为各执己见,决定按照尖底船和平底船各造一艘出来,然后根据试航情况再做分析。
另外,秦瑞因为考虑到将来有可能需要开辟海上贸易,所以要求建造的海船必须足够大,能有更多的货仓,存放更多的货物。所以,至少需要二千料。(料,是一种古代的容量单位。一料大约相当于现代的半吨。)
关于这一点,周信乐倒是没有异议。
最后一点,因为海船属于全木结构,因此无论是桅杆、帆、甲板还是整个船体都需要加固。在这一点上,秦瑞和周信乐的意见完全一致。毕竟安全永远是第一!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船的稳定性,秦瑞还建议使用梗水木和两舷披水板。这种面向船舷方向的木板可以进一步减小船体向两侧晃动的幅度。让船只在航行时可以减小因风浪和水流引起的巨烈晃动。也使的船只航行时更稳定。周信乐听后深以为然。
其实秦瑞提出的这些建议是参照后来的“郑和宝船”的建造样式。
但是,由于“郑和宝船”的建造工艺更先进也更复杂。以这个时代有限的技术能力应该是造不出来的。所以秦瑞实际上是在仿制“福船”。
除此之外,因为这个时代并没有火炮,甚至连大型的弩箭(床弩)都没有。秦瑞也没有这个能力去研发这些东西。所以船上的武装是个大问题。
按照秦瑞之前的设计要求,上下三层的船体,在上面两层的左右甲板上增加了防护档板和木质的小型箭垛,以供箭手射箭。又在船的前部设计增加了一根长长的撞杆。
同时,考虑到一旦发生战斗时需要大量的战斗人员,这样算下来,一艘海船就至少需要两百人以上,因此船上也就需要建造大量的舱房。
再加上厨房、食堂、兵器库、储水间、轮机房、医疗室等等,这样一来,秦瑞感觉用于存放货物的仓储又不够用了。他甚至在想要不要建到四层高。可是,他的理念是建造“商战一体”的船只,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商船或战舰。这就注定了是这个结果。
这一次,秦瑞带来了大量的人手。分工明确之后,效率也更快了。
伐木的伐木、拼接的拼接、还有专人负责搬运、加固、测量尺寸、缝制帆布等等等等。
本来周信乐手底下只有跟随他学习木工和手工艺活的几十名弟子,这些人又要设计图纸又要砍伐、制造木料,又要造船又要测试数据,还要改进,这速度自然是比较慢的。
而现在一下子多了几百人,速度当然就快了许多。仅仅四个多月,一艘两千料的尖底船就造了出来。
经过下水试航,并没有发现漏水、破损或者失去动力的情况。唯一的缺点是航速不够快。
而有了第一艘船的建造经验之后,再造第二艘船就快的多了。
很快第二艘平底船又被造了出来,经过测试并跟踪数据后发现,平底船在近海的速度要远远领先尖底船。但是在远海的续航能力却不如尖底船。
这之后,经过讨论,还是决定以尖底船为主,平底船为辅。多造尖底船而少建平底船。
并且,按照秦瑞的规划,到时候,平底船主要是用于宝岛与中原地区的往返航行。而尖底船则是用于通航更远的地区。
比如孔雀王朝、朝鲜、以及后来徐福曾经到达的那个国家。毕竟,在他的心中,有一张地图,那可不仅仅是华夏周边这么一块地方,而是更远、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