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文学 >   >   第1066章 【终章五】

应民殿。

赵匡桓的小学同学何谦吉,虽然被皇城小学淘汰,但一直奋发读书。他读大学都是自费的,但科举却厚积薄发,考了二榜第七十八名,依靠政绩和太子赏识,如今已做了吏部尚书。

何谦吉说:“火葬乃佛家陋俗,天子怎可如此?当然,先皇遗命必须遵从,可火化先皇之御物,撒于国土为松柏之养料。至于先皇遗体,当遵礼国葬,切不可有丝毫怠慢。”

太子师出身的李颙,今年已六十岁,目前担任首辅。他当即驳斥道:“先皇遗命,不可更改,该火葬就必须火葬!”

“此事非礼!”何谦吉道。

李颙说:“礼是人定的,先皇遗命便是礼!”

何谦吉说:“焚烧先皇龙身,置当今圣上于何地?阁下难道想让天子背上毁弃父身的骂名吗?”

李颙说:“火葬乃先皇钦定,早已大告天下,万民又怎会置喙?”

“今之官民不说闲话,可百年之后呢?后人读到史书会怎么想?”何谦吉质问道。

李颙勃然大吼道:“尔等怎知先皇鸿志?千百年后,陛下以真龙之躯镇守万里疆土,华夏子孙只会愈发敬仰先皇。只有那等湖涂之辈,才觉得这是非礼之举!”

赵匡桓终于出声了:“李先生,议事就议事,莫要诋毁同僚。”

李颙拿起笏板,捧在胸口说:“陛下若不遵先皇遗命,臣老死之后,无颜去见先皇。臣请致仕!”

李颙当初作为太子党的领袖,经常跟皇党官员对着干。可太子真正继位了,他又跟同僚吵起来,甚至以辞职相逼遵命火化。

赵匡桓此时非常纠结,他当然想遵守先帝遗命,可又想按照何谦吉说的那般做。

在赵匡桓看来,火化遗体还分成十二份,天南海北的撒在土里种树,这跟把自己亲爹挫骨扬灰有啥区别?

何谦吉说得非常好啊,火化先帝遗物,土葬先帝遗体,各方面都照顾到了。

赵匡桓觉得李颙有些多事儿,特别是以辞职相威胁,更是在挑战他的天子威严。

赵匡桓看向众臣:“卿等可有话说?”

大同新朝第一位状元李开继,捧着笏板出列道:“当遵先皇遗命,丝毫也不能更改。”

第一届科举的探花沉蔚,已经英年早逝,榜眼张守约却还健在,目前担任商部尚书。他说道:“陛下,臣附议何尚书之言,火化先皇遗物,土葬先皇遗体。如此,则陛下忠孝两全。”

阁部院大臣们,陆陆续续发表意见,两种观点的支持者几乎是对半分。

赵匡桓看向帘后:“母亲有何教训?”

一向跳脱且爱耍小脾气的费如梅,此刻缓缓说道:“瀚哥不会乱说话,也不会说错话,他做什么都是对的。你现在是皇帝,又不是我亲生的,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你不必问我,问我就是听瀚哥的。”

突然,一个侍卫奔进殿侧,与值守女官低声耳语。

女官犹豫数秒,悄悄走到赵匡桓身边:“陛下,金陵府的百姓,从四里八乡赶来,披麻戴孝为先皇哀悼。城内百姓,也往皇城各城门汇聚。他们还推举了几个领头的,想在皇城外设灵堂,侍卫不知该如何处理。”

赵匡桓问:“上元知县呢?”

“上元知县已调集警察,在皇城外维持秩序。”女官回答。

赵匡桓朗声道:“金陵府尹何在?”

一个年近五十的官员出列:“臣在!”

赵匡桓说:“你即刻出紫禁城,去安抚城外百姓。罢了,诸卿与我一道去看看。”

众臣不知发生何事,跟着皇帝一起往外走。

登上东华门城楼,赵匡桓呼吸一滞,胸口不知被什么东西塞得慌。

城墙之外,放眼望去,万民素缟,视线所及全是白色。

所有人都跪着,有的沉默,有的恸哭。

已经担任工部右侍郎的蒲松龄,喃喃自语道:“民心啊,民心也能眼见,不是那虚无缥缈之物。纵横古今,谁能得民心若此?”

大臣们全都惊呆了,内心震撼到无以复加。

这可不是谁组织的,而是百姓自发前来。

众人登城的时候,城外又多了两三百人。估计随着时间推移,进城百姓会越来越多,到时候,皇城附近的街道全都要堵死。

城内百姓受到感染,也陆陆续续前来,而且年轻人数量也在增加。

年轻人,当然知道老皇帝的好,但他们终究没有亲身经历过苦日子,只听父辈诉说很难感同身受。他们被保护得太好了,特别是四十岁以下的人,一生下来就日子越来越顺。

一万,两万,三万……十万,二十万……

用不着等那么久,哭灵队伍迅速增加,城内百姓就来了十多万。全城的麻布卖脱销不说,但凡是白色的布料,都被人给悉数买走,甚至有人身上披的是白色丝绢。

紫禁城周围的几条街,密密麻麻全是人,从上元县一直延伸到江宁县。

赵匡桓把内外朝的官员叫来,吩咐道:“你们去准备伙食,宫内的厨子快点生火做饭。至于宫外,各衙门的食堂,还有城内各酒楼食肆,能做多少饭就做多少,能买到多少饭就买多少。傍晚之前,要把饭菜送来分给百姓,一应开销走皇室的账目。”

随即,又唤来礼部尚书:“你带人出去,在各道城门外,各搭设一个灵堂,供先皇灵位让百姓吊唁。远一些的街道也设灵堂,每条街都设一个,莫让百姓胡乱走动,否则时间久了必生乱子。”

接着,又把金陵府尹叫来:“你出城之后,立即联络上元、江宁知县,除了警察之外,所有官差都要来维持。内城的各道城门外,也设置灵堂,码头上也设两个。还有众善寺,让和尚们搭建灵堂,分流一些百姓过去。”

赵匡桓又把宗室叫来,对自己的弟弟们说:“尔等立即出城,代我主持各处灵堂。具体负责哪处,你们自己商量,若有分歧就楚王做主。”

亲王们一直在避嫌,没有参与之前的讨论,总的来说还是很让新皇放心。

赵匡桓的应变能力很强,处理事情也妥帖,完全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可惜他注定了,要一辈子活在父亲的阴影下。

有了皇帝发话,宫内宫外都迅速运转起来。

赵匡桓对众臣说:“待百姓散去,便择期火化先皇吧。”

当天晚上,法国使者贝尔特朗,给路易十四写信:“尊敬的陛下:伟大的中国皇帝,已经走完了他的一生。他下达的最后一道命令,是将自己的遗体火化,骨灰分成十二份撒于全国……”

“今天,我看到了永远难忘的景象。南京城内外的市民,还有更远乡下的农民,他们自发来到皇宫外吊唁。所有人都披着白布,他们聚集在一起,仿佛南京下了大雪。我无法确定人数,可能有十万,可能有二十万,也有可能会更多。”

“至傍晚时分,皇宫外的所有街道,全部被人群堵死。老人最多,年轻人也不少。有农民,有商人,有学者,有学生,有小贩,有工人……我能想到的所有职业,全都来了。”

“人数还在继续增多,因为就在我写信的时候,使馆外又传来了生音,那是从更远农村来的农民……”

“伟大的中国皇帝,他被无数人民尊敬。我亲眼看到一个老人,跪在街头哭到晕厥,就仿佛是自己的父亲去世。那是多么震撼的场面,我从未想过,君主死亡会让人民如此悲痛。他们都是自发赶来的,没有人强迫,他们的痛苦发自内心。在这一刻,我理解了皇帝的称号,他为什么称自己为‘人民皇帝’。他真正做到了……”

翌日,南京城内外的大学、中学、小学,全部设置灵堂。

学生们首先被喊回学校,街道上的哭灵百姓,也一批一批被分流到学校。

有些大户人家,在自家院子或店铺后院,也开设灵堂帮朝廷分流。折腾足足一天,南京城总算恢复交通,但依旧到处能听到哭声。有人吊唁之后就离开,但有人走就有人来,特别是搭设灵堂之后,本来待在家里的南京市民,纷纷跑来灵堂吊唁跪拜。

吊唁老皇帝的人数,反而越来越多!

亲王们全都累坏了,作为死者家属,分散跪在各处灵堂,整整跪了一天一夜都还没完,只能借上厕所的时间活动腿脚。

这场万民祭奠活动,带给新皇、宗室、官员们强烈的灵魂冲击。

都知道老皇帝受万民爱戴,可能达到如此地步,还是让人感到深深的震撼。

……

李老汉跟妻子互相搀扶着,在灵堂跪拜痛哭之后,便打算回家,他们害怕儿子儿媳担心,甚至不知道儿子已经找来。

可根本出不去,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足足半个小时,老两口只走了百米远,身体实在挤不动了,只能退到街边店铺外休息。

官差送饭也没法送,只能在人群外,让百姓自己把饭传进来。一直到内城之外和众善寺灵堂搭好,外围百姓被分走,情况才稍微好转了一些。

李老汉没得到官府的饭菜,跟妻子一起啃干粮。

天色已经渐黑,又有个老者过来休息,身边甚至还跟着儿孙。

“老哥贵姓?”李老汉问道。

那老者说:“免贵,姓容,村里人都喊我容麻子。老哥你呢?”

李老汉说:“姓李,李老三。马场村的,就在皇家马场东边。”

“那你近得很,我是梅家村的,”容麻子说,“以前给梅老爷种地,万岁爷来了,就给自己种地。”

李老汉说:“孝陵卫的指挥使就姓梅,我以前是军户,专给梅家砍树。”

容麻子说:“你那里是主宗,我那边是旁支。我老婆子也姓梅,是梅家的丫鬟,跟着老爷姓,也不晓得自己姓什么。”

李老汉问:“今年庄稼如何?”

容麻子说:“万岁爷保佑,好着呢,风调雨顺的。去年就不行,先是春旱,稻子抽穗又下暴雨,累死累活也没打到几斤稻子。”

“都一个样,”李老汉说道,“我头日夜里,听到外面刮大风,怕就是万岁爷被神仙招回天上去。唉,我当时就该出去看看,指不定还能见万岁爷最后一面。”

容麻子说:“万岁爷升仙,到天上享福去了,可咱们今后的日子咋过啊?”

李老汉说:“我跟老婆子商量了,家里的粮食不能卖。万岁爷没了,指不定今后遇到啥贪官污吏,仓里有粮,心头才不慌。”

“我也是这般想的,粮食肯定不能卖,”容麻子说,“我家还在银行存了钱,也得赶紧取出来。”

容麻子的儿子插嘴道:“爹,钱存在银行里好好的,每年都能吃利息,你取出来干啥?”

容麻子指着儿子,对李老汉说:“这小兔崽子,生下来就有饱饭吃,哪晓得饿肚子有多难受?”

李老汉也说:“就是,年轻人都没见过贪官污吏。如今镇上的吏员官差,吃拿卡要就算贪了?笑话,真正的贪官,能把你扒层皮,骨头渣都能榨出油水来!”

赵匡桓亲政之后,遇到的第一个危机,就是他父皇带来的。

当年秋,全国粮价暴涨,因为农民不肯卖粮了。

而且是普遍性的屯粮!

与此同时,多个地方的大同银行,遭到老百姓挤兑取钱。

赵匡桓只能增发军票和官票,让军人和官吏全用纸币。拿出国库和省府州县的财政银子,借调给银行应付挤兑潮。

紧接着,加快清理官场,提前清查田亩,并让报纸大肆宣传。通过打击腐败,打击侵占民田,表示自己跟老皇帝一样,以此获得全国百姓的认可。

人们渐渐发现,万岁爷虽然走了,天似乎还没塌下来。

一直到冬天,危机才平稳渡过。

赵匡桓惊出一身冷汗,幸好没胡乱搞新政,否则都不知道该怎么收场。

火化先皇遗体,是在紫禁城内进行的,生怕又引起百姓的异动。

但消息还是传出去了,骨灰被送离南京时,无数百姓夹道送行,又是全城哭嚎哀恸。

一份骨灰安葬在紫金山,石碑还没刻好,树木还没栽种,老百姓就已经涌来上坟了。

李老汉把几个儿子都叫回来,带着儿孙一起上山,提了足足整筐鸡蛋,还花钱买了猪头肉。

陵园之外,全是贡品。

鸡、鸭、鱼、蛋、酒、稻子、水果、花生、瓜子……还有许多番茄炒蛋,因为老百姓听说,万岁爷生前喜欢吃这道菜。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大周九皇子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大汉兵王日月悬空江山百美图大秦:阿房之子,我为千古一帝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三国大军湿家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