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170章 给你粮秣 置换朱勄

有了恒益的榜样在先,饶州城的士子当即蠢蠢欲动。

眼下方腊大有一统江南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若能在方腊麾下混个一官半职,岂不美哉?

心动不如行动,当即有一名士子站出来抱拳行礼,“晚生高玉见过方公,听闻方公治下分田到户,百姓安居乐业,高氏有田地三千亩,分田一策,可从高氏起始!”

方腊眼前一亮,这又是一个聪明人,“好,高玉可愿入我帐下?”

高玉再度行礼,“愿为方公鞍前马后!”

“善,不过某有言在先,无论诸位是何才能,须得从基层坐起,一年之后才能酌情升迁!”

事已至此,高玉自然不会退却,“全凭方公吩咐!”

有了恒益、高玉带头,饶州城当即又站出来数人表达投效之意,对于他们,方腊一概留下,打算让他们参与分田一事历练一番,若能扎扎实实秉公办事,日后便可大用,若是心怀叵测、眼高手低,自然会将其开革掉!

短暂的一番交谈之后,方腊还是在知府马源的引领下来到了府城的库房。

作为一州府城,饶州资源条件极其优越,境内又有浮梁(景德镇)这般瓷器大城,每年都可以收到大量的税收。

由于知府带头倒戈,库房保存的极其完整。

略一盘点,方腊便获得了五十万贯铜钱,十万两白银,以及数量极多的布匹、盐货、米粟。

看到这一清单,方腊有些诧异,“饶州怎么有这么多银子?”

此时,白银虽未在市面上流通,但却是上流社会公认的硬通货。

铜钱计量单位过小,不易运输、储藏,可如果折换成白银,方便程度自然提升了数倍。

为此,有宋一朝,白银在上流社会一直供不应求。

饶州知府马源手捋长须,颇有几分自得,“方公有所不知,饶州乐平有座银矿,每年可产十万两白银!”

方腊大喜过望,“可还有其他矿产?”

“自是有的,唐人王勃曾有诗赞誉: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这里的宝,指的就是此处丰富的矿产,饶州不但有银矿,还有铜矿、铁矿!”

方腊颇为期待:“可有硫磺?”

硫磺是制造火药的必需品,此番南下,太平军中火药消耗极大,若能得到硫磺补充,很快便可以取得硝石、木炭,从而调配成火药。

马源微微颌首,“就在铜矿附近,有一座矿场,专门负责提炼硫磺!”

方腊眉飞色舞,“方杰,速速派人前往乐平,将所有硫磺尽数取来,同时派人严加看管各处矿场,不可让贼人扰乱、破坏!”

“得令!”

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硫黄乃焼石承液而结就,着书者误以焚石为矾石,遂有矾液之说。然烧取硫黄,石半出特生白石,半出煤矿烧矾石,此矾液之说所由混也。”

也就是说,此时硫铁矿与煤炭往往共生一处,人人往往利用与硫铁矿共生的煤炭,加热制硫磺。

次日,方杰使人运来了五千斤硫磺!

有了这么多硫磺,方腊决定就近调配火药。

于是,匠工营很快忙碌起来,他们四处搜集硝石,并且将木炭、硫磺、硝石各自称量出十斤为一份的单位。

由于火药的配方需要保密,到了调配这一步,一向是方腊亲力亲为。

当方腊将木炭、硫磺、硝石按照相应的比例调配之后,很快便有专人分则制出火药!

两日后,得火药一千斤!

就在方腊准备继续南下之时,吕将派人来报:洪载已死,其麾下义军业已遣散,太平军择其精锐遴选编入军中!

目前,福建路已占据大半,若不出意外,月旬之内变可将福建路尽数攻取!

看到这条军报,方腊长出了一口气。

洪载这厮聚众数万,又与朝廷密谋勾连,若不尽快除掉,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吕将不负众望,成功将洪载设计杀死,可以说,为太平军杜绝了一大隐患!

接下来,太平军只要按部就班便可以将江南之地尽数蚕食!

十日后,太平军尽取江南东路、福建路。

如今方腊地盘囊括淮南东路沿海地区、两浙路、福建路以及江南东路!

这可是江南最为富庶的几个地区,自此以后,无论从经济实力、人口实力,还是军事实力上讲,太平军都有了与宋廷扳手腕的实力!

不过,随着地盘的增多,方腊忽然意识到了一个被他忽略的问题:一直以来,汴京的粮秣全靠江南的漕运来满足,现在,漕运已经断绝了三个月,只怕汴京的粮食已经涨到了天价!

要知道,汴京一城便有一百五十万人口,如果再加上西北的边军,只怕宋廷的存粮已经消耗殆尽。

不成,绝不能让宋廷因为缺粮而陷入崩溃。

毕竟,此时的方腊并没有统一全国的能力。

如果宋廷崩溃,获益的只能是西夏,亦或者金国!

方腊崛起的时间太短了,无论是武力基础还是文官基础都没有打牢,这时,扩张太快很可能留下巨大的隐患。

太平军需要时间,方腊也需要时间!

想到这里,方腊手书一封信,让武德司交由方百花处置。

一旬之后,方百花乔装打扮来到汴京王黼府外,“劳烦转告王相公,便说某奉童相公之命前来拜见!”

“口说无凭,可有信物?”

“自是有的!”

递交出信物之后,方百花又等了半个时辰才见到正在钓鱼的王黼,“王相公真是稳坐钓鱼台,难道就不怕这汴京乱了起来?”

这语气,哪像是臣属?

王黼皱起眉头,“你究竟是谁?为何会有童贯的信物?”

话音刚落,两侧便有护卫持刀上前。

方百花并不畏惧,“王相公,莫要计较那些细枝末节,我只告诉你,某有一桩天大的好事要交给你!”

王黼冷哼一声,“拿下!”

“王相公,我有办法可以缓解汴京缺粮的困境”

王黼吸了一口冷气,“伱们都出去,我要听听此獠有何话说?”

虽然赶走了亲卫,但王黼却手持弩箭,箭在弦上,随时保持击发的态势。

方百花微微一笑:“汴京缺粮,我有法子运来粮食!”

王黼并不相信,“粮食从何而来?尔意欲何为?”

“粮食自然是从南方来,价格公道,绝不让相公为难!”

王黼瞪大了眼睛,“你与方腊有联系?”

如果没有方腊的配合,眼前之人纵有通天之能也很难将粮食运到汴京!

“王相公,实不相瞒,某便是方公麾下一员!”

王黼眯缝着了,并不意外,“方腊想要什么?”

“方公想要活着的朱勄!”

王黼吸了口冷气,“这我可做不了主!”

“相公做不了主,那便让皇帝去做主,一个朱勄,换一个百万石粮秣平价供应的机会,王相公,莫要错过了!”

如今,汴京城的粮秣已经攀升了几十倍。

市面上,多是囤积居奇之辈,却无一人肯慷慨解囊,赈济百姓。

此时,野菜刚刚露出草芽,为求果腹,穷苦人家早将其一扫而空,甚至还打起了槐树树皮的主意!

王黼作为当朝宰相,吃食用度并未短缺,可其他人家就不同了,他们无权无势、无钱无粮,每日都有人饿死。

倘若真的任由百姓饿殍满地,只怕王黼这个宰相做不了多久!

“可有胆子与我一同见驾?”

“有何不敢?”

“好,来人呐,某要入宫!”

“诺!”

半个时辰之后,王黼见到了赵佶,“圣人,方腊遣使而来,可要见上一见?”

赵佶从未见过方腊的太平军,此时,自然颇有兴趣,“宣他觐见!”

“遵命!”

没多久,方百花径自来到了大殿上,“草民见过圣君!”

赵佶微微颌首,“方腊愿意平价售粮?”

“不错!”

“所求何事?”

“圣人此言差矣,此乃公平交换,并非求封求赏!”

赵佶碰了一鼻子灰,很是不爽,“你且说说看!”

“方公只要朱勄一人!若将此人交出,第一批一百万石粮秣很快就能运到”

朱勄不但是蔡京的干儿子,更是赵佶的心腹。

数年来,正是朱勄任劳任怨,所以赵佶才享受到了意想不到的快乐。

眼下,方腊竟然以粮秣作条件,只求朱勄一人。

这让赵佶有些迟疑,“王黼,朱勄可能交出?”

“圣人,此事有利有弊,若是交出朱勄,城内缺粮困境立刻可解,然而,朝廷上下也将陷入风口浪尖,眼下,朱勄是宋臣,方腊是叛逆,若将宋臣交到叛逆手中,只怕臣下将为千夫所指!”

是呀,交出朱勄,意味着赵佶保不住自己的宠臣,这对于无上威严的皇家而言实在是巨大的打击。

赵佶阴沉着脸,“方腊实在欺人太甚,王黼,你且说说,若是将西北诸路边军尽数抽调南下,方腊可能挡住?”

“西北边军尚有精锐十五万,若是与方腊血拼到底,西军定可大获全胜”

“那便抽调边军与其一决雌雄,朕倒要看看方腊到底是不是三头六臂”

王黼急忙劝解,“圣人三思,若是西军尽退,只怕西夏一定会得寸进尺,到了那时,请神容易送神难,就算击败方腊,想要再次夺回西北也很是困难!”

赵佶终究没有说出“宁与友邦,不予家贼”这句话,他毕竟还要脸,自始至终他都认为方腊的太平军蹦达不了多久!

有这样的认知,除非逼到绝境,否则赵佶不会放弃疆土,与方腊同归于尽,更不会借助外族之兵力,讨伐方腊!

再三考虑之下,死保朱勄的心态已经有所动摇了,赵佶忍不住问道:“方腊现在何处?为何迟迟不肯招安?”

“方公已至江南西路,至于招安一事,在下并不知晓”

赵佶皱起眉头,如今,朝廷与江南各地的联络只剩下以荆湖路为代表的江水上游。

可现在,听对方这意思,方腊还在南方攻城掠地!

这贼子着实可恨!

有心不管不顾,全力剿灭方腊,赵佶又强行按捺住了。

汴京不能乱!

汴京若是乱了,别说西夏了,只怕辽国、金国都有可能趁火打劫。

“也罢,你们将粮食送到泗阳,自会有人将朱勄送到那里!”

“善!”

交易完成,赵佶忍不住问道:“方腊究竟是何等人物?竟然能让你冒此风险?”

要知道,汴京可是皇城,身为太平军一员,却甘愿冒险前来寻求交易,这本身就意味着胆识过人!

方百花笑道:“方公厉行节俭,从不奢侈浪费,而且一心为民,身先士卒,在他身边,总能感到莫名的振奋!”

赵佶大怒,这厮莫非是在讽刺自己?

要不然怎么每一句都好像说在了自己的软肋上?

谁不知道赵佶喜好花石纲,所以在江南劳民伤财,逼得方腊造反?

谁不知道汴京禁军不去训练,反倒成了赵佶的匠工?

几十万禁军,如果真能保持训练,剔除不合格的兵员,凭借禁军便可横扫天下。

然而,可悲的是,宋太祖引以为傲的禁军早已经成为一只趴在宋廷身上吸血的吸血怪,他们的存在,对朝廷没有丝毫的好处,只是在浪费钱粮!

“好了,朕乏了,你退下吧!”

听到方百花对方腊如此吹捧,赵佶顿时没了兴致。

待方百花一走,赵佶当即叹了口气,“朕只不过是有了一点点爱好罢了,难道,如此繁华盛世,千万百姓还供养不了朕一人?”

赵佶从来没觉得自己有错,他甚至认为是天下百姓在吹毛求疵,他认为举天下之力供奉皇帝一人,这是应有之意,称不上铺张浪费,百姓更不应该揭竿而起!

若是谁敢滋事,谁就是刁民!

试想,江南是那么的富庶,不过是取些无用的石头罢了,怎么就闹到天怒人怨的地步呢?

童贯替赵佶下了罪己诏,赵佶十分不爽。

眼下,童贯战败,正值用人之际,所以才没有秋后算账,待有机会,新账旧账一起算,童贯定然吃不了兜着走!

敢替皇帝下罪己诏,这简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胆大妄为至极!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