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我刘玄德,要为自己打cALL!
这方面的事情,各位看官要先记住一个前提条件。
尽管后世不少史学家在分析这段历史的时候,都以官渡之战作为曹袁相争中双方攻守交替、局势变化的重要转折点,说的好像官渡之战失利之后袁绍就失去了广大世家对他的支持,而曹操就顺顺利利的成为了新一任天命所归的代表一样。
但实际上,这个说法是完完全全的扯淡。
一定要圈定一场战役作为曹操注定覆灭袁绍,而非先前人们所料想的那般袁绍终有一天会击败曹操的关键转折点,那也只会是后来的仓亭之战。
官渡之战虽然名声更大,但实际上对于曹袁两强争霸的格局走向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意义。
之所以被视作一个关键节点,更多的是后世利用官渡之战进行众多艺术加工的结果。
数百年来无数文化人的艺术加工,才将官渡之战推上了与赤壁之战等同的地位,二者都被视作决定了汉末三国格局走向的关键战役。
讲的土一点,就是官渡之战这个Ip比仓亭之战更有内涵,更有开发价值。
就好像小说改电视剧,改得好的基本都是武侠或者历史,从不曾听闻有玄幻小说翻拍出名的。但除此之外,论其他方面的商业价值,可能那俩加起来也不见得能和玄幻分类抗衡。
官渡之战,只是让曹操与袁绍之间从袁绍的绝对优势变成了两边五五开而已。
在此之前,是袁绍对曹操的单方面压制,每次都是袁绍先找到机会出招,尔后曹操一方见招拆招,并在这个过程中尝试着去给袁绍一方造成一些损失。直白一些,就是那个阶段的袁绍可以失败无数次,反正损失的也不是他的主力嫡系,但曹操只要失败一次,就有可能就此一蹶不振,像袁术、吕布那样被无情的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而在此之后,就是两方互有来往的博弈。
一直到仓亭之战袁绍再次一败涂地,原本铁了心支持袁绍、将全副身家都压在河北的一干世家大族才第一次开始正眼审视这位明明已经雄踞中原好几年的阉宦之后。
而随着袁绍一病不起、两个儿子为了争夺继承权打的头破血流的消息传遍河北,曹操才算是具备了一举击溃袁绍势力并将其政治遗产全部化为己用的基础。
因此,在如今刘备逃亡徐州的时间节点上,相比于除了荀氏叔侄之外身边只有大猫小猫两三只(郭嘉在混出来之前也不受家族重视,其他的不是分支就是寒门甚至更低端的存在)的曹操,身边人才云集、各大世家纷纷争先恐后下注的袁绍看上去才更像是那个“天命所归”。
汝南袁氏多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在袁绍这一代人找到了一个变现的机会,而在袁术公然称帝身败名裂、袁绍的野心也已经在天下人的视线中露出冰山一角之后,对于决定在两兄弟身上下注的袁氏高层来说,他们也只有破釜沉舟一条路可走了。
这给袁绍带来的,是曹操、刘备、孙权三位未来瓜分天下的巨头此时此刻难以想象的政治与经济资源。
而在得到天子血诏,将矛头直指曹操这个曾经迎奉天子的“忠臣”的时候,于情于理,与袁绍合作似乎都是刘备的最优选。
当然,考虑到在袁绍眼里,刘备这个所谓皇叔的身份压根儿就没有多少利用价值,不想贸然亮出天子诏书这张王牌的刘备也曾就投奔刘表一事征求过徐庶的意见。
但经过徐庶的点拨,虽然刘备很不想承认,但他的选择无疑是默认了徐庶的分析。
当时,徐庶说的是,若明公仍然想老老实实的做一个汉室忠臣,直到天子逊位之后再另谋他处,那么应该去投奔刘表。现在的刘表也已经失去了锐意进取的想法,其状况和当初的陶谦非常相像。
而有了徐州的经验,这一次,刘备可不会像上一次那样白白将徐州拱手让出。
若能牢牢将荆襄抓在手里,收拢那些南逃士族,再伺机拿下益州、江东,全据长江天险,到时候,刘备就完全有资格坐看北方风云变幻。
这条路的优点,在于名正言顺。等到刘表过世,刘备自然而然就会成为声望最高的汉室宗亲,到时候再亮出天子诏书,无论是进取北方还是割据江南,都算得上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
但缺点也很明显,首先,就是这条路上限不高。要知道,自古以来,以南方尤其是江南为根据地起家的诸侯,或许能称雄一时,但还从未有过实现一统的先例。
嬴政扫荡诸侯、高祖横扫宇内,都是以关中为根据,以巴蜀为粮仓,大军东出,一举荡平。
而光武成事,离不开河北士族的大力支持。那个“铜马皇帝”的绰号可不是胡乱说说的。
当然,现在只是汉末,虽然前面没有成功的先例,但并不代表割据南方就没有机会。
一直等到元末明初那个时候,朱元璋自南向北承受的压力那才是真正的恐怖。
上千年来,从最早的西楚霸王项羽,到三国时期的孙刘,再到东晋与宋齐梁陈,再到隋唐之后的十国纷乱,没有任何一个曾经实现大一统或者局部一统的势力是自南向北成功的。任你始皇帝、汉高祖、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等一干人如何的英明神武,地理上的优势依然是难以跨越的一道天堑。
但徐庶也坦言,自南向北最直观的弊端就在于,南方多水,故南人善舟楫,北地多平原,故北人善驱驰。
讲的直白一点,在南方是没办法训练出大规模的精锐骑兵的。而没有精骑,人家想跑你追不上也就罢了,这会儿的东亚大地上可不流行玩重骑兵方阵以步破骑的套路。
在广阔的平原上面对潮水般的骑兵,步兵和待宰的羔羊也没什么区别。
扪心自问,不甘心就此进入混吃等死、割据一方当土霸王的刘备果断选择了前往徐州,试图在北方双雄争锋的格局下混一口饭吃。
将与徐庶的多次交谈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冥冥之中捕捉到了方向的刘备长长的呼出一口气。
接下来的路,恐怕就要他自己一个人走了。
再遇见一个能像徐庶这般为他指点前路的贤才,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当然,此时此刻的刘备虽然不敢说自己的前程已经是一片亮堂,但至少,相比于当初被困在许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曹操拎出来杀鸡儆猴的日子,这一刻,明明前途未卜,刘备却莫名的在心底激荡出了几分信心。
当初单枪匹马逃出洛阳的曹操,尚且可以凭借一封不知真假的天子诏书举檄文号召天下英雄共讨董卓;
那今日携带大军入主徐州的他,又为什么不能凭借一封货真价实的天子血诏号召天下诸侯共讨曹操?
同样是夹缝中求生存,当初初临兖州的曹操,内忧外患,岂不是比他今日两面受敌还要困难?
短短数年,他曹操就从一个虚有其表的东郡太守变成了雄兵数十万、大权在握的大汉司空!
那安知几年后的我刘备,就一定胜不过这个宦竖之后呢?
论出身,挂着汉室宗亲+卢植弟子两块金字招牌,刘备觉得总该比曹孟德那个宦官之后好使吧?
会的,一定会的。
曹操能做到的事情,我没有理由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