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廖宅爷爷从始悟坑里面出来,手上有几颗笋,还有一只野兔子,廖宅爷爷非常勤劳的,在羽湾的某些小动物出没的地方,常常会去摆几个小陷阱,野味就时不时的有搬上餐桌的。
看到张伟与读山爷爷在聊家常,也许是知道有事情交代,就简单的打了一下招呼,就回家去了。
张伟虽然有点心动,还是沉着冷静的“不动如山”。
读山爷爷还是继续着他的“任务”,灌一些经典。
龙潭口的家老会就是聊家常,就是天伦之乐的特殊化。
接下来张伟读山爷爷就给他孙子说明,关于家族皇家代言人的一些历史渊源,并且作了解释,因为张伟读山爷爷是刘家祖字辈,祖字辈就是这一期家谱的最后一代,后面的家谱模式要重新写,而当时刚刚经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有些家谱都被没收,还谈什么做家谱。
而且时代的变迁,读山爷爷认为现在的时代,根本不适应皇帝这个称号了,根据与一些家族成员商量决定,取消所谓的皇家代言人,其实目的也是为了保护相关的人。
而张伟就是一种不关我事的态度,当然表面上还是唯唯诺诺的,但是有些来龙去脉必须吧唧吧唧的,要不然会没有头绪的。
道士势力从张良后,张家之家老就如现代的大明星一样,张伟读山爷爷对张伟解释是细嚼慢咽型的,如八仙里张果老说的就是张家老,在诸暨果和家是同音的,而且他认为八仙传说的来源,肯定就是会稽山的道士势力,作为隐世家族,本来都是需要隐瞒世人的,所以会稽山的势力对于外面的传说是置之不理。
而且说什么张天师之类的,也来源于会稽山的道士势力,因为张天师就是张良的八世孙张道陵,当然也提醒张伟一切要有自己的看法,任何东西都要有分辨的接受。毕竟传说可能来源于生活,也可能是虚构的,有可能会放大主人翁的能力,总之一切要植根于生活,而且要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实际视野。
当初张伟读山爷爷提了退出皇家代言人后,张伟的廖宅爷爷和姑婆等曾经建议让张伟继续做做这个皇家代言人,而张伟读山爷爷拒绝了,因为他认为这其实是个负担,人活得轻松一点才符合天道,才能发挥出该有的天性,当然人最重要的是要懂变通,毕竟安全第一。
在读山爷爷跟他们说清楚其中的厉害关系后,廖宅爷爷与姑婆还十分佩服的。
毕竟龙的成长必须是潜的,没有潜龙在渊,何来飞龙在天?据说当时读山爷爷的潜龙在渊与飞龙在天理论,令廖宅爷爷这个大老粗肃然起敬,一向骄傲的姑婆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悦诚服。
回家后,张伟听到大人们在议论什么人人皆可为尧舜,是指人人都可以去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利用人才,甚至于打造磨练人才。
还有什么人的潜力是无限的等等,还讨论大禹和彭祖,认为大禹功高齐天,而于个人而言不如彭祖的长寿来得实在,而且各人的机遇不同,得失有时候就在于人心的反复间,不过有一点他们都认同,就是张伟所悟的龙道可修。
龙潭口的家老会还使张伟知道了廖宅村对于大汉皇朝的特殊地位,这是刘邦建立大汉皇朝后的一个秘密势力据点,由道士势力主导,这里相当于一个隐的皇宫,就是万一天下有变,这里就是贮备势力,他们自己的经历促使他们谨慎的必然,退路啊在兴旺发达时候就想好了,张伟在听到这里时还特意问了一个问题,就是刘家势力是不是也一起行动的。
张伟的读山爷爷解释是吕后就是刘家势力啊,她是大汉的皇后,而且太子是她的儿子,张伟想了想也就无语了,吕家和张家是骨干势力,有五支隐形军队,平时就是以普通老百姓的形式存在,又和朝里的势力以某种特殊方式互通信息。
据说后来王莽篡权,这里的势力就有动,光武帝刘秀兵败落难到会稽山,东白山的道士势力考察了刘秀后就联合一起光复大汉。听读山爷爷的意思是当时的绿林、赤眉还有刘玄的势力中都有道士势力的存在,而且在绿林和赤眉里就有道士势力的小股军队存在,最后是道士势力看中刘秀,而主要就是钱、粮食、布匹、武器的物质帮助,同时利用一些在别的势力的棋子一起打下江山。
功成后刘秀把自己的一个儿子留在了东白山,这就是张伟东白山的祖宗。作为隐秘势力,刘秀还留下了很多配套势力,武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还有文武双全的方家子孙等等。
这里的方家有本来姓方的,也有的其实就是道士势力的一些精英,因为道士也叫方士,刘秀赐姓方,使辅助刘家在东白山区域生根发芽。
方家一直是忠心耿耿,现在的石壁方家就是和生坑口的金家一起安家落户的,关于这个金家就说来话长。
在北宋天佑年间,东白山靠东阳的一座山上,有一个刘姓大户,刘太公九十多了还身体康健、精神抖擞。
家里人口上千,五代同堂,离奇的还养了近百条狗,富甲天下,生意大到令人吃惊的地步,同时代的苏轼在杭州做官时候有奏折说起过这个家族的生意。
有一年,因为生意的需要,刘太公在东阳建了一座大桥,没过多久又在义乌建了一座大桥。
在义乌的大桥建好后,刘太公要寻找一个德高望重、福大寿长的有福之人来先走,也叫开光,就是图一个好彩头,可是附近的人都说在刘太公面前天下有几个能算德高望重、福大寿长。
很长时间过去了也没人来先走,有一天一个乞丐大摇大摆的来到桥头要走,下人立即拦住不让走,刘太公闻讯赶来,见乞丐穿得破破烂烂却精神抖擞,颇有仙家风范,依稀如曾经见过的张家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