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郑鹏自己出钱来做新式交通工具?

李隆基闻言,有些疑惑地问道:“修筑一条路,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爱卿准备用什么办法收回成本呢?”

“回皇上的话,微臣做这些目的不是赚钱,而是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到时火车可以卖票,慢慢收回成本。”郑鹏斟酌地说。

高力士有些感叹地说:“老奴年近半百,自问阅人无数,像郑将军这种,实属罕见,或许这才是真君子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的一句话,然而郑鹏却不同,当上高官、成为皇上跟前的红人,偏偏放下身段做一个不入流的商贾,还不避讳地做,都说商贾是逐利贪财之人,郑鹏出人意料自己掏钱补贴下属,花大钱护送阵亡将士的遗骸回老家,还出巨资悬赏敌人等等。

感觉郑鹏一直活在自己的意愿里,从不理会别人看法,也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说不出的洒脱。

李隆基的眼珠子转了转,很快开口道:“难得爱卿不求名利地为大唐百姓着想,朕很欣慰,既然是好事,朕也要表示支持,旨意可以给你,沿途用到属于朝廷的用地,也可以无偿征用。”

郑鹏一听,心中大喜,看着李隆基似笑非笑的目光,心有所悟,马上问道:“哪微臣要怎么感谢皇上呢?”

李隆基没有说话,只是干咳一声,一旁的高力士接过话头:“郑将军,你的想法有点匪夷所思,皇上也不能从国库拨取钱款作支持,主要是怕引起争议,影响团结,只能暗中支持,这样吧,到时看看占用多少属于朝廷的土地,按价值折成份子就行。”

听起来不可能,可看到郑鹏信心满满的样子,有心掺一脚,主要是不想泼熄郑鹏的热情,李隆基想想还是支持郑鹏。

名士酒坊就是双方合作的成功例子,李隆基每个月都可以分到一大笔钱,而这笔钱不用入国库,直接进入李隆基新设的小金库,这样花起钱来方便多了,不怕那些御史动不动就上奏折。

李隆基不把他们放在眼里,那些大臣也奈何不了李隆基,但可以不用那么烦心。

郑鹏干脆利索地说:“微臣可以保证,无论那些地价值几何,皇上的分红不低于四成。”

跟太子不对付,朝野也有很多妒忌自己的人,弄一个这么大的项目肯定惹很多人眼红,有李隆基的加入,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郑鹏巴不得呢。

高力士不着痕迹地看了李隆基一眼,看到李隆基并没有反对,闻言点点头说:“那,就依郑将军所言。”

精明啊,郑鹏说的四成是红利,没说是份子,也就是李隆基替郑鹏说几句话和出一点土地,剩下的事全是郑鹏负责,成本不用出,赔钱不用管,有红利最少能分四成,这可是稳赚不赔的好事。

看到李隆基的心情不错,郑鹏趁热打铁地说:“皇上,微臣还有二个小小的请求。”

“说!”李隆基简单直接。

“皇上,李侍郎跟微臣有赌约,这次收地,微臣觉得李侍郎是最合适的人选,一个李侍郎位高权重,经验丰富,二来李侍郎出身宗室,而长安到洛阳很多是达官贵人、大唐宗室成员的土地,正所谓自己人好说话,让他出面最合适,不让李侍郎偷,也不让李侍郎抢,只是依照地价收地,不与民争利,于国有益,附合当日的赌约的条件,希望皇上能首肯。”

别看李林甫像一个与人为善的老好人,郑鹏知道这是他没上位前的人设,其实他的权欲很大,是那种嘴里叫哥哥、腰里掏家伙的人,被这种人掂记上,就像被毒蛇盯上,李林甫三番二次针对自己,前面是享受假期,暂时没跟他计较,现在有机会,肯定不能轻饶了他。

从长安到洛阳,沿途最多就是达官贵人的土地、田庄或豪宅,这些人不会在乎那一点地价,要从他们手里要地可不容易,这是一份讨人厌又得罪人的事,对郑鹏来说,没谁比李林甫更合适,等他得罪一大帮人,天天有人想着怎么给他下眼药,看到他到时还怎么升官发财。

这件事李隆基还是裁判,知道郑鹏没说错,闻言想了想,很快应道:“赌约是哥奴主动提出,自然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是你们的事,朕没有异议,好了,说第二个吧。”

郑鹏的这点小心思并没有瞒过李隆基,李隆基一听就知郑鹏要做什么,不过李隆基也没表示反对,一来李林甫长袖善舞,是一个能力事的人,让他出马征地,让郑鹏的计划顺利进展,对李隆基和对大唐都是一件好事;二来李林甫突然放弃中立,突然向太子李瑛靠拢,李隆基心里不高兴,正好趁机会敲打他一下。

最后一点,在李隆基眼中,郑鹏比李林甫重要多了。

“谢皇上。”得到李隆基的首肯,郑鹏喜出望外,有了李隆基表态,自己施展抱负之余,还可以借机报李林甫背后捅好的一箭之仇,简直大快人心。

“行了,说你的第二个请求吧。”李隆基摆摆手说。

郑鹏不敢怠慢,连忙说第二个请求:“军器监分为旧军器监和北军器监,据微臣所知,军器监的甲坊署和弩坊署都设在北都军器监,而旧军器监只有一个火器署,主要是加工和改良火器,微臣精通火器,皇上也答应微臣不参与军器监的日常管理和生产任务,恳请皇上恩准微臣在长安旧军器监办公,如此一来,也能投身于新交通工具的研究。”

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军器监有四年前就搬到了北都,也就是太原(后称北京),北都离长安太远,郑鹏刚回家享受了家庭的温暧,还真不想跑到北都走马上任,现在一门子心思就是修建大唐第一条铁路,要是去了北都,一切都成了空谈。

大唐以繁荣、强盛、开放闻名于世,而它的制度也跟很多朝代有差异,就都志来说,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京城(后称西京、中京、上都),作为首都,后又设洛阳为东都(后称东京),太原为北都(后称北京),作为陪都,与长安合称“三都”,690年,因为武则天改国号为周,迁都神都(洛阳),史称武周,一直到705年,唐中宗复辟称帝,才恢复“唐”这一国号,把首都迁回长安。

李隆基的冷哼一声,没好气地说:“还有一点没说,就是留在长安,不妨碍爱卿替郑家开枝散叶,对否?”

行啊,还没正式上任,就开始撂起了挑子。

郑鹏听得出李隆基并不是真生气,闻言厚着脸皮说:“皇上英明,微臣的一点小心思也没瞒过皇上的法眼。”

“罢了,准奏。”

让郑鹏担任军监器,只是一个过渡,不想郑鹏变懒,李隆基把郑鹏视作福将,肯定不会把郑鹏放在军器监里做其它人也能做轻易做到的事,为了秘密起见,火器署太重要,关乎到大唐的国运,李隆基想来想去,最后还是留在长安,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火器署跟郑鹏很对口,所以郑鹏留长安也就顺理成章。

可以说一举三得。

正事终于谈妥,郑鹏跟李隆基又聊了小半个时辰,主要是解释自己做火车的想法,没想到李隆基对郑鹏铺铁轨这件事很有兴趣,拉住郑鹏问东问西,等他大致弄明白,郑鹏的口水都快干了。

等郑鹏走后,李隆基揉了揉眉头,看着郑鹏画的草图,有些感概地说:“这个郑鹏,什么脑子,怎么那么多奇思妙想,铺固定的铁轨,又说做特制的轮子,这样最可限制保证车的稳定,真是匪夷所思。”

高力士苦笑地说:“简直就是奇思妙想,让人拍案称奇,老奴自愧不如。”

郑鹏说了那么多,高力士只听明白一小部分,虽说没弄透彻,但是感觉很厉害。

“刚开始朕以为他要胡闹,现在看来,好像还真像那么一回事,力士,你盯紧这件事,有什么进展都要给朕禀报。”李隆基也来了兴趣。

高力士连忙应下,犹豫了一下,有些好奇地问道:“大家,有件事老奴不知该问还是不该问。”

“是想问,朕刚才想说兰朵的事,说到一半又咽了回去的事吧?”

主仆两人一起这么多年,彼此都很了解,高力士一开口,李隆基就猜出他想问什么。

“大家英明”高力士压低声音说道:“突骑施的兰朵郡主,突然不辞而别,连赏赐都没有领就回西域,所说的理由不能让人信服,派人暗中调查才知她怀了身孕,沿途她还派人偷偷买了安胎药,更能确认这一点,算算时间,正好是跟郑鹏一起埋在地下那个时候,郑鹏不是说无后为大吗,看得出大家想反驳他,可话到嘴边却没说,不知大家有何打算?”

兰朵走得太急、太突然,李隆基肯定要弄清楚,于是派了不良人暗中调查,没想到兰朵竟然是怀孕了,未婚先孕,估计兰朵也不好意思留在这里,借故回西域躲避一下。

李隆基摆摆手说:“这件事只是一个猜想,一天没确认,一天都是猜测,看郑鹏的表现,肯定不知道这件事,当事者都对郑鹏保密,肯定有她的顾忌和想法,我们静观其变即可。”

想了想,李隆基补充道:“让人暗中看着兰朵。”

“老奴遵旨。”

李隆基的效率很高,第二天一早,郑鹏就接到委任的圣旨,巧的是,宣旨的人正是高力士。

宣读完圣旨,高力士笑嘻嘻地说:“嘿嘿,恭喜郑将军,谢恩吧。”

郑鹏谢过恩,然后接过圣旨,苦笑地说:“有劳高公公,先进屋喝口热茶吧。”

高力士欣然应允:“也好,这宅子修好这么久,咱家还没好好看过呢。”

说话间,高力士随意四处打量,一边看一边点头说:“不错,不错,看得出花费了很多心思,虽说不是咱家看过最气派的管宅子,但肯定是最让人赏心悦目的宅子。”

一进郑鹏的宅子,高力士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无论是假山、凉亭、树木、花草、石桌石椅等等,彼此结合得那么自然、融洽,好像天生就这样的,看起来就赏心悦目。

这时郑鹏跟高力士并排走在一起,绿姝、林薰儿、跟随高力士一起来的侍卫都下意识跟在后面,郑鹏压低声音说:“高公公,你这话可不对,最赏心悦目的地方,不是皇宫吗?”

高力士淡然一笑,同样压低声音说:“皇宫只能说气派,不能说赏心悦目,不瞒飞腾,咱家最喜欢就是看着这些花花草草,可皇宫中不常见,知道为什么吗,花草树木容易藏身,有安全隐患,为了皇上和宫中贵人们的安全,只能舍弃了。”

郑鹏一想,还真是,皇宫自己也进去多次,除了御花园多些花木树木外,其它地方还真不多见,看起来很气派,但少了一些生气。

崔二带领那些侍卫下去喝茶吃点心,绿姝和林薰儿知道高力士不是外人,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亲自奉上热茶和糕点请高力士享用,这才退回后堂。

坐在温暧如春的大堂内,看着装饰考究的环境,闻着怡人的檀香,吃着美味的点心,高力士打趣地说:“美宅美人美食,难怪飞腾乐不思蜀,让你走马上任好像让你上刑场一样,知不知长安每年有多少官员盼得脖子都长了,就为了谋一实缺呢。”

郑鹏伸伸懒腰,打着哈哈说:“多次出生入死,很多事都看淡了,让高公公见笑了。”

高力士好像有感触地说:“的确,不同的环境,心境也不同,不怕你笑话,想当初咱家的愿望是能天天吃上面汤就满足,谁料到有今日的成就。”

武则天坐上帝位后,把李唐宗室子弟、包括自己的儿子都视作威胁她帝位的人,大肆迫害、清算,李隆基生日想喝个面汤,还得老丈人把一件衣裳当了换钱才吃上,主子都吃不上,像高力士这种下人,日子过得更是凄苦。

UU文学推荐阅读: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水浒传之我是林冲时空搅屎棍综武:之大秦仙朝开局死囚,闹翻红楼不见长安红楼:武震天下汉末:帝国宏图三国秘事王室的弃儿慈悲大陆战记琴师好风流三国之风起南疆穿越后,我带兵在古代嘎嘎乱杀器焰嚣张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反派,开局路遇女频剧情明末之木匠天子我在大明当暴君三国秘事第四部抗日之铁血狂兵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虚构三国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璜台志穿越异界开局患上了失忆症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应如妖似魔大明商业帝国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大国相我本秀才:开局入赘江南门阀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三国:争霸天下,我在江东崛起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白山黑水:我乃十二当家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我在古代当土匪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
UU文学最新小说:三国之冠军侯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穿越五代末年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我家床底通大明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历史直播:给老祖直播挖坟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彪悍世子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穿越成王者回大秦,请叫我龙哥重生成为末代皇帝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乘坐热气球去三国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号外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开局获得冉闵武魂无敌三国穿越明末成饿殍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夜读全唐诗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