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涌涛住进首辅官邸之前,海军第三轮改革就已开始。
标志事件就是:“薛远征”级超级航母在新历127年获得了批准,在新历128年的年初正式动工建造,在3年之后下水,最终在新历134年年底交付给,帝国海军由此迈入了“超级航母时代”。
有趣的是,该级第一批次的3艘,即“薛远征”号、“白止战”号与“廉旭升”号,仍然被称为攻击航母。
这恰好反应出帝国海军进行编成与战术变革的历程。
之前已经提到,在大战结束之后,帝国海军把航母分成了“攻击”与“反潜”两种,并且以航母战斗群为舰队基本作战单位。在“陈炳勋”级服役之后,出于战略方面的考量,将航母战斗群改为航母攻击群,因此“攻击航母”依然保留了下来,只是不再建造专门的“反潜航母”。
这个时期,一般是把那些即将退役的老旧航母当成反潜航母使用,主要就体现在舰载航空兵的编成上。说得简单点,反潜航母会搭载更多的反潜巡逻机与反潜直升机,并减少攻击机的数量。
在大战当中建造的“行省”级与“行省2”级,最后几乎都以反潜航母的身份退役。
清楚可见,在第一批“薛远征”级服役的时候,帝国海军的战术思想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薛远征”级似乎只是“陈炳勋”级的放大版。
事实并非如此。
没转变过来的,其实是帝国高层,帝国海军沿用“攻击航母”的称呼,无非是想更加顺利的获得拨款,好尽快启动建造工作。
说得更加直接一点,“薛远征”级本身就是被“逼”出来的结果。
虽然在新历125年前后,帝国海军就提出,“陈炳勋”级的吨位仍然不够,在运作舰载机的时候受到限制,持续出动能力无法满足高强度作战需求,但是对建造吨位更大,造价更加昂贵的超级航母,不止是论议两院的大老爷,即便是国防部长,以及第二次出任帝国首辅的廉旭升,都没多大的兴趣。
正是如此,在完成第一批3艘的建造工作之后,“陈炳勋”级才再次获得拨款,有了第二批3艘。
以当时的情况,帝国当局的注意力放在波伊战争上,就算廉旭升愿意支持海军,那也是爱莫能助。在战略收缩的大趋势之下,不管海军有多么重要,都不能跟帝国的总体战略背道而驰。
如果没有发生意外,也许还有第三批“陈炳勋”级。
原因也很简单,“陈炳勋”级是当时最强大的航母,不管是纽兰海军的“纽兰”级,迢曼海军准备建造的“普鲁士”级,或者是布兰皇家海军的“皇家方舟”级,都比“陈炳勋”级差了一大截。
只是,强大的“陈炳勋”级,同样给了头号竞争对手巨大的刺激,成为对手发誓都要超越的对象。
这个“头号竞争对手”就是纽兰海军。
仅仅2年之后,即新历137年的年初,军情局截获了一份极为关键的情报,纽兰海军已经开始着手设计10万吨级超级航母,而且打算在本十年内动工建造,争取一举超越帝国海军的“陈炳勋”级。
虽然在理论上,纽兰海军绝对不可能一举超越帝国海军,毕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短短几年之内,建造几十艘航母,但是让纽兰海军率先动工建造超级航母,帝国海军必定会颜面无存。
对雄霸全球的帝国来说,同样是奇耻大辱。
说得更加严重一点,帝国称霸全球的根基都会受到动摇。
此后不久,一名叛逃的,准确说是军情局策反的纽兰海军军官证实了这份情报,纽兰海军确实在设计超级航母,而且建造设计已经完成一大半,肯定能够在明年,即新历128年的中期动工。
在理论上,建造设计只需要完成75%,就能够开工。
虽然这名军官同样提到,这种航母的满载排水量并没有达到10万吨,但是在提交给首辅与论议两院军事委员会的报告当中,军情局的官员耍了一个小手段,用的以2000磅为基准单位的短吨,而不是国际通用的标准吨,更加不是以2400磅为基准单位的长吨。这也算是帮了海军的大忙。
1短吨仅0.907标准吨。
这么换算,9万多吨的大型航母边成了超过10万吨的超级航母。
一番折腾下来,在新历137年的第二季度,论议两院通过了由首辅提交的提案,超级航母的设计工作正式启动。
关键就是,必须在纽兰海军之前动工建造!
留给舰船设计师的时间,1年都没有。
如果重新设计,这是一个谁都无法完成的任务。只是几十万张设计图,就能让帝国海军舰船设计院的工程师忙活好几年。更何况,重新设计肯定得听取军方意见,按新的战术标准确定具体性能指标。
所幸的是,不需要重新设计。
关键还有,帝国海军舰船设计院的首席工程师,依然是赵禹。
其实,“薛远征”级就是赵禹的最后一个作品。
为了及时开工,赵禹提出了一个取巧之法,在“陈炳勋”级的基础上,分三个阶段来完成超级航母的设计工作。
第一阶段,就是进行简单的放大处理,先把吨位提上去。
其实,这也是最简单的部分。
“陈炳勋”级的基础本来就不错,而且满载排水量超过了8万吨,飞行甲板的尺寸足够运作40吨级的舰载机,帝国海军航空兵在短期内不会谋求更大的舰载机,也就不用对飞行甲板动大手术。
这样一来,舰体长度基本确定了下来。
具体布局同样不用大改,第二批“陈炳勋”级对飞行甲板的布局做了调整,已经相当完美了。
至于提高吨位,其实就是增加舰体宽度与吃水深度,扩大舰体内部的可用空间,并且改善内部的舱室结构。关键是,利用扩大的舰体,安装功率更大的动力系统,并且扩大弹药库与燃料舱。
总而言之,在保持载机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利用多出来的2万吨能解决“陈炳勋”级存在的性能短板。
正是如此,只用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帝国海军舰船设计院就完成了设计工作。
随后,论议两院批准了第一批3艘的建造合同。
在新历128年4月,“薛远征”号在浦州造船厂铺设第一块龙骨。
第二阶段,就是对初始设计进行改进,解决存在的问题。
因为“陈炳勋”级的设计已经相当的完善,特别是在总体舰型没大的问题,所以第二阶段的设计工作,并没有对“薛远征”级的外形做出大改,主要集中在内部,而且都是小范围改动。
要说的话,主要针对的是各个子系统,尤其是动力系统。
第一批3艘“薛远征”级的标准排水量接近8万吨,满载排水量刚好超过10万吨,配套的4台蒸汽轮机,输出功率仅有30万马力,只比“陈炳勋”级提高了2万马力,远远算不上强大。
关键还有,“薛远征”级的舰体更宽,吃水也更深,航行阻力远大于“陈炳勋”级。
虽然“薛远征”级采用的蒸汽弹射器更加先进,消耗的蒸汽更少,在作战航行时产生的负面影响更低。
比如说“薛远征”级在以每2分钟1架的速度弹射舰载机的时候,能够以30节的航速航行4个小时,或者是以每分钟2架的速度弹射舰载机,确保在至少1个小时之内,航速不会低于30节。“陈炳勋”级在这两种情况下,把航速保持在30节以上的时间分别为2个小时与半个小时。
但是相对来说,这套动力系统依然不够好。
“薛远征”级的设计航速仅有31节,只比海军提出的30.5节高出0.5节,远远比不上能够跑到35节的“陈炳勋”级,甚至比对手还慢,即纽兰海军的“纽兰”级的最大航速都有33节。
要说的话,这个速度也够用。
依靠更加强劲的弹射器,只要甲板风速达到27节,“薛远征”级就能弹射40吨级的舰载攻击机。
此外,这套动力系统非常的成熟,可靠性极高。
凭借比“陈炳勋”级多出了40%的重油搭载量,“薛远征”级能够以30节的航速航行大约5000海里,或者是以22节的航速航行海里,如果把航速降到16节,能达到惊人的海里。
只是,帝国海军显然不甘心。
正是如此,第二批“薛远征”级最主要的改进之处,就是改进了动力系统,把输出功率提高到35万马力。
实际达到了36万马力!
如此一来,第二批3艘,设计最高航速超过33节,轻载状态下甚至能够达到35节!
此外,还有一些细节方面的改进,不过主要是电子设备。
也就是在完成了第二阶段设计后,赵禹才正式退休。
所幸的是,舰船设计院的工程师没有让他失望。
严格说来,按第三阶段设计方案建造的第三批“薛远征”级,才是真正完成体,即最终状态。
与前两批相比,第三批“薛远征”级可以说是全新设计。
关键,其实是时间充足。
在舰体上,第三批“薛远征”级率先采用更加便宜,加工难度也更低,且整体性能更加突出的“低合金高强度钢”。
仅此一项,就减少了十分之一的建造工时,而且在保持吨位不变的情况下,将整体防护性能提高了近三成。因为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所以第三批“薛远征”级的设计使用寿命达到50年。
不过,最主要的改进依然是电子设备。
第三批的首舰,7号舰“唐圣贤”号,将成为全球第一艘配备AESA,即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航母。
其实,在建造第二批“薛远征”级的时候,帝国海军就想过,为其配备相控阵雷达。
只是,当时能用的是无源相控阵雷达,而且电子设备的小型化技术不过关,整套雷达十分的笨重。如果用在航母上,并且保证不会对其他部门产生影响,至少要把舰岛的投影面积增加50%,占用大约6个甲板停机位。至于相控阵雷达为航母提供的帮助,显然没有防空巡洋舰那么明显。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最终放弃了这个念头。
为航母配备AESA雷达,并不是要增强航母的防空作战能力,而是用一部雷达取代其他所有雷达。
简单的说,其实是简化雷达系统。
这么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能缩小舰岛,取消用来安放警戒雷达的桅杆,腾出来的甲板能够增加2个停机位,或者利用这2个停机位的面积,改善与优化甲板系统,提高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面的作业效率。
帝国海军的工程师,确实充分利用了这点面积。
通过对停机位进行调整,第三批“薛远征”级的甲板作业效率至少提高了四分之一!
由此得到的好处是,其最大日出动量,由之前的210架次提高到240架次,单波次出动量由42架次提高到46架次,一个完整攻击波次的回收作业时间,也由之前的75分钟缩短到了60分钟。
毫无疑问,这可是实打实的提升!
此外,第三批次“薛远征”级的自动化程度也更高,而由此带来的好处是,舰员与航空部门人员分别减少了15%与12%,共减员800多人,由前两个批次的5600余人减少到不足4800人。
关键还有,前两个批次的“薛远征”级会在中期大修的时候,按第三批次的标准对电子设备进行升级改进。
要说的话,“薛远征”级绝对是划时代的产物。
客观的讲,“薛远征”级的意义不在“陈炳勋”级之下,是一种能改变海战游戏规则的存在。
因为几乎没有缺点,所以在第三次全球大战爆发前,“薛远征”级的规划建造数量已经达到9艘。
得益于航母作战能力大幅度提升,帝国海军的战术体系也发生了变化,并由此开始了第三轮变革。
只是,没人能否认,发起第三轮变革的并不是一种航母,而是一个人。
严格说来,帝国海军的第三轮变革其实是第三轮军事改革的组成部分,为帝国整体战略服务。
其实,这也是第三轮军事改革的一大特色。
之前两次军事改革,各个军兵种,特别是三大军种,基本是各行其是,最多也就是相互交流,不存在统一指挥,以及统一调配的可能,因此前两轮军事改革所产生的影响,没有大到改变战争面貌的程度。
在周涌涛的推动下,第三轮军事改革从一开始,就是以帝国的总体战略为核心。
推动这次军事改革的不再是各个军兵种的战术需求,而是帝国的整体战略。
关键还有,指挥改革的不再是各个军兵种的司令官,而是帝国的最高军政统帅。